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報業集團記者 周斌 米鵬民 吳緒山 韓文嘉 /文 周紅聲/圖 通訊員 楊燕芳
10月12日,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廣東的第一站來到潮州,極大地點燃了潮州幹部群眾幹事創業的熱情。近日,潮州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李雅林,市委副書記、市長何曉軍在接受深圳報業集團「續寫『春天的故事』·走筆南粵權威訪談」全媒體專訪組專訪時表示,潮州將緊緊把握總書記賦予廣東的總定位總目標,把學習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出席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慶祝大會與視察廣東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和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作為最大政治,抓住總書記視察廣東、視察潮州這一最大機遇,圍繞「把潮州建設得更加美麗」這一最大任務,積極對標省委「全方位、全過程、高水平、高站位」要求,立足於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和省「一核一帶一區」區域發展格局,堅決融入支持和參與粵港澳大灣區、深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建設,乘勢而上,起而行之,感恩奮進,推動改革開放再出發,扎紮實實把總書記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轉化為打造沿海經濟帶上的特色精品城市的生動實踐,把潮州建設得更加美麗。
感恩奮進,以人民為中心推動各項事業發展
潮州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李雅林。
談到總書記視察潮州的情形,李雅林至今仍歷歷在目:「我們近距離聆聽總書記的諄諄教誨,深切感受到了總書記偉大的領袖風範、人格魅力,深切感受到了總書記宏大的理論視野、政治高度,深切感受到了總書記博大的人民情懷、家國情懷,深切感受到了總書記對潮州、對潮州人民的深情厚愛。圍在總書記身邊,潮州老百姓臉上洋溢出來的幸福笑容,充分表達了人民群眾對人民領袖的真情擁戴,深刻體現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入腦入心,充分體現了人民群眾對新時代的美好憧憬。」
「在廣濟樓上,我向總書記介紹『廣濟』二字的歷史典故——『廣濟百粵之民』,廣濟一詞承載了千百年來潮州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但真正實現這個夙願、讓群眾安居樂業的是中國共產黨,是改革開放,是新時代。潮州人民打心眼裡感謝黨,感謝改革開放,感謝新時代。」李雅林表示,將始終牢記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帶領廣大領導幹部堅持心中裝著群眾、辦事想著群眾、決策為了群眾,積極對標人民對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推動各項事業向前發展。
當前,潮州正按照省委統一部署,把學習貫徹總書記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與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結合起來,與深入學習《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結合起來,一體學習領會,整體貫徹落實。「潮州將堅決摒棄固步自封、孤芳自賞,堅決破除心魔、斬斷羈絆,堅持解放思想、勇攀高峰,以思想的『破冰』實現行動的突圍,以思想的『破革』催生能力的嬗變。」李雅林表示,將堅持目標導向、問題導向、結果導向,緊緊把握總書記賦予廣東的總定位總目標,積極對標省委「全方位、全過程、高水平、高站位」要求,聚焦省委新任務、新部署、新課題,認真謀劃「十四五」規劃,切實做好「特、精、融」三篇文章,著力建設陶瓷產業、現代農業產業、臨海產業、文化旅遊、應急產業等五大產業集群,構建「一江兩城一海灣」發展格局,推動潮州海灣與粵港澳大灣區「小灣對大灣」,形成打造沿海經濟帶上特色精品城市的生動實踐,把潮州建設得更加美麗,持續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潮州大地落地生根、結出豐碩成果。
乘勢而上,加快推進潮州高質量發展
在發展新徵程中,潮州如何抓住機遇,乘勢而上,起而行之,推動潮州實現高質量發展?李雅林表示,在「兩個大局」深刻變化、「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歷史性交匯的關鍵時期,總書記親自出席慶祝大會,親臨廣東親臨潮州視察,發表重要講話、作出重要指示,統攬全局、著眼長遠,動員全黨全國全社會為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而團結奮進,對全國、對廣東、對潮州都具有裡程碑式的重大意義。
「特別是總書記這次親臨潮州,舉國關注、舉世矚目,潮州的城市影響力、吸引力和美譽度將全面攀升,對於匯聚各方資源力量、提振發展信心和決心、激發全市人民砥礪前進的磅礴內生動力,都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這是我們開創新時代潮州改革發展新局面的最大歷史性機遇,也是我們加快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大機遇。」李雅林說。
在李雅林看來,新時代新階段的發展,必須是高質量的發展。
首先,潮州的高質量發展,必須是創新成為第一動力的發展。潮州民營經濟活躍,傳統產業比重大,基本上都是製造業,但技術研發投入普遍不足,產業質量整體不高。我們要走一條更高水平的自力更生之路,實施更高水平的改革開放,在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中找準自己的定位,堅持發展是第一要務、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凝心聚力推動高質量發展。
其次,潮州的高質量發展,必須是以產業轉型升級為抓手的發展。潮州目前正以實施「傳統產業升級工程」為抓手,立足產業發展階段性特徵,突破傳統思維,轉變落後模式,著力打造陶瓷產業集群、現代農業集群、臨海產業集群、文化旅遊產業集群、應急產業集群等五大產業集群,實現優勢傳統產業「品牌化」、新興產業「規模化」,走出一條具有潮州特色的產業高質量發展之路。
第三,潮州的高質量發展,必須是綠色成為普遍形態的發展。潮州將深入貫徹落實總書記關於「抓好韓江流域綜合治理,讓韓江秀水長清」等重要指示要求,將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貫徹落實到經濟社會發展全過程,努力實現可持續高質量發展。
李雅林表示,潮州將始終牢記總書記囑託,堅持新發展理念,以一往無前的奮鬥姿態、風雨無阻的精神狀態,更好肩負起「把潮州建設得更加美麗」的職責和使命,矢志不渝推動潮州高質量發展,以更大魄力、在更高起點上推進改革開放,努力創造出經得起實踐、人民、歷史檢驗的業績,為廣東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中走在全國前列、創造新的輝煌貢獻潮州力量。
起而行之,暢通「小灣對大灣」對接循環
新時期,潮州提出,要堅決融入、支持和參與「雙區」建設,積極構建「一江兩城一海灣」發展格局,暢通潮州海灣與粵港澳大灣區「小灣對大灣」的對接循環。當前,潮州與深圳之間的緊密合作對接也正在加速推進。
「我們將沿著總書記指引的方向闊步前行,堅決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堅決支持和參與深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建設,以乘風破浪之勢推動改革不停頓、開放不止步。」李雅林表示,潮州將全力支持、積極對接深圳綜合改革試點,立足「改革深化期」的實際,更加注重強化改革系統集成,學習借鑑經濟特區和粵港澳大灣區的先進經驗做法,深化各領域各方面體制機制改革,提高改革綜合效能,推動各方面制度更加銜接配套、成熟定型,不斷增強發展動力活力。
當前,潮州正在構建「一江兩城一海灣」發展格局,「一江」即母親河韓江,「兩城」即潮州古城和韓江新城,「一海灣」即潮州海灣。「必須暢通潮州海灣與粵港澳大灣區『小灣對大灣』的對接循環。」李雅林表示,潮州將以承接大灣區產業轉移的目標為定位,加強港產城融合、一二三產融合,拉開海灣發展框架,以交通主動脈聯結粵港澳大灣區和海西經濟區,加強與深圳的合作對接,加快基礎設施建設,傾力打造深圳產業轉移的前沿陣地;圍繞臨海龍頭企業大力實施以商招商、產業鏈招商,加快引進上下遊企業,延伸產業鏈條,推動臨港產業、濱海旅遊業等集聚發展。
「歷史上,潮州先輩乘紅頭船出外謀生,催生了以海洋文化為內核的『紅頭船精神』。」在談到特區精神時,李雅林表示,在全面開放發展的今天,潮州不但要繼續弘揚「紅頭船」精神,而且要積極向深圳學習,賡續特區基因,傳承特區精神,敢闖敢試、敢為人先,把新時代特區精神進一步發揚光大,為建設美麗潮州注入不竭動力。
「潮州要走向世界,必須推動我們的文化走向世界。大灣區人文灣區的打造,離不開潮州文化在內的嶺南文化。暢通潮州海灣與粵港澳大灣區『小灣對大灣』的對接循環,要堅持人文海灣理念,充分發揮著名僑鄉優勢,以潮州文化為紐帶,共塑灣區文化與灣區精神,共同推動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走向世界。」李雅林指出,深圳有雄厚的資本、頂尖的人才優勢,潮州有深厚的歷史底蘊、豐富的人文資源,希望加強合作交流,實現優勢互補,共享改革開放成果,實現美美與共。
聯動深圳,期望潮州成為深圳的「後花園」
潮州市委副書記、市長何曉軍。
「彰顯『古』的美麗,建設『新』的美麗,同創『灣』的美麗,爭取把潮州打造成中小城市中『美的典範』。」剛來潮州履新兩個月不到的何曉軍已經徹底被這座古城「迷住」。「實際上在潮州我是出去看一次,就震驚一次,這裡三山環抱,韓江如帶,整座城市依山而建,往南展開,1345處文物景點、139座古建築星羅棋布,唐、宋、明、清、民國的典型建築都能在這裡看到,這種資源稟賦是不多見的。」
何曉軍表示,潮州將按照總書記關於「要保護好城市歷史文化遺存,延續城市文脈」的重要指示精神,推進潮州古城及文物資源的修繕保護和保育活化,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和傳承,讓潮州古城「見人見物見生活」,以「活」的古城聯動「雙區」。
何曉軍介紹,以「恢復『古』的美麗,打造『古』的典雅」為目標導向,潮州將加快創建國家5A級景區,加強與深圳的旅遊線路對接,全方位深化與華僑城等深圳頂尖文旅運營企業的對接合作,統籌整合古城、古橋、古街、古寨等景點資源,將潮州建設成為人人嚮往的「古建築博物館」。「希望深圳人周末就來潮州看韓江水、吃潮菜、聽潮劇,讓潮州成為深圳人周末度假的『後花園』。」他表示。
何曉軍在深圳工作過3年,他提倡潮州學習借鑑深圳的現代城市發展新理念、新技術、新經驗,深度融入深圳的城市交通圈和生活圈,並學習弘揚特區精神,高標準、高質量推進新城建設。
例如在交通方面,推動潮州港深度對接「雙區」世界級港口群,全面強化航空、海港、鐵路樞紐功能集成,深化與大灣區「123交通圈」的「互聯互通」;在技術銜接方面,潮州正在堅持將數據作為新的生產資料,學習借鑑深圳經驗,加快「數字政府」建設,藉助平安、騰訊等深圳先進信息技術企業的技術力量,統籌推進「i潮州」等8個「智慧城市」平臺建設,讓城市運轉更聰明、更智慧。
「我們要聚焦自主創新,打造『原始創新高地』;聚焦轉型升級,打造『產業承接寶地』;聚焦金融創新,打造『企業融資窪地』。」何曉軍表示,潮州未來將更加篤定心志抓自力更生、自主創新,讓潮州當好深圳的科技研發協同區和產業經濟合作區,圍繞暢通潮州海灣與粵港澳大灣區「小灣對大灣」的對接循環,突出創新協作、產業協同、貿易互動,全方位融入「雙區」建設。
「希望通過深圳報業集團的宣傳,吸引更多的潮州鄉賢回來,改善潮州的產業結構,讓潮州不僅成為深圳人休閒度假的『後花園』,也成為與深圳產業對接的『後花園』,以潮州之『美』支持、融入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何曉軍對潮州與深圳的合作前景寄予厚望。
來源:深圳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