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月 14 日《臺北米其林指南》 公布,不過短短一天,臺北君品酒店 「頤宮」 中式餐廳瞬間湧入許多民眾預約。據業者向媒體透露,目前預約已經到了三月底以後。
「頤宮」是臺北榜單中唯一一個獲得三星的餐廳,他們菜色有六成比例為粵菜,另外四成是不定期更新的創意料理。「頤宮」官網很快就更新了上榜的消息。
《米其林指南》國際總監米高·艾利斯(Michael ELLIS)把 「頤宮」 選為三星的理由是:「他們的火焰片皮鴨三吃和龍蝦、豆腐料理的滋味絕妙,原味蛋撻也叫人再三回味,所有的餐點都獲得米其林評審員的一致推崇。」
「頤宮」 火焰片皮鴨(圖 / 頤宮粉絲專頁)
君品酒店總經理盛治仁此前接受《天下雜誌》專訪時表示兩、三年前得知米其林將到臺北時,「頤宮」就提前做準備:「我們請外場服務生充當試吃員,自己服務自己,用更高、更專業的標準,嘗試矯正錯誤。」
不少餐廳跟「頤宮」一樣,在名單公布前忐忑不安,包含美食評論家也開始預測哪些餐廳會上榜。這無非是因為,如果能登上高知名度的米其林指南,對餐廳來說,等於穩定的客源與名聲,如同榜單公布之後 「頤宮」 預約滿座的情況。
今年《臺北米其林指南》共有 110 家餐廳入榜,其中包括 1 家三星級餐廳、2 家二星級餐廳、 17 家一星級餐廳。以菜系來說,法式料理、日本料理佔名單中的最多數,地道臺菜則只有 「金蓬萊遵古臺菜」、「明福臺菜海產」 兩家餐廳入選。
這份名單當中,有些確實是原先預測中的熱門,例如拿下二星的日式餐廳臺北祥雲龍吟。
臺北祥雲龍吟
不過,也有人認為當米其林進入一個新市場時,會刻意挑選本地化的餐廳,以突顯當地特色。然而,單看這次的臺北榜單,菜系還是相對多元。就數量而言,臺菜完全算不上突出。
相比於 2016 年評選《米其林指南上海 2017》所花費的 4 個月,這次評選臺北餐廳的時間,整整多出 4 倍。米高·艾利斯表示,一共花了 18 個月的期間評選。評審也以國際評審為主,分別來自亞洲、美國和歐洲國家。這樣的陣容某種程度上也說明了榜單結果。
資深美食記者王瑞瑤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米其林來到臺灣做評鑑,即使它選出了三星餐廳,但 20 家裡面有 17 家都只有一星,感覺像是得了普獎。臺灣厲害的海鮮系列餐廳都沒有被做到,比如說上引水產、華西街臺南擔仔麵都沒有看到」。
事實上,就在《臺北米其林指南》 公布之前,也已經公布臺北版 「必比登推介」(Bib Gourmand)。一般來說,「必比登推介」 餐廳的價格,會在 36 歐元(約 350 人民幣)左右,就是許多網友俗稱的 「高 CP 值」(高性價比)美食餐廳。
今年的臺北 「必比登推介」 共有 36 家餐廳入選,其中包含受到許多外國旅客喜愛的鼎泰豐。此外,也確實看見不少臺灣本地美食。光是牛肉麵就有 8 家入選,包含永康牛肉麵、牛店精燉牛肉麵、劉山東牛肉麵、林東芳牛肉麵、廖家牛肉麵、老山東牛肉家常麵店、建宏牛肉麵。
另外臺灣知名的夜市小吃也入圍不少,像是饒河夜市裡的陳董藥燉排骨、福州世祖胡椒餅、施老闆麻辣臭豆腐。相對來說,這份名單裡有更多接地氣的平民美食。
儘管《臺北米其林指南》公布之後,不少人會提出一些遺珠,但對於許多饕客來說,那些原先他們就熱愛的餐廳,儘管沒入選也不會改變他們的喜好。
反倒是對於餐廳來說,這些星級可能會成為更大的壓力來源,如同盛治仁受訪時說道,一、二星的餐廳還有進步空間,三星餐廳就得努力維持不掉下來。
以下是《臺北米其林指南》完整榜單:
三星餐廳:
君品酒店 「頤宮」 餐廳 Le Palais——粵式料理
二星餐廳:
祥雲龍吟——日式料理
請客樓——中式料理
一星餐廳:
金蓬萊遵古臺菜餐廳——臺式料理
明福臺菜海鮮——臺式料理
謙安和——日式料理
吉兆割烹壽司——日式料理
鮨野村——日式料理
鮨隆——日式料理
L』ATELIER de Jol Robuchon 侯布雄——法式料理
La Cocotte by Fabien Vergé——法式料理
RAW——法式料理
Tairroir 態芮——法式料理
MUME——歐式料理
天香樓(臺北亞都麗致飯店)——中式料理
雅閣(臺北文華東方酒店)——中式料理
大三元酒樓 ——港式料理
大腕——燒肉
教父牛排——牛排
Longtail——餐酒館
題圖來自 「頤宮」 餐廳粉絲專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