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香港2月24日電 題:(香港百姓故事)高薪女白領入村親創「流浪狗之家」年均安置逾百犬
中新社記者 江家岱
新界西北的角落裡,垃圾車駛進駛出,捏著鼻子攀上斜坡,雜草叢中整齊排列著一座座中式土墳;阡陌盡頭隱約看見一排老式民房,50隻遭人遺棄的流浪狗時而發出警惕的犬吠,時而扭打嬉戲。
這就是都市白領陳東遙親自創立的香港動物領養中心。6年前,她放棄了月薪逾4萬元(港元,下同)的都市生活,專心為無家可歸的流浪狗提供領養配對服務。短短數年已成功為500多隻「孤兒動物」找到了新的主人,堪稱港版「流浪狗之家」。
根據香港漁農自然護理署的統計,自2007年起,每年有逾萬隻遭人遺棄的流浪貓狗被執行所謂的「人道毀滅」,最高峰時曾達1.8萬隻。但每年通過漁護署及動物福利團體成功獲領養的動物僅有700至1500隻不等。
由於香港公共屋村禁止飼養寵物,陳東遙無奈為狗遷居新界村屋。在富商友人的鼓勵下,2006年合作創辦了領養協會。T恤印好了,牌照落實了,首批20隻遭人遺棄的小狗亦順利入住元朗新屋,正當她潛心制定發展藍圖時,一封電郵幾乎讓所有努力付諸東流。
出於私人原因,投資人決定退出,其後更突然「人間蒸發」。面對合夥拍檔的冷漠,陳東遙選擇了堅持。她毅然辭去了美國公司的優薪職位,穿起套鞋,拿起掃把,親力親為照顧每一隻被主人遺棄的寵物。
每天6點起床,從清掃籠舍、餵狗糧到接聽求助熱線、尋找領養人,沒有雙休日,沒有公眾假期,終日與狗為伴,最大的滿足感莫過於看到狗狗入住新家。朋友笑她貌若「村姑」,她卻視鄉村生活為一生中最快樂的時光。
2個月後,陳東遙從義工口中得知,某繁殖場決定遺棄數十隻金毛尋回犬。她立刻帶領同伴前去勘察。由於長期被關押在狹小的空間內被當做「生殖機器」,狗狗的外貌已嚴重損毀,有些乳頭壞死,有些更出現殘疾,體弱消瘦,加上年齡偏大,獲得領養的機率很低。「望著她們怯生生的眼神,我只想讓她們安享晚年。」經過協商,陳東遙最終帶走了20隻「老弱病殘」。
剛回到中心,她就發現其中一隻狗出現氣喘甚至呼吸困難,原來是感染了致命的心絲蟲病,全部20隻金毛犬無一倖免。巨額的醫療費沒有讓她退縮,經過多次協商,每隻花費4000多元,共計10萬元,陳東遙自掏腰包拯救了在常人看來價值不大的中老年繁殖犬。讓她欣慰的是,儘管其中一隻不幸夭忘,另外17隻金毛犬很快就找到了新歸宿。
在妻子的感染下,原本掌管某英國電子工程公司大中華區業務的丈夫也加入了愛心行列。陸森迅放棄了年薪近百萬元的職位,負責照看每隻流浪狗的生活起居。在丈夫眼中,陳東遙是個理性的慈善家,除了一顆憐憫之心,更需要可持續的循環管理;只有當更多人意識到領養動物的必要,才能源源不斷地拯救更多無家可歸的「小傢伙」。
在夢工廠電影《流浪狗之家》中,安迪和布魯斯起初只是為了愛狗找一個安身之所,偶然間開始了領養群狗的歷程。最後在媒體的曝光下,狗狗旅館得以合法,幷獲得了經濟支持。現實中,陳東遙和她的團隊,深入社區和學校,通過創立「愛心小天使」試圖彌補政府教育的缺失,以喚醒更多人通過領養動物構建人狗和諧的終極目標。(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