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光股份:聚焦光學鏡頭 擦亮信息化時代的「眼睛」

2021-01-13 中國證券網

  3月29日申請科創板上市獲受理,5月10日一輪問詢,5月21日二輪問詢,6月11日首發上會通過,6月13日正式提交註冊申請,在科創板的門前,福光股份叩門之聲越來越緊。

  上天可以「窺視」寒宮嫦娥,下海可以「遠望」五洋魚鱉,入則探曉室內動靜,出則鎖定城市安防,作為全球光學鏡頭的重要製造商之一,福光股份為何能閃耀出非常之「光」?

  近日,記者溯光而行,來到閩江之畔的福州馬尾區江濱東大道158號,一窺究竟。

  聚焦光學主業

  在福光股份展廳,各類大小不一、型號各異的鏡頭,琳琅滿目,目不暇接。在這裡,有小的只可看到一個圓點的鏡頭,也有大的如圓盤式的鏡頭,有組成球狀的魚眼鏡頭,也有組成探槍式的方形鏡頭。置身其中,有隨時隨地被鎖定的感覺,令人驚嘆。

  福光股份董秘黃健向記者介紹稱,福光股份誕生於1958年成立的國營八四六一廠,60多年的技術積澱和孜孜不倦的探索進步,公司已經走在了國內光學鏡頭行業的前列,產品覆蓋包括雷射、紫外、可見光、紅外系列全光譜鏡頭及光電系統。

  「別看這些鏡頭是一顆顆凹凸鏡片簡單的組成,背後實則是深厚的技術積澱。特別是光學設計,需要大量方案和模板的積累,還需要有熟練人才設計的靈感和反覆的摸索試驗,才能帶來技術的不斷突破。」黃健說。

  據了解,光學行業屬於技術密集型行業,需要融合光學技術、機械技術和電子技術等諸多先進科技的技術引領型產業。光學鏡頭產品的研發和設計,需要幾何光學、薄膜光學、色度學、熱力學、精密機械、電子技術、計算機技術和光源技術、微顯示技術等學科的高度集成。鏡頭設計、生產工藝以及精密加工等技術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光學鏡頭的成像質量,是行業內企業的核心競爭點。

  據福光股份招股書(註冊稿),目前,公司已掌握非球面設計技術、高強度輕量化設計技術、膜系設計技術,相關光學產品具備焦距長、相對孔徑大、線視場大、寬光譜、空間解析度高等性能。公司擁有全光譜鏡頭的設計技術、全光譜膜系的設計加工技術,包括紫外光、可見光、短波紅外、中波紅外、長波紅外及雷射等,因此應用場景極為廣泛,涵蓋安防監控、工業檢測、森林防火、輔助駕駛及航空航天領域。公司擁有二組元到多組元的變焦光學系統設計技術,特別是應用在高變倍比、長焦距變焦鏡頭的設計等領域,多個產品替代進口,2018年設計開發出25-300mm、8K高清的連續變焦鏡頭,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得益於技術上的領先地位,福光股份2017年在全球安防視頻監控鏡頭銷量市場佔有率達到11.8%,全球排名第三。特別是在變焦鏡頭領域,福光股份在全球的銷量位居第二位,市場佔有率約為8.9%。

  黃健介紹,近年來消費電子產品的快速崛起,以及未來智能化時代和安全要求的日益提高,給光學鏡頭帶來了無限的發展空間,福光股份將堅守光學主業,「打磨好自己的鏡片,聚焦好自己的鏡頭,發出好自身的光芒。」

  響應兩用技術

  「每個公司有每個公司的定位,每個公司也有每個公司的追求。」黃健透露,近年來智慧型手機等終端產品大量普及,而福光股份沒有深度參與此類消費級鏡頭的紅利,是由於公司始終跟隨光學技術的前沿領域,率先滿足「定製產品」的技術需求,再從定製產品技術過渡到民用的非定製產品。

  此外,福光股份的產品屬於高端系列的玻璃光學鏡頭,對於追求成本優勢的消費級終端產品而言,比如智慧型手機等,更傾向於採用塑膠光學鏡頭。隨著技術的進步和需求的提高,4K超高清、8K超高清等高端產品的需求將越來越多,公司未來的民用產品市場空間也將會越來越大。

  在「定製產品」方面,福光股份的主要產品包含特種光學鏡頭及光電系統,廣泛應用於「神舟系列」、「嫦娥探月」等重大航空航天任務及高端裝備上。

  同時,福光股份還具有多項行業首創技術,比如全球首創的大口徑透射式天文觀測鏡頭的設計與製造技術等。截至2019年3月6日,公司共擁有1項國防發明專利、175項發明專利、166項實用新型專利和4項外觀專利。

  據招股書顯示,2016年至2018年,福光股份「定製產品」的收入分別為2825.57萬元、3729.84萬元和7009.70萬元,佔主營收入的比重分別為6.03%、6.48%和12.74%,逐年提升。

  「雖然『定製產品』的比重不算高,但只要定製產品有需要,我們能保證非定製產品產能隨時轉化為定製產品產能的需要。」黃健告訴記者。

  目前,福光股份的「非定製產品」主要包含民用安防鏡頭、車載鏡頭、紅外鏡頭、物聯網鏡頭、AI 鏡頭等雷射、紫外、可見光、紅外全光譜鏡頭,廣泛應用於平安城市、智慧城市、物聯網、車聯網、智能製造等領域。

  「這些領域的技術,大都是從定製產品技術轉換而來。」黃健說。比如車載鏡頭就是來自於此前定製特種車載鏡頭的技術,近年來這塊業務發展很快。

  數據顯示,福光股份2018年的車載鏡頭業務收入為1178.14萬元,佔主營業務收入的2.14%。而2017年該業務的收入為220.88萬元,佔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僅為0.38%。

  當前,福光股份與國內知名的光學科研院所、軍工集團及下屬科研單位具有長期合作的關係,光學科研背景深厚,通過兩用技術,提升了定製產品和非定製產品的高效創新。

  瞄準新興領域

  黃健說,未來,公司「非定製產品」的主要方向在新興領域的市場。公司將進一步開拓車載鏡頭、紅外鏡頭、物聯網及AI鏡頭等新興市場,推進在人工智慧各個領域的深入應用和技術升級,成為全球領先的專業光學系統供應商,在物聯網、人工智慧、大數據的技術突破和應用推廣中發揮作用。

  福光股份招股書表示,物聯網鏡頭、AI 鏡頭是公司當前重點布局的新興領域,目前已經與華為、曠視科技、依圖科技、雲從科技、地平線、海康威視等人工智慧知名企業建立了合作關係。

  隨著數位相機、智慧型手機、安防監控等鏡頭應用的已經或逐漸趨於成熟,車載成像、紅外熱成像等新興領域,將成為推動產業增長的新力量,人工智慧、物聯網等前沿技術的逐步落地,正將光學鏡頭應用至國民經濟更廣闊的領域。光學鏡頭將成為未來信息化世界的「眼睛」。

  黃健向記者描述了未來的市場空間。「2018年我國的汽車保有量在2億輛左右,按照平均每輛需要1.5顆鏡頭計算,就應需要近3億顆車載鏡頭,這個市場空間太大了。未來,汽車不僅需要倒車鏡頭,還需要前置鏡頭,大型汽車還需要安裝疲勞監測鏡頭等,空間非常大。」

  據TSR報告,2021年車載鏡頭規模將從2017年的0.89億顆增至1.43億顆,複合增速約13%。

  「不過,車載鏡頭的產品導入、驗證周期比較長,還有一段路要走。而一旦完成前期的導入和驗證工作,車載鏡頭的量起得就比較快。目前,公司在這方面的技術已經做好了準備,就等著市場的接受度起來。」黃健說。

  此外,在高清鏡頭領域,TSR報告預測,1080p及其以上的鏡頭規模將從2017年的1.36億顆增至2021年的1.87億顆;在紅外鏡頭領域,Maxtech報告預測,市場規模將從2016年的34億美元增至2024年的80億美元。

  黃健告訴記者,公司還將布局更為高端的機器視覺使用的超精密光學領域。在公司擬募投的三個項目中,其中之一就是「精密及超精密光學加工實驗中心建設項目」。公司計劃在非球面壓鑄、紅外鏡片加工、非球面玻璃鏡片加工等高精度加工技術方面繼續尋求突破,提高光學鏡頭精密及超精密加工水平,促進紅外探測鏡頭、高端醫療設備光學系統、雷射投影鏡頭、紫外光學系統、大口徑天文觀測鏡頭等國際高端鏡頭的國產化。

相關焦點

  • 科創板受理企業透析|福光股份:國內光學鏡頭行業龍頭企業
    福建福光股份有限公司(福光股份)的註冊地為福建,計劃發行不超過3880萬股,融資6.51億元,選擇的保薦機構是同樣在福建註冊的興業證券,據招股書披露,興業證券已安排子公司興證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參與本次發行戰略配售。
  • 光學鏡頭全球前三 參與「嫦娥」「天問」填補國內空白的福光股份
    我國成功發射了「天問」一號,開啟了火星探測計劃,這其中不少上市公司也都參與建設,福光股份(688010)就是其中之一。公司表示參與了火星探測星載系列光學鏡頭課題,顯示出科創板企業在前沿科技領域的卓越。本期,我們就來探究這家公司。
  • 2020年全球安防視頻監控領域光學鏡頭市場現狀預測分析
    中商情報網訊:光學鏡頭是安防視頻監控攝像機的核心部件,對成像質量起著關鍵性作用。近年來,隨著全球安防視頻監控設備市場規模的不斷擴張,相關的光學鏡頭市場也迎來了快速成長期。全球安防視頻監控領域鏡頭的出貨量由2014年的11800萬件增長至2016年的14760萬件,複合增長率為11.8%。
  • 鄭秋:力爭成為世界光學鏡頭行業領軍企業
    中證網訊 (記者 徐金忠 黃淑慧)福光股份董事兼副總經理鄭秋介紹表示,未來,公司將繼續深耕安防監控市場,鞏固加強與客戶大華股份、海康威視、安訊士、博世安防等國內外大型安防設備商的合作,抓住智能家居、物聯網、智慧城市等帶來的新機遇,不斷增加現有客戶訂單,提升客戶反應速度,保持公司的市場領先地位。
  • 對話舜宇車載光學:如何打造智能汽車時代的「眼睛」
    當時,關於車載鏡頭的可靠性實驗尚未成形,舜宇一路摸著石頭過河,逐漸建立對車規標準的認知和相應的車載鏡頭技術儲備。通過兩年摸索,舜宇開發出了符合市場、滿足客戶要求的產品。2006 年,舜宇首款 LDW(車道偏離預警)鏡頭實現量產,實現了讓鏡頭從消費級走向車規級的目標。為了更好聚焦汽車市場和車載鏡頭業務,2008 年,舜宇車載光學成立,舜宇的車載鏡頭業務開始走向正軌。
  • 大華股份:公司前端光學鏡頭由多家國內供應商供貨
    大華股份:公司前端光學鏡頭由多家國內供應商供貨 2020-03-27 16:22:04 來源: 同花順金融研究中心
  • 宇瞳光學:自主創新技術領先的全球光學鏡頭龍頭
    作者:韓晉東莞市宇瞳光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專注於以光學鏡頭為核心的技術研發與應用,產品主要應用於安防監控設備、車載攝像頭、機器視覺等高精密光學系統,涵蓋安防鏡頭、車載鏡頭、機器視覺鏡頭、頭盔顯示目鏡等領域,其中安防領域為公司目前的主營領域,已形成通用定焦系列、高解析度系列、星光級系列
  • 產品為王時代終結?綜合安防時代到來!
    當下看來,對於安防企業而言,產品為王的時代正在逐漸終結。在以人工智慧等新技術的時代格局下,安企只有不斷在新的場景和應用上開放技術,搭建新的技術平臺,才能應對產業不斷湧進的新的挑戰者。在經歷人工智慧的惠利之後,安防行業將迎來怎樣的轉變?安企又該如何迎接產業的變化呢?
  • 手機像素大戰時代落幕!光學鏡頭大戰開啟,一文看盡產業真相「附...
    ▲手機攝像頭的結構示意圖▲手機攝像頭的主要部件價值量佔比1、 光學鏡頭:設計和製造難度大,經驗積累是關鍵光學鏡頭的主要作用是利用光的折射和反射原理,搜集被拍攝物體的反射光並將其聚焦於圖像傳感器上。手機攝像頭使用的鏡頭主要有塑膠和玻璃兩種材質。
  • 中國光學巨頭崛起,背靠蘋果、華為,造出全球1/3的手機鏡頭!
    導讀:中國光學巨頭崛起,背靠蘋果、華為,造出全球1/3的手機鏡頭!眾所周知,隨著智慧型手機的快速發展,如今手機也已經成為了我們生活中最為重要的東西之一了,而隨著智慧型手機的功能越來越強大,我們可以使用手機所做的事情也就變得越來越多,如今我們的衣食住行幾乎都可以通過手機來得到解決,非常的方便;隨著人們對智慧型手機的依賴程度不斷的加深,也讓各大智慧型手機廠家都賺得是盆滿缽滿!
  • ...時代奮鬥者】從追趕者變領航者 他們把日本鏡頭擠出國內安防行業
    【致敬新時代奮鬥者】從追趕者變領航者 他們把日本鏡頭擠出國內安防行業金羊網  作者:彭啟有  2019-01-17 李建華指導同事進行鏡頭設計致敬新時代 奮鬥者從事安防監控的聯合光電,從市場追趕者變成時代領航者,研發人員的辛勤付出功不可沒
  • 《吳江日報》走進凱倫股份 探尋信息化發展戰略之道
    《吳江日報》走進凱倫股份探尋信息化發展戰略之道近日,融媒記者蔣曉梅來到凱倫股份,採訪了公司副總裁陳洪進,探尋企業信息化發展戰略之道。本文刊登於《吳江日報》2021年1月11日時事版面,並通過融媒體中心相關平臺發布,生動地詮釋了凱倫如何從傳統運營管理模式走向數位化時代。在此,凱倫君向蔣記者的專業精神致以誠摯謝意。凱倫股份:「產品+技術+服務」一體化布局來源:吳江區融媒體中心作者:蔣曉梅日前,記者來到江蘇凱倫建材股份有限公司採訪。
  • 夜神之戰 中一光學50mm f/0.95挑戰徠卡(全文)_中一光學鏡頭_數碼...
    中一光學,近幾年國內最早出現的鏡頭廠商之一,如今已經開始逐步生產高端定焦鏡頭,這篇文章我們要對比的正是中一光學的看門力作,索尼E卡口的50mm f/0.95,說到50mm f/0.95,大家第一個想到的自然是徠卡的夜神之鏡,也就是Noctilux-M 1:0.95/50mm ASPH。
  • 【】高清監控鏡頭發展的四大關鍵技術
    一般選取鏡頭成像圈中心及0.7視場的解像力作為評判鏡頭清晰度的標準,成像圈中心和0.7視場都能達到1000TVLine以上,才稱之為高清鏡頭。  2010年起,高清鏡頭保持平均每年10%以上增長速度。由於國內光學技術迅速進步和安防鏡頭的國產化趨勢,以海康威視為代表的國產品牌逐漸取代日系品牌,開始佔據更多的市場份額。
  • 【IoT早報】華為首款商用臺式機上架;歐菲光一億像素光學鏡頭小...
    五、【底層技術、通信、網絡安全】 中國移動與中興續籤戰略協議 根據協議,雙方將在既有合作基礎上,面向未來發展和長遠合作,共同探索新興業務領域發展機遇,圍繞5G行動網路、5G傳輸網、5G垂直行業、網絡安全、雲網融合、6G、智能泛終端、產業鏈培育、基礎業務與信息化業務等十大領域展開深入合作
  • 中國光學鏡頭首次用於三星旗艦手機,高端手機零部件供應走向世界
    韓國電子新聞Etnews網站2018年3月16日消息,中國的舜宇光學(Sunny Optical)將為三星旗艦手機Galaxy S9提供光學鏡頭,這是中國光學鏡頭首次用於三星電子的旗艦機型。我們知道所有智慧型手機部件中的光學部件都有相當高的技術壁壘,此次採購事件表明中國智慧型手機零部件的競爭優勢正在迅速增長,舜宇光學在技術和質量上的優勢得到了三星電子的認可。韓國企業擔心,隨著中國企業的競爭力越來越強,加上具有價格競爭力,他們的機會將會變得越來越少。
  • 中國光學巨頭突破壁壘,背靠華為、小米,首次量產1億像素鏡頭
    而得益於華為、小米的穩定發展,相關產業鏈也受益良多,例如背靠華為、小米,成長為中國光學巨頭的歐菲光。據了解,歐菲光於2002年8月運營,專注於光學產品的研發、設計和製造,是國內光學領域的龍頭企業,擁有華為、小米、蘋果等優質客戶群。儘管在2017年底,歐菲光才開始涉足光學鏡頭領域,但數據顯示,在2018年4月歐菲光的手機鏡頭就實現在量產。
  • 太空飛行器的眼睛——光學敏感器
    我國深空探測光學敏感器技術發展與應用(特約)doi: 10.3788/IRLA20201004----2020年第49卷第5期王 立,吳奮陟,梁 瀟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主要內容空間光學敏感器是指應用於空間環境中基於光學探測原理獲取太空飛行器姿態或導航信息的敏感器,空間光學敏感器是太空飛行器的「眼睛」,
  • 鏡頭的焦距是什麼
    鏡頭的焦距(Focal Length),從實用的角度可以理解為:鏡頭中心至膠片平面的距離。理論上的定義為:無限遠的景物通過透鏡或透鏡組在焦平面結成清晰影像時,透鏡或透鏡組的光學中心至焦平面的垂直距離。對於定焦鏡頭來說,其光學中心的位置是固定不變的;對於變焦鏡頭來說,鏡頭的光學中心的變化帶 來鏡頭焦距的變化。
  • 跳蛛眼睛啟發未來科技:讓納米機器人擁有更優秀光學能力
    為了達到這個目的,蜘蛛的每隻眼睛都擁有多層視網膜。當一隻眼睛的圖像變得更清晰而另一隻眼睛的圖像變得更模糊時,一種深度的聚焦就出現了,而這使得蜘蛛能夠立即判斷致命跳躍所需的準確距離。論文合著者Frederico Capasso在哈佛大學的一次發布會上說道:「金屬透鏡技術是一項改變遊戲規則的技術,因為它能夠比現有透鏡更有效、更快、更少體積和更少複雜性地實現現有和新的光學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