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大黃魚大家應該都見過並且吃過吧!它的全身都是金黃色的,非常的好認,不像其它魚類,都是灰色的而且品質特別多,根本不好分清它們屬於哪一種魚類。大黃魚是我國的四大海產之一,也可以說它的全身都是寶,它的營養價值很高,而且還非常的美味。而且它的魚鰾還可以用來做魚膠,而且它還有止血的功效呢!所以大黃魚很受大家的喜歡,大黃魚一般生長海裡,也有很多朋友試著養殖大黃魚,就是對大黃魚的養殖技術還不太了解,所以今天我給大家介紹大黃魚的養殖技術。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一、養殖條件
剛才上面說了,大黃魚一般說生長在海裡的,不過我們人工養殖業可以選擇在池塘裡,但是池塘要離水源比較近。方便後期的排灌方便。離水源近可以每天進行換水,保持池塘水的清潔。具體池塘的面積當然要根據你養殖的數量來決定。池塘的深度要高達三米,池塘裡的水一定要清澈,不說清澈見底,最起碼要有半米那麼深吧!水的溫度也很重要,水溫過高或過低都會影響它們的生長情況。而且裡面一定要裝供氧機,要從上到下的全部供到,另外還有就是裝養殖前要先把池塘徹底消毒之後才可以進行養殖。把池塘裡的細菌全部殺死。先不要把水全部放進池塘,先放二十釐米的水,用石灰粉進行消毒一個星期以後再來放水進行養殖。
二、放苗
我們在選擇魚苗的時候最好要選擇大小一致的進行養殖,如果大小不同管理起來不方便,餵食的時候肯定會發生哄搶的現象。所以這樣餵食就比較困難。還有就是放養的育苗不要太密,要根據魚塘的大小適量的放置育苗,如果放養的太密就不利於大黃魚的正常生長。另外還有一點就是,養殖大黃魚最好在五月左右進行放養魚苗,因為這個時候的溫度剛好不熱也不冷,最適合大黃魚的正常生長。所以就不會照成不必要的損失。
三、飼料投放
大家都知道大黃魚三食肉的魚類,所以要給它們餵食一些肉類的食物,一般都是以蝦類和魚類為主。餵養的時候我們要把蝦和魚混合一起餵養,要把它們用機器攪碎,團成小丸子,由於大黃魚進食比較慢,所以我們在餵養的時候速度不要投的那麼快,要慢慢的投放,還有為了給大黃魚增加營養,也可以在它們的食物中加入維生素和其它的藥品,混合均勻在團成小丸子來進行餵養。餵養大黃魚一般每天兩次就可以來。每天早晚各餵一次。
四、日常管理
由於大黃魚比較金貴,所以養殖起來比起其它魚類是比較麻煩的。池塘的水每天都要更換新水,在大黃魚的生長過程中每天最少要進行三次巡邏觀察,特別是在高溫天氣或者是大雨過後,更要認真的去池塘觀察,一定要仔細觀察魚的生長情況,如果發現異常要及時的處理,把有異常的魚先撈起放到別處養殖,如果繼續放在魚塘會把其它的魚都給傳染的,在對魚的情況來對池塘進行改善。要是缺氧就把氧氣弄好,要是水質有問題就及時的把水換掉,要根據異常魚來對池塘進行改善。
好了,大黃魚的養殖技術就簡單的介紹到這裡了。由於大黃魚比較珍貴,所以養殖起來也就比較麻煩,儘量的多去魚塘進行觀察,希望上面的知識能對養殖大黃魚的朋友帶來幫助,小編在此謝謝大家一直以來對小編的支持,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