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小文
恐龍被認為是地球上最霸道、最兇猛的生物之一,儘管在人類出現時,恐龍已經消失了幾千萬年了,人類對於恐龍的了解僅能局限在恐龍化石上,但多虧了科技的進步,人類才能對這種曾經統治地球2億年的龐然大物有所了解。
而在所有品種的恐龍當中,相信有一種是就連小孩子都熟悉不過的,它就是霸王龍,看過《侏羅紀世紀》或是和恐龍相關的電影的人都知道,霸王龍幾乎成為了恐龍物種的縮影了,無論是在生命影視節目當中,只要牽扯到恐龍,都會出現霸王龍熟悉的身影。
因為霸王龍被科學家認為是肉食類恐龍的王者,而它的體型也正如它的名字一般,是一個身高超過15米的兇猛生物。
恐龍的存在就像是大自然的一個玩笑,儘管我們知道,在3億年前,地球處於富氧期,那時的蜻蜓展開翅膀就有2米以上,但像是恐龍這樣的巨型生物,在其消失之後,地球就再也沒有出現過了。
那麼,如此巨大的生物究竟是如何生長而成的呢?處於研究需要,考古學家對恐龍蛋進行了分析,結果發現,僅僅是一隻恐龍產下的恐龍蛋,就是鴕鳥蛋的兩倍以上。
鴕鳥是目前世界上現存的最大鳥類,而鴕鳥蛋也是最大的,鴕鳥蛋一般高度在15釐米,寬12釐米,重量1至1.5公斤左右,此外,很多人會在鴕鳥蛋上進行彩繪,將鴕鳥蛋做成工藝品。
最早的恐龍蛋於1859年在法國南部普羅旺斯的白堊紀地層中發現,恐龍蛋的形狀各異,有呈圓形、卵圓形、橢圓形、長橢圓形和橄欖形等等,而我國則是世界上發現最多恐龍蛋的國家。
而由於恐龍的品種不一,最小的恐龍蛋至今不超過10釐米,而最大的恐龍蛋至今甚至有50釐米以上的。
但即使是兇猛的恐龍,在面對恐龍蛋時也會表現出困擾,因為恐龍的體型過大,因此一不小心就會將自己的蛋踩碎,因此就算恐龍媽媽一次能夠孵出幾十個恐龍蛋,最終也未必能存活超過5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