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席捲全球,除了人類岌岌可危,同樣生活在這個地球上的,還有數不清的動物,同樣都是生命,人在如此難測的災難面前,相互扶持互幫互助,而那些家養的動物,卻因為肆無忌憚的謠言無情被拋棄,去流浪街頭。
不由得想到教育裡老生常談的「敬畏生命」和「保護動物」。
上半年時隔不久就出了兩次令人髮指的大學生虐貓事件,經過社會輿論的發酵,花樣年紀的兩名大學生得到所謂退學的處分,「退學」就足夠了嗎?換句話說,「退學」解決問題了嗎?將這樣的孩子從學校踢出來,放到社會,考慮的難道不應該是,他會不會有一天不再滿足虐待動物。
相似的經歷,這兩名大學生不同的卻是虐待流浪貓的方式!用針扎、用腳揣,並拍成視頻作為掙錢的工具,樂此不疲。
甚至主動向愛貓人士索要金錢,才肯放過可憐的貓咪。他們還只是大學生,並沒有出入社會,心裡便如此陰暗,到底是什麼造就了這樣的孩子,是父母?是社會?還是自己。
專家表示:虐待動物一般是病人出於虛榮心理,看到和聽到動物掙扎、叫喊,他感到非常愉悅。而一些病人虐待動物是因為他遭受了比他強有力者的侮辱,但因不敢反抗而轉嫁到動物身上,動物對它沒有反抗能力。
為什麼說保護動物,敬畏生命要從孩子抓起?
兒童時期,孩子對這個世界上的一切都是未知好奇的,作為長輩如何去引導他們,他們「根」就會扎在哪。舉個最現實的例子,如果你所在的小區有流浪狗,那麼你肯定會看到天天追著流浪狗一邊跑一邊叫甚至拿石子打它的孩子們,孩子們笑容依舊那麼天真可愛,作為看護的長輩,卻無動於衷絲毫不知對錯。
這個行為值得提倡嗎?在中國,如果你因為流浪貓狗去見義勇為,對方永遠會以:「關你什麼事,又不是你家的狗(貓)。」去鏗鏘有力的反駁你。
再舉個例子,父母的態度決定了孩子對待動物是否充滿愛心還是敵意。
我聽過許多人說從小被狗追過,被狗咬過,長大後對狗怎麼也喜歡不起來,而在童年,不可否認的是,一旦你的父母或家人不喜歡狗或貓,你和它們接觸,父母會將這些動物比作牛鬼蛇神,必須遠離。
流浪狗傷人事件並不少,可背後忽略的卻是對這一生態的管控,家養狗傷人事件也不少,可背後忽略的卻是怎麼也不知道栓繩的人。
是不是隨著人們生活水平漸漸提高,動物就成了低人一等的渺小生物。
父母保護孩子,這是父愛母愛,人類保護生物難道不應該是大愛嗎?
有多少人面對馬路上出車禍的貓狗也無動於衷,有多少人壓死貓狗就跟沒有發生一樣心安理得甚至覺得無比晦氣,為什麼消防犬抗震救災沒有一個人敢說不,為什麼流浪狗討口飯吃就能被驅趕甚至動手揮棒?難道本質上,他們不都是狗嗎?
從前些年的「黑熊熊膽」;「狗肉車」;「野味」再到最近頻繁發生的「大學生虐貓」,地球上的生物從大到小;從飛禽到海裡,沒有什麼是人類不敢觸碰的。
人類能克服對龐大生物的恐懼,無非是想要證明,誰是「主宰」,這些真正的主宰並不是人類本身,而是他們手中的花樣頻出的冷兵器。
時間的長河不停地推移,人類由猿類進化為今天的面貌,我們有著勝過動物的聰明,卻忽略了最基本的「善良」和「愛」。
或許有一天科技一次次進步,能將那些瀕危或已經滅絕的生物呈現在我們孩子的眼前,但那些虛幻飄渺的,永遠趕不上肉眼所及。
這次疫情給我們最大的警醒,別再只顧著「保護自己」,固然那些吃野味的人可惡,更可惡的難道不是背後龐大的群體和利益嗎?
前些日子深圳出臺了禁食家養貓肉狗肉,令人拍手叫好過後,換來的卻是不寒而慄的擔心。
法律的保護,是否杜絕了「食用」卻加大「虐殺」的可能性,直至今日還有無數人聯手提倡出臺動物保護法,將那些虐待動物的人交給法律處決,雖然這場「戰爭」已經持續多年,也有許多人堅持不住放棄,但是永遠相信一句話:
本文為海安淇原創,侵權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