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格來說,豪華品牌的旗艦級SUV已經脫離了民用消費區間,逼近百萬的價格讓大部分的消費者望而卻步。曾幾何時,寶馬X5就代表了這個級別的天花板,我相信有不少人和我一樣做過一些「不切實際」的夢。
然而隨著寶馬X7上市,寶馬X5讓出了家族旗艦的位置。另一方面,價格戰的硝煙已經瀰漫到了寶馬X5這個級別,它的對手紛紛換裝小排量渦輪增壓發動機,「自降身段」的目的自然是為了獲得更多的市場銷量。
儘管69.99萬的起售價(市場還有一定優惠)已經讓寶馬X5越發的觸手可及,但真正讓我正視「也許買寶馬X5不是不切實際的夢」這件事,還得從寶馬決定國產X5開始說起。
是的,寶馬X5即將要國產了。根據目前的最新消息,國產華晨寶馬X5最快將於2022年5月投產,新車的生產任務將由瀋陽華晨寶馬工廠承擔,其工廠已經開始進行了技術改造升級。
國產後的寶馬X5車型代號也將由現在的「G05」調整為「G18」,規劃年產能高達12.1萬輛,即便考慮到產能冗餘,這個產能也遠遠超過競爭對手,寶馬對其的自信可見一斑。
事實上,寶馬國產化的趨勢早已擺在了明面上。以前段時間亮相的寶馬iX3為例,這是一款由國內生產並且返銷全球的車型。
從2019年以來,寶馬就對大東、鐵西工廠的生產線進行了眾多技術性改造,寶馬iX3就是在鐵西工廠製造並組裝。而承擔國產寶馬X5生產任務的,則是產能更多的大東工廠。
其實國產意味著產品、企業、管理等多方面的推行和前進,但消費者真正關注的,往往是新車的價格。這很好理解,畢竟我們大家都是「逐夢之人」。在預測國產版寶馬X5的價格之前,我們先來看一個公式。
上面這個公式,是目前所有進口車型都將面臨的一個門檻兒。根據這個公式計算,我們可以知道當前進口寶馬X5 2.0T車型的稅費倍率約為1.43倍,而新車指導價格為69.99萬元,也就說進口X5的報關價格大約為48.94萬元。
國產之後,寶馬X5的排量大概率不會有任何變化,依舊是2.0T起售,因此消費稅依然是5%,僅是15%的關稅部分取消,計算後得出國產寶馬X5 2.0T車型稅費倍率約為1.25倍。
到這還沒完,因為還要省去美國至中國的運費、報關手續費等必要花費,所以新車稅前價格約為45~46萬元左右,再乘上1.25倍稅費倍率,我們大概就能了解到國產寶馬X5 2.0T車型價格56.25萬~57.5萬元這個區間左右。
我不知道大家怎麼看這個價格,反正就我個人而言,感覺它確實是低了,但也沒有低的特別離譜。
甚至粗略一算,我們會發現這個價格好像和帶有市場優惠的進口版寶馬X5差距不大。這其中主要有兩方面原因:
1. 國產之後的寶馬X5主要節省的是進口關稅,但進口車型本身就有2.0T發動機,排量並沒有繼續降低,導致消費稅沒有任何變化。
這也從側面說明了,如果未來奔馳GLE國產,並且換裝了2.0T發動機,那它下壓的價格也許才真的會帶給消費者驚喜。
2. 另一方面,我們還要從定位不同的產品之間的價格差方面去考慮。目前國產版寶馬X3的售價區間為38.98萬元~47.98萬元,即便算上市場優惠,它仍然可以穩穩在40萬元級別站穩腳跟。
所以無論是從定位、配置、還是競爭力的角度來看,國產寶馬X5的起售價幾乎不可能會低於50萬元。
儘管如此,如果我們考慮到曾經的寶馬X5是一款「百萬級SUV」,那我們有理由給起售價僅僅50多萬元的國產寶馬X5鼓鼓掌。
更何況,國產化替我們節省的不止有直接成本,還有許多隱性成本,比如售後保養、維修、部分零配件的售價等等。
提到寶馬的國產化,我們不得不提另一件「大事」,就是華晨集團向寶馬集團出售25%的股份。這其中固然有政策因素,當我國的汽車製造業逐漸發達,汽車行業的外資股比限制逐步取消後,很多廠商已經躍躍欲試的準備大展身手了。
率先行動起來的有特斯拉,如今寶馬也緊隨其後。其實寶馬的處境,相比其它豪華品牌要「舒坦」的多。
首先,華晨雖然歷史悠久,但如今華晨也知道自己手裡沒有好牌,從技術、到車型、再到管理幾乎全部掌握在寶馬手裡,對於出售股份這件事,它其實沒什麼抵抗力。
倒不如徹底做個甩手掌柜,掙多少就聽天由命了。畢竟寶馬不僅帶走了利潤,也同時帶走了很多令華晨頭疼的麻煩。
寶馬在成為了大股東之後,可以放心大膽的投資建廠,並且不用擔心會有其它不可控因素阻撓了,所以說寶馬其實在國產化這一步上是領先了。
但從政策層面考慮,外資車企的股比擴大是大勢所趨,而且時間並不會糾纏太久,如果這段時間寶馬沒有利用好自己「率先行動起來」的優勢,那很可能一段時間之後會被其它企業迎頭趕上。
除了企業的戰略層面之外,華晨寶馬在質量和可靠性上也一直是豪華品牌中的佼佼者。很多人擔心寶馬X5國產後質量會下降,我倒是覺得恰恰相反。
要知道,目前3系、5系、X3等車的可靠性十分出色,可見大東工廠對於生產寶馬車型已經有了很豐富的經驗,這是寶馬國產化之後,在產品角度相比於其它豪華品牌的一個重要優勢。
講完了寶馬X5國產化的優勢,下面給大家推薦幾款產品力過硬,並且未來有很大概率會國產的中大型SUV。這些車型曾經無一例外都是SUV市場的頂級產品,但隨著國產化成為主流,這些車型也註定會變得越來越來親民。
從消費者口碑的角度來看,奧迪Q7甚至比寶馬X5擁有更強的吸引力。在中期大改款之後,奧迪Q7各方面都有了巨大的提升.
整車的豪華感、科技感十分出色,再加上帶有託森差速器的機械式quattro四驅系統,整車的脫困能力大大增加。如果該車國產,它的銷量極有可能會成為同級別的領頭羊。
作為大眾的門面,途銳在中國的成名之路甚至比奧迪Q7還要一帆風順,產品力是一方面,它拖拽著波音747前行了150米這項世界紀律也還歷歷在目。
現款途銳的設計十分有科技感,這也符合大眾數位化的發展思路。值得一提的是,它同樣全系標配了託森差速器,這也是很多人對其青睞有加的重要原因。
其實奔馳GLE在國內的熱度不算非常高,一方面,奔馳曾經重新命名過SUV產品線。另一方面,該車偏向城市的屬性也限制了它在非鋪裝路面的能力。
不過奔馳GLE的豪華感依舊是所有豪華品牌中最濃厚的一個,國人對於奔馳品牌的喜愛程度,也從側面曾經了它在國產之後的溢價能力。
說真的,如果豪華品牌的中大型SUV國產化成為趨勢,那迎接市場的必將是一次大洗牌。
要知道,現在消費者對於汽車價格的接受度在逐年上升,曾經「去掉一個配置減多少錢」的想法,也在近些年變成了「加點錢我還能獲得那些配置」。
這樣潛移默化的改變,正在一點一點的拉近我們與那些高端車型的距離。那個看起來「不切實際」的夢,也從來沒有像今天一樣,觸手可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