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送量增多 快遞小哥收入不增反降?記者調查揭開背後真相

2020-11-28 央視網

       央視網消息:隨著網購成為生活的常態,特別是疫情期間宅經濟的火爆,快遞行業的競爭愈演愈烈,不斷加劇的價格戰也使得快遞小哥更忙了。不過,快遞小哥們卻反映收入並沒有隨著派送量的增多而增加,反而卻降低了,這是什麼原因呢?

       小周從事快遞行業已經八年,雖然說今年這個特殊時期,小周作為快遞小哥並沒有失業的風險,但隨著工作越來越忙碌,工資卻越來越少了。

       快遞員小周:「每天都能派送200多單,每天早上六點就起來送到晚上,基本不休息。之前配送一單2塊錢,現在只有1塊2。」

       小周的情況並不是個例。記者在貼吧中看到,許多快遞員對派費下降叫苦不迭。一位快遞員在網上吐槽說今年7月,到手派件費已降至0.4元/件,扣除簡訊費、電話費後,一單只能賺0.25元。快遞公司業務主要集中在攬收、中轉、派送和信息服務四個環節,收入來源於面單收入、中轉費和派費收入,每個環節採取不同收費標準。

       價格戰降低了源頭的收件價,面單收入、中轉費、運輸費用基本固定,最終會使剩餘的派件費相應減少。減少的兩部分,正是快遞員的利潤來源。相關數據顯示,7月份,順豐單票收入17.87元,同比下降20.96%;韻達單票收入2.01元,同比減少36.19%;圓通單票收入2.16元,同比下降23.10%;申通單票收入2.12元,同比下降24.29%。

       中國貿促會研究院副院長趙萍:「單票價格它實際上指的就是每發一票貨所要收取的價格,快遞員的工資就是底薪加上送件提成加收件提成,根據我的估算,在快遞單票價格呈現下降幅度超過20%這樣的情況下,快遞員的工資下降幅度會在一成以上。」

       2020年初,中國郵政快遞報社發布了2019年全國快遞從業人員職業調查報告,報告顯示,75.07%的快遞員月收入在5000元以下,月收入超1萬元的佔比為0.73%。報告還顯示,我國快遞從業人員每天工作8-10小時的佔46.85%,每天工作10-12小時的佔33.69%,近兩成從業人員工作12小時以上。

相關焦點

  • 送件量巨增,派送單價卻下降,快遞小哥被困在了GMV裡
    快遞小哥張然向燃財經解釋,「快遞量暴增,人手不夠,每天工作到晚上十二點,只能睡幾個小時,但依然送不過來。」據多位快遞小哥表示,從去年年中開始,他們網點的送單量開始越來越多,每天的送單任務也相應地越來越多。讓快遞小哥們感到更不愉快的是,工作量漲了,派送單價非但沒漲,反而降了0.3元,調整後,他們的收入大幅減少。
  • 是誰讓快遞小哥邊發快遞邊辭職?
    《中國經濟周刊》記者 侯雋|北京報導「姐,不好意思來晚了,這是我最後一次給您派貨了,我後天就離職了!」晚上10點半,順豐快遞小哥敲開房門。11月12日,朝陽區一家社區快遞網點在雙十一期間關閉,由於信息更新不及時導致大量物品依舊送到這裡中轉,留守在該網點的負責人只能挨個打電話發簡訊通知附近居民來自行提貨。中通的快遞小哥對《中國經濟周刊》說:「都怪馬雲,今年雙十一太長了!以前只有11月11日這一天,今年變成了22天! 10月21日~11月1日搞一次促銷預售付款,11月11日再來一次,這麼長時間,誰受得了!」
  • 部分外賣小哥願意改行送快遞:不用搶單收入更穩定
    日前,新聞晨報關於滬上申通某快遞網點因快遞員轉行送外賣導致快遞包裹積壓爆倉的報導刊登後,引發了不少市民的關注。  對此,記者經過一番調查發現,相比快遞員的工作強度和實際收益,外賣員的工作的確會有更多的「誘惑」。因此,有些快遞員即使沒有跳槽,也會利用中午這段時間兼職外賣員。
  • 快遞掀起跑路罷工潮!雙十一快遞堆積如山,快遞員不堪罰款大逃亡
    據國家郵政局官方發布的上一年快遞行業從業者的調查報告來看,75%以上的快遞員月薪低於5000元。只有將近1.49%的人月收入實現了過萬,一線快遞員月薪過萬的比率也只有0.73%。2019年全國的快遞員數量已經多達300萬人。換句話說,全國只有44700名快遞員月入過萬。還有225萬名快遞員的月薪是低於5000元的。
  • 圓通申通等五快遞公司異常網點增多 遭低價戰反噬
    在價格戰結束之前類似快遞網點罷工、跑路等情況還將繼續發生「無人派送」:低價戰反噬快遞業本刊記者/趙一葦發於2020.11.2總第970期《中國新聞周刊》10月18日,針對正在發酵的通達系快遞公司全國多個城市網點停工罷工傳聞,圓通、中通、申通、百世等公司相繼回應稱,罷工傳聞為不實消息,目前快遞網絡運營正常。
  • 不用搶單收入更穩定 也有外賣哥想做快遞
    晨報記者 謝竲 見習記者 張立  日前,新聞晨報關於滬上申通某快遞網點因快遞員轉行送外賣導致快遞包裹積壓爆倉的報導刊登後,引發了不少市民的關注。  對此,記者經過一番調查發現,相比快遞員的工作強度和實際收益,外賣員的工作的確會有更多的「誘惑」。
  • 雙十一前,快遞公司一起漲價背後的真相
    記者從多家快遞加盟商處獲知,韻達、中通均上調了面單費與中轉費,由此倒逼終端漲價,圓通則是出臺指導價的形式(相關通知已於10月12日晚撤回),被加盟商視作「虛漲」。有快遞公司高層對經濟觀察報記者坦言,隨著業態發展,漲價是必然,目前快遞公司總體已是「入不敷出」,各網點處於增量不增收的尷尬局面。「成本漲了,服務要求提升了,但費用不漲,我們靠什麼盈利?再這樣下去,只能降低服務質量。」
  • 紙箱價格飛漲 這個月撿撿快遞紙箱也能收入近萬
    消費者林小姐投訴稱,雙11當天她在國美在線購買了一臺40英寸夏普液晶電視,12日派送員將電視運送到家,但派送員聲稱只負責派送,不負責安裝。記者從發布會上獲悉,10 月份,全省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1.8%,漲幅比上月擴大0.1個百分點,比全國平均水平低0.1個百分點。從近期市場熱點動態來看,主要有三個特點:一是新粳稻收購價格略有上揚; 二是雞蛋價格小幅攀升; 三是紙品價格明顯上漲。江蘇省物價局價格監測中心副主任許華蘭介紹,與上月同期相比(下同),近期全省糧油價格穩中略降。
  • 800億件快遞的B面:低價肉搏網點失守,新勢力的封殺與進擊
    2020年,在持續上演的價格戰中,快遞網點關停已非罕事。12月底,據國家郵政局中國快遞大數據平臺實時監測,我國今年快遞業務量已突破800億件,1至11月,郵政行業業務收入(不包括郵政儲蓄銀行直接營業收入)累計完成9928.5億元。十分可觀的行業收入和業務量背後實為不斷擴大的量收剪刀差。
  • 春節快遞「真的不打烊」 快遞公司將適當增加快遞費?
    一韻達快遞點的快遞小哥稱,他家在河南,今年本來就不打算回家過年,加上公司要求正常營業,所以就不回家了。在一德邦快遞點,多名快遞小哥正在搬運貨物。「從今年開始公司就要求正常運營了,所以過年可以過來寄快遞。我家就是合肥的,晚上回家過年就行了。」該快遞小哥稱,今年,同行多家快遞都「不打烊」。一些快遞公司也通過官微發布了「不打烊」的公告,申通快遞在官網發布了2021「過年不打烊」公告。
  • 進擊的快遞業:件量大增、低價肉搏、走向分化
    當時,王彬每天早晨七點起床簡單收拾一下便出門送快遞,時常到下午四點多才結束派送,而在之前,相同的派送任務只需要半天便能完成。  機遇與挑戰並存。隨著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各行各業逐步有序地復工復產,消費市場開始回暖,其中線上市場表現突出。
  • 阿雲嘎變身快遞小哥送溫暖,《在遠方》探索本土音樂劇之路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何晶1月7日晚7點,零下7度的上海,由人氣音樂劇演員阿雲嘎主演的音樂劇《在遠方》在上汽·上海文化廣場上演。採訪現場為了更好地出演快遞小哥這一角色,阿雲嘎跟著快遞員楊敬山師傅體驗上門送快遞。在此前北京的首演場,楊師傅也來到現場坐在第一排看完了《在遠方》。
  • 「非常時期」的北京快遞:快遞員很忙碌 物流速度有保障
    在北京昌平區負責快遞派送的京東快遞員楊路告訴澎湃新聞,在他看來快遞送貨量並沒有因為疫情的原因而減少。「去年『618』期間我四天送了近1600件,今天光一個小區一上午我已經拉了兩車了。」目前楊路負責派送的是低風險地區,但是隨著北京重回二級響應,現在他只能將快遞放在小區單元門口的快遞櫃中。
  • 原創音樂劇《在遠方》在滬上演 阿雲嘎化身快遞小哥講述中國人的故事
    為了演好音樂劇《在遠方》裡快遞小哥出身的姚遠,阿雲嘎在創排期間跟著楊敬山師傅體驗了一天快遞員的生活。一大早,阿雲嘎在集散中心一單一單分揀,給顧客一個一個打電話,然後把貨物一件一件送上門。一次派送中,他將單元與樓號弄反了,白爬了一次5樓。「以前對快遞小哥的認識只是在與他面對面的一瞬間。這回體驗下來,發現他們的工作太不容易了,需要極大的耐心,有時候還需要看顧客的臉色。」
  • 石家莊蔬菜供應充足 商超、小店線上線下忙——記者走訪市場見聞
    新華社石家莊1月10日電題:石家莊蔬菜供應充足 商超、小店線上線下忙----記者走訪市場見聞新華社記者白明山、範世輝10日早晨,記者經過測溫、掃碼、登記後,進入石家莊裕華區石門小區。離社區大門不遠處有兩個小區超市,門外韭菜、西紅柿、豬肉等擺放在顯眼位置,居民正有序購物。石門社區黨委書記賈清說,這裡有2469戶、7086名常住人口。目前,包括蔬菜在內的居民日常生活供應主要依靠小區內的兩個超市,居民日常吃喝供應沒有問題。為了更方便市民買到蔬菜,他們正在和槐中路蔬菜市場對接,想在小區內另闢一個地方,給居民供應蔬菜。
  • 南寧全年快遞處理總量將達1.3億件!
    事情引起了南寧市郵政管理局的關注,通過對涉事網點進行走訪調查後,對相關網點提出要求:儘快將滯留件派送出去。如今,幾天時間過去了,百世快遞在南寧的狀況有沒有改善呢?在位於新陽路的百世快遞南寧北大三分部內,工作人員正在整理剛收到的包裹,一位剛剛送完貨的快遞員告訴記者,他們網點目前是正常派送,不過有人離職也是事實。
  • 快遞洋娃娃抱枕竟露白色晶體 小哥懷疑是毒品報警
    犯罪嫌疑人被抓獲 圖片由警方提供   11月18日,成都二環路北三段一民居前,正準備將藏在拆封食品袋裡的冰毒快遞到外省的楊晴、何柏姐弟倆被成華警方擋獲。他們不會想到,為了掌握足夠證據,警方在3個月前就開始調查,而讓他們行跡敗露的,是一名快遞小哥以及一個舊的洋娃娃抱枕。
  • 如何暢通快遞配送最後幾百米?
    近日,有媒體對超過3000名網友調查發現,其中半數以上的人經常遇到快遞員未經同意就把包裹放在驛站或快遞櫃的情況。有網友對此評論:「快遞解決了最後一公裡,沒解決最後幾層樓。」2018年5月正式施行的《快遞暫行條例》明確規定,經營快遞業務的企業應當將快件投遞到約定的收件地址、收件人或者收件人指定的代收人,並告知收件人或者代收人當面驗收。
  • 「紅猴代派」從青島即墨啟航,進軍快遞派送最後一公裡
    據國家郵政總局統計數據顯示,2017年,中國快遞業務量突破400億件,連續4年位居世界第一,一個不起眼的「草根產業」快速成長為新經濟的一匹「黑馬」。  2018年4月,記者走進「紅猴代派」的基地,這處坐落於通濟街道棗杭村的廠區屬於即墨城區的邊緣,佔地約2000平米,沒有大企業的氣派豪華,也不似重點項目的威嚴壯觀,然而就在這不起眼小小基地,卻蘊藏著大大的夢想。
  • 15天10座城市13場公益派送 胖哥以愛之名致敬城市「疲疲俠」
    萌萌的熊貓人 紅網時刻11月6日訊(記者 唐頻輝 通訊員 張鳳)一場啟動式13場派送、走遍10座城市、與許飛同框、線下活動曝光500萬人次、線上多個微博話題霸榜、全網1.3億+話題閱讀量……10月,胖哥做了一件有溫度的大事:聯合美團發起的「疲疲俠提個神」大型公益活動,以愛之名,尋找並溫暖了無數城市裡的「疲疲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