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冷,氣候變化大,體質弱的孩子容易生病。現在父母會帶孩子去專科醫院,也就是兒童醫院,但是兒童醫院的科室太多了。有時候,他們整個早上都在排隊,被告知他們錯了。真的是瘋了!快來快來,玉姐一分鐘就教你「對症註冊」,這個指南很快就收齊了~
2歲以上的孩子會指出自己哪裡不舒服。3歲以上的孩子會簡單地用語言描述自己的不適症狀,比如疼痛或者頭暈。只要知道孩子哪邊不舒服,就很容易做到:
1.疼痛
根據孩子的痛苦程度,決定考什麼科目。
①牙痛
孩子牙疼牙齦腫,帶他去口腔科;經常劇烈運動後,建議帶他去心內科;牙痛伴有鼻塞、面部牽引不適,與耳鼻喉科有關。
(2)頭痛
孩子一側頭痛,無外傷,掛神經內科;有外傷就神經外科;孩子頭痛伴有耳鳴、流鼻涕、頭暈等症狀,要去耳鼻喉科。
(3)胃痛
肚子疼、腹瀉、噁心的孩子要帶去胃腸科;如果腹瀉伴有發熱,去腸道門診;右上腹部或右下腹部有急性腹痛的兒童,建議去普外科。
(4)腿痛
孩子睡覺時感覺腿疼,大概是生長痛。你只需要隨時觀察,注意給他適當補鈣。如果孩子腿部和腹部有壓痛,掛血管部;腿痛、關節腫脹的孩子需要去骨科檢查。
2.頭暈
頭暈通常伴有食欲不振和噁心。孩子站立或坐下時,有明顯的眼球轉動,神經內科要掛;當體位改變(坐起或翻身)時,如果頭暈更嚴重,建議去骨科或耳鼻喉科。兒童使用電子產品時間過長,感覺頭暈,建議直接去眼科;如果頭暈伴有面色蒼白和四肢無力,請致電心臟科或血液科。
3.其他部位不舒服
孩子飲食正常。如果皮膚突然起疹子,去皮膚科;如果您的孩子在添加新的輔食後出現紅疹,建議去過敏科。孩子睡覺時有一種厭倦感,經常被吵醒。建議掛耳鼻喉科;孩子睡覺時偶爾會有3-5秒的呼吸「暫停」,應該去呼吸科看醫生。另外,一旦出現胸悶、胸痛、呼吸困難等症狀,要及時去急診!
4.帶寶寶去看醫生。上午去好還是下午去好?
如果需要空腹檢查,尿檢,血糖檢測等。,建議你早點去醫院。早上6-7點尿檢和血糖檢測最準確。另外,哮喘症狀在早晨最為明顯,此時治療效果最好。如果不急,不建議一早去醫院。從經驗來看,等待時間和早上8點,10點半以後差不多。特別是建議你單純開藥或者複診錯過看病高峰期。一般來說,周一到周三上午10點之前會有很多人。建議選擇下午或者周末看病,可以節省時間。
5.第一次就診不要掛專家號
在初診階段,專家和非專家的醫療程序基本相同,通過家長的投訴給孩子發放檢查文件。專家不會用肉眼進行診斷,也需要一個正常的檢查過程。放心,坐在門診的兒科醫生都有10年以上的醫療經驗,第一次就診還是選擇他們比較好。檢查結果出來後,孩子需要接受進一步的治療。如果遇到疑難雜症,此時就要掛專家號。
6.等醫生的時候,好好想想這些問題
等醫生的時候,想想孩子有什麼明顯的症狀,症狀持續了多久,之前有沒有類似情況發生,最近有沒有吃特殊的食物,三天內有沒有相撞或者摔倒,看醫生之前吃了什麼藥,對什麼藥過敏,有沒有家族史或者過敏史。開藥後,醫生要記得詢問服藥時注意什麼,服藥多長時間,服藥期間是否忌口,何時帶孩子複診,日常生活習慣是否有所改變等注意事項。如果是帶孩子複診,最好帶上之前的病歷,或者簡單說明一下之前的病情,問醫生要不要調整用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