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哪開始學養豬
我一直認為沒有興趣的學習是非常痛苦的事情,而這個痛苦來自於「無用功」。大家都應該具有相當的理性,如果對養豬沒有興趣,儘量不要強行進入這個行業。
興趣能讓人興奮、專研、細化、認真。我們的精力和時間都是有限的,那麼要從哪裡開始學養豬呢?
養豬並不複雜,但沒有捷徑,要從基礎的事情一點點捋順,已經養上豬了,首先第一步是做好生物安全、環境、營養。
1、生物安全
當前非瘟影響下,豬場生物安全是一個前提,我想很多養豬人都看到了很多程序,但是程序「每天」的標準化執行,是要求長久堅持的,一次也不能疏忽。生物安全是目前為止唯一有效阻斷非瘟的方式,如果這點不重視,那只能指望看天吃飯了。
我簡單介紹一下重要的兩個點,其他的大家可以參考很多大公司的方案。
第一點:是物資的分區和乾燥時間,也就是物資在消毒過後到豬場要分到「放置區」,而這個區的物資是不可以直接用的,要乾燥放置7-10天以上,再進入可用區。這個流程是為了讓殘留病毒在乾燥時間內失活,當然有乾燥房的效果更好。
第二點:豬舍的分舍作業和隔離作業,我們在很多場中發現隔離作業和分舍作業的作用很大,對於非瘟的拔牙及帶毒工作有非常重要的意義。而分舍隔離作業重要的是進出豬舍的器具、衣服、鞋子、人、豬等,要達到任何圈舍外來的任何物體不直接接觸、留置豬舍內物體。
2、環境
豬的環境分溫度、溼度、密度空間、空氣品質、聲音、衛生、光線;具體要求數值自行查閱(你不想看,不想執行,我寫再全也沒用)。
環境是決定養好豬的必要條件之一,很多豬病與環境息息相關,如鏈球菌、皮炎、圓環、副豬、拉稀、呼吸道等等。怎麼做好豬舍豬場環境,首先與硬體設計有關,其次與工作的效價有關,豬場環境的要求,努力做到標準。要有條理,會幹活,細節提升,全面維持。
想做好並不難,細心精心是要素,就怕只知道得過且過,比如產床衛生的打掃與保持,早晨完餵豬,先用小耙子把母豬糞便全部耙下來,然後用溼拖把拖一遍,再用幹拖把拖一遍,溼度大可以噴點接生粉。平時看到糞便就耙一下,產床基本不會有小豬會受到影響。
3、營養
營養是大學問,但是養豬人剛開始不要浪費時間去研究,玉米(淨糧)、豆粕選擇大廠,飼料(你知道的最靠譜廠家),麩皮(用纖維素+發酵飼料取代),其餘的階段性、季節性用點大廠必要靠譜的添加劑。
拌料要細心,要過稱,要記錄,是多少就是多少,飼料餵豬也要記錄計算,看看投入產出比。
基礎營養是一個前置條件,沒有這個談何免疫,沒有營養談什麼技術,談什麼豬價,談什麼保健?吃都吃不上了還談藥物保健,那完全就是鬼迷心竅。
如果你是一個認真且聰明,有態度的養豬人,要相信自己,把基礎的很多事情做好,養豬的捷徑就是一步一步捋順出來的。
學好這三個點,養豬就沒有什麼多大的秘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