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戰太平洋,二戰美軍「約克城」級航母

2021-01-10 戰爭事典

1933 年8 月3 日美國海軍正式下達了20000 噸級航母的建造訂單,這就是「約克城」號。1934 年5 月21 日,「約克城」號開工建造。其後不久,隨著美國海軍式放棄輕型航母概念,二號艦「企業」號也在1934 年7 月16 日開工,這也是美國海軍第七艘以「企業」命名的軍艦。在海軍條約徹底過期後,為對抗日本海軍的擴軍造艦,美國海軍決定在設計新型航母的同時再趕造一艘「約克城」級,於是第三艘「大黃蜂」號於1939 年3 月30 日開工,與「企業」號相同,這也是第七艘以「大黃蜂」命名的美國軍艦。

服役後不久的「約克城」號,照片攝於1938 年1 月17 日。

作為美國海軍建造的第四級航空母艦,「約克城」級充分吸收了先前航母的經驗,設計非常成熟與優秀。該級艦擁有比其1.8 倍還大的「列剋星敦」級略多的艦載機。而與「突擊者」號相比,該級艦飛行甲板面積要大20%,可以有效保證載機的單次出擊數量。所有這一切顯然讓該級艦成為當時美國最好的航母。該級艦唯一的缺點是水下防護不足,僅能抵禦180 公斤TNT 炸藥,而後來的實戰中三艘「約克城」級中有兩艘被日軍魚雷命中並沉沒了,唯一一艘倖存到戰後的「企業」號正好也是三者中唯一沒有遭到過雷擊的。

1936 年4 月4 日,一號艦「約克城」號下水, 1937 年9 月30 日該艦正式完工服役。二號艦「企業」號則於1936 年10 月3 日下水,1938 年5 月12 日正式完工服役。三號艦「大黃蜂」號於1940 年12 月14 日下水,1941 年10 月20 日正式完工服役,僅僅一個半月後,太平洋戰爭就爆發了,而它們也成為太平洋戰爭早中期美國海軍最重要的中流砥柱。

1941 年12 月7 日,日軍偷襲珍珠港,太平洋艦隊的戰列艦隊此時已經完全喪失戰鬥能力,戰前被認為是「次等主力艦」的航母一下子成為美國國運的唯一寄託。其中「企業」號成為第8 特混艦隊的核心,為加強太平洋艦隊,「約克城」號也於1941 年12 月末從大西洋方面來到了太平洋, 成為第17 特混艦隊核心。1942 年1 月31 日,兩艘「約克城」級共同發動了對馬紹爾群島的空襲,鼓舞了美軍低落的士氣。其後,「約克城」號被派往珊瑚海支援「列剋星敦」號,並參與了接下來的珊瑚海海戰。在「列剋星敦」號中彈後不久,「約克城」號也被日機投中一枚炸彈,動力系統受損,此外還遭到數枚近失彈殺傷,艦體遭到了一定破壞,必須返回珍珠港進行維修。

「約克城」級航空母艦線圖

在這一系列戰事進行的同時,「大黃蜂」號由於剛服役不久仍然在大西洋海域接受訓練與改裝。直到1942 年2 月才接到第一個作戰任務——搭載B-25 型轟炸機前往東京進行轟炸!為執行這一任務,第8 特混艦隊被改組為第16 特混艦隊,「大黃蜂」號位列其中,「企業」號則負責為其提供掩護。4 月18 日晨, B-25 機群成功完成了轟炸任務。不過由於飛行距離過長,提前起飛的B-25 沒有一架能最終達到它們計劃降落的中國機場。

5 月中旬,根據截獲到的無線電報,美軍得知日軍的下一個目標是中途島。全部三艘「約克城」級都被聚集到珍珠港進行補給準備迎戰敵人,其中「約克城」號被命令加緊搶修,創造了著名的三晝夜奇蹟。5 月28 日,第16 特混艦隊出港前往中途島,5 月30 日,剛剛修復的「約克城」號帶領第17 特混艦隊出港。

當地時間6 月4 日,在日軍機動部隊不知道美軍航母編隊所在何方時,美軍航母早晨放飛的數架飛機也沒能找到日軍航母。直到一架從中途島起飛的美軍PBY 型水上飛機報告發現日本航母,美軍才得以搶佔先機。「大黃蜂」號放飛的攻擊機群中只有部分魚雷攻擊機發起攻擊,然而它們幾乎悉數被擊落,沒有任何戰果。「企業」號和「約克城」號的魚雷機群在9 時40 分找到了目標,遺憾的是它們與「大黃蜂」號的魚雷機落得一樣的命運,大部被擊落。不過由於此前掩護的日軍戰鬥機都被美軍魚雷攻擊機吸引到了低空,加上雲層的遮掩,當美國俯衝轟炸機到來時,日本人幾乎一無所知。「加賀」、「赤城」、「蒼龍」三艦幾乎在同一時間遭到攻擊,由於此時甲板上擠滿了準備起飛的飛機,爆炸又引發了殉爆,最終三艘航母先後沉沒。

「飛龍」號航空母艦成功躲過了美軍俯衝轟炸機的攻擊,該艦隨後開始反擊,起飛了18 架九九式艦爆攻擊了「約克城」號。後者立刻起飛了所有能起飛的戰鬥機攔截敵人,但還是被日機命中三枚炸彈,此外有一架九九式艦爆撞毀在甲板上,這些攻擊導致該艦機庫內的三架飛機起火,部分高炮被炸壞,以及大量鍋爐受損。「約克城」號的航速開始下降,最終暫時停運。不過在日軍以魚雷機發動的第二波空襲中, 該艦又被兩枚魚雷命中,大量進水並左傾,完全喪失動力。由於擔心航母沉沒,艦長不得不下令棄船。

一架在降落過程中墜毀於「企業」號飛行甲板上的F6F 戰鬥機,攝於1943 年11 月。

到了此時,「飛龍」號自己事實上也已經山窮水盡,該艦僅剩下6 架零戰、5 架艦爆和4 架艦攻,以及一架二式艦偵,不得不將第三波攻擊推遲到傍晚時分,指望能夠在夜間渾水摸魚,擊傷對方航母。不過,就在這批飛機已經排列整齊,即將起飛時,「企業」號的「無畏」式俯衝轟炸機再次降臨,「飛龍」號被4 枚炸彈命中,最終只得由驅逐艦擊沉。6 月4 日晚, 達成作戰目的的美軍航母編隊開始後撤以避免與日軍水面艦隊爆發夜戰。

第二天早晨,「約克城」號仍未沉沒,這讓美軍又重新燃起一線拯救該艦的希望。於是派出拖船試圖拖曳該艦。而「約克城」號艦長巴克馬斯特則在原「約克城」號艦員中組織了29 名軍官與141名水兵於6 月6 日凌晨重返航母進行搶修,之後驅逐艦「哈曼」號也靠在「約克城」號右舷,為其提供電力。然而當天下午,伊-168 號潛艇卻成功攻擊了「約克城」號, 在其發射的四枚魚雷中兩枚命中航母,一枚擊中了「哈曼」號,後者當場被炸為兩截,前者則於次日凌晨沉沒。

6 月6 日早晨,當「約克城」號正在搶修時,「企業」號和「大黃蜂」號則在繼續攻擊日軍,擊沉「三隈」號重巡洋艦、重創「最上」號重巡洋艦,中途島之戰就此謝幕。在這場「約克城」級對抗大半個日本海軍的海戰中,三艘「約克城」級在一天之內扭轉了太平洋戰爭的局勢。在那之後,喪失精銳的日本帝國覆亡只是時間問題了。

1942 年8 月,除接受檢修的「大黃蜂」號外, 包括「企業」號、「薩拉託加」號以及「黃蜂」號在內的太平洋艦隊所有航母都被投入了瓜島戰場。在8 月24 日爆發的東索羅門群島海戰中(日軍稱之為第二次所羅門海戰),「企業」號被三枚炸彈命中,被迫返回珍珠港。與此同時,「大黃蜂」號則接替姐妹艦來到了所羅門海域。10 月16 日,「企業」號修復完畢,再次前往所羅門海域。10 天之後,聖克魯斯海戰爆發(日方稱之為「南太平洋海戰」),戰鬥中「企業」號的艦載機炸傷了「瑞鳳」號輕型航母,而「大黃蜂」號則炸傷了「翔鶴」號航母與「築摩」號重巡洋艦。但同時「企業」號也被兩枚炸彈命中,雖然損傷不輕但該艦仍可戰鬥。而「大黃蜂」號被3 枚炸彈與兩枚魚雷命中,此外還有兩架九九式艦爆墜毀在甲板上,軍艦受損嚴重,動力癱瘓。在搶修過程中,「大黃蜂」號再次被一枚魚雷命中,最終只得棄艦。當晚得勝的日本艦隊趕到之後,曾希望繳獲該艦,但最終因火勢太大而放棄,改由驅逐艦將其擊沉。

遭到轟炸後癱瘓在海面上的「約克城」號

到此時為之,「企業」號成為太平洋地區唯一可用的美國航母,其艦員甚至在甲板上拼出了「企業VS 日本」的著名口號。不過即使如此,該艦也還是要先返回珍珠港進行維修,直到11 月11 日才帶著不少修理人員一邊繼續維修,一邊南下參戰。就在短短兩天後,「企業」號的艦載機便協助擊沉了「比睿」號戰列艦,到11 月15 日瓜島海戰(日本稱之為「第三次所羅門海戰」)結束時,「企業」號擊沉或協助友軍擊沉了16 艘敵軍艦船並擊傷了另外8 艘。直到11 月底,該艦才得以再次返回珍珠港修整。

1943 年5 月27 日,「企業」號獲得美國總統集體嘉獎,成為第一艘獲得總統集體嘉獎的航母,也是美國海軍歷史上20 艘獲得總統集體嘉獎的軍艦之一(全部是二戰時期獲得,大部分是驅逐艦和潛艇)。由於此時新銳的「埃塞克斯」級航母已經進入一艘接一艘服役的豐收期,「企業」號終於空閒下來並於7月20 日入塢大修及改裝。此後的時間裡,擁有大量航母的美軍擁有了壓倒性優勢,所以「企業」號接下來的戰鬥中也就少了力挽狂瀾的傳奇故事,而多是平淡的參與空中掩護任務,協助地面部隊不斷奪取日佔島嶼。1945 年開始,包括「企業」號在內的美軍航母特混編隊橫掃剩餘各日佔區域並開始轟炸日本本土。3 月18 日,「企業」號被日機命中一枚炸彈, 輕微受損,6 天后該艦返航接受了修理。4 月5 日, 該艦出現在支援衝繩戰役的前線,並於4 月11 日與5 月14 日分別遭到一架日軍自殺飛機撞擊,而這也是該艦最後一次遭到敵人攻擊。不久,日本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

本文摘自《世界航空母艦全覽(修訂版)》

相關焦點

  • 中途島之戰美軍出動3艘航母,為何只有「約克城」號被擊沉?
    「約克城」號航母是太平洋戰爭初期美軍的主力航母,先後參加了多次海上作戰行動,包括珊瑚海海戰和中途島之戰等。在珊瑚海海戰中,「約克城」號航母被日軍嚴重擊傷,甲板爆炸並起火,形勢非常危急。然而幸運的是,這艘航母躲過了珊瑚海的浩劫,並沒有沉沒,而且只用了幾天時間就完成了維修,立即加入到下一階段的作戰中。
  • 二戰日本海軍的噩夢!美國王牌航母,中途島擊毀3艘航母一戰成名
    另外美國的安納波利斯海軍學院這樣評價過它,在太平洋戰爭的20多場重要戰役中,它缺席的戰役只有2場。在戰績方面,除了機組擊落了911架敵機外,分別擊沉和擊傷71艘艦船和192艘以上的艦船,企業號成為美軍永遠的榮耀後,卻成為了敵人的恐懼。 企業號不光獲得20枚戰鬥之星,還得到了美國總統部隊嘉獎令以及海軍部隊嘉獎令各一個。
  • 二戰美軍建的應急航母:成為海上決戰輕騎兵
    【話說軍世】在二戰結束時,美軍總計擁有約150艘航空母艦,不論是現在還是當時,這都是一個非常驚人的數據,其實在1941年太平洋戰爭開始時,美軍航母還沒達到10艘,太平洋上的主力航母也不如日本海軍多,最緊張時太平洋上僅剩企業號一艘在堅持,不過最終美國利用工業優勢完全逆轉困局,其實有一型航母堪稱「應急航母」,不過,並不是護航航母。
  • 碧藍航線:航母三姐妹約克城設定為何如此慘烈,歷史背景說明一切
    而關於約克城航母的故事,軍迷粉絲們必然不會錯過,那麼我們來看一下吧!約克城號航空母艦的誕生約克城在激勵著企業妹妹在碧藍航線中不斷的拼命與衝刺,而在歷史中同樣也是一艘二戰時期最有影響力的航空母艦。碧藍航線-約克城第二次世界大戰中隸屬於美國海軍的航空母艦,約克城號也是約克城級航空母艦的首艦,她也是美軍第三艘以約克城為名的軍艦,主要是為了紀念「美國獨立戰爭」中的「約克城圍城戰役」。名字由此而來。
  • 中途島的另類大明星,美軍二戰最牛的王牌功勳艦「企業」號航母
    深度摘要:對於資深軍迷來說,在最近熱映的戰爭大片《決戰中途島》裡,最關注的「明星」肯定是——美軍二戰最牛的王牌功勳艦「企業」號航母。圖1:美國海軍太平洋戰爭的王牌功勳艦對於資深軍迷來說,在最近熱映的戰爭大片《決戰中途島》裡,最關注的「明星」肯定是——美軍二戰最牛的王牌功勳艦「企業」號航母。
  • 「約克城」號被日軍擊沉:再厲害的航母,也躲不過一個月4次襲擊
    文/滅霸他爸1942年6月的中途島之戰,美軍一舉擊沉日軍4艘航空母艦,自己也有一艘航母被擊沉,沉沒的「約克城」號,在一個月的時間內,遭到日軍四次打擊,堪稱美軍最倒黴的航母。「約克城」號航母是美國海軍「約克城」級航母的首艦,編號為CV-5,另外兩艘同級航母為「企業」號(CV-6)和「大黃蜂」號(CV-8)。
  • 中途島海戰,「約克城號」航母沉沒為什麼怪自己?維修得又快又好
    氣勢洶洶、志在必得的日軍,並沒有在第一波攻擊中徹底摧毀駐島美軍防禦力量;而經驗不足的美軍,更是進行了8批次的空襲,才將3艘日軍航母變成3團火球。 至此,美、日雙方的航母數為3:1,美國太平洋艦隊佔據明顯優勢。然而,弗萊徹手裡唯一的航母——「約克城號」,在這種情況下被日軍擊沉,多少讓人感到惋惜。那麼,為何是「約克城號」慘遭厄運?它經歷了哪些讓人頗感意外的事情呢?
  • 準航母燒熟,美軍墮落了!想當年,他們3天修好一艘被炸爛的航母
    雖然美軍一直號稱此次事故不會影響到美國艦隊的戰備,但考慮到美國僅有10艘這樣的兩棲攻擊艦,而「好人理察」號因為大火實際上嚴重受損,結構鋼都已嚴重損壞,要進行修復顯然難度很大,無論如何都不能說這一次美軍的損管工作做得好。但從歷史上看,美國損管曾經的表現可是非常亮眼的。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太平洋戰爭是航母交戰規模最大的戰爭,直到今天其實仍然有一定的借鑑意義。
  • 二戰日本海軍的噩夢!中途島之戰一戰成名,戰功赫赫命運卻很悽涼
    在性能方面,企業號屬於約克城級航空母艦,是二戰早期美國最為先進的一級航空母艦。最高航速約33節,載機量最大能載96架,不過一般的常規搭載是80~90架。總體來說,約克城級航母在面板性能上,可以說是二戰早期的優秀航母。  在1941年12月7日,從日本的航母上起飛了183架飛機,它們朝著珍珠港飛去了,然後重創了美國海軍。企業號因為天氣不好,晚了一天歸港,避免了被擊沉的命運。偷襲過後,企業號前往了西海域搜尋敵人,可是一無所獲。  因為珍珠港事件的發生,美軍組織了有針對性的報復打擊日軍,不過中途島戰役才讓企業號大顯身手。
  • 蒼藍誓約約克城戰姬情報 約克城怎麼樣
    中型航母、約克城,從今起加入您麾下。如果您希望提升業務速度,我將符合期待,請儘管交由我處理。
  • 日本一艘二戰航母,像厲鬼一樣現身了!陰魂不散,躲在大海這角落
    在戰役結束後將近56年後的1998年5月,美國國家地理學會和美國海軍聯合進行的一次探險中,在5000米深的海底發現在這次戰役受損、但最後仍沉沒的美國「約克城」(Yorktown)號航空母艦的相關物件,但未發現其殘骸。戰役中沉沒的日軍「赤城」號、「蒼龍」號、「飛龍」號等3艘航空母艦與「三隈」號重巡洋艦,至今仍未能找到其沉船位置。
  • 歷史上,美國有哪些航母被擊沉?
    美國現役航母有10艘,全部為尼米茲級,還有一艘最新的福特級航母福特號,已經下水但未服役,如果加上福特號,美國總共有11艘航母。但是你知道嗎?歷史上,美國被擊沉的航母多達12艘,今天我們就來看看,那些被擊沉的美國航母。
  • 二戰航母爆炸70次卻因官兵自救而倖存,讓現代美軍準航母汗顏
    作為著名的埃塞克斯級航母的第五位成員,富蘭克林號服役後就加入了太平洋戰爭,在雷伊泰灣海戰中曾和頭號功勳航母企業號一道參與擊沉日軍武藏號超級戰列艦以及千代田和瑞鳳兩艘輕型航母,但該富蘭克林號也曾在1944年10月30日被一架日軍神風敢死隊戰機撞中並導致尾部嚴重受損,不得不回國大修。
  • 他在中途島海戰中一天幹掉日軍兩艘航母,輝煌時為何選擇退役?
    不過美國能在太平洋海戰中不斷取得勝利,這就不僅僅是國力的問題了,人員的優勢也是相當重要的。美日之間主要是海軍與空軍的博弈,雙方航母群成為了重要的武器,一直到現在,航母都是海軍力量的象徵。因此,日軍的航母也遭到了美國的重點針對,比如慘烈的中途島海戰,雙方也圍繞航母展開了血戰,日軍經此一戰也是徹底失去優勢。
  • 日美航母數量對比,美國一個月服役三航母,日本投降時還剩什麼?
    體積較小,能力也有限(卡薩布蘭卡級)以數量最多、二戰期間總計造了50艘的卡薩布蘭卡級護航航母為例,雖然艦載機數量最大限度可以達到28架左右,但需要將部分戰機系留在甲板上作為部分戰力,其機庫沒有能力完全容納下28架戰機,最大航速也僅有18節,編制僅僅800人。
  • 日本神鷹號護航航母:太平洋戰場上的小小「搬運工」
    比如二戰時發揮重要作用的護航航母,到了日本手裡就只能淪為「搬運工」。日本二戰時打造的神鷹號護航航母,就體現了這一點。護航航母的出現,是英國皇家海軍為了維護其重要的海上交通線,面對敵方潛艇的遊擊戰術,護航航母這種低強度作戰神器就發揮了作用,同時還能承擔後勤保障和人員救助等任務。但是日本在二戰時根本沒想跟對手打一場持久戰。
  • 決戰中途島戰役,日軍的一個小錯誤,葬送了自己四艘航母
    在珍珠港遭到日軍近乎毀滅性的打擊後,美軍的太平洋艦隊可謂是實力大損,日軍偷襲珍珠港成功後,山本五十六清醒地認識到,日本這次招惹到了一個不該招惹的巨人,日本可能就要大禍臨頭了。
  • 二戰美軍艦載機不如日軍,美國航空兵如何奪取中途島制空權
    在這場海戰中,美國海軍以損失一艘航母的代價擊沉日軍4艘航母,扭轉了美國在太平洋戰場上的不利局面,給不可一世的日本海軍聯合艦隊以沉重打擊。 當時美國海軍艦載機的整體實力不如日軍。那麼在艦載機整體實力不如日軍的前提下,美軍航空兵依靠什麼樣的戰術奪取了中途島戰役的制空權,進而贏得中途島戰役的最後勝利呢?
  • 遲到的巨人,錯過二戰的中途島級航母
    建造中的「中途島級」航母。該級航母是美國海軍設計建造的一級全新的航母,相比前型「埃塞克斯級」,中途島級航母尺寸更大,排水量大幅提升,且擁有裝甲飛行甲板,戰鬥力和抗打擊能力更強。服役之初的中途島級航母,還是典型的二戰航母風格,樣子顯得很是古樸滿載戰機的中途島級航母,該級航母由於排水量巨大,因此可以搭載更多的艦載機經過現代化改裝的中途島級航母,此圖可見其飛行甲板形狀已經和服役之初判若兩人。中途島級航母歷次改裝後的飛行甲板平面圖,可見其飛行甲板越來越大,第二次大改後和現代化航母的外形相差無幾。
  • 從「科羅拉多」級到「衣阿華」級,二戰中美國海軍主力戰列艦盤點
    在這之中,受益於二戰時期美國強大的工業產能,美國海軍不僅快速修復了珍珠港事件中被日本海軍擊沉的戰列艦,還在二戰中興建了數款新型戰列艦。 因此,「北卡羅來納」級戰列艦的最高航速被設計為28節,「北卡羅來納」級戰列艦也成為了美軍快速戰列艦的開端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