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切菜吵到我孫子睡覺了!"鄰居上門質問,寶媽回懟很解氣
相信大家都聽說過"遠親不如近鄰",這句話的時候就是當你有緊急情況需要幫忙的時候,遠方的親戚還不如旁邊的鄰居那樣能及時給予你幫助,同時這句話也反應了鄰裡之間的交往會比遠方的親戚多一些,鄰居之間也是會有一種勝於遠親的感情的。
但是現在很多住在大城市的人,和鄰居都是沒有來往的,甚至是樓上樓下住著誰都不知道,就算偶爾有交集,可能都是因為小區出了什麼事情,或者是鄰居之間發生了矛盾才會見面。
前段時間就發生了一件讓王女士非常氣憤的事情,王女士為了給孩子提供更好的學習環境,就搬家到了現在住的這個小區,因為聽說這個小區所在的位置比較安靜,王女士和孩子在這個小區住了好幾個月了,一開始相安無事,直到隔壁一家子從老家回來後,一切都變了。
王女士的鄰居家有一個3歲的孩子,因為爸媽比較忙,所以孩子都是奶奶帶著的,這個小孩子很調皮,每天都要玩到凌晨一兩點才肯睡覺,不睡覺的時候就在家裡鬼喊鬼叫,這讓王女士非常氣憤,因為王女士自己的孩子正在備戰中考。在半夜被鄰居家孩子吵醒三次之後,王女士非常想去鄰居家說理,但是都被丈夫勸住了,怕傷了大家的和氣。
直到周五,王女士想著馬上就要放假了,準備給孩子做點好吃的,於是就買了很多肉,準備給孩子包餃子吃,但是讓王女士沒有想到的是,自己才開始剁肉不久,鄰居就來敲門了,王女士打開門之後,隔壁奶奶就說"你切菜吵到我孫子睡覺了!"王女士當時啞口無言,隔壁奶奶又說"別切菜了,要不就聲音小一點!"看到老人家這麼無理,王女士回懟"現在是中午十一點,誰家這個時候不做飯?你家孩子每天半夜吵死了,影響到我孩子學習我都沒說過你什麼,就你家孩子金貴,別人家孩子就不金貴了?"聽到王女士的回答,隔壁奶奶嘟囔了幾句就回去了。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難免會被人打擾,又或者是打擾了別人而我們自己不自知,所以很多時候,大家應該互相理解,尤其是在晚上的時候不要大聲喧譁,在公共場合也不要外放音樂,家長們帶小朋友的時候,也不要讓自家孩子影響到他人的休息。
有很多住在高層的住戶都有過這樣的煩惱,除了隔壁的吵鬧之外,樓上樓下也經常吵得不停歇,尤其是有孩子大家庭,因為孩子很喜歡在地板上蹦蹦跳跳,工作日還好,要是在周末這樣就影響了鄰居們的休息。
那麼家長們如何避免孩子打擾到他人休息呢?
1、 避免孩子弄出大動靜,孩子因為年齡小,對很多事都充滿好奇心,有時候發出動靜都是為了引起家長們的注意,這個時候父母應該注意孩子的注意力,還要告訴孩子不能發出太大的聲響,這樣會影響別人的休息,父母也要培養孩子的同理心。
2、 做一些隔音的措施,家長們在裝修的時候可以裝隔音牆,或者在地板上鋪一層比較厚的地毯,這都是可以能起到降低噪音的效果的,這樣既能方便自己還能不打擾別人,何樂而不為呢?
3、 要讓孩子的作息規律。有些孩子經常半夜不睡覺,就是因為家長縱容的,這樣孩子就總會在別人休息的時候吵鬧,所以家長應該讓孩子在該睡覺的時候睡覺,擁有規律的作息,對孩子的身體健康也有幫助。
4、 作為父母要給孩子樹立一個好榜樣,如果家長平時是一個通情達理,善良和溫柔的人,那麼孩子也會被潛移默化的,孩子們有很多不好的習慣也是因為模仿家長學來的,所以想要自己的孩子成為一個"乖小孩",那麼家長就要帶個好頭。
最後,鄰裡之間應該要相互照顧、互相幫襯,這樣日子才會過得融洽和舒坦,如果因為一些小事情鬧得彼此都很不愉快,這是完全沒有必要的,畢竟大家要在同一個地方住這麼久,相處好的話,平時還能串門,有好吃的好玩的還能一起分享,如果家裡都有孩子的話,孩子們還可以成為發小,又或者是"青梅竹馬",這麼好的緣分,大家都應該珍惜,所以希望在日常生活中都能多為他人考慮一點,這樣世界也會變得越來越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