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州:甩鞭子鍛鍊 嚇人又吵人

2021-01-10 每日甘肅

甩鞭子鍛鍊 嚇人又吵人

濱河路甩鞭人 陳振峰 攝

多位蘭州市民近日向本報反映此事,他們希望鍛鍊者能找一個僻靜的地方

市民反映 甩鞭子鍛鍊太吵人

「甩鞭子的聲音太吵了,嚴重影響了附近居民的日常生活。」市民董先生通過西部商報新聞熱線反映,他居住在金港城北大門旁邊,住宅樓對面就是百合公園,每天晚上6時開始,就有幾個人在此處甩鞭子,聲音非常大,吵得馬路對面住宅樓上的住戶不得安寧,大概到9時才結束,由於家中有老人和孩子,孩子面臨高考,吵得無法靜心複習。

家住欣欣茗園的王先生也反映,欣欣茗園橋下每天早晨6時就有幾名晨練的老人在打鞭子,離小區很近,影響周圍住戶休息。市民朱先生也反映,濱河路一帶每天早晨都有很多甩鞭子的人,「啪、啪、啪……」的經常會嚇到人,路過此地的行人,不得不躲著走。

「甩鞭子不小心就會傷到人,太危險了!」市民陳先生稱,他前幾天帶小孩到濱河路散步,就有幾個老人在甩鞭子,突然鞭子上的一個部件擦著孩子的頭就飛出去了,差一點就打到孩子的頭,孩子嚇得哇哇大哭,鍛鍊的老人卻依然我行我素。

記者走訪 濱河路多處都有甩鞭人

5月22日早晨9時,根據讀者反映,記者到濱河路一帶採訪,剛走到小西湖立交橋附近,就聽到「啪、啪、啪」的聲音從橋下傳來,循著聲音找過去,記者看到立交橋下面有幾個人正在甩鞭子。沿著棧道走到黃河母親時,又看到一位老人在棧道旁邊的一個場地練習甩鞭子,老人告訴記者,怕在人多的地方傷到人,專門在黃河邊找了一塊空地甩鞭子鍛鍊身體。

隨後,記者又在黃河母親西側人行道的樹蔭下,看到幾位老人聚在此處甩鞭子,聲音就像放鞭炮一樣非常響亮。記者注意到,長鞭前端由金屬製成,有兩三米長,鞭稍拴著一截布帶,持鞭者揮鞭用力空中一揮,「啪啪」響聲就像爆竹。甩鞭子的老人告訴記者,甩鞭子看似簡單,其實需要很多技巧和力氣,打上一會,全身筋骨得到了鍛鍊。「在公共場合甩鞭子有沒有考慮過會影響到路人?」「不會,絕對不會的!」對於記者的疑問,甩鞭者連連否認,並稱他們在此甩鞭子七八年了,從沒傷到過人,也沒和路人發生過口角。另外,甩鞭子時他們也在觀察,如果有人走近,就會及時停下。

公園回復 只能勸解和引導

「我路過甩鞭子的地方時,寧願多走幾步繞行,生怕被甩到身上。」儘管甩鞭子鍛鍊身體的市民一直稱絕對不會將鞭子打到人,但是路過此處的市民還是心存戒備,尤其是猛然聽到鞭炮般「啪、啪」的聲音,更是會嚇一跳,希望甩鞭子的人到僻靜的地方,遠離人群。

對公園甩鞭子吵人的反映,百合公園一位工作人員稱從來沒有接到過市民反映,如果真正威脅到附近市民生活,他們會進行勸阻。另外,在公共場所鍛鍊是市民的權利,因為沒有明文規定不允許在公園甩鞭子,作為管理者也只能做好勸解工作,引導市民選擇合適的時間、地點鍛鍊,多顧忌他人的感受。

甩鞭子真的對頸椎病、肩周炎、糖尿病等疾病有益處嗎?對此,甘肅省中醫藥大學張海邦醫生稱,老年人本身韌帶肌腱組織彈性變差、關節活動範圍小,再加上骨質疏鬆,老人選擇甩鞭子等需要頻繁扭動的鍛鍊方式,如果運動時不注意,很容易對身體造成傷害,還是要量力而行。

相關焦點

  • 多位蘭州市民近反映甩鞭子鍛鍊 嚇人又吵人
    濱河路甩鞭人陳振峰攝多位蘭州市民近日向本報反映此事,他們希望鍛鍊者能找一個僻靜的地方西部商報訊記者陳振峰在蘭州,甩鞭子已成為一些人青睞的健身方式。無論在百合公園、黃河風情線,還是五泉山公園,經常能看見一些甩鞭子鍛鍊身體的人。
  • 武術是一種感覺 -甩鞭子
    武術是一種感覺 -甩鞭子 例如馬步雙砸拳,雙拳從頭頂左右甩開下落時,拳頭像鞭子一樣被甩出去下砸,如同挑水時起挑扁擔的兩頭下沉一樣,「忽閃」下落後再彈起。從形式上來看,甩鞭子有「翻」、「展甩」和「彈」三個動作。甩鞭子的勁是整體勁的一種,只有身體節節貫通,周身一體,才能將腳下的支撐力、丹田的鼓蕩勁通過肩膀傳遞到手腕和手掌,完成最後的甩鞭子的動作,這主要需要身法的配合,只有柔軟的身法才能保證關節處力量的順暢傳遞。
  • 招遠某公園有人清晨6點開始甩鞭子鍛鍊,周邊居民連連抱怨……
    炎熱的夏天,很多市民在茶餘飯後都喜歡到公園等休閒場合散步、打羽毛球等進行健身活動眾多活動中有那麼一種甩鞭子的運動好像引起了不小的爭議近日,有市民投訴稱:每天早晨6點開始一直到晚上9點,街心公園有一群人甩鞭子健身,甩鞭子的聲音非常大,傳遞的聲音非常遠,不僅打擾到了周圍居民休息和正常生活
  • 邵陽城裡驚現舞龍·耍球·甩鞭子
    ……鍛鍊身體,特別驚現舞龍·耍球·甩鞭子的人群,雖然他們不再年輕,但是,他們不是年輕人勝似年輕人。 邵陽城裡打陀螺,小到幾斤,大到幾百斤,使用交通工具運到到廣場,由幾個甚至十幾個人赤膊上陣抽打,那場面十分刺激、壯觀、驚險!由於市民反響較大,執法部門管理嚴格,抽打特大陀螺的現象有所控制。 不打大陀螺,驚現甩鞭子。
  • 跳廣場舞、吊嗓子、甩鞭子……滄州公園裡的「鍛鍊噪音」何時休
    本報記者 馬曉彤 攝影報導近日,市區多個公園附近的小區居民向記者反映,5時許,就有不少人在公園裡跳廣場舞、吊嗓子、甩鞭子……噪音非常大,打擾了周圍住戶的正常休息。凌晨一聲吶喊,居民晨夢被擾「啊!」幾年來,他經常被早上吊嗓子的人吵醒。「早上4點半到5點半左右,勝利公園內經常有幾個人大喊,你一聲我一聲,斷斷續續地喊一個小時。這些人中氣十足,聲音極具穿透力。夏天我喜歡開著窗戶睡覺,常常被吵醒。」劉先生說。劉先生在小區微信群中說起這件事,引發了大家熱烈的討論。大家紛紛訴說被鍛鍊的聲音吵醒的遭遇。
  • 「鞭爺」清晨甩鞭鍛鍊 被擾居民稱無法入睡(圖)
    手機號151xxxx2316發來簡訊:早起晨練,看到小區裡有人在甩鞭子,噪聲大且存在安全隱患,嚴重影響了居民休息。聽說鄭州有很多這樣的「鞭爺」,他們一早起來甩鞭子,自己的身體得到鍛鍊了,但想沒想過,這樣「抽醒」了很多還在睡夢中的人,希望大河報關注此事。
  • 唐山老人家:您甩大鞭子能悠著點嗎?
    >| 真實客觀有用的唐山新聞 |鍛鍊身體方式有很多種,其中有一種,甩大鞭子,比較惹人爭議。經查詢相關資料,甩鞭子的聲音大約在70-80分貝間,國家規定的噪音各類標準: 1類標準:晝間≤55db 夜間≤45db 適用於以居住、文教機關為主的區域。
  • 「鋼珠雨」打跑廣場舞大媽 又射向甩鞭子大爺
    接下來的兩日內,鋼珠依然不定時地落下,只是目標已變為依然堅守在廣場上的甩鞭子的大爺們。  兩日9顆鋼珠再射向冉秋苑小廣場  昨日上午,冉秋苑南側小廣場內已聽不到廣場舞的樂聲,佔據小廣場的是幾名50多歲的大爺,他們奮力掄圓手中的鞭子,或擊打地面或凌空抖動,聽到「啪啪」的脆響,臉上露出笑意。
  • 倒著走、撞樹、甩鞭子這些運動常在做,真的對健康有幫助嗎?
    說起運動,很多人以為只要每天活動就可以了,每當到公園了就可以看見一群老大爺老大媽在進行鍛鍊身體,並且鍛鍊的方式也是各不相同:有些在倒著走路,有些在用自己的身體在樹上撞來撞去的,有些在用自己的手拍打自己身體的,有些在甩鐵鞭子的等等。
  • 媒體刊文:甩鞭子等健身「野路子」成健康絆腳石
    甩鞭子等健身「野路子」不但不科學,還會給身體帶來傷害。頭撞樹、甩鞭子,或者一群人圍在一起仰天長「笑」……一些中老年朋友的健身「野路子」視頻頻繁登上網絡熱搜。這些「野路子」被網友們戲稱為搞笑的衍生物。比如,針對當下老人健身中出現的頭撞樹、甩鞭子,或者一群人圍在一起仰天長「笑」等健身「野路子」,有關專家及時出來澄清,稱這些方法不但不科學,還會給身體帶來傷害。
  • 為什麼皇帝上朝前,總有一個人在宮殿外甩鞭子,是什麼意思?
    近年前,看清宮的時候,我們會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每當皇帝上朝前,總會有一個太監在大殿前甩鞭子,鞭子打在地上噼啪作響,然後大臣們便排隊進入大殿,開始早朝。這甩鞭子是什麼意思呢,有什麼講究嗎?甩鞭子的意思甩鞭子這在禮儀上的專業說法呢:「鳴鞭」,又稱「靜鞭」,「鳴之以發聲,以示肅靜」的意思。一般用於提醒大家,安靜了,皇上要來了,注意自己的儀容儀表了,類似於大堂上的「肅靜」、「驚堂木」的作用。就像我們 現在舉行大型演講活動,領導講話前,總會有一個主持人拿著話筒,喂喂幾聲或者咳嗽幾下,提醒所有人注意了,這個甩鞭子和這個動作其實是一個意思。
  • 《雍正王朝》中總是有一個人在宮殿外面甩鞭子是什麼意思?
    《雍正王朝》中總是有一個人在宮殿外面甩鞭子是什麼意思?甩鞭是什麼意思?現代來講,怎麼說呢,比較容易理解,讓我們舉個例子來談談。比如演講,可以是幾萬人的演講,也可以是一個小團體的演講,在約定的時間之前參加的人陸陸續續到場,等到了開始的時間,就一個人拿著話筒咳嗽幾聲,或者拍拍話筒,然後進入主題,正式開始演講。這個咳嗽的人或者說引起所有人注意的人就可以說是甩鞭人,他咳嗽的聲音或者拍話筒的聲音就相當於鞭子拍打發出的響聲。其實甩鞭的意義就是告訴人們,這個時候應該安靜,不要說話,以示對演講人的尊重。
  • 石家莊公園嚴禁甩鞭子抽陀螺 防止擾民與群眾健身要兼顧
    記者周國梁攝    河北新聞網訊(見習記者趙昭、楊強強)前不久,石家莊市人民政府辦公廳發布《關於加強公園內群眾文化娛樂活動管理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規定自7月1日起,對石家莊市內公園、廣場甩鞭子、抽陀螺等既產生噪音又威脅遊客人身安全的活動嚴令禁止,對於廣場舞等使用音響器材作伴奏的活動則嚴格明確時間。
  • 嚴禁甩鞭子、抽陀螺、放高音喇叭……邯鄲公安還大家一個「靜靜」
    近期,邯鄲市邯山區公安分局在邯山區羅城頭公園、新城購物廣場等公共場所設立警示牌,對甩鞭子、抽陀螺、放高音喇叭跳廣場舞等生活噪聲依法進行治理。入夏以來,邯鄲市邯山區民呼回應中心系統平臺收到群眾反映羅城頭公園、新城購物廣場等處生活噪音汙染問題20餘件,群眾反映公園、廣場內有人早上5點多就甩鞭子、抽陀螺,聲響巨大,晚上用高功率音響跳廣場舞、唱歌,附近居民苦不堪言,希望相關部門能加強管理。
  • 公園內甩鞭惹爭議,問題該怎麼改善
    幾聲鞭響打破了這份安詳,晚飯後,與鞭子有關的運動項目在公園裡多點「開花」,鞭子的聲響此起彼伏,遙相呼應。公園周邊高層建築林立,形成了天然的「回音壁」,一鞭子甩出去,伴著回聲「一鞭雙響」。「甩鞭子的又來了,咱走吧!」老人們正在長凳上扇著扇子閒聊,聽見鞭響,心煩意亂,移步離開公園。
  • 公園「廣場舞大媽」噪音小了,「甩鞭老大爺」也該管管了
    在公園裡散步聊天,本是愜意,突然幾聲鞭響卻讓人心驚肉跳。昨晚記者來到了藍靛廠公園,踩著紅色步道,飯後來散步健身的居民超過百人,沿著步道,廣場、綠地,錯落排布,走在公園裡滿眼的景致如盆景一般舒服。幾聲鞭響打破了這份安詳,晚飯後,與鞭子有關的運動項目在公園裡多點「開花」,鞭子的聲響此起彼伏,遙相呼應。公園周邊高層建築林立,形成了天然的「回音壁」,一鞭子甩出去,伴著回聲「一鞭雙響」。
  • 羽毛球技術的核心「發力」,提起鞭子抽起來
    提起鞭子——羽毛球技術中的舉拍; 鞭子向上揚起——羽毛球拍向後擺; 鞭子從上向下抽打——羽毛球拍從後向前甩動; 鞭子的前端擊中陀螺——羽毛球拍擊中羽毛球; 最後的動作是一樣的,那就是放鬆。
  • 人都需要一根鞭子
    這個馬蠅效應運用到我們生活中,也就是說,人是需要一根鞭子的,只有被不停的抽打,才不會鬆懈,才會努力拼搏,不斷進步,這根鞭子是壓力,是挫折和困難,是危機意識。有些人活得特別的墮落,每天過得沒有一點危機意識,懶懶散散,得過且過的過著每一天,我也不知道他活著是為了什麼?我覺得這類人真的需要一根鞭子,真的恨不得拿一根鞭子在後面使勁地抽打他。
  • 鞭子抽斷,男子眼眶甩進12釐米鐵絲
    患者張先生家中養了近20頭牛,幾天前早上,張先生在趕牛時,不慎將抽牛的鞭子抽斷了,用鐵絲擰制而成的鞭子突然崩出一根鐵絲瞬間扎進下眼皮。「我當時感覺眼睛突然疼得不行,以為扎進沒多深,就用手向外拽了拽,沒拽動。」張先生到哈醫大一院就診時向醫生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