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喵喵
大家好!喵喵平時還是挺愛看些燒腦類的綜藝節目的,特別是《最強大腦》的忠實粉絲。這節目到今年已經是第五季了,形式也從原來的「精英對抗賽」變成了「校園對抗賽」,但喵喵還是不禁為人類大腦的極致開發和至高腦力所折服。
儘管這一季的節目從參賽人員到題目設置均有不少吐槽,但耐不住年輕的大腦有顏又有智慧啊。喵喵還從中收穫了小男神一枚——來自杭州文瀾中學的楊英豪同學,不僅腦力超群,還難得擁有和他年齡不相符的沉穩謙遜。
------- 打住,這是一篇科普文 -------
令人詫異的是,這季《最強大腦》的「百人搶位賽」,最後晉級前30的只有區區五位女將。這不禁令人生疑,難道真如我們以往的普遍刻板印象,在最頂尖智力的比拼上,女孩比不過男孩嗎?
刻板印象
刻板印象主要是指人們對某個事物或物體形成的一種概括固定的看法,並把這種看法推而廣之,認為這個事物或者整體都具有該特徵,而忽視個體差異。
關於高水平智力能力(如天才等)的普遍刻板印象認為,男性在這方面更優於女性。這一刻板印象阻礙了女性在許多職業生涯中的追求;她們也更少在看重非常聰明這一特質的群體中(如物理和哲學領域)出現。
2017年發表在《科學》雜誌上的一篇文章告訴我們,兒童對這種性別刻板印象的認同會影響他們之後的興趣選擇,從而導致真正男女差異的出現。
兒童早在六歲時,就能習得性別刻板印象。
根據性別刻板印象的研究,女孩在六歲時就相信「聰明才智」是一個屬於男性的特質。在第一個實驗中,研究者找來三個不同年齡段的兒童(5-7歲),通過三個任務來檢驗刻板印象的發展軌跡。
任務1 給孩子們講述了關於一個「非常非常聰明」的人的簡短故事,讓他們猜測故事主角是四人(2男2女)中的哪一個。任務2 給孩子們看幾對同性或異性成人的照片,讓他們猜測每對中的哪一位是「非常非常聰明」的。任務3 完成3個新奇的解謎小遊戲,讓他們猜測哪個客體(如錘子等)或者特質(如聰明等)是和不熟悉的男性和女性圖片相對應的。
結果顯示,五歲的兒童都將聰明和自己的同性別群體聯繫起來,但到了六歲和七歲時,女孩(48%)比男孩(65%)更少進行這樣聯繫。
正因為這些觀念在兒童早期就表現出來,因此也有更多的時間來影響男孩和女孩的教育軌跡。
女孩不認為在學校獲得好的學習成績和天賦能力相關。
研究的第二個實驗考察了哪個性別的孩子被預期能在學校學習中獲得更好的成績。結果發現,儘管所有年齡段的女孩都比男孩更認為同性學生能取得更好的學分,但她們不認為這一成功是和「聰明」掛鈎的。
孩子的興趣會受性別刻板印象影響。
實驗三呈現給六歲和七歲的兒童兩個非常相似的小遊戲:其中一個描述成是給「非常非常聰明」的孩子準備的;另一個描述成是給「非常非常努力」的孩子準備的。結果發現,男孩和女孩對需要「努力」的遊戲表現出了相同的興趣;但對需要「聰明」的遊戲,女孩比男孩更不感興趣。
女孩在兒童發展的早期就內化了這些文化信息,認為她們可以非常努力,但是她們不是先天就非常聰明的。這些信念對孩子選擇用何種學習方式類型有著重要的暗示,也顯示了為什么女孩決定不參與類似物理學的一些學科,儘管她們在學校中能獲得高分。
該項研究強調了小學生應該處於更大範圍的可選角色模型中,幹預防止刻板印象影響女性擇業的發展。
如果我們想在未來能促進工程師、數學家和物理學家等工作場所的性別平衡,那麼顯然到中學再幹預是遠遠不夠的。家長、老師和媒體需要更努力地致力於消除性別刻板印象的作用。
-----------喵吐槽------------
喵喵小時候因為學習成績還不錯,但爸媽又要「謙虛」地表示很一般,往往會和別人說:「女孩子麼現在成績好一些,長大以後就比不過男孩子了。」讀了這篇文章,再結合求學過程的心路歷程,原來還是被某些觀念所荼毒了啊!
參考資料:
1.Journal: L. Bian, S.J. Leslie and A. Cimpian. 「Gender stereotypes about intellectual ability emerge early and influence children’s interests.」 Science.Vol. 355, p. 389, January 27, 2017.
2.https://www.theguardian.com/education/2017/jan/26/girls-believe-brilliance-is-a-male-trait-research-into-gender-stereotypes-shows
3.https://mashable.com/2017/01/26/girls-gender-stereotype-study/#tY22H.aHIsqb
4.https://www.sciencenewsforstudents.org/article/sexist-attitudes-about-smarts-may-emerge-first-gra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