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9日上午,中鐵北京工程局參建的濟南軌道交通2號線通車活動在彭家莊站舉行,2號線正式通車,開始空載試運行,與1號線、3號線構築「一橫兩縱」的「H」型網絡格局,標誌著濟南市城市軌道交通第一期建設規劃完美收官,濟南地鐵也初步成網運營。
濟南地鐵2號線設車站19座,分別為王府莊站、臘山南站、臘山站、二環西路站、老屯站、八裡橋站、益康路站、濟南站北站、濟濼路站、生產路站、北園站、歷山路站、七裡堡站、祝甸站、八澗堡站(原西周家莊站)、姜家莊站(原開源路站)、鳳凰路站(原烈士陵園站)、鮑山站、彭家莊站。其中,彭家莊站為高架站,其餘18座均為地下站。中鐵北京工程局負責承建姜家莊站、鳳凰路站2個車站、八澗堡站~姜家莊站和姜家莊站~鳳凰路站2個區間。
濟南地鐵2號線為濟南市東西向市域快線,是濟南軌道交通第一輪建設規劃實施的地鐵線路,屬於「泉城」濟南富含水地質條件下的首批地鐵線路,「封泉成隧」的施工難度極大。施工過程中,濟南地鐵R2號線項目部堅持 「安全地鐵、綠色地鐵、智慧地鐵、品質地鐵」的建設理念,高標準高品質建設濟南地鐵2號線,期間,項目部積極克服極硬巖、富水軟巖、裂隙及空洞地層、球形風化孤石群各種地層施工困難,不斷吸收借鑑、總結提高施工經驗做法,結合區間地層進行學習探索,通過現場研究先後榮獲科研工作北京質量小組Ⅰ類成果、北京質量小組Ⅱ類成果、企業級工法兩篇、中國圖學學會BIM建模施工組優秀獎等的成果,項目部分別被評為節能減排標準化工地、股份安全示範工地、濟南市「五一」勞動獎狀、工人先鋒號等工榮譽稱號。
濟南地鐵作為東西向的市域骨幹線,兼具市區線路功能,連起西客站片區、西部新城核心區、老城區及唐冶新城等重點區域。2號線列車數是目前3條線路中最多的,34列6編組車共有204個車廂。
據了解,中鐵北京工程局參建的鳳凰路站(原烈士陵園站),喻意鳳翔舜和(「鳳凰來儀,嘉禾合穗」,出自蘇軾《殘句鳳凰來儀》),該站以舜與鳳凰的歷史故事為背景,以浪漫的鳳舞飛翔為畫面主體,結合彩玻馬賽克鑲嵌,將濟南的宏偉歷史和車站鳳凰來儀的設計定位相融合,使藝術品呈現出一種流動的典雅和多維的時空記憶,更好地詮釋和展現舜耕文化和現代泉城發展騰飛的寓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