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亞薩湖情侶鸚鵡知識科普,這些你可能不知道!

2020-12-07 百聞動物

尼亞薩湖情侶鸚鵡,拉丁學名為Agapornis lilianae,也稱尼亞沙愛情鳥、尼亞情侶鸚鵡、尼亞牡丹鸚鵡,屬於脊索動物門、鳥綱、鸚形目、鸚鵡科的一種動物,英文名稱是Nyasa Lovebird,命名人為Shelley,命名時間是1894年,族是非洲鸚鵡族。

它身長13.5cm,28-37g 。這種鸚鵡鳥體為綠色,臉部為橘紅色;頭頂和胸部上方散布些淺粉紅色的羽毛;胸部下方、腹部和尾巴內側覆羽為黃綠色;尾部上方淺綠色,尾巴綠色;眼睛外有一圈粗寬的白眼圈,鳥喙紅色,虹膜紅棕色。幼鳥體色較暗,鳥喙帶有黑色。

尼亞薩湖情侶鸚鵡主要棲息於充滿樹木的河谷地區、偏好金合歡屬植物,會在600米到1000米之間的林區活動,有時候會依照不同季節前往高地林區、平原地區和草地活動。尼亞薩湖情侶鸚鵡通常會組成20到100隻的族群,當穀類做物成熟時他們會前往農耕區,會聚集好幾百隻的族群;平時白天他們大多在地面覓食,會在灌木叢林或是低矮的樹上活動,對水源非常依賴,往往一天要前往水源處飲水數次;在飛行的時候會伴隨刺耳的鳴叫,因此相當顯而易見。尼亞薩湖情侶鸚鵡主要以地面上的草類種子、漿果、水果、植物嫩芽等為食。也會定期前往農耕區覓食穀類作物,有時候會造成相當程度的損害,因此被視為農業害鳥。

它在野外的繁殖季為1月到7月,會尋找枯死的樹洞築巢,也會尋找當地一種名為水牛織布鳥廢棄的巢穴使用;尋找枯死的樹洞為築巢地點,也會在峭壁上的裂縫中築巢;人工豢養的尼亞薩湖情侶鸚鵡非常容易繁殖,繁殖期大多在春季開始,可以提供20*20*30公分的厚木巢箱;一次會產下3到6枚卵,孵化期為20天,幼鳥羽毛長成約需32天。如果缺乏礦物質,親鳥會有拔去幼鳥身上羽毛的傾向,照顧得宜一年可以繁殖數次,但是為了親鳥的健康一年最好不要超過兩次。

此物種目前已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ver 3.1:2008年鳥類紅色名錄。

文中圖片均為網絡圖片,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

相關焦點

  • 紫冠吸蜜鸚鵡知識科普,這些你可能不知道!
    紫冠吸蜜鸚鵡,拉丁學名是Glossopsitta porphyrocephala,也叫紫頂鸚鵡,屬於脊索動物門、脊椎動物亞門、鳥綱、今鳥亞綱、鸚形目、鸚鵡科、吸蜜鸚鵡亞科的一種動物,英文名稱是Purple-crowned Lorikeet,命名人為Dietrichsen,保護狀況是
  • 牡丹鸚鵡分類大綱
    2.費氏情侶鸚鵡 Agap0rnis fischeri 該種即為平時最常見的棕頭牡丹。3.尼亞薩湖情侶鸚鵡 Agap0rnis lilianae 該種是外形最類似費氏牡丹的種類。3.尼亞薩湖情侶鸚鵡 【物種名稱】尼亞薩湖情侶鸚鵡【別名】尼亞薩愛情鳥、莉蓮愛情鳥【拉丁學名】Agapornis Lilianae
  • 動物小百科:關於黑翅情侶鸚鵡你不得不知道的知識!
    黑翅情侶鸚鵡,拉丁學名為Agapornis taranta,別稱黑翅愛情鳥、衣索比亞愛情鳥、黑翅牡丹鸚鵡,屬於脊索動物門、脊椎動物亞門、鳥綱、今鳥亞綱、鸚形目、鸚鵡科的一種動物,英文名稱是Black-winged Lovebird,命名人為Stanley,命名時間是1814年,族是非洲鸚鵡族
  • 桃面情侶鸚鵡的餵養小知識,教它說話時要清晰有力
    大家千萬不要認為這是壞事,咬東西可以讓我們的小鸚鵡能夠變得更加的健康,我們平時可以給它們購買一些讓它們咬著玩的小玩具,但這些東西的材質要特別注意,否則可能會事半功倍,相信這都是大家不願意看到的。
  • 《我的世界》你一定不知道的三大冷知識——鸚鵡,還不進來看看?
    今天我們介紹一下我的世界中鸚鵡的冷知識。關於鸚鵡的冷知識,一共有三個下面狗哥為大家一一介紹首先是鸚鵡的馴服和生成 鸚鵡一般生成在叢林地形中,是一種被動生物,也就是永遠不會攻擊任何生物,所以想找一個幫你打怪的寵物,還是去針葉林裡去馴服狼和狐狸去吧,鸚鵡唯一的用處就是好看,沒有別的,就是個花瓶。
  • 鳥的小知識:性格活潑可愛的面罩情侶鸚鵡,大家想了解一下嗎?
    觀眾朋友們大家好,歡迎收看本期的鳥的王國,現在人們的生活越來越好,有很多人喜歡餵養寵物,寵物有很多種,因為每個人的愛好不一樣,有很多愛鳥人士喜歡餵養鳥,鳥的品種有很多,我們今天要說的這個鳥的品種是面罩情侶鸚鵡,它們別稱是面罩愛情鳥、黑偽裝情侶鸚鵡、黑頭牡丹等。
  • 情侶鳥 牡丹鸚鵡
  • 玉蟬花知識科普,這些你可能不知道!
    性喜溫暖溼潤,強健,耐寒性強,露地栽培時,地上莖葉不完全枯死。對土壤要求不嚴,以土質疏鬆肥沃生長良好。玉蟬花產黑龍江、吉林、遼寧、山東、浙江。該變種為園藝變種,品種甚多,植物的營養體、花型及顏色因品種而異。葉寬條形,長50-80釐米,寬1-1.8釐米,中脈明顯而突出。
  • 牡丹鸚鵡亦稱情侶鸚鵡、愛情鳥!
    牡丹鸚鵡亦稱情侶鸚鵡、愛情鳥。屬鸚形目,鸚鵡科,計有9個品種,均產於非洲。 牡丹鸚鵡在我國飼養共有3個類型:即黑頭牡丹鸚鵡、紅牡丹鸚鵡和黃頭牡丹鸚鵡 牡丹鸚鵡屬Agapornis,希臘語中「Agape」是愛的意思,而「Ornis」則是雀鳥的意思。
  • 這些冷知識你知道多少?
    本文來源:紐西蘭旅遊局旅業資訊作為紐西蘭旅業達人除了目的地與產品要深入了解當地的八卦冷知識也得知道一些來 燈光往這裡打旅業菌幫你整理了13條紐西蘭冷百科大聲告訴我你知道哪些?紐西蘭本土鳥類的確不少,三種胖鳥最為人津津樂道,它們分別是——國寶奇異鳥Kiwi超呆萌的鴞鸚鵡Kakapo以及天不怕地不怕尤其不怕人的啄羊鸚鵡KeaSource: wellingtonzoo.com旅業菌小紙條戳此看 紐西蘭萌寵介紹
  • 鸚鵡從小養大就不認生?那你就錯了,家養鸚鵡甚至會咬你
    為什麼我的鸚鵡只喜歡我碰觸它的頭而不是它的全身呢?為什麼有的鳥兒用嘴梳理我的頭髮而不是像狗那樣舔我的呢?為什麼它對於陌生的鳥或陌生人那麼挑剔排斥呢?原因很簡單,絕大多數人工飼養的鸚鵡種類與野生種類的遺傳基因是一樣的,因此,它們做的很多事情都是出於能夠有效地在野外生存的本能。比如說,我們知道用嘴梳理羽毛對保持鸚鵡處於健康狀態來說是很重要的。
  • 闢謠:鸚鵡從小養大就不認生?那你就錯了,家養鸚鵡甚至會咬你
    原因很簡單,絕大多數人工飼養的鸚鵡種類與野生種類的遺傳基因是一樣的,因此,它們做的很多事情都是出於能夠有效地在野外生存的本能。比如說,我們知道用嘴梳理羽毛對保持鸚鵡處於健康狀態來說是很重要的。鸚鵡不能靠自己梳理頭部的羽毛,因此它們常常讓別的鸚鵡幫忙梳理頭部的羽毛,允許另一隻同伴梳理它的頭部的羽毛表現出鸚鵡的社會化過程。
  • 寵物鸚鵡種類多,好養的鸚鵡你知道有哪些?
    不知道大家還記得不,今天小編給大家介紹寵物鸚鵡。鸚鵡不僅僅是外向長得好看,他們的智商也是感人的。加長身上美麗的羽毛,重點是還能學人說話。漸漸得到了飼養者得喜歡,但大家真的對鸚鵡了解嗎?哪些鸚鵡好養呢?往下看,給大家細細說說。虎皮鸚鵡是是屬於體型小的一種鸚鵡,在所有的寵物鸚鵡中是飼養數量最多的品種之一。他裡面也是分有很多不同的品種,它的性格頑皮可愛。
  • 卿卿我我,甜甜蜜蜜,它們是情侶鸚鵡| 神奇的生物
    灰頭情侶鸚鵡(馬達加斯加情侶鸚鵡) 費沙氏情侶鸚鵡(棕頭情侶鸚鵡) 上個全家福情侶鸚鵡多為群居,主要食用果實、蔬菜及種子。只有少部分的情侶鸚,雌雄的外型有明顯得差異,如黑領情侶鸚鵡、灰頭情侶鸚鵡及黑領情侶鸚鵡。其餘的都不能夠從外表分辨性別。
  • 「我的世界」MC關於鸚鵡的秘密 你也許還不知道
    鸚鵡鸚鵡有多種顏色,湖藍色,藍色,紅色,綠色,灰色,總有一種顏色適合你。鸚鵡鸚鵡是一種非常粘人的生物,你一旦被它們喜歡上,它就會一直粘著你,像個跟屁蟲,非常有趣。鸚鵡鸚鵡可以與一些敵對生物保持和諧共處,你常常會看到鸚鵡粘著這些可怕的傢伙,它們正在學西這些傢伙的語言呢(笑)。
  • 情侶鸚鵡「受聘」當「迎賓」
    永安百貨還「聘請」了兩位工號Y001、Y002的特殊員工———一對情侶折衷鸚鵡———在一號門門口擔當「迎賓」,每天以特殊的方式迎送永安消費者,成為一對朝九晚五的「鸚鵡白領」。  兩隻鸚鵡一出現在門口,就引來群眾圍觀,兩個小傢伙現在只有幾個月大,還不會講話,要等到一歲左右才能開始學舌,將學習「你好,歡迎」之類的「迎賓用語」。
  • 我的世界:關於「鸚鵡」,你可能不知道的16個事實!
    如果你打開JAVA版右下角的聲音字幕,你偶爾會看到「鸚鵡:低吼~」(它在學殭屍叫)6、聊天倒不如跳舞;可能女性的心思可能就是比較細膩,所以《我的世界》的鸚鵡,也就擁有了在播放唱片時,翩翩起舞的特性。音樂響起時,它會停下,呆著唱片機旁邊。
  • 郊狼知識科普,這些你可能不知道!
    分布於北部地區的郊狼此毛普遍較粗較長,具灰黑色上體;而在沙漠地區發現郊狼皮毛較短,顏色更黃;有些可能還有紅褐色的色調,並在極少數情況下,可能看到完全是黑色的郊狼。有學者認為東北郊狼和鱈魚角郊狼可能是與紅狼雜交的品種。郊狼也可以與狼或狗雜交。郊狼體型中等、勻稱,四肢修長,趾行性,利於快速奔跑。頭顎尖形,顏面部長,鼻端突出,耳尖且直立,嗅覺靈敏,聽覺發達。
  • 英語繪本57 Birds 原來這些動物都是鳥類,漲知識了
    大家的暑假生活都開始了吧,暑假可是進行親子閱讀的好機會,在這兩個月中我們可以一起來漲一波知識。 今天我們來看海尼曼英語分級閱讀繪本預備級57 Birds,這本繪本中我們可以看到各種各樣的鳥,小朋友們,你認識這些鳥麼?可以一邊看繪本,一邊查資料看看這些究竟是什麼鳥哦。
  • 王企鵝知識科普,這些你可能不知道!
    活動時間不固定,白天夜晚都有可能,它們常年分散到大洋中,分成小群進行捕食。王企鵝主要以甲殼類動物為食,偶爾也捕食小魚和烏賊。此物種產地在阿根廷、智利、福克蘭群島、法國南部領、赫德島和麥當勞群島、南喬治亞島和南桑威奇群島。南極洲、澳大利亞、巴西、紐西蘭、聖赫倫那島、阿森松島和特裡斯坦達庫尼亞群島、南非、烏拉圭。布維島。王企鵝的棲息地遍布7座島嶼以及印度洋和大西洋南端的眾多群島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