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以前有愛心,現在卻喜歡「虐待」小動物?背後三個原因別忽略

2021-01-09 齊姐育兒

文 | 齊姐育兒 本文為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

很多家庭都喜歡飼養小動物,它們乖巧可愛的樣子,給人們帶來了很多歡樂,也特別受到孩子們的歡迎。有的甚至與動物成為親密的夥伴,朝夕不願離開。

然而,在陪伴動物長大的過程中,由於各種原因,時有傷害動物的現象發生,這充分考驗了孩子的愛心和善良程度。

星星是一個3歲的男孩,父母都在外地工作,平時被爺爺奶奶帶著,性格有些內向。因為喜歡小狗,爸爸專門給他買了一隻,被他視若寶貝,常帶在身邊一起玩耍。

然而,自從上幼兒園以後,奶奶卻發現星星的行為有些怪癖,不但經常用腳踢狗,有時還用尖銳的物體把小狗扎得大叫。發現這個問題後,爺爺奶奶及時制止星星,並把他的表現告訴了父母。

剛聽到這個消息時,爸爸還不敢相信,直到看到視頻,才艱難地接受這個事實。讓爸爸想不明白的是,以前充滿愛心的孩子,現在怎麼變得有暴力傾向了呢?這讓爸爸非常鬧心。

其實,星星的行為不是無緣無故地,之所以出現欺負小狗的現象,不僅是因為愛心的缺乏,還與孩子的心理變化有關。

那麼,孩子為什麼喜歡欺負小動物呢?

1、存在好奇心理

孩子由於年齡的局限,普遍認知水平不高,而且對事物充滿了好奇心。

他用腳去踢打小動物,可能是希望聽到動物的叫聲,會在內心感到興奮,其實他並不知道動物也會有疼痛的感覺,更不會設身處地地為動物著想。

2、宣洩負面情感

由於年齡和性格的緣故,有的孩子因為小夥伴不多,或者缺乏父母的陪伴,多少會感到孤獨和壓抑;還有的孩子因為生活環境突然發生改變,不能及時地適應,會有苦悶的感覺。

如果感受不到溫暖,就需要找到一個出口宣洩,而小動物正好是可以發洩的對象。他們通過虐待小動物來表現自己的力量,並從中獲得情感上的滿足。長此以往,他們的心理會開始變得扭曲,對成長十分不利。

3、模仿其他人的做法

孩子原本是單純和善良的,可能看到身邊有人在虐待小動物,也可能受到他人的鼓動,覺得好玩就盲目地跟風,絲毫考慮不到事情的性質和後果。

對孩子欺負動物的行為怎樣進行引導呢?

1)讓孩子擺脫好奇心理

面對具有好奇心的孩子,父母要告訴他小動物與人一樣,也有痛感,所以不能只顧好奇就去毆打它們。這樣做與動物無異,會受到社會的譴責。

同時,要讓孩子與動物多待在一起,比如給它餵食、洗澡等,讓他體會與動物相處的樂趣,這樣既能培養他和小動物之間的感情,也能讓他變得更有愛心。

2)讓他的負面情緒得到發洩

對於內心有負面情緒的孩子,父母要多抽時間陪伴。

在關心和照顧孩子的時候,讓他感到自己深厚的愛,這樣能夠避免孩子產生負面情緒。批評孩子過後,要讓他進行適當的發洩,訴說出心中的委屈,然後再進行正確的引導。

同時,還要讓孩子多參加外界的活動,把他的精力轉移到喜歡的事情上去,這樣他就不會再糾結於眼前的不滿。一個心中沒有消極感的孩子,才能陽光自信、心態健康。

3)堅決制止孩子的不當行為

聖人說,近墨者黑,近赤者朱。父母要注意觀察身邊的環境,避免不良行為影響到孩子。同時,要讓孩子懂得明辨是非,明白虐待小動物是錯誤的行為,堅決不能這樣做。

當然,社會上虐待小動物只是極個別的現象,大多數孩子都很有愛心,能與小動物和諧相處。

但是,這類事件也提醒父母要時刻關注孩子的心理變化,並給予他們充足的關懷和溫暖,這樣他們才能成為心態陽光、健康的人。

相關焦點

  • 孩子虐待小動物,這是他們心理障礙的行為表現,家長不要不以為然
    如果身邊有個導火線,消極情緒就會不受控制一觸即發。心理學家榮格說「陰影是不能被消滅的」,所以當孩子出現了「陰暗面」時,父母應當正確積極的引導,不然這個過程帶來的負面情緒對他們產生的消極影響會越來越明顯。有學科總結說明,人類的「陰暗面」是從「身、心、靈」三個方面形成的。
  • 火烤小狗箭射小貓:虐待動物的那些孩子後來怎樣了?
    看到這一幕的時候,這位媽媽又驚又怕,生怕孩子被弄疼的小狗咬一口。拉開孩子後,又開始擔心,好好的孩子,怎麼會這樣對待小動物。  對此,兒童心理學家這樣說:孩子之所以會虐待小動物,除了少數的好奇心,大多數是為了發洩內心的憤怒、鬱悶等。  這是孩子有心理障礙的行為表現。嚴重的,還可能是具有品行障礙。
  • 「不喜歡小動物的人都沒有愛心」,究竟有沒有道理?
    那麼,有沒有愛心,是不是可以跟喜歡小動物掛鈎?喜歡小動物的人更有愛心,基本是對的「喜歡小動物的人更有愛心」,從大部分情況來說,這還真是符合事實。小動物有很多時候就像小孩子,天真無邪,沒有心機,很多行為都非常的純粹,貪吃就是貪吃,貪玩就是貪玩,不想被被別人搶食物就是不給,否則就揍你。
  • 哪類人群會有虐待動物的傾向?
    在網上看到一個人說有一段時間自己的壓力很大,對工作、生活感到不滿就開始虐待小動物,雖然自己知道這樣做事不對的。回想起以前看到的虐待貓狗的新聞,很多人都說這樣人是「心理變態」。真的如此嗎?美國社會對虐待動物的人群分析發現,誰對成為動物虐待者時刻預測的。究竟哪類人群有虐待動物的傾向呢?虐待動物的背後是什麼的心理呢?動物虐待者分為兒童、青少年和成人。其中成人中男性居多。雖然說現在追求男女平等,獨立女性越來越多。但不可否認的是當代社會中男性仍居主導地位。
  • 你覺得虐待電子小動物,算虐待嗎?
    並且不管你送給小動物什麼,它們都會欣喜地收下;如果你送它衣服,它也會馬上換上並說很喜歡。,一共有500多名原創的動物角色,而每位小動物的性格和長相也各有不同,所以就很可能出現這樣的情況: 玩家們有自己想要的特定的小動物,但卻沒辦法隨機到,而島上最多只能住10個小動物島民。
  • 今夜三分鐘:又現虐待動物事件,殘忍行為背後又有什麼心理異常?
    今夜三分鐘:又現虐待動物事件,殘忍行為背後又有什麼心理異常?國家高級心理諮詢師、湖北心理協會理事王祖惕老師指出,虐待小動物的暴力行為是後天養成的,更重要的是應儘早進行心理幹預和疏導。
  • 飼養小動物 培養孩子學會關愛_中國婦女報<20140619期>第B2版:家庭...
    ■ 馬姸一名三歲多的男孩,以前很喜歡看螞蟻搬家、觀察蚯蚓,也愛抓蝸牛回家餵養。但自從跟社區裡的一個小哥哥成為好朋友後,就學會了整治小動物。看到一群螞蟻在吃麵包渣,或者蚯蚓等其他小蟲子在林間小道上「散步」,便毫不猶豫地上去重重地踩上一腳;如果周圍有水源,他還會和小夥伴一起「用水把它們淹死」。
  • 小男孩用棍子「教訓」狗狗引熱議,網友:這麼小就學會虐待了嗎
    現在很多家庭都有寵物作伴,無論是找個寵物陪伴老人還是陪伴孩子都是為了溫暖他們的心靈。因為萬物皆有靈,尤其是寵物,對人類情感的感知是真誠且專一的。很多孩子也喜歡動物,喜歡養寵物。同時也有的孩子虐待寵物,欺負寵物,導致寵物受傷或死亡。這樣的情況不在少數,那麼虐待動物到底是孩子成長中的正常階段還是孩子具有心理方面的疾病。
  • 呼籲對」虐待小動物「行為立法,難度在哪裡
    有人建議應儘快對虐待、虐殺動物的行為進行立法。有心理醫生認為有虐待動物行為的人,在其成長經歷中或許有過類似創傷。他們會把曾經受到的傷害釋放到更弱者身上來發洩憤怒。為此,立法禁止虐待動物,有助於維護正常的心理健康及道德倫理。 對生命的漠視。所以我覺得就是對這個部分的立法是不論是從社會的道德的角度,還是從我們人類心理健康的角度,在廣州市越秀區一個非常普通的小區。這裡非常多的這種流浪小貓。
  • 虐待動物的背後:假動保喪心病狂的人性黑暗
    領導一看,這大姐可真不是個善茬,眼看人圍的越來越多,再這麼鬧下去對公司的名聲影響很大,於是就拉了拉大姐,說有什麼要求可以商量。大姐一看有效果,也就順勢給領導一個臺階下,提出要和錢程單獨談談。領導立即帶著三位大姐和錢程去了會議室,自己退了出去,遣散了看熱鬧的人群。沒有人知道會議室裡發生了什麼。只知道那三位大姐是以勝利者的姿態走出來的,錢程跟在後面垂頭喪氣。
  • 孩子喜歡小動物,問十萬個為什麼,DK動物大百科為孩子答疑解惑
    02孩子喜歡小動物有很多好處孩子喜歡小動物沒有錯,李玫瑾教授和俞敏洪在直播中提到,為了孩子家中養了狗這個孩子就是知識面很廣、善於思考、有愛心還有夢想的孩子,這麼小就有這麼高的認知和這麼好的見解,實在難能可貴。
  • 保護動物,不應該從孩子抓起嗎?
    將這樣的孩子從學校踢出來,放到社會,考慮的難道不應該是,他會不會有一天不再滿足虐待動物。兒童時期,孩子對這個世界上的一切都是未知好奇的,作為長輩如何去引導他們,他們「根」就會扎在哪。舉個最現實的例子,如果你所在的小區有流浪狗,那麼你肯定會看到天天追著流浪狗一邊跑一邊叫甚至拿石子打它的孩子們,孩子們笑容依舊那麼天真可愛,作為看護的長輩,卻無動於衷絲毫不知對錯。這個行為值得提倡嗎?
  • 虐待動物有報復社會的潛在風險
    事情迅速發酵,沒有脫離生命危險的母貓也得到了很多愛心人士的關注。因為燒傷太過於嚴重,昨天晚上,貓媽媽不幸離世也回了喵星,和她的孩子永遠相伴。禁止虐待動物,建立動物保護法。這句話,每年都會被提到好多次。可因為這塊法律現在依舊空白,導致每次遇到與動物有關的惡性案件,公眾除了譴責,別無他法。
  • 虐待小動物的變態
    漫漫叨叨:男主一開始撞上的人就是網上一直發虐待動物照片的神經病男二,男二一開始虐待殺死的小動物是迷你型,小倉鼠,後來虐待的更大殺死了一隻兔子,最後因為被男主看到了他殺兔子,就想殺了男主(而且殺小動物已經越來越不能滿足男二,想殺更大的
  • 手工製作各種可愛小動物,培養孩子的愛心!
    原標題:手工製作各種可愛小動物,培養孩子的愛心!編織時可提示孩子按從上到下,從左到右的順序進行有序編織。 指導建議: 1、認知物體:小汽車、火箭、衣服、帽子、烏龜、玉米、企鵝。 2、認知顏色。
  • 那些虐待小動物的人後會虐待別人嗎
    我們來談談虐待小動物這個沉重的話題,在一些論壇上,我好奇地去了一次,我發現沒有一般的娛樂和八卦聊天!但眼前一張很血腥的照片,很血腥,讓大家一陣噁心。所以讓我們來談談那些濫用小動物的人是否會攻擊他們周圍的人?
  • 愛是給予孩子最好的饋贈,萌寶與萌寵之間的二三事,學會如何愛
    生活中喜歡小動物的孩子很多,有不少家庭也會選擇養只小狗陪伴孩子成長,但一切全看心情的孩子在養動物時的愛心並不能持續,在養了寵物後並不會去打理動物衛生,甚至會出現傷害寵物的行為,很多家長為了避免麻煩會果斷拒絕孩子要去養動物的做法,但是這樣真的合適嗎?
  • 滄州小動物保護協會:給它們一個家
    很久以前,喜歡小動物的宋盈萱和志同道合的朋友們組建了一個關愛小動物微信群。有次,一位好友在群裡發消息說:「在路上發現一隻被遺棄的受傷小狗。」    宋盈萱的心瞬間揪了起來,「任何生命都是平等的,我要成立一個小動物救助組織。」
  • 趙檀助力北京領養日 身體力行傳遞愛心
    網易娛樂11月29日報導 11月27日,演員趙檀受邀出席第46屆北京領養日並擔任愛心嘉賓活動現場,趙檀與主持人交流互動,分享了自己與小動物之間的趣味故事,更現場呼籲「有責任領養」,旨在更多的人關注那些可憐的流浪動物們,希望它們能夠早日找到溫暖的家。同時向更多的人宣傳領養代替購買、養寵物終身負責、適齡絕育等養寵知識和公益理念,身體力行,傳遞愛心。
  • 大學生2個月虐殺80隻貓:虐待動物的孩子,很可能是潛在的殺人犯
    近些年來,虐待動物的新聞越來越多,而且施暴者多集中在青少年!毫不誇張的說,這些虐待小動物的人都有可能是潛在的「殺人犯」!也許很多家長看到這裡會不以為然:「不就是只貓嗎?不就是只動物嗎?又不是人,弄死就弄死了唄,沒啥大不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