深不見底的廢棄老井下也能有魚群棲息?
有的朋友可能感覺這聽起來非常令人驚奇,但農村生活過的朋友就知道這很正常——以前的人為了淨化水質、防止有人投毒以及「鎮風水」之類的原因,會在水井裡養上一些常見的鯽魚、鯉魚甚至龜鱉等水族。
不過,下面這位廣西柳州的釣魚愛好者,在當地一處廢棄古井裡垂釣,卻釣起許多外形瑰麗的稀奇怪魚來......
老井裡釣起許多怪魚來
「.....(這些魚).都是用蚯蚓釣的,除了一條幾條大一點的鯽魚,剩下都是這些半大不小的怪魚....」
這位釣友自己也感覺很驚奇,原本他以為井裡可能存在一些前人放的鯽魚、鯉魚等「鎮井魚」,然而綁上蚯蚓做魚餌,半天功夫下來,卻沒想到釣起來的卻是許多稀奇古怪的「怪魚」.....
——看起來封閉的老井裡沒想到還真有魚,並且還不少,只是外形稀奇古怪,看來都頗為少見。
這些魚個頭大都不算太大,但外形卻很「古怪」:有花紋斑駁的泥鰍,有全身花花綠綠體型像鯽魚的「彩鯽魚」,而最多的是一種體型「迷你」的小鯰魚.....
這些鯰魚跟我們平常在農村水溝、河道裡看到的鯰魚相比,體型簡直算得上是「迷你」,但看起來魚身細膩潤澤,應該肉質不錯。
其中甚至還有一條非常漂亮的「小金龍」,全身呈現金色和粉紅兩種顏色,看起來有些半透明,瑰麗的外形令人驚嘆。
這些都是些什麼怪魚?
體型豔麗的「彩鯽魚」應該是廣西「原著魚種」:菩薩魚,學名中華鬥魚,以前比較多見,現在倒是不常見了。
相信廣西、廣東的朋友,應該對這種魚不陌生。
而這種小鯰魚學名叫「巖鯰」,是鯰形目下的一種罕見的小體型魚種,最大也不到500g,一般生活在巖洞、地下河的石頭縫隙中,在地面的江河湖泊裡,則幾乎看不到。
——這位廣西柳州的釣友,從井裡釣起來的這條「金色巖鯰」,應該是一條先天變異的品種,可以說非常珍稀了。
(這位釣魚人也是被其體型驚豔,決定將它養起當做觀賞魚......)
井裡的魚是哪來的?
如上所說,巖鯰是一種地下河特有魚種,而這口老井裡有這麼多的「巖鯰」出沒,長江君判斷其地下應該有水道、泉眼之類的連通地下河。
其實這種現象也同廣西獨特的地理結構有關,地下多崎嶇中空,因此水脈縱橫,自成一片世界.....
網友們,你們當地的水井裡,有生活這麼多的魚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