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軍明明擊敗了葡萄牙艦隊,為何葡萄牙還是佔據了澳門?

2021-01-09 騰訊網

眾所周知,葡萄牙人是大航海時代的先行者,他們一路向東探索,最終抵達了遙遠而神秘的東方古國——中國。

根據《明史》記載,明武宗正德十二年八月(公元1517年8月),在距離馬可波羅到達中國大約兩百多年之後,歐洲人終於再一次踏上了這片傳說中遍地是黃金的古老東方世界的海岸。這是一個具有歷史意義的時刻,而完成這次具有重要歷史意義的航行的艦隊指揮官名叫費爾南·佩雷茲·德·安德拉德。在他的船上,還有一名藥劑師,他是葡萄牙王室專門派來覲見明朝皇帝的使者,此人名叫託梅·皮萊茲。

這些人來到遙遠的中國只有一個目的,那便是能夠建與中國建立穩定的貿易關係,然而這次航行最終卻無功而返了,他們最終也只是在珠江口的屯門(今內伶仃島)與中國商人進行了一些交易,隨後便於次年9月啟程離開了。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此次航行雖然沒能達成原本的目的,但是卻實實在在的建立了從葡萄牙直至中國的海上貿易路線,此後開始不斷有葡萄牙的船隻來到中國進行貿易。

大約在11個月之後,託梅·皮萊資再次隨著船隊來到了中國,這一次他不再滿足只在沿海地區搞點小動作,他希望能夠見到中國的皇帝,即當時的正德皇帝——明武宗朱厚照,然而當時的明武宗已經身染疾病,早已無心國事,整日在後宮中與宮女玩樂,醉生夢死。因此託梅·皮萊資一行人的覲見時間被一拖再拖,直到最後他們在京城住了一年之久,直到最後連明武宗也駕崩都沒能得到召見,不僅如此,託梅·皮萊茲還因為一些原因被明朝官府抓捕了。

後來,曾率領第二支船隊抵達中國的迪奧戈·卡爾佛又帶著另一隻艦隊來到了中國,由於有了之前的教訓,這一次葡萄牙人顯得氣勢洶洶,面對來勢洶洶的西班牙人,中國的官府勒令他們遣返,但他們不聽,於是乎雙方爆發了海戰,雖然得到了來自馬六甲的兩艘戰艦支援,但迪奧戈·卡爾佛還是被當時的廣東海道副使汪宏所指揮的艦隊打得大敗而還,還損失了三艘戰艦。

僅僅一年以後,即嘉靖元年八月(公元1522年8月),馬蒂姆·科蒂尼奧再次帶領著三艘戰艦來到中國挑釁,在戰鬥中兩艘葡萄牙戰艦再次沉沒,大量船員被俘,並且在第二年被明朝政府斬首,不僅如此,明朝還給葡萄牙人提出了一個條件,那便是:將馬六甲還給其原本的主人。

由此可見,葡萄牙在向東方尤其是中國進行殖民的過程並不是一帆風順的,那麼究竟是什麼力量推動著葡萄牙人即便付出巨大的代價也要進行殖民呢?其實答案非常簡單,那便是利益。

眾所周知,歐洲對於亞洲香料的依賴性非常強,如胡椒,姜,丁香等,而且在亞洲歐洲兩地這些物品存在著巨大的價格差異,因此當中也就存在著巨大的利益鏈條,這也就是為什麼葡萄牙人即便是擠破腦袋也想要進入中國市場的原因了。

其實不得不說,葡萄牙人來錯時候了,在朱棣在位時期,明朝的海防國策十分寬鬆,當時他還派遣鄭合帶領著龐大的船隊下西洋同沿途的國家交易,我想倘若葡萄牙人在那個時候來到中國,很可能會受到親切的禮遇。

那麼,既然明朝在與葡萄牙的戰爭中最終都取得了勝利,為何最後葡萄牙人還是能夠佔據澳門呢?

這其中有這兩點原因:

其一,雖然明朝有著嚴格的貿易禁令,但是隨著明朝後期國君不理朝政,因此導致明朝的一些政令無法嚴格的執行,由此便讓葡萄牙人鑽了空子。萊昂納爾·德索薩和西蒙·德阿爾梅達這兩個人來到中國後,第一件事就是極力地拉攏當地的官吏,在取得他們的信任後便開始逐漸染指中國的對外貿易,並最終找到了可以插進一手的地方。

其二,雖然中國在與葡萄牙的戰鬥中屢次勝利,但是葡萄牙人更為先進的大炮也讓明朝人遭受了損失,因此明朝覺得與葡萄牙人做生意並非只有壞處,也可以從中學得一些先進的技術,因此雙方才一拍即合,在戰場上沒有解決的問題,最終在推杯換盞間達成了共識。而葡萄牙人也就這樣堂而皇之的佔據澳門了。

參考資料:

《明史》

相關焦點

  • 明朝歷史:葡萄牙賴在澳門
    二、中葡首次交鋒首先是大明的官員遇到了難題,對於剛剛遭遇葡萄牙人的中國官員而言,到底應該將葡萄牙人定位成朝貢國,還是定位成海盜呢?這真是一個讓人棘手的問題。但是這個問題很快便有了答案,1517年,一個名叫皮烈士的葡萄牙人,帶領一隻精良的艦隊進入了大明海域,並且派出使者要求與中國開展正常的貿易。
  • 中西方海軍首次交鋒,大敗葡萄牙海軍
    實際上,早在16世紀初,鴉片戰爭三百多年前,中國明朝水師就曾與葡萄牙海軍在屯門島(今香港大嶼山)附近海域爆發激戰,最終重創並擊退了葡萄牙艦隊,這是中西方海軍首次交鋒。(屯門海戰復原雕像)公元1521年6月,眼見明朝不願開放澳門以外港口,在廣東沿海徘徊已久的葡萄牙艦隊接到了開戰命令,他們悍然向岸上的明軍炮臺開火,中西方的第一次大規模海戰就此爆發。
  • 橡樹 | 明帝國與葡萄牙的屯門之戰
    他們是懦弱的還是強悍的?他們有無武器或火炮?……關於曼努埃爾一世對明帝國的好奇、詢問,以及葡萄牙商船與艦隊的東進等等消息,明帝國的皇帝不知道,大臣不知道,民眾就自然更不知道。然而,當時汪鋐對葡萄牙艦隊確實了解不多。至於汪鋐麾下參戰明軍,無論廣東沿海衛所,或者民團,既沒有成建制的艦隊,收集戰船既以民船、漁船為主,招募民兵作戰部隊更是匆忙間集結而成。汪鋐集結了一支50艘戰船,5000人左右的艦隊。
  • 16世紀葡萄牙與中國的交往:新老帝國的碰撞
    葡萄牙大帆船示意圖葡萄牙與中國正式的交往始於正德十一年(1516年)。葡萄牙駐馬六甲總督阿爾布克爾克派裴來斯特羅來中國做先期考察。次年,又派託馬斯·皮列士和安特拉德率艦隊闖到廣州城下。葡萄牙艦隊在從首都裡斯本至馬六甲的半個地球海域裡所向披靡,氣焰沖天。
  • 1976年葡萄牙主動提出歸還澳門,反被我國拒絕,23年後才正式回歸
    21年前的1999年,澳門回歸,舉國歡慶,當時上到四五十歲的中年人,下到剛剛上學的小學生,每個人都會唱幾句詩人聞一多所寫的《七子之歌》:你可知Marco,不是我真姓...。這首歌曲一度成為澳門回歸的主題曲,哪怕在多年後,每當響起這個音樂,人們還是不自覺地想起澳門回國時舉國歡慶的自豪。
  • 欲開始海外殖民的葡萄牙海軍,如何擊敗新航路上的阿拉伯軍隊
    從此以後,葡萄牙就瘋狂地向這些地區進行殖民滲透。1502年,達·伽馬以"印度提督"的殖民統治者身份,率領20艘配備有大炮和步兵隊的船艦再次前往印度。這支艦隊抵達卡利庫特後,炮擊和摧毀印度城市,搶劫商船,掠奪財物。為了鞏固葡萄牙的佔領,達·伽馬還在印度西南海岸構築要塞。他在返回葡萄牙前,又特意把一支固定的小艦隊留在印度洋上,利用該艦隊對往來於埃及和印度之間的商船進行搶劫。
  • 葡萄牙國旗在澳門總督府降下 - 人民日報
    葡萄牙國旗在澳門總督府降下韋奇立告別澳督官邸  人民日報網絡版澳門12月19日專電 記者王金海、鄭德剛報導:今天下午,葡萄牙駐澳門總督韋奇立,在夫人的陪伴下相繼告別澳督官邸和澳督府,澳門總督府的葡萄牙國旗降下。  16時30分。
  • 「海洋之花」號,葡萄牙艦隊的進攻,穆斯林的進攻土崩瓦解
    「海洋之花」號是葡萄牙艦隊中最大也最雄壯威武的一艘船,有三層甲板,配備了重炮,但此時船齡已經有八年,頗有些老邁了。船體漏水,需要不斷修理。在戰役打響時,它的十八門炮從側舷向古吉拉特的克拉克帆船發出排山倒海般的轟擊。大炮的震動猛烈地撼動了這艘400噸重的戰船,使得它的船體上的木板接縫開始鬆動。沉沒的危險突然間暴露出來,令大家十分擔憂。一旦旗艦沉沒,可能會使得局勢逆轉。
  • 葡萄牙為什麼沒有被西班牙吞併?
    按理說這麼小的葡萄牙,是很容易被吞併的呀,為何西班牙這個龐大的國家,沒有把這一塊嘴邊的肥肉給吃了呢? 我們都知道歷史上16世紀的西班牙還是很強大的,他們比英國崛起的都要早很多,那個時候西班牙的艦隊,可謂是天下無敵。
  • 開掛了葡萄牙的這支艦隊,13條戰艦和不到1000船員,卻徵服了全球
    有一直艦隊在航海家卡布拉爾的帶領下走出了他們的國門,這支艦隊的目標就是印度洋上的大陸,這個艦隊是由十三條船組成,一共是一千多個船員,想想不到百年前的鄭和,他所率領的艦隊是包含了大小船隻240多艘,人員配置有將近三萬人。
  • 焦爾海戰:雙方指揮官互相放水,葡萄牙統帥身中兩炮而死
    誰也沒有想到,埃及艦隊和葡萄牙艦隊的首次海戰,有多麼奇葩。 埃及艦隊的指揮官是海珊·慕斯裡夫,他手下的一千多名僱傭軍,來自埃及、義大利、希臘,以及西班牙東部等地區,除了水手還有海盜、罪犯,構成非常複雜。但不管怎樣,埃及艦隊都很強大,尤其是它擁有6艘先進的克拉克帆船,完全不用懼怕葡萄牙人。
  • 本是葡萄牙殖民地的巴西,是怎麼在葡萄牙王子的幫助下實現獨立
    到了1807年以後,法軍進攻葡萄牙。隨著法軍佔領葡萄牙首都裡斯本,葡萄牙國王帶著家眷和財產逃到了巴西。在國王陛下看來,巴西是葡萄牙最後的「保護地」,也是最安全的「保護地」。拿破崙軍力再強,也沒實力派出強大的海軍艦隊來到巴西。
  • 同在伊比利亞半島,西班牙為什麼不能吞併葡萄牙?
    雖然在獨立的過程中葡萄牙和卡斯提爾發生了不少的衝突,但面對共同的敵人,雙方還是決定通力合作。直到1249年葡萄牙軍隊攻克現代葡萄牙最南部的阿爾加威地區,完成了葡萄牙的收復失地運動,也奠定了現代葡萄牙的疆域。
  • 歐洲的盡頭——葡萄牙海軍杜羅級驅逐艦
    作為西班牙的鄰國,葡萄牙的「新國家」(Estado Novo)宣布支持國民軍。對於左翼,尤其是葡萄牙共產黨而言如同晴天霹靂。艦隊裡的左翼人士組成了艦隊革命組織(Organização Revolucionária da Armada, ORA),圖謀發動暴動阻止安東尼奧·薩拉查援助國民軍的企圖。此後,艦隊革命組織在葡萄牙海軍的主要艦船上都埋伏了人員。
  • 新書嘗鮮|《重新發現歐洲:葡萄牙何以成為葡萄牙》
    但是,儘管15、16世紀葡萄牙對世界上大部分地區的探索十分重要且引人注目(包括葡萄牙開闢的通往印度的海上航線),但是,諸如葡萄牙帝國、1755年裡斯本大地震這樣歷歷在目的重大事件,還有葡萄牙歷史、葡萄牙影響世界的歷史,常常不為葡萄牙人之外的多數人所知。在葡萄牙以外的地方,人們沒有大範圍地學習或者說根本就沒在學校、大學學習過葡萄牙歷史。這一題材在影視作品中也鮮有涉及。
  • 葡萄牙物價和中國差不多?原來葡萄牙有這麼多讓人期待的小驚喜
    葡萄牙為什麼叫葡萄牙? 葡萄牙跟葡萄真的沒啥關係,它的名字來源於葡萄牙的第二大城市——波爾圖 Porto,中文翻譯源自廣東人的音譯。 不過這個國家也不是與葡萄毫無關係,當地盛產用於做葡萄酒瓶塞的軟木,每年的軟木出口量佔據世界的50%。 2. 物價和中國差不多 葡萄牙應該算是最老牌的幾個西歐發達國家之一了,但他們的物價真的不高。
  • 當德國、葡萄牙、法國同組時,最有望出線的球隊是葡萄牙
    第92分鐘,士氣大振的匈牙利隊再次破門,索博斯洛伊的遠射進球終結了比賽的懸念,他們以2-1的比分爆冷擊敗了冰島隊,晉級到了歐洲杯正賽。現在,當匈牙利隊淘汰了冰島隊之後,他們的晉級也是令歐洲杯的死亡之組F組再次發生了變天。
  • 葡萄牙
    在星光璀璨的葡萄牙足壇中,有許多名字讓人們記憶猶新。遠些的尤西比奧們暫且不說,從「黃金一代」開始到現在,魯伊-科斯塔、德科以及C羅等等巨星就一直佔據了人們對於葡萄牙足球的記憶。在這些閃耀的名字當中,時隱時現的卡多索-蒂亞戈無疑顯得並不那麼突出,但在狂人穆裡尼奧的記憶中,蒂亞戈這個名字,卻曾令他印象深刻,令他懊悔不已。
  • 16世紀,葡萄牙人,在果阿建立起主要的印度洋貿易中心
    同樣,這一發明在1517年遠未達到完善的境地,但葡萄牙人已經能夠擊退奧斯曼艦隊,讓他們無法染指印度洋。(土耳其人在紅海更為成功,那裡水域狹窄,划槳驅動、接舷作戰的平底大船更有發揮的餘地。但即便在紅海,葡萄牙人也能夠往北一直推進到蘇伊士地峽。)中國人的戰船不比平底划槳船更有用。放棄划槳驅動方式、在側舷安裝大量火炮,使歐洲單薄的人力所發揮的效用獲得幾何級數式的增長。
  • 帶領巴西從葡萄牙獨立的人,竟然是葡萄牙王室的王位繼承人?
    葡萄牙人的殖民地公元1500年,葡萄牙航海家佩德羅·阿爾瓦雷斯·卡布拉爾帶領船隊前往印度,但輾轉卻來到南美洲,在今天巴西的塞古魯港登陸,成為官方認可第一批人到達南美洲的葡萄牙人。不過事實上,已有文獻證據顯示,在1498年,已經有其他葡萄牙人受命當時的葡萄牙國王曼努埃爾一世來到南美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