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6月30日電(記者孝金波 實習生管福華)卵巢按摩延緩卵巢衰老?癌細胞喜歡糖,所以癌症患者不能吃高糖水果?低聚肽保健品有神奇功效?面對層出不窮的造謠信息,「求真」欄目根據人民網輿情數據中心、騰訊政務輿情部和騰訊較真平臺聯合課題組發布的5月中老年人易感謠言榜,對其中的醫藥健康、食品安全等熱點謠言進行梳理分析。
一、卵巢按摩調整月經、治療痛經、延緩卵巢衰老?
輿情熱度 68461 中老年人關注謠言人數估計 317.5萬
【傳聞】「卵巢SPA」「卵巢按摩」……如今,各種美容機構抓住女性「延遲卵巢衰老」的心理,大打「卵巢保養」牌,如此神乎其神的新項目吸引了眾多愛美女性的目光,很多女性也不惜血本進行「自我投資」。
【真相】對此,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婦科主任生秀傑教授日前在接受廣州日報採訪時表示,卵巢保養無法按摩到卵巢,既不會增加卵泡數量,也無法提高激素水平,「保養卵巢」純靠想像。生秀傑認為,用精油對腹部進行短時間的按摩,精油大部分只能作用在皮膚表面和局部,即使精油成分能突破7層皮膚細胞層的「壁壘」,能進入全身性的血液循環,最終,對卵巢的作用也是微乎其微的。此外,如果有卵巢囊腫或者其他盆腔疾病,外力按摩還可能導致囊腫破裂、卵巢囊腫蒂扭轉甚至黃體破裂等問題。
二、癌細胞喜歡糖,所以癌症患者不能吃高糖水果?
輿情熱度 75535 中老年人關注謠言人數估計 307.3萬
【傳聞】最近,有文章宣稱:癌細胞喜歡糖,所以癌症患者不要吃高糖水果,以此餓死癌細胞。
【真相】針對癌細胞偏愛甜食的謠言,河南省腫瘤醫院中西醫結合腫瘤科一病區主任高啟龍表示,通過切斷糖餓死癌細胞的想法存在嚴重誤導,正確的說法應該是,癌細胞往往比正常細胞生長更迅速,對葡萄糖的需求量更大,會與正常細胞爭奪營養。這和「癌細胞偏愛甜食」的說法完全不同,兩者毫不相干。迄今為止,媒體上宣稱「餓死癌細胞」的「突破」,都是對學術研究結果的誇張和演繹。當然,「限糖有利健康」是營養共識。但這裡的「限糖」,指的是添加到食物中的蔗糖、紅糖、冰糖、糖漿、蜂蜜等等「添加糖」,以及果汁中的糖,並不包括吃水果攝入的糖。
三、低聚肽保健品有神奇功效?
輿情熱度 569509 中老年人關注謠言人數估計 90.5萬
【傳聞】許多網友稱朋友圈裡有推銷「低聚肽」的微商,將其功用說得天花亂墜。
【真相】作為「功能食品」和「保健品」銷售的低聚肽,通常是把某種蛋白質用酶進行水解得到的產物。低聚肽在理論上可能有生物活性,也有許多科學論文支持這一點。但這些研究距離成為產品,還有相當長的距離。天花亂墜的專業術語,不過是偷換概念,演繹扭曲科學文獻,讓不明就裡的消費者不明覺厲而已。
四、睡眠不足將改變人體700多個基因?
輿情熱度 23746 中老年人關注謠言人數估計 65.9萬
【傳聞】五月下旬,一篇題為《長期睡眠不足將改變基因,持續一周就會導致體內700多個基因發生改變》的文章出現在不少人的朋友圈中,引發了人們對熬夜的擔憂。
【真相】經查證,這篇網絡文章援引的《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的研究文獻是2013年發表的研究,由英國薩裡大學健康和醫學系的學者完成。該研究得出的結果顯示:當參與實驗的志願者在睡眠不足時,共有711個基因的表達情況發生了變化。「這一研究幫助我們認識睡眠不足對於基因表達的影響,我們進而能夠研究基因表達和整體健康的關係。」該研究的作者之一,薩裡大學睡眠研究中心主任揚.迪克教授(Professor Derk-Jan Dijk)表示。認為睡眠不足將改變人體基因的表述有誤,其改變的不是基因,而是基因表達,這完全是兩回事。基因表達控制的是蛋白質的生成,而不是鹼基對的組成或排列順序。基因表達變化,不會把神經細胞變成血細胞,但卻可以改變細胞的工作狀態,這也是和人體健康水平直接相關的。
五、教育部評選全國百強中學?
輿情熱度 24226 中老年人關注謠言人數估計 34.8萬
【傳聞】近期,有機構在網絡發布了「全國百強中學」、「2018中國最具影響力中小學百強榜」等榜單。
【真相】對此,教育部鄭重聲明,從未授權任何組織或機構開展面向全國中小學校的此類評選排名活動。提醒全國各中小學校,切勿參與此類活動。針對此類評選排名活動,教育部將進一步加大工作力度,依法依規予以處理。
六、電子菸無毒無害,是傳統菸草的完美替代品?
輿情熱度 2504 中老年人關注謠言人數估計 8.9萬
【傳聞】隨著公眾健康意識的不斷提高,傳統香菸危害健康成為共識,但這幾年,在年輕的消費群體裡,電子菸越來越流行。網絡搜索電子菸,「精密仿真煙技術,輕鬆戒掉菸癮」、「同樣是吸菸,但更健康」等宣傳語比比皆是。看起來,電子菸似乎給那些擔憂香菸危害又忍不住想吸菸的人一個兩全其美的選擇。
【真相】電子菸真的健康、還能讓人戒菸嗎?對此,科信食品與營養信息交流中心副主任鍾凱稱,近年來,已有多國醫學研究表明:電子菸含有的尼古丁有成癮性、甲醛含量比傳統菸草多、會大幅度提高心血管疾病風險、不弱於普通菸草對人體DNA的損傷能力等等。有些電子菸的尼古丁含量甚至超過傳統捲菸,這些都提示了電子菸並不像廠家宣傳的那樣低危害或無害。目前有足夠充分的證據表明,胎兒和青少年接觸尼古丁會對大腦發育產生遠期不良後果。
七、外國人靠狗狗驅蟲藥治癒了癌症?
輿情熱度 3048 中老年人關注謠言人數估計 6.5萬
【傳聞】外媒報導,一名美國男子靠吃每周5美元的狗用打蟲藥,治癒了自己的晚期癌症。
【真相】這是一個非常草率和不嚴謹的結論。這則新聞恰恰對一個關鍵事實做了輕描淡寫的處理,該患者在服藥的同時還接受了美國頂級癌症醫院——安德森癌症中心的一個新型抗癌藥的臨床試驗。因此,他的腫瘤消失到底是因為診斷一開始就不準確,還是神奇地不治而愈,是狗用打蟲藥的效果,還是新的臨床試驗藥物的作用,都無法判斷出來。
八、牛樟芝是抗癌神藥?
輿情熱度 4160 中老年人關注謠言人數估計 5.5萬
【傳聞】市場上出現了一種抗癌神藥牛樟芝,價格不菲,宣稱的功能包羅萬象,尤其是抗癌,具有巨大的吸引力。
【真相】在科學證據上,牛樟芝「潛在的功效」「可能的用途」距離「真正有用」還很遙遠。對於牛樟芝的功效,從以往的文獻研究來看,主要集中在對癌症的輔助治療和對肝臟的保護作用。但也有研究發現,牛樟芝在高劑量使用下可能有毒性,致細胞病變,吃越多傷腎越大。北京中醫藥大學劉春生教授表示,任何藥品在高劑量下都可能產生毒性,對人體產生危害。目前所謂開發出來「牛樟芝」產品均不靠譜,而且涉嫌非法。劉春生教授提醒,牛樟芝目前在大陸既不屬於食品又不屬於藥品,老百姓在購買時要持謹慎態度,聽從醫生的建議,避免盲目跟風。
九、中國離婚率高達38%?
【傳聞】前不久,民政部公布的數據顯示,2018年全國結婚登記數為1010.8萬對,離婚登記數為380.1萬對。一時間,「我國離婚率高達38%」「每100對新人領證就有38對夫妻離婚」等簡單對比成為網絡的熱點話題。
【真相】實際上,許多民眾被所謂的「離婚結婚比」誤導了,這是拿同一年離婚對數除以結婚對數進行簡單計算得出的數字。統計數據顯示的離婚對數和結婚對數,反映的不是同一批人婚姻狀態的變化。離婚對應的是所有已婚人口,是個大區間,而結婚主要對應適婚年齡人口,是個小區間,兩者並不能放在一起對比,兩個「率」的分母根本不相等。
十、防曬霜的某些成分會被身體吸收,塗抹有害無益?
【傳聞】在人體的母乳、羊水、尿液中都發現有防曬霜的成分存在,這證明防曬霜中某些成分被人體吸收的水平過高,塗抹防曬霜對人體有害無益。
【真相】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7日報導,美國食品與藥物管理局(FDA)進行的一項最新研究表明,防曬霜裡的活性成分可被吸收進入血液,而且時間比人們想像中快得多:僅需一天。耶魯醫學院皮膚科醫生Divid Leffell表示,目前仍需進行研究來評估這一發現,並確定吸收某些成分是否存在真正的醫學影響。這個新研究對於消費者日常使用防曬霜的指導價值不大,因為實驗的劑量遠超消費者日常用量。而且實驗只是為了明確防曬劑是否可以入血,並未對其安全性做進一步探究。他還表示,「抹在皮膚上的東西被吸收進身體並不是什麼新聞」。相對於紫外線引起的諸如皮膚癌等嚴重後果,防曬劑的影響可以忽略不計,完全沒有必要因此而停用防曬霜。
【月度點評】舊聞翻炒 需提高對科學醫療手段的認識
人民網輿情數據中心、人民網新媒體智庫助理研究員楊可欣認為,5月份謠言主要以醫藥健康和食品安全類為主。「癌症患者不能吃高糖水果」「防曬霜塗抹有害無益」等話題通過「癌症」「有害無益」等字眼博取眼球、誇大事實,造成中老年人的恐慌,加促了謠言的傳播。健康意識的增強、退休生活的衣食無憂,使得中老年人願意把精力和金錢放在養生保健上,同時信息渠道的閉塞,對科學醫療手段認識的不足,促使此類謠言更容易抓住中老年人的「心」。
「卵巢按摩調整月經」「電子菸無毒無害」「牛樟芝是抗癌神藥」都屬於舊聞翻炒,造謠者利用中老年人對自身健康的關注度見縫插針牟取利益,再換以新的標題,實則「換湯不換藥」,造成不可預估的經濟損失。「外國人靠狗狗驅蟲藥治癒了癌症」屬於境外流入謠言,這也體現了中老年人接受信息時,對於「外媒報導」「一名美國男子」等模糊描述缺乏辨識能力。值得一提的是,境外流入的不實新聞與信息往往求證難度更高,對中老年人、甚至廣大網民具備普遍「殺傷力」。
*「輿情熱度」系媒體、網民就相關案例謠言及闢謠文章報導、討論情況。數據來源於微信公眾平臺、QQ空間、微博、新聞報導及新聞跟帖評論等公開場景報導、討論總量。「預估關注人數」是基於上述不同場景的輿情熱度,結合各場景中老年關注用戶關注佔比情況,以及不同媒體渠道文章的平均曝光量,綜合加權計算得出。
(責編:牛鏞、申亞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