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在刷視頻的時候,看到了一位寶媽在某短視頻平臺分享了一段自己的受傷經歷,視頻標題為:我為你剖腹七層,你卻讓我變成了「獨眼」!渣男,但我依然愛你。
咋一看,還以為是寶媽控訴渣男老公的罪行,頓時,內心的八卦之火熊熊燃燒,但沒想到點開內容一看,卻是分享自己被娃戳傷眼睛的經歷,想著曾經為了生娃剖腹七層,可謂九死一生,只能說自己的娃咬著牙也要接著愛了。
據這位寶媽介紹,這天早上6點多天還沒亮時,家裡的神獸寶寶就已經醒了。醒了後的寶寶也不安分,一屁股坐在了媽媽的頭髮上,這位寶媽在睡眼朦朧間想要把寶寶從自己頭髮上移開的時候,寶寶一個沒坐穩直接把手指頭給戳進了寶媽的眼睛裡。
當時這位寶媽就覺得眼睛痛的睜不開了,只好用另外一隻眼睛找到手機打電話給自己媽媽求助,帶她上醫院治療。
經過醫生的診斷,發現這位寶媽的黑眼球被劃傷,眼角膜也有受損。醫生叮囑需要每隔24小時更換一次紗布,以免感染,正常情況下兩天就能恢復。但是如果處理不當感染了,後果可就嚴重了。
可能很多家長都只覺得寶寶還小需要好好保護,沒想到小小的孩子殺傷力也這麼大。似乎寶寶總有這麼一個階段,喜歡動手,什麼東西都喜歡扣一扣,甚至動手打人。寶寶屢教不改,也惹得不少寶爸寶媽著急擔心,自己的寶寶是不是脾氣太急了?
其實,這些在大人看來的攻擊性動作,只是每個寶寶成長過程中必經的一個歷程。那麼寶寶為什麼到了這個年齡喜歡動手呢?
1、自我意識萌發
寶寶到了兩歲左右,開始有了自我意識,會開始以自我為中心。保護寶寶認為屬於自己的「東西」,比如喜歡的玩具是我的別人不能碰,媽媽是我的別人不能抱。
同時寶寶的思維也是很直接簡單的,如果有人不小心「侵犯」到自己的領域,或者自己的東西,在語言表達能力不夠的情況下,寶寶往往會通過動手來保護自己的東西。
並且這個階段的寶寶理解能力相對較弱,沒有同理心,意識不到自己的動手會傷害到別人。只是覺得自己只是在保護自己的領地和所屬物。
2、進入手部敏感期
1歲左右的寶寶開始可以比較自如的控制自己的小手、胳膊等,寶寶可以隨意做到很多扔、拋、以及打人等動作。
剛剛意識到這一點的寶寶,好像解鎖了一個新世界。加之,家長平時和寶寶相處的時候,如果對寶寶無意做出的類似動作表示驚訝,或者哈哈大笑。潛意識裡會給寶寶「鼓勵」,寶寶覺得這樣可以吸引大人的注意力,也就更加頻繁的「打」了。
美國著名的兒科醫生威廉西爾斯,在《親密育兒百科》中提到:「寶寶這個階段的打人,儘管看起來有些討厭,但這只是寶寶的交流方式,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攻擊行為」。所以各位寶爸寶媽們也不必過於擔心哦。
3、缺乏自控能力
大多數孩子到了三四歲之後,基本可以理解別人的感受了,不過也依舊是會有衝動打人的情況發生。
這是由於三四歲的孩子,其大腦的前額葉還遠沒有達到發育成熟的狀態,而人的理性思維和自我控制都是由大腦的前額葉皮層來完成的,因而這個階段的孩子做事往往沒辦法「三思而後行」,行事難免衝動。
4、模仿家長以暴制暴
如果孩子三歲之後,打人的情況依然沒有明顯減少,那麼家長們可能就需要自我反思一下,看看自己平常在日常和孩子的接觸中是否有常通過「打」來表達某種訴求,比如威脅孩子說「你再不乖,我就打你。」要知道,孩子最喜歡模仿家長了,因而也很容易學習到家長「打人」的行為。
不過,很多時候對於小寶寶而言,打人都未必意味著是暴力或攻擊,因為這很可能是在孩子語言表達還不成熟的情況下,才通過這些肢體動作來表達自己的需求,這種行為其實是非常正常的,家長們也不必過於焦慮,其關鍵還是看我們如何正確引導。
關於今天的話題,你還有什麼想法嗎?歡迎留言評論,和我們一起交流哦。
寫文不易,多多幫我留言轉發哦,雨滴醫生謝謝你了!
免責聲明:本人的科普,科普內容為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人就職單位無任何關係。 如果我的科普內容有誤,請留言告訴我,我非常願意核實並更正。部分圖片來源網絡,如果涉及到您的版權,請聯繫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