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儉,曹孟德的,唯才是舉,雖然頗能感動一些沒有出身的貧寒人士,但是也恰恰是因為如此,元直反而不敢投奔。當今天下,依然是世家大族的天下。如果不能把握天下情勢,如何治理,就如行醫治病一般,如果不全面了解病情,如何下藥診治,曹孟德之舉,急功近利,譁眾取寵。治國之道,若還未除掉世家大族為禍天下的痼疾,『唯才是舉,只可用而不可言傳。近聞,曹孟德誘惑於呂布小妾貂嬋,為此耽誤軍政大事,還砍掉了自己兒子曹昂的左臂。可見曹孟德不過一小器爾,劉皇叔助兵徐州,保境安民,陶州牧當世大才,讓徐州與皇叔,孔國相今日大儒,攜青州二郡輔佐皇叔,足見皇叔之為人。
一年之內,皇叔治內,百姓安居樂業,足可見皇叔之才幹,收容三姓呂布,足見皇叔的器量,何況皇叔及其兄弟出自寒門,元直反覆推敲,還是皇叔值得投效,徐庶慨然回道。聽得眾人心裡一熱。元直勿怪,如果曹操是小器,那麼為何他的門下還有眾多人傑,善出奇謀的郭嘉、忠肝義膽的毛玠、治慮忠純的荀彧、程昱、荀攸等等,更不用說那些勇冠三軍的將軍,例如夏侯淵、夏侯惇、典韋等等,難道他們看不出嗎,廖化繼續問道。元儉,你可知忠義二字的利害,快意行事的呂奉先為什麼被人稱為三姓家奴,當今天下,非但君擇臣,臣亦擇君。選擇一旦結束,就不可朝三暮四、朝秦暮楚。
除非君主下令投降,否則為天下所不容,此乃控制天下才俊之道。曹操已據兗州,東並河內,其治內君臣名分已定,門下才俊焉能不忠心行事!否則,讀書人世代相傳,九泉之下,也難安寢,徐元直如此一說,眾人仿佛都鬆了一口氣。漢獻帝興平二年(公元195年)三月初十,陳到、周倉、裴元紹、廖化、徐庶率所部1000餘人投奔劉備。劉備大喜,擢升陳到為騎卒軍司馬,趙雲的副手,擢升周倉、廖化為騎卒軍司馬,因為周倉、廖化心儀關羽,自願為關羽牽馬擲蹬,所以編為關羽的親衛統領,擢升裴元紹為步卒軍司馬,入自己的直屬校尉部。劉備聽得所投眾將對徐庶讚不絕口,而徐庶始終不發一言,於是召集陳宮、孔融對徐庶一番策論後,對徐庶更是讚賞有加!徵詢了軍師中郎將陳宮和治學從事孔融的意見後,擢升徐庶為軍師祭酒,州府、將軍大營議事,先在徐州郯縣大學宮待幾天。
徐庶立即向劉備、陳宮、孔融推薦了荊州名士司馬徽、黃承彥、孟建(公威)、石韜(廣元)、崔勻(州平)、諸葛亮(孔明),尤其對諸葛亮讚不絕口,雖然年僅29歲,但是有管仲、樂毅之才,還有黃承彥,稱其為器械大師,有魯班之藝。劉備當即就要親自去請,孔融勸劉備不要性急,路途漫漫,如何得行,何況還有袁術擋路,恐怕人未請到,已經是麻煩不斷了,需要慢慢來,先讓徐庶繼續與荊州的這些名士保持書信來往,主公也可親筆寫書信與眾才俊表達欽慕相思之情,另外派精幹人員注意他們的動向,把他們暗暗保護起來,免得被別人打了主意;而陳宮則直接建議劉備先派人立即把徐庶的家人接到徐州,好生安置,以除徐庶的後顧之憂!劉備立馬派人去接徐庶的家眷。裴元紹為步卒軍司馬,入自己的直屬校尉部,劉備當即就要親自去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