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美媽很帥
去年夏天去朋友家玩,看見朋友的兒子浩浩正在全神貫注地看書,讓我驚奇的是他讀的竟然是沒有標註拼音的東野圭吾的推理小說,如果是高年級的學生倒還好,但他才上一年級呢!後來朋友告訴我,她在浩浩七八個月的時候就開始給他讀繪本了,然後隨著他的年齡來挑選幾本經典繪本,也沒有像其他家長那樣要求他背誦古詩詞,現在孩子背課文每次讀兩遍就能輕鬆背出來,對於浩浩如此驚人的記憶力,老師也表示,「當別的孩子還在拼音世界裡苦苦掙扎的時候,你家孩子已經開始讀東野圭吾了。」
浩浩的事跡更堅定了我每晚給兒子讀繪本的決心,並潛心研究怎麼做能有效開發寶寶的大腦,增強孩子的記憶力。
人類在睡覺的時候會不斷重複REM睡眠和非REM睡眠。REM睡眠是指身體處於睡眠狀態,而大腦仍然處於活動狀態;非REM睡眠是身體和大腦都處於靜止狀態。可能大家都有這樣的經驗,夢境中經常出現你睡覺前看過那部電影中的一些片段,或者睡前讀書想到的一些事物,其實這些所謂的「夢」是大腦在整合及鞏固記憶過程給你留下的一抹「殘影」。
心理學家尼古拉斯認為,睡覺之前看書能強化記憶力。這是因為REM睡眠期間大腦還處於活動狀態,不斷整合從五官中輸入大腦的新信息,而其中掌管記憶的海馬區會回放睡覺前所學習的新知識,從而讓這些知識記得更清晰更牢固。換句話說就是,在睡覺期間大腦也在學習。
2009年英國薩塞克斯大學做的一項研究表明,入睡前閱讀6分鐘可以減少壓力68%,比聽音樂還要有效。
睡前閱讀好處多多,聰明的父母會利用這個「記憶黃金時間」,跟孩子一起讀繪本。需要注意的是,父母不要為了讀而讀,要用心、用溫暖的語言及生動的表情將故事講出來。
剛開始的時候,美媽走了不少彎路,每晚給兒子讀繪本才都心不在焉,不是扯我的衣角,就是扣指甲。後來我改變了方式,不再規規矩矩照著書上的文字念,而是結合繪本中的圖畫、文字、意境,調整我的詞調及表情,甚至額外加入一些我自創的「小故事」,很快就獲得很好的反饋。當我想要讓孩子記住某個關鍵詞時,我就會聲調拉高、語速放慢、尾音拉長,再配以生動乃至誇張的表情,孩子覺得有趣,會扭過頭來看我,甚至會因此哈哈大笑。
日本奧運代表團專注力訓練特別顧問林成之指出,大腦特別青睞於的情緒,腦細胞對帶有情緒的信息更加敏感。這樣聲情並茂地讀繪本給孩子聽,不但對大腦的長足發展有好處,而且還能刺激海馬神經元,以此強化記憶。
在選擇繪本上我一向堅持選讀經典耐讀的手繪繪本,尋求高品質的閱讀。市面有很多電腦繪製的圖畫書,書中的形象太過單一,不管小熊、小貓還是小朋友都是頭大身小眼圓紅臉蛋,就好像一個模子刻畫出來一樣,偶爾看一下倒沒事,但一直看這種書,會阻礙孩子想像力的發展。
孩子雖小,但在他的人生啟蒙階段,我還是想讓他接觸好的藝術形象,這樣他今後對藝術的感悟會更高。《大師名作繪本館:小房子系列》當初打動我,是因為它生動而充滿美感的畫面,包含了地理與生命科普的啟蒙。通過詩一般的語言與細膩的畫面,帶孩子領略生命與自然之美,教會孩子怎麼面對危機,了解生命的發展歷程及各種工程車的工作內容。這個系列還獲得有繪本界奧斯卡之稱的「凱迪克金獎」!
而當初將《斯凱瑞快樂成長繪本》這套書收入囊中,是因為它用色活潑,故事幽默,人物形象鮮明,語言妙趣橫生,用孩子的視角及口吻講述一個個溫暖故事,是幫助孩子自主閱讀的經典繪本。事實也證明我選對了,每天早上起來兒子都會走到「繪本角」拿這個系列的書翻來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