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美軍艦載機不如日軍,美國航空兵如何奪取中途島制空權

2021-01-08 騰訊網

中途島海戰是人類歷史上一場頗有重大影響的海戰!在這場海戰中,美國海軍以損失一艘航母的代價擊沉日軍4艘航母,扭轉了美國在太平洋戰場上的不利局面,給不可一世的日本海軍聯合艦隊以沉重打擊。

當時美國海軍艦載機的整體實力不如日軍。那麼在艦載機整體實力不如日軍的前提下,美軍航空兵依靠什麼樣的戰術奪取了中途島戰役的制空權,進而贏得中途島戰役的最後勝利呢?

要想討論這一問題,我們先來看看美日海軍航母艦載機的具體性能的對比剖析。

上圖_ F4F戰鬥機(譯文:野貓),是二戰期間美國一型單座單發平直翼活塞式艦載戰鬥機。

戰鬥機對比:零式VS野貓戰鬥機

艦載戰鬥機的任務主要是奪取海戰空域的制空權,為魚雷攻擊機和俯衝轟炸機攻擊敵軍航母做好鋪墊。在中途島海戰中,美軍的野貓戰鬥機碰到了一個極其強悍的對手:日軍的零式戰鬥機。

兩款戰鬥機的設計風格有著明顯的區別:零式戰鬥機外形更加纖細,機翼採用了下單翼設計。而野貓戰鬥機的外形非常短粗,猶如一個放倒的奶瓶。梯形的中單翼插在機體兩側,機輪在機體的下方。一旦野貓戰鬥機起飛,機輪就能收起返回艙內。

上圖_ F2A水牛式戰鬥機,是太平洋戰爭爆發前美軍裝備的兩種主力艦載戰鬥機之一

這種外型上的差別,顯示出了美國和日本對艦載戰鬥機的不同定位。按常理來說,美國的工業底子比日本雄厚的多,美國艦載戰鬥機的性能應該超越日本。但事實上並非如此。就拿參加中途島海戰的F4F野貓戰鬥機而言,F4F野貓戰鬥機的操作駕駛感不如F2A水牛,野貓戰鬥機糟糕的手搖收放起落架也增加了艦載機起飛著艦時的事故概率。更為重要的是,野貓戰鬥機的空中靈活性,尤其是水平盤旋飛行能力遠不如日軍的零式戰鬥機。這使得美軍野貓戰鬥機在中途島的空戰中面臨著相當危險的境地。

和F4F的笨重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日本零式戰鬥機顯得非常的輕便靈活。零式戰鬥機的設計師堀越二郎認為,由於日美航空工業的差距,日本無法獲得歐美國家的先進航空發動機,在零式戰鬥機的動力指標無法滿足預期的前提下,日本零式戰鬥機只能通過減重的方式來滿足自身對速度和航程的需求。減重也成為了日本戰鬥機防護能力差的直接原因。

上圖_ 零式戰鬥機,是二戰期間日本一型螺旋槳式戰鬥機

通過對自身重量的減輕,日本零式戰鬥機的靈活程度就比野貓戰鬥機強多了。尤其是水平機動和垂直爬升能力,零式戰鬥機將野貓戰鬥機甩在了前邊。再加上駕駛零式戰鬥機的日軍飛行員在實戰經驗上遠超美軍飛行員,日軍零式戰鬥機奪取中途島制空權似乎沒有任何的懸念。

魚雷攻擊機、俯衝轟炸機對比:雙方各有優劣

比完了日美兩軍的艦載戰鬥機,我們再來看看日美兩軍的魚雷攻擊機和俯衝轟炸機的性能對比。在中途島戰役期間,美軍使用了TBD毀滅者魚雷攻擊機,而日軍使用了97式艦載魚雷攻擊機(下面簡稱97艦攻)。作為美日兩國第一款全金屬魚雷攻擊機,97艦攻的表現遠超美國的TBD。

上圖_ TBD蹂躪者式轟炸機,是美國海軍一款魚雷轟炸機

在珍珠港事件中,97艦攻使用91式航空魚雷和800千克重的航空炸彈擊沉了美軍的多艘戰列艦。在中途島戰役中,97艦攻配合99艦爆發射魚雷,重創了美軍約克城號航母。和日軍對97艦攻的運用成熟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美軍在魚雷攻擊機運用方面幾乎是一團亂麻。美軍艦載航空兵的空中飛行編組,雷達引導在1942年仍然處於摸索階段。在中途島戰役中,日軍零式戰鬥機在較低的飛行速度下就能對TBD魚雷攻擊機形成一邊倒的「空中屠殺」。直至中途島戰役結束後,美軍才根據戰時的教訓重新制定了魚雷攻擊機的戰術。

上圖_ 日本九九式艦上轟炸機

魚雷攻擊機方面,日軍佔優。俯衝轟炸機方面,美軍佔優。這是因為:儘管99艦爆吸收了德軍JU87斯圖卡攻擊機的部分技術,但是,鑑於日本航空工業基礎的相對薄弱,99艦爆在設計上始終無法達到和JU87持平的技術水平。99艦爆攜帶了1000馬力的發動機,其動力在理論上和美軍的SBD俯衝轟炸機差不多。但實際上,SBD的時速比99艦爆快20公裡,SBD的載彈量也比99艦爆多兩倍。在中途島戰役的實戰中,SBD能攜帶4枚450千克重的航空炸彈直接命中日軍航母的甲板,等到俯衝攻擊完成後,SBD就能憑藉速度上的優勢快速爬升離開日軍航母的防空火力圈。但日軍的99艦爆就做不到這一點。

上圖_ 美國SBD無畏式俯衝轟炸機

然而,我們必須注意到的是:即便SBD在性能上超越99艦爆,如果美軍不用野貓戰鬥機奪取制空權,SBD的俯衝攻擊勢必會遭到零式戰鬥機的拼命攔截。但中途島海戰的結局卻告訴我們:美軍在野貓戰鬥機在性能不如敵軍同類飛機的前提下奪取了制空權,美軍的TBD魚雷攻擊機和SBD俯衝轟炸機取得了擊沉日軍4艘航母的偉大勝利。那麼,野貓戰鬥機到底是如何奪取中途島戰役的制空權呢?

上圖_ 中途島戰役 示意圖

美軍「以弱勝強」的戰術:薩奇剪刀

面對零式戰鬥機的技術優勢,美軍航空兵創造性的發明了一種全新的戰術對付日軍。這一戰術的名字叫薩奇剪刀。這一戰術由美軍VF3中隊的指揮官薩奇少校發明的。

說得簡單點,薩奇剪刀戰術的本質就是蛇形機動戰術。具體說來,美軍2架野貓戰鬥機在空中互相做反向的蛇形機動,互相掩護攻擊零式戰鬥機的側面或尾部。這樣一來,即便零式戰鬥機咬住其中的一架野貓,另一架野貓也能在零式的後面緊緊咬住零式戰鬥機。這帶有點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的味道。另外,在大編隊的空戰中,野貓戰鬥機會保持在較高的空域持續飛行尋找機會,依託自身俯衝速度的優勢攻擊零式戰鬥機編隊。然後,野貓戰鬥機再利用迅速脫離戰場,不給零式戰鬥機近距離纏鬥的機會。

上圖_ 薩奇剪刀戰術

如上圖1號機和2號機為美軍的野貓戰鬥機,當前2號機被被一架敵機咬尾,在2號機向左邊飛行的線路中,2架野貓做了第一次交叉,互換位置,敵機仍然死死的咬住2號機。然而,就在兩架野貓在空中即將完成第二次交叉的那一瞬間,1號機以蛇形機動的軌跡突然出現在零式戰鬥機的身後,對零式戰鬥機展開攻擊。當然,由於空戰所在的空域是立體的三維空域,1號機既可以在側面攻擊零式戰鬥機,也可以咬尾攻擊零式戰鬥機。但不管1號機從什麼方向攻擊零式戰鬥機,1號機肯定能擊落零式戰鬥機。

由於這種攻擊態勢可能讓1號機在側方對零式展開攻擊,其攻擊危險係數非常高。這這就要求使用薩奇剪刀戰術的美軍飛行員擁有極高的默契配合度。事實上,由於美軍艦載戰鬥機的通訊水平遠超日軍,使得美軍能通過實時空中交流的方式完成薩奇剪刀戰術。

上圖_ 中途島戰役

在這裡,我們還要注意到薩奇剪刀戰術的細節點:在薩奇剪刀戰術中,美軍的野貓戰鬥機以打迎頭戰的方式攻擊敵軍的零式戰鬥機,美軍飛行員將野貓戰鬥機的防護和火力彈道優勢發揮到極致。換句話說,美軍的野貓戰鬥機以自身防護和火力彈道的優勢抵消了零式戰鬥機機動性強的優勢,這讓野貓戰鬥機在整體性能不如零式戰鬥機的前提下,依靠自身局部的某些優勢使用薩奇剪刀戰術擊落零式戰鬥機,進而逐步奪取了中途島戰役的相對制空權。奪取了制空權,美軍的TBD魚雷攻擊機和SBD俯衝轟炸機就能對日軍航母甲板展開攻擊,最終奪取了中途島戰役的最後勝利。

從中途島海戰美軍的薩奇剪刀戰術我們就能得出結論:武器是戰爭獲勝的重要因素,但並非絕對因素。在己方武器不如敵軍的前提下,己方軍隊一定要在戰術上充分發揮現有武器的特點,制定相應的戰術,以自己的長處攻擊敵人的短處,進而取得戰役的勝利。

作者: 軍事帥哥 校正/編輯:莉莉絲

參考資料:

【1】《中途島戰役中的美日戰機大對比:艦載機哪家強》 國家人文歷史 白孟宸

【2】《戰機傳奇——世界歷代著名戰機完全解密》 人民郵電出版社 江泓 殷超

文字由歷史大學堂團隊創作,配圖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相關焦點

  • 中途島的另類大明星,美軍二戰最牛的王牌功勳艦「企業」號航母
    深度摘要:對於資深軍迷來說,在最近熱映的戰爭大片《決戰中途島》裡,最關注的「明星」肯定是——美軍二戰最牛的王牌功勳艦「企業」號航母。圖1:美國海軍太平洋戰爭的王牌功勳艦對於資深軍迷來說,在最近熱映的戰爭大片《決戰中途島》裡,最關注的「明星」肯定是——美軍二戰最牛的王牌功勳艦「企業」號航母。
  • 中途島海戰中的日本尷尬 自己有8艘航母 卻被美國3艘追著揍
    由於日本跟美國開戰後,始終無法在太平洋中心地區建立機場,因而僅能依託航母的飛機,數量和補給完全無法跟有完善地勤的美奧空軍媲美。因此根本無法快速奪取制空權,而沒有制空權對於登陸作戰來說完全是噩夢,登陸士兵衝上陸地就是防守方的活靶子,士兵都死了何談「大日本帝國」。對此日本聯合艦隊司令長官山本五十六有很充足的意識,他發誓一定要在太平洋中心建立屬於日本的機場。
  • 日本打贏中途島戰役會怎樣?或將一舉攻佔夏威夷
    的文章,作者為班傑明·戴維·貝克,編譯如下:傳說(這很可能是杜撰的)美國海軍軍事學院的軍演人員曾很多次重新推演1942年的中途島戰役。顯然,失敗的總是美軍。這場戰役的勝利幾乎比二戰期間的其他任何一場戰役都更多地依賴於情報、作戰計劃以及(最重要的)運氣的僥倖組合。當時美國海軍在規模和經驗方面都遠在日本海軍之下,卻仍能擊沉日軍參戰的全部4艘航母。
  • 日本為什麼會在中途島戰役中慘敗?中了美軍調虎離山之計
    實力位於世界第一的美軍在二戰中扭轉了戰爭局勢,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使得二戰的戰火早日停息,世界人民早日脫離戰爭的苦海。其實,美國在一開始沒有加入二戰,對二戰保持著中立的態度,主要是進行武器裝備的出口來獲取利益。
  • 最無畏的勇士才最浪漫——中途島之戰中的SBD「無畏」俯衝轟炸機
    深度摘要:本年度最佳戰爭片《決戰中途島》正在火熱上映,片中美軍俯衝轟炸機冒著日軍戰艦密集防空炮火進程俯衝轟炸的場面令人震撼。俯衝轟炸,是二戰時最勇敢的對艦攻擊戰術,最無畏的勇士才最浪漫,來說說中途島之戰中的SBD「無畏」俯衝轟炸機。本年度最佳戰爭片《決戰中途島》正在火熱上映,片中美軍俯衝轟炸機冒著日軍戰艦密集防空炮火進程俯衝轟炸的場面令人震撼。
  • 二戰最成功的蛙跳戰術,卻犯了兵家大忌,為什麼當時能成功
    太平洋戰爭中最關鍵的戰役,絕對是美國的奪島戰役了。如果說中途島美軍擊敗日本聯合艦隊,只是讓日本沒有反擊能力。那隨後的奪島戰役,則是讓日本徹底被打垮。所以奪島戰役非常關鍵。
  • 日軍二戰史上最坑中將,好面子吹牛皮,太平洋戰場形勢因之逆轉
    1944年,隨著日軍在太平洋上節節敗退,美軍越來越接近日本本土,為此日軍大本營特意在千島群島、小笠原群島、馬裡亞納群島、加羅林群島、紐幾內亞島一線設置「絕對國防圈」,以防止美軍威脅到日本本土。絕對國防圈中的重中之重便是馬裡亞納群島,其中包括了塞班島、關島、提尼安島等數個日軍在中太平洋上的重要軍事基地,美國自然也將這一地點視為攻取的重心。
  • 中途島的奇蹟——其實不是奇蹟
    從很多角度看,這場戰役都太有戲劇性,太多的想不到,美國的二戰史學家戈登普蘭奇專門有一本書,叫《中途島的奇蹟》,詳細描述了這個奇蹟的過程是怎樣發生的——看起來是幸運之神的巧妙安排給美國人帶來了勝利,但其背後卻有深刻的必然性,許多陰差陽錯的巧合背後其實有一隻強大的「看不見的手」。今天我們就來探討一下這隻「看不見的手」是如何施展它的力量的。
  • 中途島戰役日本慘敗,原因有三,其中一個預示著日本必敗
    今天來跟大家回顧一下可以說是決定日本二戰存亡的關鍵一戰——中途島海戰。 大家都知道中途島海戰最終以日本慘敗結束,我個人總結了幾點中途島海戰日本失敗的原因,大家一起來看看我說的對不對。 中途島日本失敗的主要原因
  • 珍珠港事件半年後,本來佔據優勢的日軍,為何會在中途島大敗?
    1941年12月,日軍在太平洋戰場上發動了對美軍航空母艦艦隊所在基地珍珠港的偷襲。由於日本提前就做好了部署,所以這一次戰役。在短短的95分鐘的時間裡,日軍用極小的代價換取了擊毀敵軍40餘艘戰艦,擊傷擊斃美軍士官四千多人的驕人戰績。美軍太平洋艦隊受到了沉重的打擊,至此而元氣大傷。
  • 零式的覆滅:中途島戰役,美軍以少勝多,成功反殺日軍!
    1942年6月的中途島戰役,美國海軍以少勝多,日本損失了四艘大型航空母艦、一艘巡洋艦、330架飛機,還有幾百名經驗豐富的飛行員和3700名艦員,中途島海戰是日本海軍在二戰中最大的戰略進攻,為了防止美軍從夏威夷方面出動攻擊日本,並想藉此機會將美國太平洋艦隊軍艦的軍艦引到中途島一舉殲滅,因此日本海軍幾乎傾巢出動。
  • 《決戰中途島》:美國數年被日本踩在腳下,中途島成重要翻身之戰
    一部講述美國中途島戰役的電影能夠引起大洋彼岸另一國家民眾的關注,我覺得我國導演還是需要去學習人家的講故事的方式,如果我們總是拍的都是雷人的抗日神劇,這對於戰爭本身是一種不尊重,也很難贏得國際觀眾的認同。在觀影期間,有一位女性觀眾在看到美國軍艦被日軍轟炸成破亂不堪的景象時,問他旁邊的男友,當年美國也被日本打這麼慘啊?
  • 日軍在太平洋戰場何時開始走下坡路?絕非1942年中途島戰役的失利
    同樣,在太平洋戰爭中,儘管日軍在中途島戰役損失慘重,但是日本陸海軍還有能力跟美軍抗衡,在兵力兵器上仍然略有優勢。在中途島戰役中,日本聯合艦隊損失了四艘大型航母,但是其水面艦艇編隊以及準備登島的陸軍部隊損失輕微,而美軍在損失「約克城號」後也暫時只剩下兩艘大型航母。
  • 美國傳奇潛艇鸚鵡螺號戰記:中途島海戰拖住日本艦隊立下大功
    美國海軍在二戰中水面艦艇名艦無數,但水下艦隊也同樣戰功赫赫,接下來介紹美國在二戰中最富傳奇色彩的獨角鯨級大型遠洋潛艇SS168鸚鵡螺號,該艇是美國在戰前專為廣闊的太平洋作戰設計,水下排水量高達4000噸,在大量潛艇排水量低於1000噸的當時這個噸位是驚人的,巨大的噸位賦予了他強大的戰鬥力和多任務用途
  • 美日之外的第三極,二戰中英國艦隊航空兵使用的英式艦載機
    這個時間段之後,艦隊航空兵被移交給海軍,但大型水上飛機、岸基巡邏機和轟炸機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仍然歸屬皇家空軍。英國海軍沒有航空兵管轄權,這就造成二戰爆發的時候,英國艦載機是當時三個航母大國中最不起眼的。機型老舊、數量少並且設計思路和性能都有問題。二戰中後期一些高性能機型加入航母部隊服役,但數量仍舊不足,艦隊中大量充斥引進的美式艦載機。
  • 中途島海戰,如果美國打輸了,美日之間接下來會如何?
    前言:1942年6月4日中途島海戰爆發,這是美國日本在太平洋上重要戰役,雙方投入了數十萬兵力,戰鬥極為殘酷。最近看到一個神論,說如果中途島美軍敗了,日軍就能封鎖美國海域,轟炸美國本土的船塢,讓美國沒法發展海軍。
  • 中途島海戰扭轉戰局的5分鐘!改變二戰走向,日本海軍走向滅亡
    因為南雲優柔寡斷,瞻前顧後,不適合指揮這麼大規模的海戰,犯下了2個錯誤導致中途島戰敗,二戰的戰局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第一個錯誤是已經發現美艦隊但距離還遠,南雲認為應該先滅掉中途島,於是飛機裝上了高爆彈繼續轟炸。1942年6月4號凌晨美軍截獲了一份電報,內容為:「10艘美艦隻,方位10度,距中途島240海裡,航向150度,航速20節以上。」
  • 《決戰中途島》影評:二戰經典戰役精彩還原!
    中途島海戰是二戰最著名的戰役之一,美軍的重大勝利一舉改變了太平洋戰爭的走勢,為日後的反攻奠定基礎,在1970年代也曾被搬上大螢幕。時隔四十多年後,好萊塢再度將這場戰役拍成電影《決戰中途島》(Midway),並成為一部觀賞性出色的作品。
  • 日軍進攻菲律賓時,美軍只會投降嗎?美軍還是很厲害的
    二戰時,當日軍突襲菲律賓時,美軍駐菲律賓最高指揮官麥克阿瑟逃跑了,逃到了澳大利亞,只給菲律賓人民和數萬美軍將士留下了一句「我還會回來的」。雖然麥克阿瑟此後兌現諾言,在二戰後期,帶領美軍成功從日軍手中奪回菲律賓,再次踏上這塊土地,證明了自己。
  • 《決戰中途島》拍出了日本人有史以來最倒黴的一天!
    電影名為《決戰中途島》,講述的是二戰時期,日本突襲珍珠港之後,美軍扭轉局勢的關鍵一戰。這場戰役,也堪稱歷史上以少勝多的經典戰役。但是細究戰爭過程,你會發現,其實美軍之所以贏得這場戰爭,除了指揮得力,戰士們視死如歸,勇敢作戰外,日本軍的運氣可以說也是差到了極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