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斷乳到3月齡的小兔稱為幼兔。幼兔發育速度快、消化能力差、各方面機能尚不健全、膽小易驚,對環境變化極為敏感,抗病力弱。再加上開始第一次脫毛。因此,提高幼兔成活率,要科學飼養,加強管理,建立健全的衛生防疫制度。

1 幼兔的飼養
(1)保證充足的營養
幼兔胃腸的容量相對較小,對粗纖維的消化力較弱,要求日糧營養豐富、體積較小、能量和蛋白質水平較高。粗纖維也不能太低,太低會引起幼兔的代謝性腹瀉。同時要保持硫胺基酸的含量,在這階段兔子將第一次換毛。

(2)合理搭配飼料
首先,要限餵高能量飼料。大量事實證明,幼兔的死亡率與飼料中大量餵給玉米等高能量飼料有關。適量餵它吃苜蓿高纖維飼料,對防止兔腸炎有良好作用。可摻點牛、羊乳,幫助幼兔提高成活率。
(3)定時限量,少量多餐,供給充足的清潔飲水
幼兔有貪吃的習性,所以必須要限量,尤其是幼兔愛吃的飼料,比如青綠多汁的飼料。一次餵太多,容易傷食和拉稀。定時喂,根據剩料,或減或增下次的飼餵量。它們長的快,食量大,要保證每日飲水量。

2 幼兔的管理
(1)斷乳前後飼料、環境、管理儘量不變,剛斷奶,適應環境能力差。在2周內,要繼續飼餵原飼料。逐漸過渡到幼兔料,不然容易引起消化系統疾病。
(2)分群飼養
根據不同的需要,按體重大小,體質強弱,出生時間等進行分組。因為長到三月左右的公兔,它們之間很容易相互撕咬。
(3)加強環境管理
幼兔嬌氣,對環境變化較敏感,尤其是氣候變化,應提供良好生活環境,保持衛生,安靜,做好防獸工作。
(4)做好衛生防疫工作
在這個階段,幼兔易感染傳染病,要抓好防疫。日常注意消毒,清潔衛生,減少疾病發生。飼料中可加入洋蔥,大蒜等藥用植物,對與,防病促長都有好處。同時按時打防疫針更不可忽視,確保兔群安全。
大家如果有更獨到的認識,隨時歡迎指出,共同學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