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如今養鵝的人是越來越多了,因為養鵝不僅投資少,而且見效也比較快,並且養鵝也可以獲得比較高的經濟收入,這讓許多農民都找到了一條發財的道路。不過要想養好鵝,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如果我們想要靠養鵝獲得比較高的經濟收入的話,那麼就要從把握好鵝苗的育雛開始。

不同階段的幼鵝,飼養方法也是不一樣的。當鵝苗剛剛孵化出來的時候,也就是鵝苗只有一到十日至大小的時候,這個時候我們需要保障育雛室內的溫度,最好是在25度到30度之間。這樣的話,幼苗才不會因為溫度過低而被凍死。並且如果溫度比較低,鵝苗會集中扎堆取暖,這樣的話很有可能會出現因為扎堆在一起而擠壓致死的狀避免幼鵝出現被病菌所感染的況,這些原因都會導致鵝苗在育雛期的時候就死亡。

還有一件事情需要我們注意,幼鵝一旦出苗之後,我們就需要立刻給它注射疫苗,這樣做主要是為了可以狀況,並且也可以極大的提高幼鵝的成活率。如果我們是大批量的飼養幼鵝的話,那麼疫苗就更加的重要了。因為我們如果是大批量的飼養鵝的話,一旦有一隻鵝生病,那麼其他幼鵝很容易受到感染,如果提前打了疫苗的話就可以避免這種狀況的發生。

接下來小編就來說說怎樣準備幼鵝的飲食,幼鵝由於剛剛出生,消化系統還不是很健全,因此我們不需要給它吃太多的食物,但是一定要保證有充足的蛋白質,並且要給他們吃比較容易消化的飼料,每天需要給他們餵五次,早上八點就可以餵食,之後每間隔幾個小時餵一次,晚上的時候也可以喂。畢竟剛出生的幼鵝還是需要消耗很多飼料的。

等到幼鵝長到大概有兩周左右的時候,我們就需要在飼養管理上面做一些調整。因為這個時候鵝苗正處於快速成長的階段,因此我們需要大量的餵食以保障幼鵝的生長需求。在飼料上面我們可以增加一些精料量,再適當減少蛋白質的含量。這個時候我們可以減少投餵的次數,但是同時我們也需要增加投餵的數量。

在幼鵝生長到兩周的時候,我們仍然需要注意溫度的控制。最好育鵝箱的溫度達到25度以上的溫度,這樣的話幼鵝才會健康的成長。除此之外我們還需要注意幼鵝的飲水,最好是讓幼鵝飲用清水,如果想還要進一步提高幼鵝的抵抗力的話,可以在水中加入一些藥物。當幼鵝長到三周左右的時候,我們就需要進一步調整幼鵝的飲食,因為這個時候幼鵝需要離開育鵝箱了。我們此時需要進一步增加精料的投餵量,還要多加入一些青綠飼料,投餵的次數可以再一步的減少,調整到三次就可以了,這也是鵝苗的正常飲食。

當我們發現,鵝苗的體重已經達到了一斤左右的時候就可以讓鵝苗在室外生長。在小編看來,養鵝的關鍵就是在幼兒鵝的時候做好管理工作。如果說我們在幼鵝期的時候所飼養的鵝苗就出現了大面積的死亡或者是生病的話,那麼損失是很大的。對於很大一部分人來說,如果沒有掌握正確的育苗知識的話,幼鵝很有可能因為沒有接受正確的養殖而受到損傷,因此我們對於這些工作是不可以忽視的,無論是在飲食還是在溫度上面,我們都需要花費許多的心思,還有疫苗也是我們不容忽視的,有什麼需要打的疫苗就及時給鵝苗接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