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歲的代淑清,為她的「流浪狗之家」堅持了5年,時常因養狗而忍受非議,生活陷入窘境。但是,代淑清也迎來了最為高興的事:籌建流浪狗救助中心的願望終於實現了。
8月,「流浪狗之家」正式更名為「西安西京犬業救助中心」,取得西安市民政局的合法登記,這也是我省第一家合法的獨立民間團體動保救助組織。
辦救助中心一直是個夢
代淑清對狗有特殊的感情。幾年前,因為自己的愛犬丟失,焦急的她開始沿街尋狗。「一看到流浪狗,就覺得有義務去收養它們。」代淑清開始收養流浪狗。漸漸的,有人撿了狗也送到她這裡來,狗越撿越多、也越養越多,最多的時候超過200隻,她為她的狗建立了一個「流浪狗之家」。5年時間,狗的開支越來越大,但是她還在堅持。
狗多了,代淑清租村民的瓦房養狗,但「流浪狗之家」仍然只是一個「收容站」。一遇到狗生病她就犯愁。能不能建個救助中心,救助這些流浪狗,一直是她心中的夢。
3畝地建起「救助中心 」
這個夢等了5年終於實現。今年,郝偉將自己在長安區鬥門經營的流浪狗基地搬遷,與代淑清合作,收養流浪狗也達到300隻。兩人開始合作申請成立「西京犬業救助中心」。8月13日,經過數月的等待,西安市民政局正式批覆,對西安西京犬業救助中心準予登記。中心為法人民辦非企業單位,業務主管掛靠西安市農業局。
昨日下午,記者走進西安市未央宮東葉寨的救助中心。這座新租用的院落佔地3畝,每年租金2萬元。雖然門前的「灰渣路」雨天泥濘的像山路,晴天又像是通往垃圾場的路,但是代淑清說,這已經很好了,原來的木柵欄門已經換成了大鐵門,像模像樣了。
身份合法了 養狗勁頭足了
有了合法的身份,流浪狗之家必須像企業一樣運營。
這兩天,救助中心的牌子掛起來了。人事分工也開始明確,合作夥伴郝偉擔任救助中心主任,代淑清夫婦負責流浪狗的餵養和管理。
郝偉說,成立中心最大的目的是通過救助讓更多的人對流浪狗有關愛之心。身份合法後,中心會按照管理章程,更科學規範地飼養流浪狗。
因為流浪狗收養可能涉及到或多或少的民間捐助,收養者以個人身份接納財物,因無人監管,可能會引來各方的不信任。郝偉說,雖然中心的捐助非常有限,但是,身份合法後,中心的一切事項包括財務,都可以廣泛接受社會和政府主管單位的監督。
真心愛狗的人可以領養
代淑清說,收養流浪狗多年,要感謝的人實在太多。
2008年,每月數千元的飼養、醫藥開支,讓夫婦倆難以為繼。現在狗多了,養狗的費用每月少說幾千元,多則上萬。代淑清說,要感謝很多熱衷救助小動物的愛心人士,也要謝謝理解她的周圍鄰居,因為他們,讓她有信心堅持下去。
代淑清說,她希望能實現循環救治,沒有疾病的流浪狗,希望有愛心人士來領養。
郝偉說,救助中心成立後,如果有市民發現流浪狗,也可以給他們送去,只要是生活無法保障,威脅到生命的,他們都將義不容辭地給予收養救助。本報記者 孫洪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