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爺「蓋了帽了真地道」吃播引爭議,裝腔作勢能體現北京文化精髓嗎?

2021-01-10 京報網

重點

「老北京烤鴨講究武吃」,說著就把甜麵醬灑在了整隻烤鴨上,抱起鴨子直接啃了一口,之後還拿起荷葉餅擦起了嘴。

與這名吃播博主類似,憑藉老北京吃播小視頻裡誇張的演繹,最近,幾位北京的「爺」火了。不管是吃炒肝、滷煮,還是韓餐、炸雞,他們都會用「真地道」「蓋了帽了」來形容。

有網友忍不住調侃起來:「老北京沒有路,全是地道。」調侃之後,許多網友質疑,「這能代表北京嗎?」一名網友在一條視頻下留言:「因一個人,討厭一座城」,得到了數百網友點讚。

北京民俗專家、美食家張燕軍認為,北京真正的文化精髓是一種包容,不管是飲食、禮儀還是說話方式,不是為了北京而北京,也絕不是裝腔作勢。

「嗨,您猜怎麼著,老北京起來就好這一出。就這一口,那是蓋了帽了,真地道!」最近一段時間,有幾位北京的「爺」,憑藉老北京美食題材的吃播小視頻,火了,也爭議四起。

「這能代表老北京嗎?」許多網友發出質疑。北京晚報記者獨家專訪到老北京吃播博主中的一位——「猴爺」,也採訪了土生土長的北京大爺大媽和民俗學家,對吃播中的老北京,他們都有各自的看法。

熱議:老北京沒有路,全是地道

「喲,這不是猴爺嗎!給您請安了!」一段標題為「老北京偶遇行禮」視頻裡,一個穿著T恤的年輕人,單膝下跪給面前的「猴爺」行了個禮。「猴爺」看起來不過三十多歲,但穿的卻是盤口對襟衣,頭戴瓜皮帽,全然不像這個時代的人。評論區裡,有網友大呼「我這是穿越了嗎」,還有人則是看起了熱鬧:「老北京人都這樣嗎?太地道了!」

這幾位「爺」的視頻,雖然總是在介紹美食,但吸引眼球的是他們誇張的語氣和神態。不管是吃炒肝、滷煮,還是韓餐、炸雞,他們都會用「真地道」「蓋了帽了」來形容。有觀眾忍不住調侃起來:「老北京沒有路,全是地道。」還有人把不同博主的視頻素材剪輯到一起,做成了名為「老北京地道戰」的搞笑遊戲。

受其影響,一些明顯是其他省市的博主,也想分一杯「老北京」的羹。有博主操著純正的東北話介紹從未在北京流行過的「老北京特色美食」,場面既滑稽又尷尬。

老年人:這些人代表不了老北京

「這不是在宣傳老北京,這是在抹黑老北京!」72歲的尹宏林顯得有些生氣。老尹從小在胡同裡長大,平時街裡街坊見面,打招呼都是客客氣氣的,語氣也比較平和。而在視頻裡,這些博主跟別人說話,要麼吊著嗓子,要麼拿腔拿調,這也讓老尹十分無奈。「我最擔心的,是年輕人看了視頻,以為老北京人說話做事都是這樣,其實根本不是。誰沒事天天這麼說話?流裡流氣的,跟痞子一樣。」至於視頻裡老北京提籠遛鳥的狀態,在工廠工作了幾十年的老尹說,身邊的北京人,「還是踏實肯幹的多。」

同樣在胡同住了幾十年的老北京劉燕,對於這些視頻也是嗤之以鼻。「先不說視頻的風格有多誇張,多脫離現實,就連裡面展現的禮兒和規矩,也有好多是錯的。」比如,其中一個博主拿糖油餅蘸炒肝吃,這在劉燕看來就「很不地道」,因為一般是包子才能蘸炒肝。還有的博主,正吃著炸醬麵,別人一叫他,居然把筷子插在了碗裡。「我小時候要這麼幹,是要挨打的!太不吉利!」還有的博主,一面介紹著老北京的習俗,一面吧唧嘴吃著飯。劉燕表示,連這種最基本的素質都沒有,怎麼好意思拍視頻去介紹老北京呢?

最讓劉燕生氣的,是一些博主「自己發明」的老北京吃法。一名博主稱,「老北京烤鴨講究武吃」,說著就把甜麵醬灑在了整隻烤鴨上,抱起鴨子直接啃了一口,之後還拿起荷葉餅擦起了嘴。劉燕表示,說到武吃,老北京的炙子烤肉館倒是有一種武吃的吃法,但從沒聽過武吃烤鴨。「這也太噁心了,哪有這麼吃的?」

專家:老北京文化不拘泥於這些形式

「我無意間看過這些視頻,我覺得,老北京的文化,不必拘泥於這些形式,而更多的是精神上的追求。」北京民俗專家、美食家張燕軍說,北京真正的文化精髓,是一種包容,「不管是飲食、禮儀還是說話方式,我個人認為,不是為了北京而北京,絕不是裝腔作勢。」

「我家是好幾代都在北京,我覺得我說話,沒像他們那樣,有所謂特別的北京味兒。」他認為,博主們應該發揮網際網路的傳播優勢,多介紹比較少見的老北京特色,「現在看上去,都是豆汁、焦圈這些,外地人都知道的北京東西,真正需要挖掘的,很少有人介紹。」

張燕軍還表示,老北京的價值取向是比較平和的,不是為了流量就博出位。

猴爺:我有演的成分

在朝陽區高碑店一個民俗文化園區內,記者看到了猴爺小視頻裡經常出現的那個小桌。天冷風大,小桌上滿是灰塵。就在小桌後面的小店裡,猴爺正接著電話。「歡迎歡迎,我這馬上完,你們先看看。」這時候的猴爺,說話腔調和小視頻裡不一樣,沒有故意拿著腔調。

這是一個古玩店,猴爺本行就是做古玩生意,而且主要銷路是走網絡。等掛了電話,猴爺拿手機翻他最早的視頻。「一開始都是這樣的,介紹我自己的工作。」視頻裡,猴爺在介紹文玩常識,一股「國寶檔案」的氣息,沒有現在經常用的「蓋了帽了」。這樣的視頻,「沒人看」。數據顯示,每個視頻,只有七八萬人次觀看量。可每次「老北京地道戰」,幾百萬人次觀看。「做什麼總得做好吧,我也是後來才明白小視頻應該怎麼做。」他說,必須要讓觀者產生分歧,「太平淡,真沒人看。」

猴爺說自己不會做飯,對吃也沒什麼研究,吃的都是外賣,但是餐具都是店裡的古玩,「我想帶這些」。新增的粉絲,極少有能看出來餐具是古玩的,但因為粉絲數量龐大,「一百個人裡頭能有一個看出來,我就值了」。

現在,猴爺已經在視頻裡帶貨,賣食品。他坦承自己這一年來,因為小視頻的火熱傳播,已經有了收益。「我們出來幹活,不就是為了掙錢,為了改善家裡的生活嗎?做小視頻掙錢,我承認。視頻裡帶貨,是人家出錢請我,是生意。」正說著,猴爺定睛看向柜子頂,「嘿,找了一天了,這個蟲,找著了。」他起身登高,小心翼翼把蟲用手護著,重新裝回葫蘆裡。

「我骨子裡是一個傳統的人,我喜歡的是這些傳統的東西。」他不否認自己紅了,但是沒扔下本職工作,因為忙著古玩生意,最近的視頻反而少了,「網際網路時代,網紅這種符號是很短暫,絕對有不火的時候。所以,我不可能把生意扔了,全身心做這個。」

對網上的討論、批評甚至攻擊,猴爺說自己不在乎,而且猴爺這個形象、服裝、腔調,「有演的成分,絕對有。就像看電視劇一樣,有人喜歡發彈幕罵裡面的角色,我就笑笑。」

對話:誇張的演繹才會得到關注

記者:您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拍小視頻的?

猴爺:我拍這些已經有五六年了。一開始就是介紹古玩,介紹我的事業,去各地收藏品。五六年下來,粉絲三萬多。後來2020年疫情期間,沒法出京,貨也賣完了,沒事幹,就拍了一段在雪地裡吃早飯的,沒想到火了。後來,我發現正兒八經說古玩沒人看,就這種誇張的演繹,有人看。粉絲現在漲到九十多萬。

記者:您認為在網際網路時代,視頻風格誇張、有爭議甚至爭吵,是不是提升流量的必然手段?

猴爺:肯定是,沒有爭議就沒有熱點,沒有熱點就沒有人參與,這是我個人的觀點。

記者:看了視頻之後,很多外地網友表示不理解,北京網友也表示猴爺說話、吃東西的方式不能代表北京人,您怎麼看?

猴爺:我跟家,跟我媳婦都做不了主的人,我代表不了任何人,對號入座不是我的事。當然,視頻裡面需要添加一些作料,我覺得能讓這些東西,變得更讓人接受。

記者:可不可以說「猴爺」是一個人設,是一個演繹的角色?

猴爺:絕對是這樣。

記者:您的流量已經變現了嗎?

猴爺:已經變現了。

記者:您也曾經說過,對您本人的攻擊無所謂,但是也有底線。

猴爺:對,對我攻擊無所謂,因為我做出這種行為讓你很不滿,你也許可以吐口水,但是請你尊重你自己,咱們都是爹媽養的,互相尊重對方的長輩。

來源 北京日報客戶端|記者 孫毅 莫凡

編輯:王瓊

流程編輯 u011

相關焦點

  • 「蓋了帽了」!吃播中的老北京引爭議,北京文化絕不是裝腔作勢地演
    「老北京烤鴨講究武吃」,說著就把甜麵醬灑在了整隻烤鴨上,抱起鴨子直接啃了一口,之後還拿起荷葉餅擦起了嘴。與這名吃播博主類似,憑藉老北京吃播小視頻裡誇張的演繹,最近,幾位北京的「爺」火了。不管是吃炒肝、滷煮,還是韓餐、炸雞,他們都會用「真地道」「蓋了帽了」來形容。有網友忍不住調侃起來:「老北京沒有路,全是地道。」
  • 網絡流行月開盤 那真是蓋了帽了我的老北鼻什麼意思什麼梗?
    網絡流行月開盤 那真是蓋了帽了我的老北鼻什麼意思什麼梗?時間:2020-04-09 17:31   來源:小雞詞典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網絡流行月開盤 那真是蓋了帽了我的老北鼻什麼意思什麼梗? 那真是棒極了我的老寶貝!
  • 網友談猴爺首秀失利:猴爺來中國竟然出塔了
    網友調侃本次比賽猴爺表現:來了中國竟然出塔第一場比賽中,猴爺一如傳統風格選擇了穩健發育的發條,怎奈開局僅兩分鐘隊友就在地方野區送出雙殺,在五分二十三秒時猴爺也被敵方上單配合打野抓死。(此處被許多網友調侃一向蝸居防禦塔的猴爺來了中國居然出塔了。)
  • 日本廁所文化精髓:體現工匠精神,已成文化符號被不斷傳承和發展
    原標題:日本廁所文化精髓:體現工匠精神,已成文化符號被不斷傳承和發展 【環球網報導 記者 王歡】綠油油的青草如絨毯一樣鋪滿一地,盛開的櫻花樹延展著枝條,紋白蝶在四周悠閒地飛舞,草坪中間是一個完全由透明玻璃構成的隔間,座便器坐鎮其中——這就是近來也被中國媒體和網絡廣泛介紹的日本的
  • 中國式裝腔走紅:鈴聲用英文 旅行箱貼國際標籤
    昨日下午,記者採訪長春多位市民發現,「中國式的裝腔」普遍存在於70後、80後,為了衣錦還鄉,不得不裝有錢,撐面子。張良給母親買了很多農村沒有賣的東西,豆漿機、洗腳盆……還在超市買了很多母親沒吃過的東西,狠狠心還送母親一條金項鍊。  「我媽把我一個人拉扯大不容易,我吃苦沒什麼,就是不想讓她跟我操心。」張良表示,唯一能證明自己在外面混得好的方式就是偽裝成衣錦還鄉,過得好。他悄悄告訴記者,「過年的前兩個月,我就飯也不敢吃,衣服也不敢買」,這還不算,為了還信用卡虧空,張良預計,年後還得苦兩月。
  • 校園狼雕塑引爭議(圖)
    殘暴、可怕的大灰狼將成為孩子們的學習對象,深圳這所小學的做法引起了社會各方極大的爭議。  學校:教育孩子要成為強者  昨日該小學的老師和數百名小學生們一起見證了校園裡的群狼雕塑的揭幕。  學校的劉校長表示,目前他們倡導的是對孩子進行「狼」的教育,建一座狼群雕塑也是為了讓孩子們學習「狼」的精神。
  • 吃播是「為了錢不要命」的行業嗎?
    央媒對吃播的關注也並非首次,早在7月中旬,人民網就針對一則吃播博主猝死的新聞發表評論,號召「讓吃播生態恢復健康。」近兩年來,揭秘吃播假吃、催吐的新聞屢見不鮮,但吃播始終是各大視頻平臺上的熱門分類,抖音上「吃播」話題擁有284億次播放,「大胃王」話題播放量也超過71億次。為什麼大家這麼愛看別人吃東西?
  • 吃播有什麼貓膩?B站吃播UP主cram阿強被錘假吃
    得益於網絡媒介的發展,吃飯這種日常行為都可以成為一種視頻內容,供人們觀看,這就是所謂的吃播,現如今吃播已經成為大家熟知並不斷嘗試的視頻內容。隨著吃播視頻的不斷發展,吃播還一度被當作一種研究對象放在某些學科領域內研究。
  • 探秘吃播經濟:小主播月薪3000還要倒貼,頭部網紅月入百萬不知真假
    5月底,多家媒體報導,抖音上粉絲量達到60萬的吃播女主播月薪才3000元,身體健康也出現問題,提出辭職;6月9日,人民網報導,藝力特(北京)國際文化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藝力特文化」)的籤約女主播鏡頭後催吐,進食障礙症加重,想辭職不幹但被公司索賠500萬元……
  • 海豚那麼可愛,為什麼日本人還喜歡吃?網友吐槽引爭議……
    海豚是人類的朋友,小時候經常看到所海豚救人的消息,一直覺得好可愛,但是你知道在咱們的鄰國日本,當地仍不光喜歡吃鯨魚肉,還喜歡吃海豚肉嗎?海豚那麼可愛,為什麼日本人還喜歡吃?網友吐槽引爭議……日本人吃海豚的歷史已經有幾百年了,據記載是在1600年左右就有了,但是很多人並不知道,每年日本地海豚捕捉量。
  • 北京海洋館今起開館,來看鯊魚白鯨現場「吃播」
    一根拴著魚肉的長長的鐵桿伸入水中,鯊魚猛地張開大嘴咬住,吞進嘴裡……今天下午16時許,北京海洋館重開首日,一場鯊魚「吃播」引得遊客驚嘆不已。自6月20日起第二次暫停開放之後,時隔一個多月,北京海洋館從今天開始再次恢復開放。
  • 寵物吃播逐漸興起 獵奇視頻吸引流量 大胃王涼涼後寵物被迫「營業」?
    數據顯示,截至8月底,國家網信辦查處的違規吃播、「大胃王」帳號,共計1.36萬個。可「大胃王」被「狙」後,寵物卻開始「被迫營業」。舔舔酸奶、吃吃餅乾的寵物日常視頻突然變了味兒,多個短視頻平臺湧現出獵奇性十足的寵物吃播。
  • 醫生回應救護車裡吃香蕉引爭議 用放大鏡挑刺真的很讓人心寒!
    醫生回應救護車裡吃香蕉引爭議 用放大鏡挑刺真的很讓人心寒!時間:2020-11-19 19:32   來源:新民晚報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醫生回應救護車裡吃香蕉引爭議 用放大鏡挑刺真的很讓人心寒! 近日,一條 醫生救護車內吃香蕉的 短視頻在網絡引發爭議。
  • 邊吃邊吐!誰給了這些「吃播」糟蹋的權力?
    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一次性吃完100個炸雞、一口氣吃完10個披薩、一個人吃垮一家火鍋店……隨著直播行業興起,大批網絡「吃播」應運而生。種種驚人操作,滿足了網友的獵奇心理,卻在暗暗助長著浪費風氣。很多「大胃王」為了加強視覺衝擊,要麼胡吃海塞,要麼狼吞虎咽,透支自身健康也在所不惜,甚至還有人因此喪命。更令人無語的是,不乏一些主播的吃貨人設是假的,暴飲暴食的畫面來自於後期製作。不久前,就有一名「吃播」在上傳自己最新視頻時搞錯了版本,被網友抓包「邊吃邊吐」的過程。好端端的食物被無端糟蹋,著實令人心痛。
  • 廈門「年食」:蘊藏閩南文化精髓
    過年之時,這些寓意美好、以傳統手法烹製、歷經傳承、帶有廈門「烙印」的食物,為廈門人的餐桌增添了文化氣息。  市社科聯顧問彭一萬認為,這些過去在歲首用於祭拜祖先、神明的傳統美食,不僅與傳統的年俗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還蘊藏著諸多閩南文化的精髓,「保護這些閩南傳統的年味美食,無形之中,就是在守護屬於廈門特色的飲食文化,也滿足人們對『年味』的需求。」
  • 每一份食物都應該被尊重——說說「吃播」和看吃播的年輕人
    「吃播」即「吃飯直播」的簡稱。隨著直播平臺的崛起,這項從日、韓流入中國的娛樂項目逐漸興起,成為廣大網友喜愛的日常消遣之一。「吃播」之所以受眾廣泛,深受喜愛,尤其在中、日、韓等地流行,主要原因是東亞地區的飲食文化源遠流長,民以食為天,吃飯的意義對於人們而言非同一般。人們觀看「吃播」視頻,從中獲得自己對吃飯的各式幻想的滿足。
  • 小區「玩具櫃」引居民爭議
    小區「玩具櫃」引居民爭議近日,朝陽東壩金澤家園的居民休閒區域突然冒出一排可以買賣和租借玩偶、積木、小汽車的「玩具櫃」。儘管有家長對此表示歡迎,覺得門口多個兒童遊戲售賣機很方便,但大部分居民對此不買帳,認為這不利於兒童身心健康,也有人擔心孩子和老人在休閒區活動磕碰到柜子。
  • 可怕的寵物吃播
    裡聊了這個事, 「有的所謂大胃王吃播」主要指的是那些譁眾取寵、浪費嚴重的吃播,他們用假吃、催吐、吃藥等不健康的手段表演出大胃王的假象,或者用獵奇的方式製作、食用一些非正常的食物,以吸引流量「恰爛錢」為目的,完全背離了吃播的初衷。
  • 白虎遛彎踩出圓形,國寶在線吃播,北京動物園這屆太歡樂了!
    【白虎遛彎踩出圓形,國寶在線吃播,北京動物園這屆太歡樂了!】最近,北京動物園帶給網友們的歡樂實在多!不久前,一條北京動物園白虎遛彎踩出圓形的視頻傳遍網絡,網友們看來很擔心這隻孟加拉白虎是不是心情不好。疫情期間,很多人隔離在家,不外出遊玩,白虎是不是感覺太寂寞啦!不得不說,網友的想像空間還是很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