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翅情侶鸚鵡,拉丁學名為Agapornis taranta,別稱黑翅愛情鳥、衣索比亞愛情鳥、黑翅牡丹鸚鵡,屬於脊索動物門、脊椎動物亞門、鳥綱、今鳥亞綱、鸚形目、鸚鵡科的一種動物,英文名稱是Black-winged Lovebird,命名人為Stanley,命名時間是1814年,族是非洲鸚鵡族。
它體長17釐米。這種鸚鵡鳥體為綠色,額頭、鳥喙和眼睛之間、眼睛周圍紅色;胸部、腹部、翅膀內側覆羽為淺綠色;翅膀內側覆羽和飛行羽為黑色;尾巴為綠色;鳥喙紅色;虹膜深棕色。雌鳥頭頂沒有紅色,翅膀內側為綠色。幼鳥的顏色和雌鳥很像,但是體色較暗淡,鳥喙為黑底黃棕色,要到3或4個月開始才會漸漸開始變成成鳥的顏色,完全長成成鳥般的體色需要8到18個月。黑翅情侶鸚鵡 、雄鳥為濃綠色的、而額頭部位、眼圈、以及眼部周圍的羽毛帶深紅色的、後翅羽變為黑色。雌鳥的眼部或額頭無紅色、下翅羽為綠色、是黑中帶一些綠色。黑翅情侶鸚鵡屬於來自衣索比亞的高原鳥類。
其主要棲息於森林高地,偏好檜屬植物、合歡屬植物和大戟屬植物;介於1800到3200米的熱帶草原也是他們活動的地區。
黑翅情侶鸚鵡平時大多組成8到20隻的群體,會在棲息的樹木附近會聚集許多族群;偏好比較高大的樹木,通常都會在破曉時分飛到覓食地區搜尋食物,然後在夕陽西下前一小時抵達樹洞,然後整晚待在同一處枯死的樹洞內,數隻鳥會一起彼此警戒守候。野生的黑翅情侶鸚鵡、生活在熱帶叢林中、常集大群生活、一般在樹洞中營巢繁殖,以各種植物種子、水果和槳果為食。在南方,該鳥常集群危害農作物及果園,遭到當地農民驅趕。食物:黑翅情侶鸚鵡主要以種子、漿果、水果為食。
該物種分布範圍廣,不接近物種生存的脆弱瀕危臨界值標準,種群數量趨勢穩定,因此被評價為無生存危機的物種。
此物種目前已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 2012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低危。
文中圖片均為網絡圖片,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