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幾種常見的熱帶魚,以及生活習性和特徵

2021-01-08 果子小蟲子

玻璃剪刀魚

學名:RasborafrinneatGSteindachner

英名:ScissorsTail

科屬:鯉科Cyprinidae

特徵:體形修長,嘴微向上翹,眼較大。背鰭位於身體背部的中央,無硬棘,有7根分枝鰭條;尾鰭叉形;臀鰭亦無硬棘,有5根分枝鰭條;腹鰭位於腹部,有7根分枝鰭條;胸鰭長圓形。側線鱗29—33片。

身體呈銀灰色,並稍呈半透明狀,在身體兩側的中部隱約有黃色的閃光,在尾鰭上、下葉的近端處有一明顯的黑斑,黑斑的後方又有一白斑襯託(另有一種為紅斑),異常顯目,當魚在歡遊時,上下搖擺,如同剪刀在晃動,故得名稱巧刀魚。生活習性:性活潑、易和群、不喜鬥,遊動敏捷,適合群養。適宜溫度為21°c以上,繁殖時溫度需提高到27°C左右。水質的酸鹼度以PH值6.0—6.8為宜。喜食活飼料,也可兼餵一些幹飼料。它是波魚屬個體較大的種類,體長可達10釐米左右,野生種類的體長要達到20釐米左右,因此飼養它的水族箱要稍大些,缸內要鋪上一定厚度的沙石,沙石事先要衝洗;因為此魚把卵產在草上,所以缸內一定要種植水草,例如狐尾藻、韭菜草等。

它是卵生魚類。雌、雄外貌區別不顯著,只是雌魚的腹部比雄魚的稍圓和豐滿些。繁殖時,雌、雄魚互相追逐後,把卵產在水草上。產卵量一般為1000—1500粒。產卵結束後,最好把親魚隔離,否則它們往往吞食卵子。受精卵約經3天左右就可孵化出仔魚,剛孵出的仔魚吸收自己身體的卵黃壤為營養,再經4天左右它們才開始自由遊動,此時卵黃澳已消失,需要向缸內投餵飼料,如浮遊生物和幼小的水蚤等。

原產地:馬來半島,蘇門達臘、泰國等地。

唐魚(又名:金絲魚、紅尾魚、鶯魚、白雲山魚)

學名:TVwicftthysaZbonubesLinn

英名:whiteCloudMountainfish

科屬:鯉科Cyprinidae

特徵:屬於唐魚屬的魚類。體細小,稍側扁,口裂稍向上傾斜,眼晴較大。背鰭較短,偏後,略與臀鰭相對,無鰭棘,有7根分枝鰭條;尾鰭叉形;臀鰭與背鰭形狀略似,有8根分枝鰭條;腹鰭尖形,其末端可達肛門;胸鰭較短,其末端不達腹鰭。鱗片薄而大,側線不太明顯,側線鱗30—32片,它體色鮮豔,背部褐藍色,腹部銀白色;在身體兩側有一條金黃色的縱紋,自鰓孔上角開始一直延伸至尾鰭基部;尾柄基部有一黑色圓斑,尾鰭又有一三角形紅斑,背鰭紅而飾藍,其邊緣透明而稍染淡黃;在每個鱗片上綴有許多黑藍色的小點,所以色彩非常美麗,可與紅綠燈魚比美,深得熱帶魚飼養者的喜愛。

生活習性:個體小巧,比較活潑靈敏,喜群生。野生種類生活在我國廣東白雲山及花縣一帶的山區小溪流中a它對水溫適應性較強,耐寒,當水溫降至14.5時,還可以生活,但水溫以19—21時為適宜,繁殖時水溫需提高到24C左右。食譜很廣,如普通水蚤、水蚯蚓、小蚯蚓、昆蟲幼蟲、麥片、熟蛋黃等均可作為它的食物,所以它是熱帶魚中較易飼養的種類。它體長僅有3—4釐米。群居水族箱的容積以40x30x25釐米為宜;缸底要鋪以經過衝洗的小卵石,並要種植幾株葉狀的水生植物和輪藻等,因為此魚把卵產在植物上。缸內最_好注入過濾的雨水,勿直接注入自來水。

它是卵生魚類雄魚比雌魚色彩鮮豔,且較瘦小,繁殖時,雌、雄魚經過瘋狂地追逐後,即把卵產在棺物上,卵呈軲性。產卵結束後要把雙親魚自缸內取出另養。受精卵約經1一2天後就可孵化出仔魚,剛孵出的仔魚以吸收自己身體的卵黃囊為營養,約經3天左右,卵黃囊被吸盡,這些仔魚才能自由遊泳,此時開始餵食熟蛋黃,浮遊生物(輪蟲、萆履蟲等),經過濾的劍水蚤幼體等均可作為它的食物。

原產地:廣東釣(白雲山、花縣、廣州附近)。

相關焦點

  • 幾種常見的熱帶魚品種,以及它們的生活習性和特徵
    生活習性:性馴良、和善、安靜,很適合在魚缸中群養。適宜水溫為22—26,繁殖時水溫需提到26—29t左右;魚缸內最好要鋪沙和堆放一些石子,並適當種植兒株水草,根要埋深。它是雜食性魚類,動、植物食物均食,對食物要求不嚴,喜歡在缸底的石隙中尋找殘餘食物,所以有人稱它是魚缸的「清道夫」。
  • 介紹2種常見的熱帶魚,魚的特徵以及生活習性
    原產地:南美洲蓋亞那紅綠燈魚(又名:虹燈M、紅綠覽虹燈魚、紅蓮燈魚)學名:Hyphessobacon mesiMyers英名:NeonTetra科屬:脂鯉科CJbaracidae特徵:體形小巧,身體狹長。背鰭有2個。
  • 幾種常見的鯉科類的熱帶魚,它們的特徵和生活習性
    我國產的鯉科魚類約有四百多種,其中產在我國廣東省的金絲魚在觀賞熱帶魚中享譽世界。鯉科魚的主要特點是:一般上、下頜沒有牙齒,但在咽部生有齒,稱為咽喉齒。背鰭一個,無脂鰭。吻部、背鰭和腹鰭的邊緣皆為深淺不一的紅色,雄魚的吻部及尾鰭尤為鮮紅。生活習性:性很活潑,活動力較強,不善鬥,喜群居。生活適宜水溫約為24—271C,繁殖時水溫應提高到28左右y對飼料要求不苛刻,如普通水蚤、劍水蚤、水蚯蚓、昆蟲幼蟲、麥片、魚蝦碎片等均食。
  • 神仙魚的特徵、生活習性,以及有關養殖的基本知識
    神仙魚(又名燕魚、帆鰭魚、天使魚)學名:eimekeiAhl英名:AngelFish科屬:麗魚科Cichlidae特徵:體形扁而高生活習性:神仙魚不但體形優美動人,而且遊姿幽雅,色彩協調,給人們以莊嚴又溫文爾雅的感覺。當它在水族箱內翩翩舞動時,如同仙女群舞,令人迷戀。所以它一向被認為是熱帶魚之王和熱帶魚的代表,愛好飼養熱帶魚者一般都飼養幾對神仙魚,以增添水族箱的美感。此魚適宜水溫為22-26,但繁殖時應提高到30。
  • 水牛的特徵和生活習性
    接下來,我們來看看水牛有哪些特徵和生活習性呢。 一、特徵。1、水牛是一種瀕危的物種。大多生活在原始森林以及沼澤地裡,它們活動時,一般會成對的活動,吃的是水生的植物,通常會在晨昏去覓食。2、水牛分為了四個物種:低地水牛是其中體型最小的,所以還叫侏儒水牛。它的體長在181釐米;肩只有八九十釐米高;尾長39釐米;150-310千克的重量。
  • 鯉魚形態特徵、生態習性以及利用價值
    最近學釣魚網給大家策劃了一系列的內容《魚類百科大全》,介紹魚類的形態特徵能夠幫助大家在獲得大物的時候能夠辨識出來,生態習性的講解主要是有利於大家在垂釣的時候提供一些思路想法,最後就是利用價值,簡略的介紹一下魚類的一個營養價值,經濟價值。
  • 鱸魚的形態特徵、生活習性以及分布地區
    鱸魚的形態特徵鱸魚體長,側扁,口大,稍微傾斜,下頜稍長於上頜,前腮蓋骨的後緣有細鋸齒,其后角下緣具有3枚大刺。鰓蓋骨後端有一刺。體被小櫛(zhi)鱗,背鰭兩個,第一背鰭有12(約)根硬刺,第二背鰭由13(約)根軟刺組成,腹鰭在胸位。尾鰭叉形,一般的體重在1.5-2.5公斤最有,最大的個體可達15公斤以上。
  • 通心粉鼠:生活習性與體形特徵介紹~
    有粗而濃密的毛皮,有尖尖的鼻子,和一個肥胖、幾乎像球棒一樣的尾巴。生活習性 北非肥尾沙鼠習慣在高溫和比較乾燥的環境,但由於是夜行性,晚上覓食,空氣溼度大,所以飼養時要放置小水盆,使其能在覓食時補充水分。北非肥尾沙鼠喜歡挖洞,還很愛乾淨,每天會用很多時間洗臉刷毛,也常常需要砂浴,飼主別忘了常常更換沐浴砂。另外,北非肥尾沙鼠很少尿尿,尿液也沒有刺鼻的味道。
  • 外貌特徵及生活習性
    柴犬對家的忠誠度特別高,是非常顧家的犬種,它反應靈敏且警惕性高,適合看家護院,而且性格討人喜歡,因此深受大家的喜歡。那麼今天就跟大家分享一下柴犬的外貌特徵和生活習性。
  • 鳳頭鸚鵡科外形特徵與生活習性~
    鳳頭鸚鵡科(學名:Cacatuidae)共有21種鳥類,和其他的鸚鵡有相同的特點,都有鉤曲的喙和對趾足。不同的地方主要在幾個生物特徵,包括能夠收展的頭冠,羽毛中缺少令其他鸚鵡羽毛呈現出虹彩的結構。鳳頭鸚鵡平均要比其他的鸚鵡體型大,但其中雞尾鸚鵡卻是一種很小的鳳頭鸚鵡。
  • 漂亮簡單的觀賞魚介紹,了解它們的特徵和習性
    可有些觀賞魚卻很難養,不是那麼容易入手,今天小編就給大家介紹幾種既漂亮又好養的觀賞魚和它們的飼養方法。電光美人別名小彩虹。原產地澳洲,屬虹銀漢魚科。體長5~6釐米,紡錘形。背鰭分為前後兩個,肖鰭、臀鰭上下對稱,鰭條低矮等寬,似帶狀。體色淡黃綠色,體側有數條點狀粉紅色縱線。鰓蓋上有個紅色圓斑,背鰭、臀鰭鮮紅色,尾鰭淡紅色。
  • 丹頂鶴的形態特徵和生活習性,想了解的可以看一看
    今天小編給大家介紹下圖片當中的動物,丹頂鶴,相信大家都有所了解吧,今天讓我們更深入的了解下關於它的生活習性和形態特徵吧。丹頂鶴是鶴類中的一種,大型涉禽,丹頂鶴體長約160釐米,翼展240釐米,全身幾純白色,頭頂裸露無羽、呈朱紅色,額和眼先微具黑羽,眼後方耳羽至枕白色,頰、喉和頸黑色。
  • 初學者怎樣養熱帶魚,怎樣區別海水熱帶魚和淡水熱帶魚
    大家好,今天小編為大家分享初學者怎樣養熱帶魚,還有怎樣區別海水熱帶魚和淡水熱帶魚。熱帶魚分為淡水熱帶魚和海水熱帶魚,淡水熱帶魚是指生活在淡水中的熱帶魚,一般我們家中養的都是淡水熱帶魚,至於生活在熱帶海水中的魚,它們被稱為海水熱帶魚。
  • 這幾種魚繁殖力強,對水質要求不高,是初學飼養熱帶魚者首選品種
    大家好,小編今天為大家介紹幾種熱帶魚,你們想了解熱帶魚的生活習性嗎?請跟隨小編一起看看吧!黃尾藍魔鬼,別名黃尾雀鯛。體長4-7cm,橢圓形。體色天藍,唯尾鰭鮮黃色,兩眼之間有一條黑色環帶。分布於菲律賓,中國南海、西太平洋珊瑚礁海域。此屬魚體形嬌小,遊動迅速,非常活潑可愛。
  • 給魚友介紹一些觀賞魚,比較常見的三大類熱帶魚,很皮實易飼養
    我們口中所說的熱帶魚,其實不僅僅是完全生活在熱帶的魚類,在某些與熱帶交接的亞熱帶和溫帶地區的河流和湖泊中,也生活著很多的觀賞魚品種。 我們現在把這些顏色各異,色彩紛呈,具有一定觀賞價值的熱帶、亞熱帶、溫帶淡水魚類,習慣性的統稱為熱帶魚,它們大部分的正常生活水溫都應該在至少18度以上,大部分的熱帶觀賞魚來自於亞馬遜河流域,還有東南亞、非洲等地。
  • 介紹生活中常見的5種寵物狗
    狗狗是人類生活中的好夥伴,現在越來越多的家庭開始養寵物,首先考慮的就是狗狗,養一條狗狗,來陪伴自己或者陪伴小孩,已經成為很多人的共有想法。對年輕人來說,一個人在外面的日子是孤獨的,有隻狗狗陪伴會很暖心,女孩子在外養只大狗狗會感到很有安全感;對一個家庭來講,父母工作很忙,獨生子女也居多,父母傾向於養只寵物狗陪著小孩子,一方面可以培養小孩子的愛心和耐心,另一方面希望狗狗陪伴小孩長大,成為小孩子的好朋友;還有一些特殊的狗狗,專門用來當工作犬。
  • 「斑馬魚」、「虎皮魚」和「七彩裙」的特徵以及飼養法,值得一看
    不少的朋友喜歡飼養熱帶魚,熱帶魚有哪些習性特點,該如何飼養,你們有了解過嗎?今天小編和大家分享的是「斑馬魚」、「虎皮魚」和「七彩裙」這三種魚,喜歡飼養這幾種魚的朋友不妨了解一下喔!斑馬魚斑馬魚也被稱為藍魚、花條魚和斑馬擔尼魚。這種魚身體細長,尾巴略扁平,頂端略尖,有長臂鰭和叉形尾鰭。身體側有縱向條紋,像斑馬,背部有橄欖,銀藍色條紋,從鰓蓋後面延伸到身體側的尾端,手臂鰭上有類似身體側的條紋。體長為4-6釐米。雄魚有偏黃色的藍色條紋和檸檬條紋。
  • 霓虹燈魚的性格,及其生活習性
    最近幾年。這種魚已經成為最受大眾歡迎的購買對象,好的品種將比柔弱的更堅強勇敢.若在允許的空間內將它與10~20條或更多的魚混養在一起,會使它看起來更漂亮若條件適宜,將這種魚與其他溫順的魚混養是最佳的選擇。魚體尺寸雄魚,雌魚均為5釐米。飲食習性薄片。幹的。小的冷凍或活的食物。原產地南美洲,這種魚喜歡生活在開闊且有可以隱蔽的水域的淺灘中。
  • 冷水魚和熱帶魚能不能混養
    熱帶魚——慈鯛類熱帶觀賞魚冷水魚和熱帶魚習性不同。冷水魚和熱帶魚生存環境不同,因此,他們都生活習性也不同。1.溫度:熱帶魚生存的溫度基本在15°以上,而冷水魚溫度過高則會造成缺氧、厭食。因此,不同的溫度需求一定程度上導致兩種魚混養的難度。2.水質:水質問題是觀賞魚混養的一個大問題,不同種類的魚對水質要求不同,有的喜歡酸性,有的喜歡鹼性,有的喜歡硬水,有的喜歡軟水。因此,水質需求不同,也導致了混養難度的增加。
  • 西伯利亞雪橇犬:基本信息與生活習性介紹
    西伯利亞雪橇犬(俄語:Сибирский хаски,英語:Siberian husky),常見別名哈士奇,俗名為二哈。西伯利亞雪橇犬體重介於雄犬20-27公斤,雌犬16-23公斤,身高大約雄犬肩高53-58釐米,雌犬51-56釐米,是一種中型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