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殺式交配」的動物,瘋狂交配的原因到底為了什麼?

2020-09-09 老王動物記

想像一下,如果你在死前只有一次機會傳遞你的基因,你會怎麼做呢?

有袋類的動物都有什麼呢?

相信大家首先想到的肯定是澳大利亞的特有動物——袋鼠,畢竟是出了名的。

嗯...上了餐桌的國寶。

再想一想,想不出來了吧?

事實上,世界上一共有240多種有袋類動物,分為10個科。最憨憨的要屬拉「方粑粑」的袋熊。

袋熊

袋熊

身負重擔的負鼠媽媽。

負鼠

已經滅絕了快一百年的袋狼

滅絕近100年的袋狼

當然,還有我們今天的主角,寬足

袋鼩

雖然長得可愛,但它們的交配方式倒是有些可恥

袋鼩是一種小巧可愛的有袋類動物,樣子看起來非常像是大老鼠,然而,它們的行為和老鼠是完全不一樣的。而且,它們的繁殖方式聽起來也挺讓人羞恥的。

在11個月大的交配季節之前,雄袋鼩的生殖生理發生了一些非常奇怪和違反常理的事情。沒有交配過的它們,開始停止了生產精子,睪丸也開始解體,因此它們必須依靠附睪(一種狹窄的螺旋管)中儲存的精子。

對於發情期的雄袋鼩來說,生命的時鐘正在滴答作響,因為它們在睪丸關閉前製造的精子開始在尿液中流失,它們必須儘快交配。

交配季節一般會持續幾周,像大多數哺乳動物一樣,雌性會和多個雄性交配,每個伴侶的交配時間最長可達14小時。

交配季節結束後,雄性整天都很會活躍,身體即將奔潰的它們會瘋狂地四處奔走,尋找最後的交配機會,但在那時,雌性早就溜之大吉了。

幾天後,全部的雄袋鼩都將失去皮毛,死於潰瘍和壞疽,最後連孩子的面都見不著

精子競爭,通常一窩幼崽都有好幾個「父親」

生物學家過去認為這些動物在交配季節會打架,但現在知道它們不會。儘管時間緊迫,睪丸素猖獗,但雄性之間幾乎沒有「吵架鬥毆」,它們之間看起來非常友好。

不出所料,這種情況引發了很多問題:

  • 為什麼他們不打架?
  • 為什麼他們有這種奇怪的自殺式交配策略?
  • 為什麼他們在交配季節之前就停止了生產精子?
  • 為什麼他們表現出如此極端的性行為?

事實上這些問題的答案都是有聯繫的,因為所有這些都與激烈的精子競爭有關

精子競爭是交配後性別選擇的一種形式,在這種選擇中,雄性們的精子會在雌性生殖道內競爭,而不是為了接近雌性而爭鬥,也就是說,最後產下的一窩幼崽通常情況下會有好幾個父親。

哺乳動物的精子競爭與睪丸較大,有大量的精子產生組織有關,而且通常交配時間較長,保護配偶,當然還有濫交。

精子競爭的觀點也解釋了為什麼雄性交配時間如此之長,以防止或減少其他雄性與伴侶交配的時間。

隨著交配時間的減少,雄性之間的競爭將會加劇,而雌性在時間和空間上同步了它們的性接受期。

雄袋鼩的自殺性交配,實際上是為了讓雌性產生更多自己的後代

一開始,科學家認為食物的季節性匱乏,是導致哺乳動物自殺性繁殖進化的關鍵因素。

他們認為,這些有袋類動物生活在溫帶,高緯度的森林中,每年的某段時間,這裡的昆蟲數量都會到達頂峰。在這之前,它們就會進行瘋狂的交配,以儘可能多地繁衍後代,在昆蟲數量最多時雌性生下幼崽。

為了驗證雄性競爭的激烈程度、交配季節長短和精子競爭機制,科學家分析了21屬52種食蟲有袋類的棲息地、食物可預測性、人口統計學和生殖特徵,最後得出了結論:

昆蟲的數量在熱帶地區會更容易出現季節性的爆發,而且這種模式不僅存在於森林中,而且存在於這些動物生活的任何地方。

同時還發現,昆蟲爆發的季節可預測性與短的、同步的單一交配季節有關。這些結果表明,由於季節性食物供應和雌性交配同步驅動的交配季節較短,加劇了雄性的競爭。

雄袋鼩的自殺性交配完全是為了後代,它們在交配前停止了精子的生產,放棄了未來任何可能的繁殖,以便將所有可能的能量用於交配,這似乎給了這些雄性在精子競爭中的優勢。

簡單地說,競爭縮短了雄性的壽命。雄性存活率較低的物種的睪丸越大,交配時間也越長,這表明精子在競爭。

說雄袋鼩的自殺是為了把食物留給幼崽和雌性,以避免食物枯竭,是利他主義。這是錯誤的,原因有幾個:

雌性在產後確實瘦了,但這與她們吃多少食物無關,相反,這很可能是因為食物轉化為乳汁的速度受到了限制。科學家圈養的雌袋鼩,即使擁有大量的食物也還是瘦了很多。

在這些物種中,雄性沒有為自己的後代提供優勢的機制(「親緣選擇」),因為雄性和雌性在交配季節「活動」範圍廣,同一窩幼崽通常是有好幾個父親的

自然選擇是在個體遺傳基因的水平上進行的,而不是集體。簡單的說,為了其他雄性孩子的利益而死亡,並放棄自己進一步繁殖的雄性的基因將處於不利地位。

結語

所以說,在這些哺乳動物中,個體的性別選擇導致明顯的自我犧牲,而不是利他主義

雄袋鼩從死亡中獲得生殖優勢的方式與某些蜘蛛的自殺性交配相似,在這種情況下,犧牲自己的雄性會讓雌性產生更多自己的幼崽。

相關焦點

  • 「自殺式交配」的袋鼩,死前瘋狂交配到底是為了什麼?
    有「育兒袋」的動物都有些什麼呢?相信大家首先想到的一定是澳洲的袋鼠吧,畢竟是澳洲的國寶,上了餐桌的美食。那麼除了袋鼠,你還知道哪些有袋類動物呢?交配季節即將結束後,雄袋鼩會變得非常瘋狂,身體即將崩潰的它們會到處亂竄,儘可能的尋找更多的雌性進行最後的交配,但在那時,雌性早就躲起來了。
  • 動物的自殺式交配,為什麼有的動物交配後會死亡?
    為交配而死,值得嗎?神奇的大自然,孕育了無數的生命。每種生命在自然界中都有自己生存和繁衍的方式,其中有一種神奇的交配方式,稱之為自殺式交配。而且不止一個物種選擇這種交配方式,到時機成熟,它們會選擇將所有的精力都用在最後一次的交配上,交配完成後就會死亡。
  • 動物的自殺式交配,為什麼明知會死,有些動物依舊奮不顧身?
    每種生命在自然界中都有自己生存和繁衍的方式,其中有一種神奇的交配方式,稱之為自殺式交配。而且不止一個物種選擇這種交配方式,到時機成熟,它們會選擇將所有的精力都用在最後一次的交配上,交配完成後就會死亡。1.寬足袋 鼩 (qú)——交配14個小時後,精盡而亡自殺式交配最典型的也是我們最熟悉的就是澳洲的寬足袋鼩,它們是澳大利亞大陸特有的有袋類小型動物,大小與老鼠相近。
  • 什麼動物的交配時間最長?袋鼩為了交配連命都可以不要
    它們以長達14個小時的自殺式交配而聞名世界。在這兩星期裡,無論是雌性還是雄性,最重要的任務就是繁衍後代,所以它們在發情期時會瘋狂尋找伴侶進行交配,尤其是雄性。在最開始交配時候,雄性袋鼩身體相當健康, 但在交配時,雄性袋鼩的睪酮素分泌過高,以至於它們身體各個器官被破壞,甚至會全身出血、器官衰竭、體毛脫落以及死亡。研究袋鼩的生物學家貝克爾提到,他曾經親眼看到一隻雄性袋鼩瘋狂交配後,死在母袋鼩身上。雄性袋鼩的這種行為,其實並不是為愛發狂,而是為了儘可能地留下後代。
  • 最瘋狂的動物,為了繁殖而交配到死,這樣的方式還是第一次見
    動物學家們還在澳大利亞當地發現了一種最瘋狂的動物!,那是因為寬足袋鼩在交配繁衍期間,它們可以兩到三周是不吃不喝的,在這段時間裡,雄性袋鼩會非常頻繁地和雌性交配,最讓人感嘆的是,它們的交配時長可以達到14小時之久,但是有一個最致命的缺點,那就是公鼩在交配期間還會當場死亡的。
  • 袋鼠瘋狂交配 導致「精盡而亡」(圖)
    雄性在持續交配數周后死亡。  鳳凰科技訊 北京時間10月9日消息,美國生活科學網站報導,好幾個以昆蟲為食的袋鼠雄性物種具有非常罕見的習性。它們成熟的非常快,往往不到1年時間。然後,在短暫瘋狂的繁殖期,它們反覆的交配——最長時間達14個小時——直到它們的免疫系統崩潰而死亡。
  • 為什麼動物都是後背式交配?
    ,這是為了在與雌性動物交配時,通過倒刺的疼痛能夠刺激雌性動物排卵,但是雌性動物在交配的過程的當中感到痛苦,此時的雌性動物就會反擊、掙扎就容易造成雄性貓科動物的受傷,在野外受傷可不是一件小事,輕則影響戰鬥能力,重則造成危及生命。
  • 交配時間最長的動物是什麼?它們幾乎用了一生的時間
    兩億年後,海洋中的動物把這種生殖方式帶上了陸地。除了極少動物是無性生殖之外,有性生殖成為了動物繁衍後代的主要方式。在自然界中,大部分動物的交配持續時間都比較短,這對於動物的生存是有利的。例如,綿羊和山羊的交配持續時間通常只有幾十秒,儘快完成繁衍後代的行為,以避免被捕食者攻擊。
  • 交配時間最長的動物:馬島縞狸
    它們以長達14個小時的自殺式交配而聞名世界。袋鼩以昆蟲以及各種小蟲子為主,食物能量的多寡會隨著季節變化而變化,為了能讓後代出生在食物豐富的季節,它們會南半球的冬季結束時發情,每次發情期持續大約兩星期。在這兩星期裡,無論是雌性還是雄性,最重要的任務就是繁衍後代,所以它們在發情期時會瘋狂尋找伴侶進行交配,尤其是雄性。
  • 生物學家:如此瘋狂的交配,誰也活不久
    有可能是一種動物、一株植物、一棟建築,或是一個地區的風俗習慣等,都能極大程度增長我們的閱歷,提高我們的見識,可謂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在澳大利亞,有一種非常可愛的動物,名叫袋鼩對於這個問題,生物學家也是直言:如此瘋狂的交配,論誰也活不久。究竟是什麼原因,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動物中瘋狂的交配行為
    交配幾乎是所有生物的必修課,在《動物世界》裡,我們經常聽到:「春天到了,萬物復甦,大草原又到了動物們交配的季節……」但其實,動物的交配並沒有我們想像的那麼愉快,真正享受其中的動物少之又少,一般都是為了繁衍後代而進行的野性博弈。
  • 為什麼大多數動物交配都用後入式?
    為什麼大多數動物交配都用後入式?春天來了,萬物復甦,又到了交配的季節。具有多年開車經驗的老司機壹讀君近來發現了一個有趣的問題:為什麼大部分動物交配都採用了後入式?(應該也有動物嘗試過,發現活不下去,就嗝屁了。)涉及到繁殖器官和運動器官這種重要位置更是如此,比如只會從原有的鰭進化出四肢。進化過程中,一般先出現的特徵往往比後出現的特徵更不易改變。生殖系統是早於四肢出現的,所以位置相對來說比較保守,不會輕易更改。動物在進化出四肢的時候也發現,生殖器官在兩腿之間,能夠對其起到比較好的保護作用。後入式到底有啥優點?
  • 自然界最「瘋狂」的動物,有交配至死的習慣,最長時間可達14小時
    眾所周知,在大自然界有非常多的動物,有些動物看起來平平無奇;有些動物卻非常蠢萌;可有些動物卻極為「奇特」,就比如說「天不怕,地不怕」的平頭哥,壽命只有24小時的蜉蝣等動物。然而,我們今天要來了解的就是一種非常「瘋狂」的動物,它們有著交配致死的習慣,交配時間可達14小時,這是什麼動物呢?一起來看看吧!
  • 交配時間最長、最短的動物分別是什麼?
    不同的動物,交配時間的長短也不一樣,其中交配時間最長的是澳洲有袋類生物袋鼩,它們最長能夠連續交配>是因為雄性袋鼩的基因中,存在著過量的睪酮,這是一種雄性激素,在發情期時,這種基因會促使地它們瘋狂交配。不過過量的睪酮也導致了它們的壽命很短,通常情況下,它們在交配期時會瘋狂地尋找異性,一旦尋找到便會長時間交配,最長可達14個小時。
  • 從進化來說,動物交配時間長有優勢?還是短有優勢?
    既然現存的生物都通過了嚴苛篩選,那麼它們被刻在基因裡的行為和習性應該都是有利於種族生存和繁衍的,但是我們還是有一個比較奇葩的疑問:在自然界的動物中,交配時間長有優勢?還是短有優勢?提出這個問題的主要原因相信你也明白,在自然界中有些動物一發入魂,乾淨利落,數秒內完事,拔槍走人,有些動物拖泥帶水、久戰不下,走的是持久戰的路線。所以我們就不明白了,到底是哪種有利於生物的繁衍呢?
  • 動物交配時,是否也有快感?
    動物交配時,是否也有快感?在討論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來看看動物為什麼交配。交配的目的為了增加物種的多樣性,生物從無性繁殖慢慢轉變為有性繁殖,有性繁殖就是需要雌雄雙方相互結合才能孕育下一代,對於大多數動物尤其是哺乳動物來說就是需要交配來完成。
  • 為什麼有些動物會在交配後死亡?
    對於一些動物來說,完全值得,畢竟一切為了後代。這種行為被稱之為「自殺性交配」,即成年動物在第一次交配後不久就會死亡。那麼,短暫的生命只繁衍一次又有什麼好處呢?,但它的交配方式有點可恥。具有諷刺意味的是,幫助雄性袋鼩成功繁殖的荷爾蒙也是最終殺死它們的原因。
  • 盤點這些動物的奇葩交配
    「春天到了,又到了萬物交配的季節」。是的,春暖花開、萬物復甦這無疑是最好的繁衍時節,復甦的動物們都開始尋找食物和伴侶爭取在這個夏天之前完成自己繁衍的任務。當然每種動物也有每種動物的生活方式,不同的動物就有著不同的繁衍方式,今天就來給大家科普一下各種動物的奇葩交配方式。
  • 哪些動物會在交配後死亡?
    為什麼有些動物交配後會死?這個問題困擾小編很久了,相信各位小夥伴在童年時期也有同樣的困惑。那麼哪些動物會在交配後死亡呢?我們一起來看看。螳螂交配後會死亡的動物,最為人熟知的恐怕要數螳螂了,雌性螳螂和雄性螳螂交配後,有可能會因為自身虛弱而將雄性螳螂當作獵物吃食。
  • 那些交配完就死亡的動物,一生只為愛一次
    生命的意義是什麼?對於人類來說,生命的意義可以有很多,每個人對於生命的意義都不同,但是如果讓你為了一次&34;而結束自己的生命,你是否願意?或許你不願意,但是有很多動物確實願意的。它們一生只為交配一次,交配完就死亡。它們這麼做是為了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