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亞大海嘯災後紀實:逃難者不敢想像未來(圖)
NEWS.SOHU.COM 2004年12月30日14:50 來源:國際先驅導報
頁面功能 【我來說兩句】【我要「揪」錯】【推薦】【字體:大 中 小】【列印】 【關閉】
免費最經典的幽默小段子 掌握第一手軍事情報
搜狐新聞,告訴你正在發生什麼。 點擊進入>>>
國際先驅導報評論:警惕自然恐怖主義
天災難防,人禍致命
孩子七竅流血,屍體散發惡臭,裹屍布告罄…… 國際先驅導報亞齊特派記者餘謙梁、駐雅加達記者翟景升報導儘管印尼人對於常年的自然災害早已習以為常,但26日早8點左右發生在印尼西部亞齊省首府班達亞齊附近的8.9級大地震,特別是隨後引發的大海嘯卻讓全國大為震驚,為目前已經在這場世紀大災難中喪失性命的27100名同胞悲痛欲絕。
急劇上升的死亡人數,電視屏幕上被夷為平地的村莊,渾濁的海水中飄零的人屍,海灘上一排排停放的遺體,在大海嘯中被淹沒的島嶼居民點與旅遊勝地,可以說處處一片狼跡,哀鴻原野,滿目悽慘悲涼。《國際先驅導報》特派記者27日到了災區現場,才發現情況比原先報導與想像的嚴重得多,一路上到處都是臨時搭建的帳篷和簡易居所,新屍體不斷被發現,倖存者的臉上還充滿著恐慌。
地方政府救援杯水車薪 本報記者擠上一輛由當地衛生局長親自駕駛的吉普車,隨著棉蘭來參加援助的3名醫生開始考察悲情瀰漫的班達亞齊。一路上,到處都是臨時搭建的帳篷和簡易居所,人們的臉上還充滿著恐慌。聽說在我們經過的巴杜克村馬上要把500多具遇難者的屍體進行集體埋葬。一輛工程挖掘機正賣力地在挖掘一個幾百平米的大坑,有幾輛運送屍體的車輛停在旁邊,部分屍袋已經排放起來,準備等大坑挖成後下葬。
隨後,我們又匆匆前往距離市內9公裡的朗巴魯鎮,這裡是班達亞齊最大的露天停屍中心。就在馬路邊,那一具具讓人看了心碎的屍體經過簡單的遮蓋,被海水泡腫變形了的臉等待著親人的辨認。由於烈日曝曬,蒼蠅叮咬,屍體已經開始腐爛,空氣中瀰漫著令人窒息的屍臭。記者發現死者中有許多是小孩,七竅流血。造成大量遺體積壓的原因是,當地沒有重型機械挖掘泥土,人們只能以簡單工具挖墓地,加上新發現屍體不斷被發現後源源運來。裹包屍體所用的布已經告急,印尼紅十字會備用的裹屍布也宣布告罄。印尼救急援助中心負責人日前發出呼籲,要求在提供食品、衣物和醫藥品的同時,也增加裹屍布的援助。
記者採訪了停屍處旁邊的一個救援中心。接受採訪的是一位名叫拉赫馬瓦蒂的中年婦女,她向記者詳細敘述了地震發生時的情況。她說,地震持續了大約10分鐘,過後不久就是令人震驚的大海嘯。10至15米高的海浪席捲了從海邊到內陸將近10公裡的地方,然後帶走了無數的生命。當記者問她是否相信有4000多人遇難時,拉赫馬瓦蒂激動地說,肯定遠遠不止,死於海嘯的人數最後一定會上萬,也許是數萬人,因為周末在海灘邊遊玩的人很多,而且在亞齊80公裡沿海有數百上千的簡易民居,這裡面被海浪捲走的人不勝其數。她告訴記者,她從昨天下午2點開始在救援中心工作,一直忙個不停,因為死傷的人數實在太多,加上停電,通訊又中斷,嚴峻的現實使地方政府的救援顯得杯水車薪。
拉赫馬瓦蒂說,據班達亞齊下屬的6個衛生所報上來的數字,目前正在救治的傷員有500多人。她說,救援中心已經收到了一些現金和大米的捐助,她期待著更多的慈善團體能提供幫助。當她聽說採訪她的是來自中國的記者,她顯得很感動,希望記者好好向中國人民報導亞齊人所遭受的災難。
逃難者不敢想像未來 從郎巴魯出來,在通向市區的道路上,逃難的人群越來越擁擠,路邊的建築物也都受到地震影響而有不同程度的損毀。記者看到一處政府單位的禮堂和一家超級市場幾乎已經全部倒塌。市中心雄偉的清真寺群也毀壞嚴重。一位名叫蘇納爾託的天然氣公司職員指著不遠處的一條小河告訴記者,當海嘯怒吼而來時,這條河就是最後的分界,河那邊一片澤國,而河這邊卻安然無恙。記者看到一幅非常奇異的景象,在班達亞齊距離海岸近10公裡的鬧市區,居然停放著一艘長約15米,高約4米的大木船,可以想見這次海嘯的威力之大,把海邊的船隻一直推到了市中心而擱淺在那裡,成為天災的見證。
記者在市裡碰到一對中年夫婦帶著4個孩子,渾身泥濘,正在匆忙趕路,便上前詢問。原來這位名叫蘭姆吉斯的婦女家裡被海水淹沒了,她的家人都還算平安,現在到處尋找棲身之處。她對記者說,我們找了十多戶人家,可是現在大家都落難,很難收留我們。只見她的小女兒懷抱兩個枕頭,神情睏倦,顯然已經非常疲勞。
記者還採訪了另外一位叫薩費妮的女孩,她在這次災害中失去了父母和家裡的其他親人。她說,當海浪襲來,她和父母正在市裡的街上逛,一轉眼洪水帶走了親人,她的臉上有許多擦傷,也是在海嘯中留下的。由於她的家在海邊,因此家裡的其他兄弟姐妹肯定也遭遇了不幸。當記者問她未來有什麼打算時,薩費妮艱難地控制住眼眶裡的淚水,說腦子裡一片空白,實在不敢去想像未來。
記者在班達亞齊採訪時,還不時能感受到輕微的餘震,這個田野碧綠的美麗小城在經歷了慘烈的天災後顯得異常蕭條。當記者傍晚6點半在飛回棉蘭的警用飛機上最後一次俯瞰她時,心中不禁默默祈禱,願印尼受災的民眾能早日從這次國難中恢復過來。
大災後必有大疫? 印尼目前救濟重災區和災民的關鍵問題是援助物資的運送和人手不足。從蘇門答臘其他省份到亞齊的陸路基本處於癱瘓狀態,雖然中央政府在當地設立了緊急救援中心,但只能依靠少量的空中運輸轉運。為此,海軍在動用當地四艘輪船加入緊急救援,並從雅加達調一艘運輸艦協助運載衣服、快餐面、大米、礦泉水和藥品等救濟物品趕赴災區,海軍也準備出動直升飛機把救濟物品從棉蘭運送到被困的小島上。數十名醫生和衛生部派遣的100多名護士也紛紛從各地趕到災區,協助援救工作。此間觀察家十分擔憂,如果大量遺體不得到及時掩埋,被汙染的環境得不到及時消毒處理,可能引發的瘟疫將成為更為嚴重的災難。
亞齊省因過去近四十年來一直是「自由亞齊運動」(簡稱亞獨)武裝叛亂活動頻繁的地區,印尼軍隊從2003年5月曾增兵進行武裝掃蕩,到2004年5月由原先的軍事管制變成了普通緊急狀態。根據印尼政府規定,未經外交部批准,外國人員不得進入該省。所以,亞齊地區旅遊業相對落後。這也是印尼遇難者中尚未發現外國人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