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慄彌陀寺籌辦老人照護村感善信慷慨捐五千餘坪土地

2021-01-08 佛教在線


高齡82歲的張徐三妹女士(前排中)受彌陀寺住持悟成法師(前排右二)的感召,捐土地5000坪幫助興建「彌陀村」/記者鄭鴻達攝


已興建的安身療房,目前已可容納約200名長者居住/記者鄭鴻達攝

佛教在線臺灣訊 苗慄八十二歲三灣鄉民張徐三妹,篤信佛教並認同三灣彌陀寺籌辦老人養生村的理念,捐贈鄉內五千餘坪土地,讓寺方建造可容納五百人的「彌陀村」,目前已達二百多人的容納規模。

住持悟成法師指出,七年前到三灣修行時人力物力有限,在籌辦初期,土地取得也四處碰壁,張徐三妹聽聞寺方有在照顧長者相當感動,也眼見寺方每天不辭辛勞接送長者念佛,考慮了四年後決定贈地。

悟成法師說,張徐三妹丈夫早逝,一手帶大四男三女,日子雖然辛苦,為人卻樸素勤儉,每天下田勞動,因此,她發願一定要及早蓋好彌陀村。

張徐三妹表示,現在年輕人孩子生的少,多數晚輩在外忙打拚,較少時間陪伴老人家,獨居長者可憐,若請外傭獨自照顧,家人也難以放心,因此捐地,讓老人家在這能修行生活。彌陀寺指出,只要願意清靜修行、可自主活動,且無煙、酒、檳榔等不良嗜好,並配合寺方作息及修課,年滿六十五歲的長者,都可免費在此居住。

三灣鄉鄉長溫志強指出,政府推動老人長照、日照,彌陀寺相當支持,照顧不少老人家。

歡迎投稿:

Email: news@fjnet.com(國內)  fo84000@gmail.com(國際)     在線提交
QQ:983700265    電話:010-51662115轉8005      論壇投稿

免責聲明:

1.來源未註明「佛教在線」的文章,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佛教在線立場,其觀點供讀者參考。

2.文章來源註明「佛教在線」的文章,為本站寫作整理的文章,其版權歸佛教在線所有。未經我站授權,任何印刷性書籍刊物及營利性性電子刊物不得轉載。歡迎非營利性電子刊物、網站轉載,但須清楚註明出處及連結(URL)。

3.除本站寫作和整理的文章外,其他文章來自網上收集,均已註明來源,其版權歸作者本人所有,如果有任何侵犯您權益的地方,請聯繫我們,我們將馬上進行處理,謝謝。

相關焦點

  • 日新創也大玩特玩推智能音箱服務 這次是針對老人照護
    作者:DIGITIMES範仁志 智能音箱在歐美朝網購市場路線發展,在日本經過近2年實驗後,決定朝老人照護領域發展的趨勢浮現,因此,由日本主要綜合商社之一、三井物產(Mitsui)出資的新創企業, Voistart,宣布2019年春季推出由智能音箱使用的老人照護服務程序,解決老人照護問題
  • 失智失能老人誰照護?科技基礎研究怎麼展開?科創板如何完善?全國...
    「科創板應讓股民有獲得感,穩步提升股市整體收益。運用長遠的眼光來保護投資者,就是保護資金的來源,更是為科技產業的未來發展奠定堅實的資本基礎。」曹阿民強調,建議對科創板企業的科創屬性進行持續性考核。談養老服務體系:加強失智失能老人養老照護《國際金融報》:曹院長,謝謝您接受我們的採訪。今年兩會建言,您向大會提交了哪些內容?
  • 失智老人的照護要點以及環境設計
    晚期的症狀(1-3年)主要表現為:隨身體機能和認知能力的嚴重喪失,老人失去語言、行動能力,甚至不認識家人。介紹完了以上這些內容,下面就來介紹下大家最為關注的問題,失智症老人該如何去照護,以及一些目前對於失智症老人照護的案例。
  • 臺中土地交易不斷新地王每坪高達350萬
    【網路地產王/綜合報導】興富發建設集團5日豪砸32.2億元購入臺中市七期惠中路、市政北七路口920坪黃金角地,換算每坪土地單價達350萬元,成為臺中的新「地王」。看好臺中商辦市場,興富發今年接連兩度出手,2月中先以83.75億元標下大遠百旁2,593坪土地,每坪土地成交單價322.96萬元、創臺中地價次高;5日再買下惠中路、市政北七路角地,未來可與稍早購入的臺中大遠百旁土地相銜接。
  • 我的駐村故事:鄉村「美容師」王晉瓊「心心念」的羅坳村
    2018年10月11日,在福泉市陸坪鎮羅坳村亂巖坪組晚8點召開的院壩會上,大家正在熱烈的討論著如何進行該組文化廣場建設,當一個青年男子提出因組上都是留守老人和婦女,出不了什麼力,建議由他帶領組上幾個有手藝的人進行建設,然後用組上集資修建的錢適當開些工資時,負責包保該網格的駐村隊員王晉瓊一聽這個提議,突然激動的提高了聲音,打斷了大家的討論。「我不同意這麼做!
  • 安溪善壇村:黨建引領興畲村富鄉民
    善壇村大力實施農業綜合生產能力提升工程,優化農業生產力布局,壯大特色優勢產業,擴大特色農產品種植面積,如香蕉、山茶油、血蔥參、百壽草等;發展特色農場,如洋山坪農場等,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開闢了群眾脫貧致富奔小康最穩定最有效的渠道。
  • 失智失能老人照護:「關懷」是護理工作的基礎
    老人上了年紀,會漸漸出現行動不便、記憶喪失等狀況,在大多數人口中,將此籠統地稱為失能失智,但是從更嚴苛的角度來講述,失能失智的範圍則更廣泛。面對家裡的失能失智老人,很多時候家庭的成員都在努力去照顧,但久而久之也讓家人感到無奈和為難,有的家庭選擇將家裡老人送往養老機構進行照料,有的家庭因為各方面的原因還是選擇將老人放在家裡照料。不過,老年人護理工作表面看似簡單,實際操作中卻有很多需要注意的東西。日常護理操作中,很多情況下照護者不知道規範的操作步驟,對緊急情況又該如何處理也缺乏必要的手段。
  • 「護理乾貨」失智老人如何照護?這5個案例值得學習
    老年痴呆症/失智症的發生概率會隨著年齡增加而大大增大,尤其多見於80歲以上的高齡老人。上海目前阿爾茨海默症患者已經超過25萬,並且以每年1萬人的速度增加。養老機構基於照護風險高、人工成本高的考慮,大多數不願意接受失智老人。事實上,國內大部分失智症患者是由家庭成員承擔主要的照護責任的。
  • 如何照護「失智老人」 上海計劃探索認知障礙評估標準
    近年來,隨著上海不斷推進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建設,"認知障礙老人"的社會照料痛點,逐漸在調研中顯現出來:不會自我表達,生人勿近,記憶丟失……認知障礙老人,可謂是養老照護中難度最大、最複雜的一群人。  市政府實事項目連續兩年提出「改造1000張失智老人照護床位」,上海多個街鎮正在打造「認知症友好社區」。
  • 張喆人委員:建議建立老年人長期護理保險制度,照護失智老人
    張喆人表示,隨著老年人平均壽命的延長、自理能力的下降,失智失能老人數量將越來越多,預計到本世紀中葉老齡化高峰將達到1億人。失智失能老人需要更多長期照護和服務,建立失智失能老人的服務體系已成為當務之急。但當前失智失能老人照護主要存在4大問題。張喆人介紹,一是家庭負擔大。
  • 我院舉辦「1+x」證書失智老人照護學術講座
    12月23日,我院邀請楓之逸養老院李春娟老師、行曉蕊老師對學生進行失智老人照護心得講座。副院長王維宏出席講座並講話,2020屆康復專業學生和2019級失智老人照護班學生參加講座,講座由繼續教育中心負責人楊小傲主持。
  • 孝德智慧養老:讓失能失智老人及家庭走出照護困局
    失能失智老人長期照護 成家庭難以承受之痛中國有超過4000萬失能老人和1000萬失智老人,90%以上的失能失智老人由家人照顧,中國每年有50萬失智老人走失。據不完全統計,45.9%的完全失能老年人具有中度以上抑鬱症狀,家人20%患有憂鬱症,65%有抑鬱傾向。
  • 臺灣苗慄鄉野傳奇:螢火晚歌 暗夜精靈 蟬咬茶香
    記者在苗慄參訪,當地人用實踐證明,維護生態和追求發展可以相輔相承。螢火晚歌天色剛剛暗下來,星星點點的螢火便閃起,沿著山壁向上蔓延,或是鋪灑在田野裡一片,仿佛夜空裡的星海墜入人間。每年4月中旬開始,臺灣苗慄便迎來賞螢的季節。人們從城市湧來,歇息在民宿裡,只等天一黑就去赴螢光晚會。
  • 中國老年人居家照護指南
    在信中她提到:「臺灣高齡化社會的問題令人觸目驚心。人類老化經過『健康、亞健康、失能』三個階段,事實上,失能後的老人,就是生命最後的階段。根據數據顯示,臺灣失能者平均臥床時間,長達七年,歐陸國家則只有兩周至一個月,這個數字差別令人震撼!
  • 照護失智老人,請學著這樣做!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為什麼家裡的老人不愛洗澡?如何勸說老人更有效?老人的膳食結構應該如何安排?……關於如何照顧失智老人,相信家中有這樣老人的你心中充滿了疑問。帶著這些疑問,5月24日,華西老年學堂直播公開課走進了椿萱茂成都南三環養老公寓,為大家帶來了一場關註失智老人照護的課程。科學膳食 多食護腦食物失能失智長輩可能會因缺乏食慾而少食甚至拒食,導致營養不良,也有可能因為感覺喪失而暴飲暴食,導致消化不良。因此,這就越發的體現出科學膳食對失智長輩的重要性。
  • 苗慄山城7個景點,從秘境城堡到童話莊園一次全攻略~
    苗慄景點一日旅行你會怎麼玩,第一個想到的是勝興車站、龍騰斷橋還是文物館?熱門景點很多很多,但通常遊客也是滿滿非常多人,所以,小兔本篇統整了一下踏青景點,7處還不錯拍照與走走地點,當然也有私房景點,有橘子森林、玫瑰莊園、日式庭院、魔戒村...出發到苗慄前趕快惡補一下功課吧!
  • 臺灣苗慄鄉野傳奇:蟬咬茶香 花間尋蝶(圖)
    記者在苗慄參訪,當地人用實踐證明,維護生態和追求發展可以相輔相成。  螢火晚歌  天色剛剛暗下來,星星點點的螢火便閃起,沿著山壁向上蔓延,或是鋪灑在田野裡一片,仿佛夜空裡的星海墜入人間。  每年4月中旬開始,臺灣苗慄便迎來賞螢的季節。人們從城市湧來,歇息在民宿裡,只等天一黑就去赴螢光晚會。
  • 蒙古慷慨捐3萬隻羊怎麼分?這才是上上之策!
    蒙古是中國的近鄰,這個鄰居並不富裕,但非常慷慨。作為傳統的遊牧民族,他們賴以生存的就是牛羊,牛羊是蒙古人的財產和糧食,相當於糧食對我們漢族人的重要性。在這個只有300多萬人口的國家,他們一下子捐出來3萬隻羊,相當於每100個人捐1隻羊,按照1隻羊1000塊錢計算,相當於每人為我們捐10塊錢!
  • 平和有個古村落埔坪村 是臺灣霧峰林家之本源
    埔坪村地處漳州市平和縣五寨鄉西部,與雲霄縣一山之隔,原是重點扶貧村、省定老區基點村、省級美麗鄉村建設示範村、全國鄉村旅遊扶貧重點村,現有5個自然村,11個村小組,645戶2329人,耕地面積1578畝,山地面積3700畝,林地2650畝。
  • 養老照料中心傾情照護 讓癱瘓老人重獲行走能力
    飲食講究、娛樂多樣、醫療方便,還有志願服務……西城區廣內善果養老照料中心(以下簡稱「養老照料中心」),不僅精心照護入住老人,讓癱瘓老人重新站起來,還承擔著轄區內170多名老人的巡視探訪工作,獲得老人和家屬的肯定與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