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魚奶爸日記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
當今社會獨生子女居多,家長也把所有精力都放在了這一個孩子身上,關注到了吃喝拉撒睡等無微不至的細節。
但有時候,部分家長的行為過於極端,似乎一切影響到自家孩子的事情都要及時扼殺,只希望他人理解,卻從未理解過他人。
這必然會導致諸多矛盾發生,畢竟不是全世界都有責任包容你家孩子。
01「你剁肉,我孫子咋睡覺」,老人蠻不講理
朱女士有個兒子正在上初中,平時都在學校寄宿,每周末回家一次。因此,每到周末她都會準備豐盛的午餐給兒子補補身體,好長個子。
這天,朱女士準備做個肉丸湯、西紅柿土豆牛腩,她覺得菜市場剁肉不乾淨,就買回家自己剁了。
可剛開始剁不到幾分鐘,朱女士就聽到門外非常急促的敲門聲,打開門一看,原來是鄰居家老人。
兩人平時並未打過交道,朱女士只知道老人在家帶孫子,還未反應過來,老人就用質問的口氣說道:「你家剁肉的聲音實在太大了,我孫子咋睡覺?能不能別剁了!」
朱女士拿起手機看了看,現在才12點多,剁肉也沒什麼問題啊。
本來還想剁肉是不是聲音太大了,可看老年人一副唯我獨尊的模樣,朱女士也不甘示弱,直接回懟:「阿姨,麻煩回去看下時間,現在大家都在做午飯,你家孫子要睡,不讓我剁肉,我家孩子還吃不吃了?全世界不是只有你家孩子是個寶,簡直不講道理」,隨後將門啪的一聲關上了。
02分析
雖說這位寶媽的回懟很解氣,但鄰裡鄰居的,想和諧相處還是要相互體諒。
家裡剁肉是很正常的事情,如果發生在正常的做飯時間,沒必要上綱上線、太過追究,何況偶爾一次誰都免不了。
其次,如果非要探討這個問題,也不能態度太差,可以和鄰居溝通商量。
不過,現在家家戶戶住得這麼近,如果做一些噪音較大的活動,也要注意避開休息時間。
上文的朱女士也是無辜「背鍋」,畢竟做飯時間剁肉沒有錯,是佔理的一方,遇到這樣的老年人也實屬無奈。但生活中若有類似情況,還是要以和為貴才是。
03如何避免鄰裡間發生如此矛盾?
1、鋪地毯
孩子到了一定年齡就喜歡在家裡砸東西,有時甚至會為了聽觸碰的聲音,狠狠敲砸。住在樓下的人總是聽到這樣的噪音,難免會心生不快。
為了避免這樣的矛盾,家中有小孩的可以鋪層地毯,減少給他人帶去噪音的困擾。
2、明辨是非,不以「孩子還小」為藉口
作為家長,就要給孩子做好榜樣,孩子犯了錯不要袒護,及時糾正才對。
例如晚上7點鐘後,就應該儘量讓孩子避免製造噪音,影響他人,不要以「孩子還小不懂事」為由,放任孩子的錯誤行為。
除此之外,家長自身也要勇於認錯和承擔責任,不要推給孩子,明辨是非才能給孩子好影響。
3、注意場合和時間
無論家長還是孩子,做任何事都要注意時間,畢竟小區內部的隔音效果不那麼好,聲音大會影響到其他人。
通常情況下,早上七點之前以及晚上十點之後,都不要發出太大聲音,否則給他人的生活造成不便。
4、獨善其身
如果家長已經儘量避免給他人造成困擾,但正常時間內還是有鄰居抱怨,此時也不要太過軟弱,該爭取的權益一定要爭取。
不主動惹事,但同樣也不怕事,該承擔的責任一律承擔,不該承擔要讓他人認清事實的本質。
每個孩子都是家庭的寶貝,但不代表世界就該圍著他轉,家長要考慮到公共權益,懂是非、講道理,也能給孩子樹立好榜樣。
尤其是鄰裡之間,要學會相互溝通、理解,總是斤斤計較,無論口碑還是對孩子的成長都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