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釣「溪哥」,老釣友告訴你從這兩方面入手……

2020-12-04 垂釣傳媒

溪哥即平頷鱲之俗稱,其族群廣泛分布於我國大陸及臺灣省的溪流當中。在溪流釣法的範疇中,溪哥是最常見到的遊釣對象魚種。不少釣友對它們應該並不陌生,現在讓我們換一個角度,重新以飛蠅釣法的觀點來賦予溪哥一個嶄新的詮釋!

若是從路亞釣法來看,溪哥承受了巨大的垂釣壓力,而且該魚種在個體大小與族群數量方面均呈現出大大縮減之勢。以前溪哥的平均體長能達到10釐米左右,有時年邁成魚的體長能達到14釐米之多,如今已不知要去哪裡尋覓這種個體的溪哥了。

再者就是擬餌體積的問題,目前無論何種擬餌,最小的單品長度也可能會超過2釐米,這對於溪哥來說實在是太大了。二三釐米長的擬餌用來釣闊嘴郎(粗首鱲)大概沒什麼問題,要是對於溪哥來說,要讓它們吞下二三釐米長的擬餌,簡直就像「橫柴入灶」一般困難。

如果筆者可以早上10年推廣路亞釣法的話,或許以彼時的溪哥個體大小,還有可能成功推動針對溪哥的路亞釣法;如今而言,溪哥的個體與密度已大不如從前,所以筆者對此想法只得無奈打消。

當然,溪哥無法成為路亞對象魚是有些遺憾,不過若是談到用毛鉤來釣溪哥,這段歷史倒是可以往前追溯個幾十年。早些年的時候,在溪釣方面,中國臺灣省就已有了以毛鉤(又稱「蚊仔鉤」)來釣溪哥的釣法,這種釣法究竟是傳自日本,還是在我國本土自行發展起來的已無從考究,然而就日本而言,在約300年前的日本溪釣歷史之中,便已有人發明了天展釣法(TENKARA)。這是一種專門以毛鉤作釣溪流鱒魚的釣法,日後在日本陸續發展衍生出了以毛鉤釣香魚以及溪哥的釣法,這是有脈絡可尋的。

可惜的是,在我國本土直到目前為止,不但無從考究毛鉤釣溪哥的源起,就連在我國臺灣省以毛鉤釣溪哥的釣法都已逐漸式微。近年來,除了臺灣省的花蓮和臺東地區在有心人士的帶動下還保有這種毛鉤釣溪哥的釣法之外,其他地區已不再聞以此法釣溪哥。對於我國本土的毛鉤釣法而言,已算是中途停頓,未有後續之發展。

同樣的,以毛鉤釣溪哥仍是以手竿為之,同時一根釣線上的毛鉤枝數少則三四枚,多則十數枚,若拿來與一竿一鉤的飛蠅釣法相比,前者多少仍是重在漁獲數量,後者則多了分技巧與成就感的樂趣。想要享受飛蠅釣溪哥的成就,還必須要花一些功夫來對飛蠅釣法的釣具、釣組以及標點進行選擇,並對溪流水文的判讀做一番認識,這樣才能夠慢慢摸索到中魚的技巧。

在我國本土的溪流飛蠅釣法之中,針對溪哥的釣法算是所有飛蠅溪流釣法中的基礎釣法之一。飛蠅釣者可以在飛釣溪哥的實際經驗中累積對於其他魚種的相關釣法概念。可以這麼說,如果未能通過以飛蠅釣法作釣溪哥的門檻,那麼在往後的學習飛蠅溪釣的過程中,將會遭遇更大的困難。

使用飛蠅釣法來釣溪哥,可以從兩個方向入手。首先就是儘量使用輕量的飛蠅釣具,以充分享受拉魚的快感;而且在溪流之中作釣,基本上溪幅不會太寬,尤其是在山地區域的溪流作釣,飛蠅釣者只須使用2號竿就可以在以20公尺為直徑的圓形範圍內作釣,比起一般生餌所使用的「八工」竿(長度最長者約18尺)所能夠到的標點還要遠上二三倍。

而在我國臺灣省中南部或是東部的溪流釣場,由於溪幅普遍要較北部溪流來得寬廣,所以可以使用3號竿或是4號竿,考慮到溪谷中可能產生風力吹拂的影響,原則上使用3號竿基本可以在所有溪流中通用。至於適合的竿長,在山地溪流作釣約用到6尺至7尺半的竿長,而在其他平地溪流則宜用8尺至9尺的竿長。若是要考慮一竿通用的問題,那麼比較好的選擇是3號飛蠅竿,且長度為8尺,這是最基本的要求。

當然,漸縮前導線以及毛鉤子線都是必須要使用的,試想溪哥的平均體長大約在6~10釐米,口徑也不是很大,以生餌垂釣此魚,為了講究餌的靈活性,甚至要使用到0.1號的子線,所以在飛釣溪哥的釣組之中,不但要用到漸縮前導線,而且毛鉤子線也是必須要使用到的。

漸縮子線可以選擇7X或6X的號數,而毛鉤子線則可選擇相當於0.1~0.2號普通子線的線號。毛鉤子線的長度在2尺以內即可,若是用得太長,打結與纏線的問題就會頻頻發生。這是一項重點,釣者們須多加留意這個問題。

接下來我們再來討論第二個問題,這便是釣場的問題。就飛蠅釣溪哥來看,可以以平瀨或淵潭兩種流域作為標點,而因為這兩種流域的水文條件不同,所以溪哥會棲息在不同深度的泳層。由於飛蠅釣法的釣餌——毛鉤是不具任何味道的人工餌(擬餌),因此無法靠味覺來引導溪哥發現毛鉤。

我們要知道之所以毛鉤能被溪哥吞進口中,最主要的因素是要靠溪哥的視覺發現,進而我們可以知道,以飛蠅釣法作釣溪哥的關鍵要素就是將毛鉤投送到溪哥視力所能快速發覺的地方。然而,溪流之中不同流域的水文條件各不相同,雖然我們不必細論至水溫、水底地形或魚群數量等因素,但是流速、水深卻是飛蠅釣者一定要考慮的要項。

平瀨的水文條件大致是水流略快,水深基本在6尺以內,所以針對藏匿在平瀨地區的溪哥,可以使用乾式毛鉤或幼蟲式毛鉤來釣取。在這兩者之間,乾式毛鉤的效果又會優於幼蟲式毛鉤,這種效果的差異多出現在平瀨的瀨尾地區,我們會以實際垂釣的結果得之。

因此,以平瀨地區作為標點者,裝備上可選用雙股漸縮的DT飛蠅本線,再搭配乾式毛鉤來作釣,毛鉤的號數在18~24號。如此會有比較良好的釣具操控性能,魚兒的上鉤率也會更大一些。

另外,在淵潭處的標點作釣,其水文條件大致是水流平緩,水深多在6尺以上,不少淵潭的深度更是深達二三十尺,因此魚兒可能藏匿在較深的泳層。為了能夠將毛鉤送達較深的泳層,我們可以選擇前置重量的WF飛蠅本線,並選擇光端下沉(Sinking Tip)的規格,如此配上幼蟲式毛鉤(毛鉤號數以16~20號為佳),則可迅速將毛鉤送達較深之處,達到魚群所在之泳層。

如此看來,較為正確的釣法是將毛鉤相對於溪流流向做垂直角度拋投,這種方式可以減少水流對釣線的衝刷影響,比較適合初學者來採用。其實在淵潭處所能採用的飛蠅釣法並不僅此一種,另外尚有一種可以將毛鉤固定深度的乘流式釣法,不過因為該釣法涉及到複雜的釣技、釣組等方面的知識,因此筆者將在日後單獨撰文進行詳細介紹。

大家可以從本文中獲得基礎的溪流飛蠅釣法知識,只要稍加實戰練習,就可以累積起足夠的經驗,以便我們在日後進一步探討更高層次的飛蠅溪流釣法技術。

相關焦點

  • 釣到魚不認識?釣友常問的幾十種魚盤點,老釣友都不超過5種
    這是溪哥溪哥它和馬口很像,不管是體型還是花紋都是但是北京市不允許食用馬口,北京的釣友要留意!一般海邊老漁民分得清,親眼見過現場宰殺現場白灼,吃得挺香,但是我不敢吃!,基本只要你把上面這些魚看過一遍,一會你所釣的魚大概率都認識。
  • 冬釣鯽魚,重在聚魚!十二年老釣友告訴你該怎麼打窩、養窩及補窩
    冬釣,到底是打輕窩還是重窩?對於大部分的釣魚人來說,都是上班族,垂釣時間可能只有半天,如果你是當天打窩當天釣,而且比較熟悉釣點魚情,知道此地魚的密度不是非常大的,那麼就要打輕窩,少打勤補。很多釣友都認為一次性多打一些,味道更濃,誘魚效果會更好。其實不然,如果窩內酒米很多,那大鯽魚只會安分的吃窩料,它們冬季食量本身就小,等看到你的釣餌,就已經吃飽或者還沒看到你的釣餌就已經轉身離去了。
  • 釣魚中的高爾夫,飛釣飛蠅釣釣竿的選擇技巧
    質量和強度是特別重要的,當購買最好的飛釣竿在海水使用。與淡水釣竿不同的是,海水飛釣竿需要能夠將比淡水釣竿更快、更強壯、戰鬥時間更長的獵物釣上來。也有新的「全水域釣竿」能夠用於淡水和海水遠足。 飛釣竿越貴,提供的材料和工藝就越好,所以你釣獲越多,你就越能體會到飛釣竿所能提供的最佳性能類型。
  • 清澈小溪尋釣,釣獲20多條名貴馬口魚,還釣獲珍貴溪水石斑魚
    清澈小溪尋釣,釣獲20多條名貴馬口魚,還釣獲珍貴溪水石斑魚。上次出釣的遺憾,便是沒能沿著清澈的小溪尋釣馬口魚。於是今天又來到了老地方,只不過今天的主角是小溪,而不是大河。這裡簡直是風景如畫,令人嚮往田園遊釣生活,釣魚人夢寐以求的釣點,因為這裡有名貴的溪水魚類,百元一斤的馬口魚。
  • 來自老釣友的經驗技巧,教會你如何捕釣到全年最大的翻車魚
    釣魚新手們,你們想捕釣到全年最大的翻車魚嗎?這裡有來自老釣友的經驗技巧,快來學習一下吧。體眠期的翻車魚誰都可以釣獲,但是,早在它們的產卵季節到來之前一一在因人們競相垂的而封湖禁釣之前一一你就可能釣獲一生中釣到的最大的翻車魚,那時的湖水還是相當清測寒冷的。
  • 老釣友常在深山溪水中釣獲這種野魚,不知道名字,誰來幫他解答?
    認識一位老釣友,據他說剛學會釣魚到現在,一直釣到這種小魚。他們老家在山裡頭,溪水裡這類魚特別多,也很好釣。這種魚和馬口魚生活習性類似,經常在激流中集聚一起,在淺灘中遊來遊去。老釣友一直有這種的煩惱,想弄清這種魚的稱謂。
  • 釣友釣到5斤重鯽魚發朋友圈說是野生的,老釣友:你怕是少見多怪
    最近有位釣友有點鬱悶,他在附近的一個魚塘裡面釣到了一條將近4、5斤重的鯽魚,然後很引以為傲,並把它發到朋友圈裡面去炫耀一番,畢竟這是很多人有可能一輩子都沒有釣到過這麼大的鯽魚呀,真正的野生鯽魚半斤以上已經算是非常大的,這個有足足4、5斤重。
  • 別再總想著路亞馬口了,淡水飛蠅釣試一下~
    所以飛釣馬口魚也只是在有這種魚類的地區才有得玩。就我手邊的資料來看,在日本和韓國玩飛釣馬口魚的人並不多見,這兩個國家的釣友主要在山間溪流中飛釣鱒魚之類的對象魚,而真正用飛蠅釣法作釣馬口魚(包括溪流中的所有鱲魚)的人數最多的地區還是在中國臺灣省。
  • 不會釣馬口魚?趕緊試試這幾個老套路,釣一次爽一次
    但是很多釣友容易把馬口魚和寬鰭鱲混淆,首先一點,兩種魚經常會出現在相同的水域中,寬鰭鱲體色更加鮮豔,不少原生魚愛好者都喜歡養上一大群,群有效果非常好。寬鰭鱲又稱為溪哥,味道更加鮮美。兩種魚的樣子和習性非常類似,所以在溪流中經常會一起垂釣。(下圖是寬鰭鱲)一、選釣點馬口和寬鰭鱲多生活在山溪之中,這些水域水質清澈,水溫低。
  • 這種顏色豔麗的小魚叫「溪哥」該如何垂釣?說說我的經驗
    出水口處水流很急,又有落差,這就給河水帶來了非常充足的溶氧,再加上湍急的河水攪動了河底的泥沙,也給魚兒提供了不少的食物。這樣的地點,比較適合這種對溶氧量要求比較高的溪哥,是絕佳的棲息之地。鉤距採用三隻鉤距,子線與主線8字環的距離為12釐米左右宜,太近了不好分鉤,魚吃困難,太長了,因為溪哥活蹦亂跳,很容易打結,魚情好的時候在釣的過程中很麻煩,會錯過很好的機會。
  • 如何選擇飛釣飛蠅釣魚線,釣魚中的高爾夫
    如何選擇飛釣線取決於你想投你的飛蠅的距離和深度,飛釣線意味著一切有效的操控。了解如何選擇最佳的飛釣線。 很明顯,細線更適合較小的果蠅,但在學習如何根據重量來確定飛釣線時,考慮你要捕的魚的種類也很重要。例如,抓住煎鍋魚,你將能夠選擇重量輕如1線,5是完美適合鱒魚,而更大的魚像馬林或金槍魚可能要求您知道如何選擇一個海水飛線從10到15重量。 許多飛釣愛好者喜歡攜帶各種重量的飛線,以便能根據天氣和水的變化做出快速的調整。
  • 什麼魚釣起來最生猛?20年老釣友毫不猶豫回答你是翹嘴,剛烈有勁
    什麼魚釣起來最生猛?20年老釣友毫不猶豫回答你是翹嘴,過癮刺激!翹嘴是淡水水域生性兇猛的魚類之一,因其嘴型向上明顯翹起而得名。其在淡水水域中以捕食小魚小蝦為主,由於其吃食兇猛,對腥味的食物敏感。力道大,釣感極佳,所以成為許多釣友喜歡的垂釣魚種。
  • 【釣魚技巧】為什麼你釣浮不上魚嗎?老釣友全面解析釣浮的三大技巧
    不管在自然水域作釣,還是在黑坑,池塘作釣,夏季很多時候的魚情都適合釣浮,釣浮與釣底有很大差別,釣浮的定義相當廣泛,而且釣浮相當需要技巧,不少釣友都不知道該如何釣浮,那我們就來詳細的解析一下釣浮的技巧!
  • 老釣友的經驗,讓你不迷茫
    石頭我酷愛野釣,今天就從野釣方面來分享下自己對於問題的觀點。我記得剛開始接觸臺釣時,對於魚竿的尺寸不了解,是經過漁具店老闆推薦購買了第一根魚竿(六米三的)。那時資源還不錯,很多釣友都是使用兩隻甚至三隻魚竿,所以,後面又買了一條七米二的。
  • 開春別錯過魚兒們旺盛的開口期,給你介紹4個春天可以釣的魚~
    有這樣一群釣友,冬天的時候刨了冰窟窿,手指大小的公魚都能釣得喜氣洋洋。他們喜歡那種連口的感覺,喜歡那銀光閃閃的小魚身姿,別看魚小,可帶來的滿足感可一點不少。春天來了,釣魚人的好時候也來了,公魚卻隨著水溫的升高消失不見了。春天,太多魚種都會有幾天旺盛的開口期,公魚沒了可還有別的小魚可釣。
  • 農村野河釣到巨型「虎頭鯊」,釣友卻說不能吃,這是為啥?
    關注釣之娛,天天有新料!農村野河釣到巨型「虎頭鯊」,釣友卻說不能吃,這是為啥?然而如今魚類資源越來越少,而且大部分都受到了汙染,想起這些就有一種悲哀從心中升起,尤其釣到的魚卻沒法吃,沒有什麼比這個更糟心的了,比如上一次和老鄉去釣魚的經歷,明明釣到稀罕的「虎頭鯊」,足足有2斤重,可惜釣友卻說不能吃,別提多鬱悶了。
  • 路亞釣水庫溪哥魚,操作的手法教學,看完這篇文章你就懂了!
    路亞水庫釣溪哥魚的小技巧,如何才可以提高我們的中魚率,小編接下來就帶領大家去了解一下,直接進入話題,我們可以先準備一些麥穗、腥口味的顆粒飼料又或者是玉米糝等等,用水泡散開,然後團成一個雞蛋形狀同樣大小,往水域前30米左右的地方拋投,這樣做的意義就在於可以非常快速的將距離我們比較遠的溪哥魚誘惑過來
  • 初春在農村魚塘釣不到魚,很多釣友都是這兩點沒做好!
    農村自家魚塘和鄉間野塘,特別適合春季作釣鯽魚,最近很多釣友都遇到了一些問題,明明魚塘的鯽魚比較多,但是卻總釣不多,很多時間只能釣幾條魚就停口了,這到底是為什麼呢?春季三月在農村塘釣魚,很多釣友原本都應該都有好的收穫,但是最近很多釣友都感覺釣不到多少魚,其實也主要是今年作釣的釣友多了,與此同時很多新手釣友容易扎堆作釣,常能看見很小的魚塘都坐滿了釣魚人,這樣就是魚塘有再的魚,作釣的人多了必定會驚擾魚群分散,從而很多釣友都釣不到幾條魚,魚就不在會吃鉤,那麼釣友的漁獲也不會太好!
  • 別以為釣小魚簡單,這可是個技術活,會釣的照樣爆護
    可能不少喜歡釣魚的釣友都覺得:小魚還用得著專門去釣?最煩的就是小魚了,尤其害怕鋪天蓋地的小魚鬧窩!事實上它鬧窩是一回事,你真正想正兒八經地想去釣它的時候又是另外一回事。釣小魚可是個技術活兒啊,別以為太簡單,真正有用心釣過的釣友才能真正明白。
  • 冬天,至少九成釣魚人不曉得這「調釣」方式,釣友:白釣三十年魚
    儘管如此,可還是有一群敬業的老司機,堅持每天出釣,就比如最近有一位釣友發私信問我,在冬釣鯽魚的過程中,到底該如何調漂呢?所以現在就以我三十年的作釣經驗來回答這個問題。儘管前面說的很有道理,可在調釣方面,我覺得應該調低釣低,以釣不靈不鈍為主。因為釣太靈,兩子線會處於垂直狀態,雖然漂相較多,但都是一些不真實的吃口,從而導致有口釣不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