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就是宇宙中的一粒塵埃,宇宙到底有多大?

2021-01-10 小馬談今古

地球就是宇宙中的一粒塵埃,宇宙到底有多大?

人類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也是地球上唯一高智商的生物,當我們徜徉於大自然的懷抱,感慨地球環境之壯美的時候,感覺自己何其渺小!

然而,隨著人類科技的高速發展,人類對自然的認識也越來越多。慢慢地,我們發現,就算我們生活的地球,大多人心中的超級存在,在整個宇宙中也就像地球的一粒塵埃一樣渺小。宇宙到底有多大,宇宙中是否還有其他高等文明存在,我們人類生存的意義又是什麼?

地球如同宇宙中的一顆塵埃,這並非誇大其詞,宇宙中存在著遠大於地球的星球。在太陽系中,木星和太陽是體積最大的兩個天體,前者是地球的1320倍,後者是地球的130萬倍。

然而,放眼太陽系外,還有更多更大的天體,它們的尺寸甚至遠超太陽,例如,大角星的體積是太陽的1.6萬倍,心宿二的體積超過太陽3.1億倍。但由於這些恆星離我們十分遙遠,我們從地球上所看到的它們只是不起眼的星點。

在浩瀚的星海中,甚至還有遠大於心宿二的恆星,目前已知體積最大的恆星是盾牌座UY,它的體積為心宿二的16倍,超過太陽49億倍,這個龐然大物可以裝下6400萬億個地球。

假設地球的體積變為目前的6400萬億倍,那麼,地球半徑接近12億公裡,周長可達75億公裡。倘若對蹠點(關於地心對稱的兩個點,這是地球表面上相隔最遠的距離)上的兩個人要進行通信,以地球人現在的技術,儘管無線電信號的傳播速度為光速,高達30萬公裡/秒,但信號從一端傳到另一端仍然需要3.5小時。民航飛機的巡航速度約為900公裡/小時,從一個點飛到它的對蹠點,所需的時間將要達到475年。普通飛機的最大航程只有1.5萬公裡,而人類壽命只有百來年。即便換乘每秒7.9公裡的宇宙飛船,從一個點飛到其對蹠點的時間也要15年。

除了這些星球,還有更大的星系,超星系,地球在其中究竟算怎樣的存在,人類生存的真正意義又是什麼?

相關焦點

  • 宇宙到底有多大?
    宇宙有多大?當您讀完這篇顛覆認識的文章後,哈勃天文望遠鏡會告訴您答案。由於對整個世界有清晰的認識,人們對外太空生命的幻想從未停止。與此同時,大量美好而精彩的神話競相湧現。隨著現代科技不斷進步,人類的認知範圍已由小小的地球擴展到無窮的宇宙。然而,無邊無際的幻想沒有影響人們對於「同伴」的期待。
  • 宇宙中的地球是孤寂渺小的,用比喻來說:一整片沙漠中的一顆細沙
    以我們生活的地球為例。在古代,人們只知道地球很大,但他們不知道它有多大。在古代,人們對仰望星空知之甚少。很久以前,人們認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天空中的星星、月亮和太陽都是地球的一部分。然而,隨著人類的發展,特別是進入科技時代後,我們知道地球不是無限的,而是一個有限的星球。
  • 宇宙有多大,人就有多渺小
    8、雖然人類號稱走遍了地球的每一個角落,但地球上71%的表面都被水給覆蓋著,人類到過的地方不過5%,其它的地方對人類來說還保持著神秘。9、而我們的地球其實在宇宙中也就是個小不點,遠的不說,光太陽的直徑就達139.2萬公裡,比地球直徑1.2萬公裡可大多了。10、換句話說,太陽的直徑大約是地球的109倍。
  • 宇宙廣袤無垠,但到底有多大呢?科學家:你可能會驚掉下巴
    宇宙廣袤無垠,但到底有多大呢?科學家:你可能會驚掉下巴說到宇宙,我們先想到的就會廣袤無垠。與整個宇宙比起來,我們就像是渺小的塵埃,體會著宇宙的偉大。在生活中,我們經常聽到小孩子對宇宙充滿期待,但是大人只會將他們的話當做是一個玩笑。但宇宙到底有多麼大呢?
  • 宇宙最大恆星能有多大?太陽宛如一粒塵埃-太陽,恆星,宇宙 ——快...
    太陽是距離地球最近的恆星,它能裝下130萬個地球,要知道有超過70億人居住在地球上。因而,太陽的個頭非常龐大,超乎我們的想像。然而,與宇宙中的眾多其他類型恆星和天體相比,太陽又是微不足道的。當然,我們的太陽並非個頭最小的恆星(這個頭銜屬於紅矮星),但它絕對遠非最大的恆星。那麼,恆星究竟能有多大?
  • 宇宙生物最大能長多大呢?恐龍、藍鯨不算啥,真相超乎我們想像
    宇宙生物最大能長多大呢?恐龍、藍鯨不算啥,真相超乎我們想像 宇宙大爆炸,伴隨著整個在整個的宇宙當中所出現的各種的生物、天體等等,當然在整個的天體時代之下更是孕育出了繽紛的物種,我們所生存的地球也不過是其中最為微小的一個,除此之外還湧現出了宇宙的生存法則,在適宜的條件之下就能夠不斷成長與變化,這似乎對於我們來說就是一個奇蹟,而人類更是獨樹一幟,已知發現的生物是唯一的高等智慧的生物。
  • 宇宙到底有多大?讓哈勃望遠鏡告訴你答案
    自從對整個世界有了清楚的認識,人類從未停止對在星空中生活的幻想,因而許多美麗而迷人的神話誕生了。在科技發達的時代,人類對世界的認知範圍已經從小小的地球擴展到了廣袤的宇宙。然而,眼界的開闊並沒有影響人類對「同伴」的渴望。圖解:哈勃望遠鏡。
  • 除了地球,宇宙中還有生命存在嗎?
    夜晚,舉目四望,繁星點點,忽明忽暗,我們都不禁感慨宇宙之廣袤。其實在宇宙中,那些我們能看到的無數個明星,除了月亮以外,恐怕都是地球的無數倍。如果把人看成細菌,地球看成桌球,那些星星們恐怕都是足球、籃球、大石榴吧!那麼,在那深遠的太空裡,有多少星球,又有那些星球有生命呢?
  • 宇宙中的地球,如螞蟻一般弱小
    大家好我是悅小書,今天給大家帶來的是《三體》這本科幻小說一個宇宙中的質量是有限的,高級的文明可以利用科技的發達去掠奪這些質量,利用這些質量他們可以開闢自己的小宇宙,而當這些質量被掠奪之後,宇宙就會被直接分解而導致毀滅。
  • 最大宇宙結構有多大?——揭秘武仙-北冕座長城。刷新你的三觀
    說起長城我們都知道,中國有一個萬裡長城,是世界第八大奇蹟。但是有多少人知道,在宇宙中也有一個長城,這個長城是人類目前已知最大的宇宙結構,它的存在絕對會顛覆你的三觀,它就是武仙-北冕座長城。在宇宙中,人類的認知很容易會被顛覆,我們不是一個詞語叫「天文數字」?就是講這個數字太大了,超乎想像。
  • 親身感受宇宙的浩瀚與人類的渺小,絕對震撼!(多圖)
    100萬公裡這是地球和它的軌道,也就是地球的引力範圍。10億公裡這是地球在太陽系中的位置,我們已經基本看不見地球了。然而這個數字根本不值一提,在宇宙中基本的距離單位是光年。1光年這就是距離1光年的太陽系,1光年到底有多長呢?1光年就等於光速走1年的距離。光速1秒等於30299,792,458米,可以繞地球7.5圈。1光年等於9,460,730,472,580,800米。
  • 宇宙中最大的生物有多大?會不會有上百萬光年?
    宇宙中可能存在一些生物,它們的大小可能超乎你的想像,但是凡事有一個限度,宇宙中會不會有體型達到幾百萬光年的生物呢?個人覺得是沒有的,如果真的有的話,我們應該已經可以發現它們,怎麼還會在這裡推測呢?
  • 宇宙到底有多大?看完這些一環套一環的思路,你可能會感到害怕
    古時候的人們,認為地球就是整個世界,天上的太陽,月亮和星星都是地球的一部,或者認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但隨著人類文明的不斷進步,對於地球的認識也越來越多,同時也有了一部分宇宙的認知。工業革命開始,科技開始發展,天望望遠鏡出現後,人類也能夠看到宇宙中的一些天體,對宇宙有了新的認識,但這個時候,人們還無法意識到宇宙的浩瀚和廣闊。當人類的第一顆人造衛星進入太空,天文望遠鏡也發射到太空中,從太空中我們才真正明白宇宙太大了,那宇宙到底有多大呢?下面我們就一環一環來分析一下。
  • 宇宙很大但仍有限度,宇宙之外的空間呢?它該有多大?裡面都有啥
    我們的宇宙十分廣大,但是再廣大的東西也是有它的邊界的,沒有什麼無限的東西,科學家們通過觀測和推論認為,如今宇宙的可觀測規模約為直徑930億光年,這是以我們的地球為中心來計算的。被各領域科學家們廣泛接受的宇宙大爆炸理論認為我們的宇宙產生於極其微小的奇點的一次大爆炸,之後它就開始了快速的膨脹,其邊緣部分遠超光速,而宇宙的誕生已經有138億年,根據這一理論進行推論,宇宙膨脹的規模再大也是有限的,因此我們的宇宙的規模並非無限大,而是一個有限度的事物。雖然我們的宇宙已經很大,但是宇宙之外的空間肯定大得多,甚至我們無法想像它有多大。
  • 宇宙時間盡頭是什麼?人類對宇宙有多渺小?蘇軾早已用一句詩描述
    我相信,在每一個晴朗的夜晚,無數人曾經仰望星空,都會發出這樣的感慨:宇宙究竟有多大?宇宙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又是什麼時候結束的?我們人類在宇宙中處於什麼位置?人類文明的出現,對宇宙有什麼意義?我是誰?我從哪裡來?要到哪裡去?我存活在這世間的意義究竟是什麼?
  • 宇宙中最初的氫和氦
    宇宙是一個物質的世界,在人類沒有走出地球之前,我們從宏觀上看到的地球,到處都是各種物質,大地,高山,海等這些宏觀可見的東西,它們都是物質構成的。 當我們走出地球看到了浩瀚的宇宙之後,認知也有了大幅提升。在很多人看來,宇宙是真空的,天體之間的距離也非常大,平均都在數光年以上,天體之間的空闊地帶應該沒有物質的存在。可事實上,宇宙沒有絕對的真空,在我們認為沒有物質的真空中,仍然存在著一些微觀粒子,只是我們肉眼看不到。
  • 一粒沙子被放大1000倍後,科學家發現裡面的結構形似微型宇宙
    自宇宙誕生以來,距今已經有大約138億年的時間,在這一期間宇宙不斷地在膨脹。也就是說,宇宙已經膨脹了大約138億年了,而且它依然還在不斷的膨脹。由於宇宙不斷膨脹,科學家們就一直無法測出宇宙的實際大小。只有一個「可觀測的宇宙大小」能被大概的測量出來。
  • 宇宙中穿行了43年的探測器,曾拍下一張照片,劉慈欣:地球太渺小
    宇宙中穿行了43年的探測器,曾拍下一張照片,劉慈欣:地球太渺小如下圖,在這張照片中,地球在浩瀚的宇宙中,就像一粒灰塵一樣渺小,就連我國著名的科幻小說作家,著有小說《三體》的劉慈欣看過照片後都表示:地球真的太渺小了。
  • 黑洞中的物質密度有多大?和你想的不一樣!把地球、太陽和宇宙壓成...
    關於黑洞的質量和體積的計算,有一個公式叫史瓦西半徑公式,就是專門用來計算黑洞的體積的,其計算公式為 R=2GM/C的平方。史瓦西半徑公式公式中R稱為事件視界,G為引力常數,M為黑洞質量,C為光速。更加讓人吃驚的是,如果用這個公式去計算整個宇宙如果變成黑洞會有多大?
  • 最大的生物有多大?宇宙中有可能存在體型像行星一樣大的生物嗎?
    根據相關的研究,曾經的地球還出現過巨蟲時代的。那時候的一隻蜻蜓的體長都能有一米。可以想像一下,體長一米的蜻蜓放在現在,人們肯定會感到恐懼,以為是外星生物入侵地球了。如今地球上最大的生物應該就是生活在海洋裡的藍鯨了。雖然藍鯨也很大,但為什麼有一種隨著時間的推進,地球上的生物都變得越小的感覺呢?即使是作為地球主人的人類,平均的身高也不過才一米七左右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