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全國完成造林706.7萬公頃 荒漠化面積淨減少

2020-12-05 中國網

全國綠化委員會辦公室11日發布的《2019年中國國土綠化狀況公報》顯示,2019年我國國土綠化事業取得了新成績,全國共完成造林706.7萬公頃、森林撫育773.3萬公頃、種草改良草原314.7萬公頃。

公報稱,2019年全民義務植樹深入開展,「網際網路+全民義務植樹」不斷拓展,盡責活動豐富多彩。大規模國土綠化行動積極推進,社會公眾參與國土綠化的熱情高漲。全國綠化委員會辦公室聯合中國綠化基金會、螞蟻金服集團開展的「螞蟻森林」項目,社會公眾參與超過5億人次,植樹造林3.9萬公頃。

林業生態工程穩步實施。天然林保護工程全年完成公益林建設24.4萬公頃、中幼林撫育175.3萬公頃、後備森林資源培育7.8萬公頃,完成森林管護任務1.15億公頃。「三北」工程完成營造林58.3萬公頃。國家儲備林完成建設任務62.1萬公頃。

2019年,我國大力實施森林質量精準提升工程,並啟動退化林本底調查與動態評估,開展退化林修複試點建設。全國共完成退化林修復174.5萬公頃。森林資源結構不斷優化、質量不斷提高、功能不斷增強。混交林面積比率提高2.94個百分點,達到41.92%;喬木林每公頃蓄積增加5.04立方米,達到94.83立方米。森林植被總碳儲量達到89.8億噸,年涵養水源6289.5億立方米,年固定土壤87.48億噸。

此外,2019年草原生態保護修復力度加大,溼地保護修復有效加強,沙區生態狀況持續改善。我國穩步推進退牧還草工程,安排圍欄建設60萬公頃、退化草原改良51.3萬公頃、人工種草22.1萬公頃、黑土灘治理9.9萬公頃、毒害草治理14.5萬公頃。全國溼地總面積穩定在0.53億公頃,溼地保護率達52.19%。全國完成防沙治沙任務226萬公頃,荒漠化土地面積連續淨減少。

相關焦點

  • 江西:2019年完成造林104.7萬畝 溼地面積保持在91萬公頃
    記者從會上了解到,2019年江西深入推進系統保護修復,生態屏障更加牢固。據悉,2019年,江西實施國土綠化和森林質量提升工程,完成造林104.7萬畝,低產低效林改造177.9萬畝,下達生態公益林補償資金11.2億元,補償標準居中部首位。  2019年,江西加快生態鄱陽湖流域建設,出臺流域保護治理規劃,劃定河流管護範圍5042公裡。
  • 中國荒漠化和沙化面積連續15年「雙縮減」
    中新社北京12月30日電 (王慶凱)記者30日從全國林業和草原工作會議上了解到,2019年中國治理沙化土地面積226萬公頃,完成石漠化治理25萬公頃。荒漠化和沙化面積已連續3個監測期實現「雙縮減」;巖溶地區石漠化土地總面積年均減少38.6萬公頃,年均縮減率為3.45%。
  • 寧夏2020年計劃完成3.3萬公頃防沙治沙任務
    今年6月17日是第26個世界防治荒漠化與乾旱日。記者17日從寧夏林業和草原局獲悉,自2011年至今,寧夏完成防沙治沙任務103.72萬公頃,截至2019年底,全區森林覆蓋率達到15.2%,草原綜合植被蓋度達到56%,2020年計劃完成3.3萬公頃防沙治沙任務。
  • 林業局介紹近5年來營林造林工作成效及主要做法
    近5年來,黨中央、國務院頒布了《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加快林業發展的決定》,採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極大地促進了林業發展,營林造林工作快速發展,取得了顯著成效。    一是造林規模實現歷史性跨越,森林資源增長迅速。5年來,全國完成造林2885萬公頃,比前5年增長近20%,創歷史最高水平。特別是西部地區造林綠化進程明顯加快,後備森林資源明顯增加。
  • 新疆荒漠化治理全方位給力
    然而,自2009年至2014年第五次全國荒漠化和沙化監測為止的五年間,新疆荒漠化面積以每年近118平方公裡的速度減少。塔裡木河不斷向塔克拉瑪幹沙漠腹地擴展,而每年5月左右,古爾班通古特沙漠甚至會讓人感覺是一個絢爛的花園。通過積極有效的措施,新疆的荒漠化治理已漸入佳境。
  • 全世界森林面積最大的國家,中國排名第幾?
    10.印度森林面積:7086萬公頃森林覆蓋率:21.9%印度地處北半球,是南亞地區最大的國家,面積居世界第7位。8.印度尼西亞森林面積:1.2億公頃森林覆蓋率:67.8%印尼全國的森林面積為1.2億公頃,其中永久林區1.12億公頃,可轉換林區810萬公頃,森林覆蓋率達67.8%。
  • 2019年全國十佳林場,寧夏中寧縣林場上榜
    為更好推動國有林場事業發展,經中國林場協會2020理事會推選,37家國有林場入選2019年度「全國十佳林場」,為全國林場行業樹立了學習樣板。今天,本報專題分享這37家「全國十佳林場」的改革發展經驗,希望帶動更多林場不忘初心,紮實推進新時代的生態文明建設。
  • 從禿嶺荒山到綠水青山河南曬出40年飛播造林成績單
    12月6日,在河南省飛播造林40周年會議上,省林業局曬出了河南飛播造林40年的成績單:成林面積389.12萬畝!從伏牛山區,到太行山區,再到桐柏山區和大別山區,河南省的飛播造林工程已擴大到了12個市39個縣。1979年6月,欒川、盧氏兩縣飛播造林20.6萬畝,拉開了河南省飛播造林的序幕。伏牛山深處的欒川縣三川鎮抱犢寨正是當年的一個飛播區。
  • 全國重點網絡媒體聚焦柴河:昔日貯木場 今日大廚房(圖)
    採訪團參觀木質玩具廠東北網6月15日訊 (記者 侯巍 孫曉銳 郞艾迪) 15日,由40餘家全國重點網絡媒體組成的採訪團走進柴河林業局,先後走訪了威虎山飲品公司、木質玩具廠,考察貯木場閒置場地發展甜葉菊種植項目,聚焦昔日貯木場,今日綠色食品大廚房的蛻變。採訪團參觀山核桃製品「以前山核桃都沒人要,現在山產品得到很好的利用。
  • 內蒙古舉行2019年生態氣象綜合監測與評估報告新聞發布會
    (六)農牧業和林業病蟲害情況  2019年,全區氣溫偏高,降水接近常年略多,但由於暖冬造成病蟲害越冬基數大,全區農田病蟲害受災面積139.1千公頃,牧草受災面積1971.8千公頃,草原和農田病蟲害中度偏輕發生,局部重度發生,以蝗蟲、草地螟、粘蟲、鼠害為主;森林病蟲害為偏重發生年份,林業受災面積109.5千公頃,並呈現傳播速度快、發生面積大、危害程度重的特徵。
  • 科學網—莫索灣站:荒漠化防治的衛士
    在將近60年的時光裡,莫索灣沙漠研究站(以下簡稱莫索灣站)堅守在古爾班通古特沙漠西南緣,為中國荒漠化防治作出了重要貢獻。 新疆成立最早的野外觀測站 20世紀50年代以來,隨著新疆農墾事業的發展,沙漠邊緣人口劇增,人類活動極大增強,沙漠邊緣植被破壞嚴重,甚至導致沙丘活化,沙漠化對區域工農業生產和人民生活帶來很大危害。
  • 全國土地日|阿拉善沙漠大改造!這兒有你種的梭梭樹嗎?
    同時,這一成果也打破了降水200毫米以下地區不能飛播的國際常規,飛播造林治沙成為阿拉善生態建設的一大亮點和全國治沙示範。除了飛播造林,阿拉善還全面推廣應用機械打坑、泥水掛漿、沙生灌木良種壯苗等實用抗旱造林技術,以此提高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現如今,梭梭造林成活率平均達到85%,個別地段造林成活率達到了95%;沙拐棗、花棒造林成活率達到了84%。
  • 2020年完成造林面積15.5萬畝,濱州市「林長制」推深做實
    2020年,全市累計完成年度合格造林面積15.5萬畝(佔總任務的155%),道路綠化515.9公裡、水系綠化251.4公裡、農田林網12.17萬畝、林下經濟4.57萬畝;新創建市級森林鄉鎮10個、市級森林村居100個,為國家森林城市創建打下良好基礎。
  • 商城縣2020年造林3.52萬畝,森林覆蓋率已達60.57%
    一上午人們為120餘畝荒嶺插上了1萬餘株雞爪槭和早櫻種苗。據了解,一凡農林公司流轉該縣汪橋鎮秦灣、河鋪、墩塘3個村集體山林(過火荒山)7000餘畝, 流轉群眾山林4000餘畝,建設苗木育苗基地、花卉觀光園,栽培櫻花、藍天竹等50多個品種220萬棵花卉苗木。
  • 高考地理試題:荒漠化的防治模擬試題
    我國是全球荒漠化面積大、分布廣、危害嚴重的國家之一,而熱帶雨林的破壞已引起世界關注,因此本章是高考的熱點。在綜合課中,本章的考查將從地理環境的整體性入手,把氣候、水文、生物、土壤、地形等要素綜合分析。   四、典題解析   )   例1.土地荒漠化是逐漸發展的過程,它有一系列的「前兆」。
  • 數說吐魯番「十三五」|造林綠化成效顯著
    截至目前,全市梭梭種植面積33萬畝,已接種肉蓯蓉的面積達10.2萬畝,有力地促進了農民增收。該合作社負責人吾買爾·木合買提說:「我們合作社今年有效益的有800多畝地,我15天之內把800多畝地的大芸(肉蓯蓉)挖出來,每天70個人來這個地方幹活,總共13萬多的人工費發給他們。」
  • 巴西森林遭砍伐5200萬公頃,相當於7283萬個足球場
    每經編輯:彭水萍據央視新聞,巴西媒體UOL網站日前援引聯合國糧農組織的一項數據報導稱,本世紀以來,巴西是森林遭砍伐面積最多的國家,一共有5200萬公頃森林被砍伐,而這個數據還不包括現任總統博索納羅上臺以來,也就是2019年初至今遭砍伐的森林面積。5200萬公頃是什麼概念呢?以國際足聯標準足球場7140平方米計算,5200萬公頃相當於7283萬個足球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