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沙觀鰹鳥

2020-12-05 手機鳳凰網

駐島解放軍與鰹鳥和諧相處。

美麗的西沙群島像一把珍珠撒在祖國南海上,西沙群島在我國古時叫七洲洋。這些島嶼像一塊塊巨大的綠色絲絨託在雲水之中,星羅棋布。永興島是西沙群島中最大的島嶼,是南海諸島政治、經濟、文化和軍事活動中心。

距永興島東南約60公里海面的東島,長度約為2400米,寬度約為1000米,是一個得天獨厚的鳥島。島上林木繁茂,為鳥兒提供了優良的生態環璄。這裡棲息著約有10萬隻鰹鳥,成為我國鳥類密度最大的保護區之一。除鰹鳥外,還有十多種鳥類,以及上岸產卵的綠海龜和玳瑁等動物。駐守在島上的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守備部隊,是鳥兒的「守護神」。

東島遍地的抗風桐是鳥兒的棲息場所。鰹鳥是一種大型熱帶海鳥,體長約0.7米,重約1公斤。外形似鴨,但喙較長,圓錐狀,灰藍色。鰹鳥有兩種,一種是紅腳鰹鳥,另一種是褐鰹鳥,前一種佔絕對優勢。紅腳鰹鳥體羽雪白,僅局部淺棕白色。

鰹鳥眼力敏銳,視覺發達,能在高空發現海裡的小魚。一旦發現獵物,作垂直俯衝,扎入水中,咬住獵物,立即吞食。從三亞乘遊艇到西沙群島,最有趣的是觀看鰹鳥捕食飛魚。每當飛魚躍出海面的一剎那,鰹鳥便箭一般地俯衝下去,準確無誤地將飛魚叨住,並貯存於它鼓鼓的喉囊之中,每次可保存1公斤所捕食物。鰹鳥還是漁民捕魚的好助手。漁民根據鰹鳥追隨魚群的習性,按照鰹鳥飛往的方向駕船布網捕魚,傍晚又順著鰹鳥返回的路線,滿載而歸。所以漁民把鰹鳥視為吉祥鳥。

鰹鳥是我國二類保護動物,東島已於1980年9月劃為鰹鳥自然保護區。近年來,東島紅腳鰹鳥數量呈穩定增長趨勢,從原來的3萬多隻,繁衍增加到10萬隻,這與西沙駐島解放軍倡導環境保護是密切相關的。他們在完成守島、建島任務的同時,也擔負著保護鰹鳥的職責。由於他們的存在,捕鳥的人不能隨意登島破壞鳥類資源。

官兵們還經常協助鳥類專家開展科學研究,有些戰士向專家提供觀察數據,拍攝圖片,幫助研究人員統計數據資料,定期在電話中向專家報告鰹鳥種群的變化情況,並掌握了統計鰹鳥數量等方法。

東島地處風口,颱風一刮,不少鰹鳥被打落在地,摔傷了翅膀、腳爪。官兵們扒開樹叢,將傷鳥擦淨泥水,用木棍送回樹上;看到受傷的鳥兒,便抱回營房,給它敷藥、餵食,待傷好了,再把它送回林中。駐島解放軍愛鳥,人鳥情深,一群群通曉人性的鰹鳥,在官兵的頭頂上盤旋,陪伴他們巡邏,捍衛著祖國的南海前線。

相關焦點

  • 鰹鳥,鰹鳥,魚雷一樣的鳥
    而和啄木鳥一樣,鰹鳥也有緩衝措施:氣囊——一種相當大的支氣管延伸結構,類似於安全氣囊。值得一提的是,不同於大多數鳥類,鰹鳥是沒有外鼻孔的,而是在嘴邊形成了一對次鼻孔(secondary nostril),在入水時由可移動的結構蓋住(有些像第三眼瞼),於是它們只能用次鼻孔和嘴巴呼吸。羽色上,除了深色型的紅腳鰹鳥,其他鰹鳥都有白白的肚皮,以儘可能避免海裡的魚群發現自己。
  • 西沙群島的鰹鳥
    東島上最多的鳥類是鰹鳥,它是一種大型熱帶海鳥,外形似鴨,但咀較長。鳥島上的鰹鳥有兩種,一種是紅腳鰹鳥,另一種是褐鰹鳥,前一種佔絕對優勢。       紅腳鰹鳥體羽雪白,僅局部淺棕白色。幼鳥羽絨豐滿,身姿秀麗。紅腳鰹鳥因足部好似著一雙紅舞鞋而得名,又因羽毛潔白而被譽為「白衣天使」。       鰹鳥眼力敏銳,視覺發達,能在高空發現海裡的小魚。
  • 可愛的西沙鰹鳥
    東島上最多的鳥類是鰹鳥,它是一種大型熱帶海鳥,屬鵜形目,鰹鳥科。體長約0.7米,體重約1公斤。外形似鴨,但喙較長,圓錐狀,灰蘭色。鳥島上有兩種鰹鳥,一種是紅腳鰹鳥,另一種是褐鰹鳥,以前一種佔絕對優勢。紅腳鰹鳥體羽雪白,僅局部淺棕白色。幼鳥羽絨豐滿,秀麗的身姿,穿著一雙紅色的舞鞋,被譽為「白衣天使」。
  • 紅紅火火的紅腳鰹鳥
    紅腳鰹鳥屬於鵜形目鰹鳥科鰹鳥屬,該科共3屬10種,如藍腳鰹鳥、褐鰹鳥,體羽分白色型和深色型,白色型體羽多為白色初級飛羽及次級飛羽黑色,如大鰹鳥屬的憨鰹鳥、南非鰹鳥等。如鰹鳥屬的橙嘴藍臉鰹鳥,體長81-92釐米,通體除羽毛及尾羽外均為白色,眼睛金黃色,眼部周圍藍黑色。喙長粗而尖,呈圓錐狀,翅膀較為狹長,腳粗而短。
  • 藍腳鰹鳥的「笨方法」
    作者/段宏波在太平洋沿岸的島嶼上生活著一種鳥,它們長著一對藍色大腳,叫藍腳鰹鳥。藍腳鰹鳥是大型熱帶海鳥,平均身長80釐米,體重約1.5千克,善於飛行和遊泳,但它捕魚的方法看起來卻比較搞怪。藍腳鰹鳥的主要食物是魚類,如沙丁魚、鮁魚、鯖魚和飛魚等。藍腳鰹鳥會遊泳,但它捕魚卻不憑藉泳技,它的方法是「砸」。砸?沒錯,就是砸。藍腳鰹鳥在高出海面30米以上的高空飛行,尋找獵物的蹤跡,一旦發現水中有自己愛吃的魚,就收攏翅膀,頭朝下,像跳水運動員一樣,扎入水中。幾十米高的勢能,轉化為強大的動能,入水的一瞬間,藍腳鰹鳥的時速可達97千米/小時。
  • 鰹鳥,從我們肩頭掠過(圖)
    周勇攝  成群的鰹鳥在軍艦上方盤旋,歡快的鳴叫聲告訴我們,東島到了!  登上東島,仿佛來到了童話世界。海水澄碧,沙灘潔白,抗風桐的寬大葉片在熱帶陽光下盡情招展。最引人注目的,是那紅腳白腹的鰹鳥。島上綠化覆蓋率達95%以上,有近10萬隻鰹鳥在這裡繁衍生息,東島也被稱為「鳥島」。
  • 【蒙知】藍腳傻瓜——藍腳鰹鳥
    藍腳鰹鳥的英文名是「Blue-footed Booby」,直接按字面翻譯就是「藍色的呆鵝」。
  • 藍腳鰹鳥一種自帶「鞋子」出生的熱帶海鳥
    今天帶大家了解一種自帶「鞋子」出生的熱帶海鳥藍腳鰹鳥。這種藍腳鰹鳥並不是真的穿著鞋子而是從它們的腳都是藍色的看起來像穿了鞋子,藍腳鰹鳥只要生活在熱帶海洋中的和亞熱帶的太平洋島嶼、海岸和海面上。藍腳鰹鳥是一種大型的熱帶海鳥,平均體長80釐米,雌性的藍腳鰹鳥會比雄性的藍腳鰹鳥稍微大一些。
  • 海南日報數字報-鰹鳥:三沙東島的「主人」
    記者從永興島乘船駛向東島,一路上數十隻白色鰹鳥、紅腳鰹鳥、褐鰹鳥緊緊追隨。  受行駛的船隻驚擾,飛魚們躍出海面滑翔,動作靈巧有力,不料天敵早在半空等候———眨眼間,鰹鳥或叼住獵物於海面,或追捕獵物於水中,一場為時幾十秒、驚心動魄的鳥魚大戰瞬時上演。未到東島,我們已領略鰹鳥之所向披靡。  時近中午,終於踏上了我國最大的鰹鳥棲息地———西沙群島第二大島———東島。
  • 你認識藍腳鰹鳥和他的親戚們嗎?
    (我想罵人,別攔我)這長相也是沒sei了吧,保你過目不忘在傳統分類學上,鰹鳥科屬於鳥綱鵜形目中的一個科,包括三屬10個種,即鰹鳥屬,包括藍腳鰹鳥、秘魯鰹鳥、藍臉鰹鳥、橙嘴藍臉鰹鳥、紅腳鰹鳥、褐鰹鳥或白腹鰹鳥。阿波特鰹鳥屬,只有阿波特鰹鳥。大鰹鳥屬,有憨鰹鳥、南非鰹鳥、澳洲鰹鳥。
  • 【rlyl物種說】今日--藍臉鰹鳥(Masked booby)
    目:鵜形目 Pelecaniformes科:鰹鳥科 Sulidae屬:鰹鳥屬 Sula種:藍臉鰹鳥 S. dactylatra(Lesson, 1831)▲藍臉鰹鳥飛翔物種介紹 Introduction中文名:藍臉鰹鳥(拼音:lán liǎn jiān niǎo);
  • 蘇祖祥:藍臉鰹鳥不是我們的榜樣
    兩枚卵先後孵化出小鳥;先出生的雛鳥哥哥(或姐姐),卻拼命狠啄後出生的雛鳥弟弟(或妹妹),並把弟弟(或妹妹)拱出成鳥的翅膀所形成的陰涼處;後出生的雛鳥在沙漠熾烈的陽光的炙烤下,不一會兒就死了。  奇怪的是,鰹鳥媽媽對大雛鳥的行為不加制止,反而採取一種默許的態度,在小雛鳥死去後,鰹鳥媽媽下次也就只給大雛鳥餵食。這是為什麼呢?
  • 自然|紅腳鰹鳥:西沙群島的「掌上明珠」
    在西沙群島過往的鳥有成百上千,唯有紅腳鰹鳥,是這裡的掌上明珠。它長得英俊嬌巧,背腹均白色,錐型有力的嘴成為捕魚的刀叉,而豔紅色的腳靴更是漂亮無敵。在科學家的眼中,紅腳鰹鳥被視為明珠,主要是它分布地域狹窄,早年的記錄僅分布西沙群島,每年3月下旬至5月上旬,以東島為中心築巢繁殖,繁殖區域半徑不超過100公裡。
  • 人生就像藍腳鰹鳥,你一本正經時總有人想笑
    這片島嶼上生活著一種外表豔麗、神情呆萌的大鳥——藍腳鰹鳥。那是因為藍腳鰹鳥通常不懼怕人類,早期到達這裡的海員可以輕鬆地徒手捕殺它們,於是,藍腳鰹鳥也就成了海員們口口相傳的「笨鳥」。圖片:Nat Geo WILD / youtube 藍腳鰹鳥通常都是一夫一妻制,交配過程中,雄性藍腳鰹鳥也不忘趾高氣昂地在雌性面前炫耀自己藍色的雙腳。
  • 藍腳鰹鳥:我的腳是藍色的,證明我足夠健康
    在此期間,他遇見了一種不怕人的雙腳為藍色帶蹼的海鳥,不知道他當時是什麼心情,總之簡單粗暴地將其命名為藍腳鰹鳥(Blue-footed booby)。Tui De Roy/Minden Pictures藍腳鰹鳥相當矮小,平均體重3.3磅(1.5公斤),但翼展可達5
  • 新聞資料: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鰹鳥(圖)
    白腹(紅腳)鰹鳥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轉自搜狐  此鳥兩翼較長,體長約0.7米,體重一公斤左右,兩足趾間有蹼,善遊泳,善於捕捉小魚和昆蟲,僅在夜間及孵卵期間停留在海島上。轉自搜狐  鰹鳥在陸地上和樹枝上很笨拙,倘若掉在地面上,就要費勁地扇動雙翅才能慢慢起飛,甚至要爬到高坡上往下滑一段再起飛。
  • 罕見褐色鰹鳥首次現身英國 民眾扎堆圍觀
    近日,通常只生活在南美洲的褐色鰹鳥出現在了英國康沃爾郡聖艾夫斯附近的沿海地區,這是英國首次發現這種鳥類  褐色鰹鳥是一種海鳥,頭部、頸部和身體上半部分為褐色,腹部呈白色,腳則是亮黃色。它們通常只出現在墨西哥、哥倫比亞和委內瑞拉。8月27日上午7點34分,一位名叫Keith Jennings的男子在英國境內拍攝到了褐色鰹鳥的照片,當時它正在往南飛。下午2點半左右,又有人看到它從漁船附近飛過。
  • 藍腳鰹鳥和它的朋友
    藍腳鰹鳥
  • 「鰹鳥」逐夢自貿港 借力文化展翅飛
    「鰹鳥」逐夢自貿港 借力文化展翅飛 ——記海南鰹鳥文化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沈汝青「鰹鳥是熱帶海鳥,繁殖於西沙群島,是南海諸島數量最多的鳥類。它們上天入海,善於團隊協作,還被稱作『導航鳥』,漁民常跟著它們追捕魚群。」海南鰹鳥文化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沈汝青說,鰹鳥不僅代表著團結向上的企業文化,更體現著他本人的創業精神。
  • 第25期:比Tiffany藍還妖豔的藍腳鰹鳥,一定是穿錯了舞鞋出門!
    它就是生活達爾文當年寫就《物種起源》的靈感之地,加拉帕戈斯群島上的藍腳鰹鳥:藍腳鰹鳥主要分布在熱帶和亞熱帶的太平洋東部島嶼和海岸附近,體長約80釐米,是個頭比較大的海鳥,屬於肉食性的鳥類,主要吃魚類,包括沙丁魚、鯷魚、鯖魚等,偶爾也會進食烏賊等動物。之所以叫藍腳鰹鳥,當然就來自於它獨有的藍色大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