袋狼,被人為誤解,滅絕的動物

2020-12-03 詩畫達人

1930年,澳大利亞的一個農民,在自家院子裡射殺了一隻瘦成皮包骨的動物,後被證實這是世界上最後一隻野生袋狼。

1933年,有人把一隻袋狼送到了澳大利亞塔斯馬尼亞島上的霍巴特動物園。1936年,這隻世界上僅存的袋狼也死去了,原因是管理員疏忽忘了打開獸舍的門,而使其暴曬而死。在袋狼消失50年後,國際自然保護權威機構宣布其滅絕。從此人類再也不能目睹這一名星物種的風採了。

在澳大利亞,袋狼曾被歐洲移民者妖魔化,被當作兇狠的「殺羊魔」。儘管統計數字表明這是個誤會,其實,吃羊的罪魁是澳洲野狗,但是人們還是把袋狼描述為嗜血成性的殺手。歐洲移民者廣泛飼養了綿羊和雞,認為塔斯馬尼亞虎是他們禽畜的危險天敵,所以大加捕殺,在1888年至1909年間,塔斯馬尼亞州政府甚至下了高價懸賞令,為每隻袋狼的屍體支付1英鎊(相當於今天的100英鎊),共支付了2184鎊。事實上,捕殺的數量還遠遠不止,因為還有活體、標本、皮毛等貿易需求。當年,倫敦、巴黎、柏林和華盛頓的動物園都養有塔斯馬尼亞虎。

奇葩的是,他們大肆捕殺袋狼,並將其碾成碎片、肉漿,至今科學家幾乎無法得到一具完整的袋狼標本。

袋狼:外型像狼非狼,雖有斑紋卻更不是虎。為袋鼬目,袋狼科,袋狼屬,無亞種。肩高約58釐米,體長約180釐米,這個長度包括48-61釐米長的尾巴,體重約30千克。體型瘦長,臉似狐狸(西藏方臉狐很像),嘴裂很大,可以張成90°以上。因後背及尾有條紋,又被稱為塔斯馬尼亞虎。捕獵方式說有兩種:一,潛伏樹上,然後突然跳到獵物背上, 一口可以將獵物的顱骨咬碎。或者跟蹤伏擊其它有袋目動物,一擊致命,類似貓科動物。另一類說法是其耐力好,長時間追蹤獵物而失其累垮,很像狼群。而實際上袋狼為單獨活動捕食,很少成群。

在恐龍絕跡後,哺乳動物迎來大繁榮時期,它們都有個共同祖先,名曰「混元獸」。後哺乳動物分化為三類,第一類最原始是卵生,目前有鴨嘴獸與針鼴兩種;第二類為有袋類,如袋鼠,袋熊,考拉等;第三類為胎盤類,出生即發育完整,如貓,狗,羊,獅,虎,馬等。第三類也最先進,演化成度最高,有袋類往往競爭不過胎盤類。

澳洲原是有袋目的一處桃花源,為有袋類動物提供了保護,以前袋狼曾廣泛分布於澳洲大陸及紐幾內亞島等地。後來幾千年前由於澳洲土著的進入,帶來了家犬,後家犬逃到野外成為澳洲野狗。使袋狼在澳洲大陸消失的一個原由。

塔斯馬尼亞島成為袋狼的最後一個藏身處,只是在隨著歐洲移民到來,帶來了羊群和獵狗,森林被改造成牧場,加速了此物種的滅絕。1910年,類似犬溫熱的傳染病在澳大利亞流行,使為數不多的袋狼命懸一線。雖然1936年當局撤消了捕殺袋狼的懸賞令,但這已無法挽回袋狼即將滅絕的必然結局。不得不說,人類的愚昧與誤解致使袋狼成為了傳說與悲劇。

相關焦點

  • 袋狼沒有滅絕?已經滅絕的袋狼重回人們視線,它們發生了什麼?
    澳大利亞的動物很有意思,而且幾乎都和「袋」有關係。但是在八十多年前就有過這樣一種生物——袋狼。袋狼在早年就已經滅絕了,原因主要就是因為人類。當時,因為當地人的羊群被襲擊,所以當地的人就認為是袋狼吃了那些羊群,於是當地的人就開始大規模地屠殺它們,結果袋狼就這麼滅絕了。
  • 世界十大神秘動物袋狼,是什麼原因導致其滅絕?
    袋狼被人們稱為塔斯馬尼亞虎或塔斯馬尼亞狼,是一種棲息在澳大利亞的大型食肉類有袋動物,曾經廣泛分布於大洋洲大 陸,而且數量很多。在4-5 千年前,大洋洲大陸上的袋狼才漸漸趨於滅絕,其主要原因很可能是它們在生存競爭中無法與其習性相似的大洋洲野犬相匹敵。
  • 1936年——袋狼滅絕
    袋狼,澳大利亞特有物種。因其是有袋類動物,且頭似狼,故得名——「袋狼」。又因其後半身有斑紋和虎紋相像,且又棲息在塔斯馬尼亞,又得名——「塔斯馬尼亞虎」。1936年,袋狼滅絕。袋狼的身形,外貌十分的奇特。
  • 滅絕的袋狼真的重新出現了?!
    塔斯馬尼亞虎,又稱袋狼,這種動物在1936年已宣告滅絕,如今似乎又重新回到了人們的視野。你留意過自博館地下一層那條滅絕長廊嗎?長廊的牆上以時間為主線印刻著1500年以來的198種已經不復存在的生命,其中一個就是袋狼。
  • 1967年,一位農民在山洞中發現動物屍體,被證實是已經滅絕的袋狼
    而現在的澳大利亞,早已經無法看到袋狼的身影,很多人認為袋狼已經滅絕,也有很多人為了尋找袋狼的蹤影而忙碌著。班傑明的去世在給人們帶來悲傷的同時,也讓人們陷入了困惑之中,因為班傑明是最後一隻被圈養的袋狼,班傑明的去世標誌著袋狼很可能已經在地球上滅絕。不過在班傑明去世僅僅一年之後,一位名叫羅伊·馬迪克的動物愛好者,他想要證明袋狼並沒有滅絕,班傑明也不是地球上最後一隻袋狼,於是羅伊·馬迪克便一個人前往澳大利亞的叢林中尋找袋狼的身影。
  • 滅絕動物接連復活,白喉秧雞和袋狼陸續出現,究竟是好是壞?
    300年的時間裡,數百種美麗的動物因為人類對於生態環境的破壞和大規模的獵殺,永遠離我們而去,當然,動物的滅絕最早可以從石器時代算起,當人類學會了製作工具,動物就迎來了自己的滅頂之災。拿澳大利亞舉例子,24種大型動物滅絕了23種,其中就包括我們今天的主角之一——袋狼。
  • 已滅絕的袋狼遺傳多樣性是怎樣損失的
    據英國《自然·生態與演化》雜誌11日發表的一篇論文,科學家從有108年歷史的生物樣本中成功提取DNA並測序,闡明了已滅絕的袋狼(又稱塔斯馬尼亞虎)是如何發生長期的遺傳多樣性損失的。根據其基因組數據顯示,這或源於部分基因區域的變化,這些區域負責調控特定蛋白質編碼基因表達的位置與時間。
  • 滅絕的袋狼並不是狼,它們是歷史上被人類滅的最冤枉的動物
    人類和高等動物大腦之間的差別,顯然在於程度上而不是本質上的差異,所以我們不應該藐視任何一種生物的存在,喜歡動物,就多多關注我吧! 澳大利亞有很多有袋類動物,除了袋鼠之外還有袋狼(又名塔斯馬尼亞虎),但是我們都知道這種動物已經滅絕了,1936年的時候,世界上最後一隻袋狼在動物園中去世,被認為意味著該物種的徹底滅絕,至今已經80多年。但是在2017年3月30日,鳳凰周刊的微博帳號上發布了一則新聞,稱在澳大利亞北部的約克角城,一部攝像頭拍到了一隻袋狼,這引起了極大的轟動。
  • 因為人類而滅絕的動物 因為人類而滅絕的動物有哪些
    人類的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動物,但由於各種人類和自然災害,有大量動物逐漸滅絕。人類的濫捕亂獵是導致一些生物滅絕的主要原因,受人類的影響而滅絕的動物不計其數。那麼,因為人類而滅絕的動物有哪些呢?
  • 滅絕生物重新出現,消失38年的袋狼「復活」,白喉秧雞也出現了
    引言:在自然因素以及人為因素的驅使下,地球有很多生物面臨著滅絕,甚至有的生物早已在地球上消失得無影無蹤了。基於地球物種的多樣性,人類逐漸保護瀕危滅絕的生物。然而有消息傳出滅絕的生物重新出現,已經消失38年的袋狼「復活」,白喉秧雞也出現了,這到底意味著什麼呢?
  • 一組滅絕的動物老照片:圖1的皮曾被製成鎧甲,圖5是被捕殺的袋狼
    也是非洲唯一的熊科動物。阿特拉斯棕熊食性廣泛,雜食動物,葷素都愛吃。16時期,歐洲列強的到來也導致了這種棕熊數量的急劇減少。1870年代在摩洛哥的裡夫山區,最後一隻棕熊被獵殺,此後人類再也沒有發現過阿特拉斯棕熊。這也標誌著阿特拉斯棕熊宣布滅絕。
  • 一組滅絕的動物老照片:圖1的皮曾被製成盔甲,圖5是被捕殺的袋狼
    也是非洲唯一的熊科動物。阿特拉斯棕熊食性廣泛,雜食動物,葷素都愛吃。16時期,歐洲列強的到來也導致了這種棕熊數量的急劇減少。1870年代在摩洛哥的裡夫山區,最後一隻棕熊被獵殺,此後人類再也沒有發現過阿特拉斯棕熊。這也標誌著阿特拉斯棕熊宣布滅絕。
  • 「無辜的袋狼」:外形被誤認為是老虎,因欲加之罪而滅絕的生物
    1936年,隨著這種生物最後一隻在澳大利亞塔斯馬尼亞州的動物園裡因為工作人員疏忽被關在寒冷的室外整整一晚上而冷死,這種生物也在官方的通報下認定為滅絕動物。在當時,很多人從外貌將袋狼誤以為是老虎,因此塔斯馬尼亞虎這個稱呼比袋狼更為人所知,這也證明了它的特別之處。而且塔斯馬尼亞虎另外一個特別之處,它們是近代體型最大的食肉有袋類動物。嘴巴可以張開的幅度非常大,看上去相當有壓迫感。
  • 「無辜的袋狼」:外形被誤認為是老虎,因欲加之罪而滅絕的生物
    1936年,隨著這種生物最後一隻在澳大利亞塔斯馬尼亞州的動物園裡因為工作人員疏忽被關在寒冷的室外整整一晚上而冷死,這種生物也在官方的通報下認定為滅絕動物。在當時,很多人從外貌將袋狼誤以為是老虎,因此塔斯馬尼亞虎這個稱呼比袋狼更為人所知,這也證明了它的特別之處。
  • 滅絕83年的袋狼再次出現,是否又是一次失望
    2019年10月16日,澳大利亞聯邦塔斯馬尼亞州自然資源部報告,有遊客發現了已經滅絕83年的塔斯馬尼亞虎(也就是袋狼)。這則消息再次讓來自全球各地的生物愛好者沸騰,多所研究小組已經前往該地區尋找袋狼的蹤跡。但實際上,這已經是該部門在過去的三年裡,第八次聲稱有人發現袋狼的線索。
  • 袋狼-體型最大的有袋類食肉動物
    現已全部滅絕。袋狼是肉食性動物。它肚子上的肌肉和骨架能有效地脹大,能使袋狼吃下大量的食物。袋狼的獵物包括有袋鼠,小袋鼠和袋熊,鳥類和其他小動物,例如負鼠。在此期間,人類很少看見它們,但慢慢開始袋狼攻擊羊事件增加,導致推行獵殺袋狼賞金計劃,企圖控制它們的數量,這可能是導致袋狼完全滅絕的主要原因。但是,袋狼完全滅絕可能由多種因素導致,其中包括歐洲殖民者引入野狗競爭,其棲息地受破壞,以及犬瘟熱病也影響了許多袋狼,在20世紀20年代末,袋狼已成為極為罕見的野生動物。
  • 澳大利亞有人聲稱發現已宣布被滅絕83年的袋狼
    澳大利亞發現塔斯馬尼亞虎(袋狼),令人矚目的是,這種動物早在83年前(1936年)就已經滅絕了。至於信息來源是澳大利亞塔斯馬尼亞州自然資源部,該部門報告了過去三年當地居民8次遇到袋狼的情形。
  • 袋狼是澳洲的頂級捕食者,卻難逃被人類滅絕的厄運,一切始於誤會
    這個名字的由來可能有三個原因,第一,塔斯馬尼亞島是袋狼最後生存的區域,第二,袋狼的身上有著類似於老虎的條紋,第三,袋狼的捕獵方式與獅虎等貓科動物很像。作為有袋類動物的代表,育兒袋自然是不能少的,袋狼的育兒袋長在腹部,開口向後,誕下的幼崽很容易就能夠爬進育兒袋之中,幼崽會在育兒袋之中依靠奶水繼續生長,直到完全發育成熟。作為澳洲大陸的頂級捕食者,鳥類、爬行類動物,甚至是體型較小的袋鼠都是它的盤中之餐。遺憾的是,現而今,袋狼已經不再存在於這個地球之上了,是的,它滅絕了。
  • 袋狼的滅絕,人類和澳洲野狗都有責任,它留下來的只有標本
    除了袋鼠,還有種食肉動物也是有袋類哺乳動物,它叫袋狼。在人類還沒有踏足澳洲的時候,袋狼才是澳洲大陸的主人,站在食物鏈頂端的存在。很多人聽名字就認為袋狼也是狼的一種,其實兩者並沒有什麼關係。袋狼屬於有袋類哺乳動物,只是模樣和狼有相似之處,在生物學上就是兩種不同的動物。
  • 近現代滅絕的這些動物,你都認識嗎?第三個最讓人心痛
    我是愛看動物的小遠!今天和大家聊聊這幾種已經滅絕的動物。袋狼棲息於開闊的林地和草原,夜間外出捕食,白天棲身於石礫中。5000年前,澳大利亞野犬隨人類進入澳大利亞。滅絕時間:1936年9月7日滅絕地點:塔斯馬尼亞島上的霍巴特動物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