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是進補的大好時機,但有的人吃了羊肉鍋,第二天就長出了痘痘;有的人連吃了三天桂圓,便出現了口角潰瘍……如何進補不上火?
小心!如果你也上火,是身體在告訴你:補錯啦!
按體質差異,一般將人分為9種體質:平和質、氣虛質、陽虛質、陰虛質、痰溼質、溼熱質、血瘀質、氣鬱質、特稟質。其中真正需要溫補的體質是陽虛質,如果未明確體質進補或是進補的方法不當,就會招來身體的「抗議」。
最容易在溫補後發生上火狀況的是陰虛體質者。即使天寒地凍,這類人體內也有一股內火呼哧呼哧地燃燒著,因此溫補食物如桂圓、紅棗、羊肉入肚無疑是火上澆油。
圖源:自己做的
對於年輕人來說,尤其是生活在南方如上海等地的人,陰虛體質比陽虛體質更盛行。因此,冬季溫補第一步是要先分辨自己是屬於陰虛質還是陽虛質。
陰虛質特點
身型較瘦
舌苔較紅,少津液
皮膚乾燥,眼睛乾澀
冬天容易雙頰發燙、上火
高血壓、甲亢的人往往容易陰虛
陽虛質特點
手腳發冷,腰膝發冷
吃涼性食物感到不適,甚至拉肚子
舌體胖淡,脈沉遲
02調整溫補策略
陽虛體質和陰虛體質的人都會遇到溫補煩惱。不同程度的陽虛,進補力度也有所不同,如何找到自己最適合的方式,避免因補過頭引起上火症狀是門學問。至於後者,面對熱氣騰騰的火鍋,香氣撩人的羊肉煲,抵擋誘惑還真不容易,如何進行食物搭配上的調整,既飽口福又不上火可真是個大難題。
陰虛體質:給溫補食物找搭檔
冬季也是個乾燥的季節,對於陰虛者來說,更需要的是養陰,因此,沙參、玄參、生地、麥冬、玉竹、天花粉、鐵皮楓鬥更適合他們。至於溫性食物雖然不宜多吃,但是若能找到適合的食物搭配,依然能美味健康兩兼顧。
如果說羊肉、當歸、生薑燉著吃對陽虛者是大補;那麼羊肉燉蘿蔔則更適合陰虛者。對他們來說冬天蘿蔔是個寶,因為它屬於甘涼性蔬菜,有健脾、養陰、潤燥的功效,正好能中和羊肉燥熱。
圖源:攝圖網
若是吃火鍋,這類人最好在飯後吃點柚子、橙子或梨。柚子屬於寒性水果,有止咳平喘、清熱化痰、健脾消食的功效;橙子和梨都屬於涼性水果,前者能開胃健脾,後者有生津、潤燥的作用。
若是在節假日大魚大肉吃得多,這類人也容易上火。這時將綠豆蓮子湯作為飯後甜品,也能起到清熱防上火的作用。
陽虛體質:循序漸進才能恰到好處
如果能確定自己屬於陽虛質,那麼在冬天吃些桂圓、羊肉、紅參,甚至鹿茸都能起到調補的效果。不過,即使同屬陽虛也有個體差異,因此,進補應從最少的量開始逐漸遞增。
例如,進食紅參可從根須入手,根據身體適應性逐漸增量。或者可以將紅參與西洋參搭配食用,紅參補陽的功效較強,而西洋參有較好的養陰效果,兩者配伍可以起到平衡作用,不過在數量上的配比最好諮詢醫生的建議。
03準備「滅火方案」
一不小心上火了怎麼辦?找到適合的「滅火」方法才能迅速恢復健康狀態。以下為大家推薦一些性質溫和的食療「滅火」方案,學會的親友,記得在文末點讚喲~
蘆筍粥
【做法】取150克鮮蘆根切碎,加水煎煮後取汁和粳米一起煮粥即可。
【功效】因上火引起牙齦腫痛或胃熱嘔吐,就試試這款粥吧。蘆根屬寒性,和粳米煮粥,既能清瀉肺胃之熱,又能養陰生津止渴,解決這類上火麻煩效果最好。
蘆根茅根湯
【做法】取蘆根、茅根各100克,細切,用四升水煮至二升水時服用即可。
【功效】遇上飲食不當傷胃噯氣,反胃嘔吐的情況可以試試這道湯。它來源於著名的《千金方》,蘆根有清熱除煩生津止嘔的功效,茅根對於胃熱嘔吐也有功效。
二鮮飲
【做法】鮮蘆根、鮮藕各120克切碎一同煮汁喝。
【功效】如果希望養陰效果更好一些,則可以試試二鮮飲。這款茶被成為「養真陰之妙品」,因為蘆根能清虛熱而不傷脾胃,藕有化瘀養血的功效。
杏仁麥冬飲
【做法】用6克杏仁搗碎和10克麥冬同煮15分鐘做成杏仁麥冬飲,特別適於上火乾咳或大便乾結的人服用。
【功效】甜杏仁有潤肺滑腸的功效,而麥冬能養陰清熱,中醫常用它治療陰虛內熱的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