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戰場上,宋時輪將軍改變作戰計劃,收縮兵力,全殲北極熊兵團

2021-01-08 史海爛柯人訊

隨著朝鮮半島的局勢逐漸惡化,我國的志願軍在彭老總的帶領下,入朝參戰,起初美國認為新中國剛剛成立,沒有這個氣魄和能力來參與到韓戰中,直到被重創的時候,才知道中國志願軍已經來到朝鮮戰場。

宋時輪

在入朝不久的第一次戰役中,我們志願軍給了美軍當頭一棒,而此時的美軍麥克阿瑟將軍還以為志願軍只是小股部隊,根本構不成任何的威脅,於是立即安排聯合軍隊的第8集團軍和第10集團軍,從東西兩個方向對志願軍進行夾擊。

面對美軍的大規模反撲,彭老總意識到此時的志願軍兵力存在嚴重的不足,於是緊急從國內調來第九兵團前來支援,而第九兵團的司令員正是我們熟悉的宋時輪將軍,接到命令後第九兵團迅速北上入朝,但是由於準備得不充分,導致戰士們沒有攜帶足夠的禦寒衣物,即將趕赴朝鮮戰場,當時的東北軍區副司令趕忙抽調冬裝,給第九兵團的戰士們帶上,雖然有限,但是總比沒有強。

宋時輪將軍

第九兵團直接來到了長津湖地區,而此時的溫度直接達到了零下三四十度,這樣的惡劣天氣,直接導致剛剛到達的九兵團戰士出現大量的凍傷問題,起初接到的命令是消滅美軍的陸軍一師,但是由於裝備差距和後勤的補給不足,戰士們損傷巨大,於是宋時輪將軍絕對將兵力進行收縮,直接將進攻的矛頭對準了美軍的「北極熊兵團「31團。

宋時輪將軍

此時的志願軍兵力是美軍31團的7倍多,但是由於裝備的劣勢太大,遲遲打不開局面,於是只能利用人海戰術和敵人近距離搏鬥,此時的美軍也被志願軍強大的氣勢嚇住了,經過激戰,美軍31團團長準備乘坐飛機逃跑,但是我們的解放軍戰士就是死死地咬住這支逃竄的美軍,最終將其全部殲滅。

我們的志願軍在那樣不利的條件下,依舊取得了勝利,頑強意志力值得我們去致敬。

圖片部分來源於網絡,侵權請聯繫刪除。

本文系史海爛柯人訊原創如需轉載,請聯繫授權,侵權必究!歡迎評論分享轉發關注,您的支持是對我最大的鼓勵!

相關焦點

  • 志願軍全殲北極熊團,27軍兩個主力師被打殘,上萬人傷亡
    抗美援朝戰場第一次戰役結束之後,麥克阿瑟認為只是志願軍的小股部隊作戰,作戰目的也只是為了保護豐滿水電站,所以決定繼續向鴨綠江推進,希望在聖誕節前結束戰爭。麥克阿瑟以第8集團軍在西、第10軍在東,對志願軍發起了鉗形攻勢。
  • 全殲美軍「北極熊團」
    圖片由作者提供「滴滴答答」……電報聲穿越朝鮮戰場,將一份重大消息傳到中國人民志願軍總部:「新興裡南逃敵,為27軍冬拂曉全殲於新垈裡、後浦一線,大部分被殲斃,俘150餘。汽車、坦克全部繳獲。」彭老總拿著這份來自志願軍第9兵團司令員宋時輪的電報興奮地說:全殲美軍一個整團,應該嘉獎第9兵團、嘉獎第27軍。與此同時,戰鬥捷報飛進中南海,擺在毛澤東的辦公桌上。
  • 巡禮抗美援朝英雄部隊:新興裡戰鬥模範連,全殲「北極熊團」
    新興裡戰鬥是抗美援朝戰爭中的一場戰役,創造了志願軍在朝鮮戰場上以劣勢裝備全殲現代化裝備美軍1個加強團的模範戰例。 「北極熊團」組建於1917年,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參加了1918年至1920年對俄國西伯利亞地區的作戰,因為戰功獲得「北極熊團」稱號。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參加過太平洋戰場上的阿留申群島、馬紹爾群島和衝繩戰役。由於31團戰功大都建樹在國外,因此,還享有「國外軍團」的美名。那面「北極熊團」團旗,就是31團光榮與勝利的象徵。可以說31團是美國陸軍的一支老牌勁旅。
  • 繳獲北極熊團團旗的詹大南走了,享年105歲,窮富都要有骨氣
    當然讓他名聲在外的,還是抗美援朝戰場全殲美7師31團「北極熊團」。 在抗美援朝70周年之際,我們該如何更好地緬懷冰血長津湖的英雄詹大南? 但由於情報不準確,志願軍九兵團20軍、27軍不到10萬人包圍的美軍不是1萬人而是3萬人。美軍火力之強、飛機威脅之大,都遠超預期。九兵團司令員宋時輪當機立斷,集中優勢兵力首先吃掉新興裡「北極熊團」,然後圍攻下碣隅裡。 九兵團27軍副軍長兼80師師長詹大南,帶領4個團向美軍環形工事發起進攻。
  • 圍剿「北極熊」:團長被擊斃,指揮官「失蹤」60年,團旗蒸饅頭
    不要說成建制殲滅美軍師級單位,就算是美軍的營級作戰單位,其火力兇猛程度,遠遠超過了志願軍之前的想像。 美軍「北極熊」團歷史悠久,美國總統親授「北極熊旗」 但就是在那種異常惡劣的作戰環境下,英勇的志願軍部隊還是全殲了美軍精銳「北極熊」團。該團正式番號是美第8集團軍第7師31團,該團組建於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
  • 70年前「北極熊團」覆滅!
    「第27軍主力於11月30日晚至12月1日拂曉,在新興裡全殲美第7師1個多團3100餘人,創造了一戰全殲美軍1個加強團的範例。」這是源自《中國人民解放軍軍史》裡的一段記述。70年前,面對嚴寒天氣和武裝到牙齒的強敵,英勇的志願軍將士經過幾個晝夜的激戰,殲滅此前從未吃過敗仗、被稱為「北極熊團」的美第7師31團,並繳獲該團團旗。
  • 美軍「北極熊團」怎樣被全殲?聽95歲抗美援朝戰地記者孫佑傑講戰時...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秦文 濟南報導「在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中,一次成建制的全殲美軍「北極熊團」是個奇蹟。因為這個本是美軍陸戰七師的31團,是因為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入侵俄國西伯利亞戰功顯赫獲此殊榮。」講到抗美援朝的經歷,戰地記者孫佑傑在煙臺御花園老年公寓向記者娓娓道來。
  • 20兵團司令違抗軍令,指揮3700人偷天換日潛伏,創戰史奇觀
    鄭維山一直在尋找拔掉這個「楔子」的戰機,隨著時間推移,作戰戰機出現。志願軍決定進行1953年夏季攻勢,將主攻擊方向和任務交給20兵團,並給兵團加強了作戰力量。鄭維山盯著地圖上的883.7、949.2兩塊高地,這裡是敵人前沿陣地的要點。以美軍為首的聯合國軍一直保持兩個加強團的兵力,在這裡防守。美軍稱之為「密蘇裡防線」。
  • 這一仗,我軍嚇得美軍找泰國將軍求援,眼巴巴送給朝鮮140km土地
    為了儘早打碎美國人「天朝上國」的狂傲心態,志願軍決定再給美軍上道「好菜」,以促使其扭轉搖擺不定的停戰談判心態。當年的6月份,二十兵團司令員鄭維山將軍在巡視戰場後,認為美方陣地的883.7高地、949.2高地和十字架山構築成的一個「楔子」對我陣地威脅極大。
  • 一哥「俗人讀史」之——「五毒」將軍李延年兵團將領最後的歸宿
    黃維兵團被圍,蔣介石電令杜聿明集團前去解圍,其中李延年兵團一部做為援救兵團中的一支,最後在河南永城陳官莊附近被解放軍近乎全殲,那麼這此將軍們最後的命運歸宿如何呢。其三、第三十九軍軍長王伯勳未到任,這個39軍是東北戰場援錦部隊,遠在葫蘆島駐軍,後調入中原戰場,先歸第六兵團李彌部,戰役開始前臨時劃歸李延年部,電影《大決戰-淮海戰役》中提到的耽誤兩天時間等的就是這個軍,淮海戰役後,蔣介石重建第六兵團,司令何紹周,副司令兼39軍軍長王伯勳,經周素園老人策反,1949年12月率19兵團2萬餘人在興仁通電起義。
  • 志願軍的6位兵團司令員,回國後都擔任什麼職務,各自軍銜是啥?
    然而就在新中國成立後不久,韓戰爆發,美軍參戰,戰爭波及到了中國的國家安全,所以中國決定出兵朝鮮。韓戰是新中國成立之後第一場對外戰爭,面對的對手還是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軍隊,因此在這樣的情況下,中國派出了優秀的將令來指揮軍隊,當時志願軍一共有六位兵團司令員,他們回國後擔任什麼職務,各自軍銜如何?
  • 零下四十度,衣著單薄的志願軍,長津湖圍殲美軍北極熊團
    這是一支身著華東棉衣在零下40度酷寒下作戰的軍隊;這是一支完全沒有制空權、在敵軍狂轟濫炸下冒死衝鋒的軍隊;這是一支手中的步槍打不響,手腳都凍成冰坨,幾天吃不上一頓熱飯都敢於去拼刺刀的軍隊!人類歷史上,這樣的軍隊少之又少,他們就是長津湖戰役中我們的英雄前輩。
  • 秦基偉將軍回憶上甘嶺:歷時43天,是一生中最殘酷的戰役
    這位特殊的犯人身份有點特殊,他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位皇帝,也曾誤入歧途成為日本人的傀儡,他是末代皇帝——愛新覺羅.溥儀。 將軍是位戰功赫赫的中將,13歲時便參加了革命,建國以後三次主動請纓,率領中國人民志願軍的第三兵團十五軍入朝作戰。
  • 金門戰役失敗後,葉飛將軍在大二擔島攻島作戰中,再次遭遇慘敗
    葉飛針對性的研究了美軍太平洋戰爭時期著名的「蛙跳」戰術,對奪取金門的計劃做出了重大調整,決心首先奪取大擔島、二擔島,以此二島作為跳板再攻金門。對這次奪島戰鬥,葉飛準備充分,信心滿滿。大二擔島守軍指揮官史恆豐中校解放軍奪島部隊的兵力是國軍守備部隊兵力的兩倍還多。
  • 所在部隊曾被我志願軍部隊全殲
    隨後聯合國軍勢如破竹越過三八線迅速佔領整個朝鮮打到中國家門口,公然宣稱鴨綠江並不是中朝兩國截然劃分不可逾越的障礙,擺明了挑釁中國,新中國領導集體斷然決定入朝作戰,抗美援朝保家衛國,打響了新中國開國第一戰。隨著1953年7月27日朝鮮停戰協定的籤署,歷時兩年零九個月的韓戰落下帷幕,直至1958年入朝志願軍部隊才撤離朝鮮返回祖國。
  • 「北極熊」團遭志願軍圍殲,團長不知所終,50多年後才確認陣亡
    長津湖戰役是9兵團出國首戰,由於入朝倉促,後勤物資準備不足,面對朝鮮數十年難得一見的寒冷天氣,9兵團付出了極為慘重的代價。即便環境異常困難,志願軍戰士們士氣高昂,仍然打出了不少亮眼的勝仗,如今保存在中國人民軍事博物館的美軍「北極熊」團團旗就是最好的歷史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