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啥會有人走私箭毒蛙?

2021-01-08 百家號

有報導說,前不久我國浙江海關截獲了活的紅帶箭毒蛙,我也看到了這則消息。這是由浙江省出入境檢驗檢疫局蕭山郵辦的現場工作人員於8月11日在郵包中發現的,也是我國海關首次檢出活體箭毒蛙,不少媒體都做了報導。不過,這裡面還有一些事情需要進一步澄清和說明。

據說這是一種超級有毒的蛙類,為什麼會有人走私這種東西?它會引起什麼危害呀?

紅帶箭毒蛙?

有報導稱這次檢出的是紅帶箭毒蛙,並且標註了生物學名「Dendrobates lehmanni」,但該學名已經被廢除,紅帶箭毒蛙現在的學名應該為「Oophaga lehmanni」。 顧名思義,紅帶箭毒蛙是身上帶有豔麗的紅色條紋的袖珍傢伙,體大概只有3釐米,由於體色豔麗,被喜愛兩棲類動物的寵物愛好者視若珍品。其分布僅限於哥倫比亞海拔850-1200米的熱帶雨林地區,由於棲息地的破壞等原因,其現在已經被孤立成了幾個群體,總生存面積不超過10平方公裡,已是極危物種。

但是,報導中提到了共截獲了4隻箭毒蛙,體色為三綠一黃,這和紅帶箭毒蛙的紅黑相間的色彩特徵有出入。我進一步找到了這四隻箭毒蛙的視頻報導,雖然不能完全看清楚細節,但應該不是紅帶箭毒蛙,很可能是另一種箭毒蛙--迷彩箭毒蛙(Dendrobates auratus)。後者身上帶有大塊的黑斑,體色比較多變。雖然綠色是迷彩箭毒蛙的主流,但一些個體會出現從黃色到藍色的體色,而且迷彩箭毒蛙是更為常見的箭毒蛙類,在寵物界也更流行,走私進來也應該就是用作飼養的寵物。但是,不管怎麼說,這確實是箭毒蛙,而且確實有毒……

箭毒蛙早已名聲在外,中、南美洲的土著用其皮膚上分泌的毒液塗抹吹箭的箭頭,對獵物確實有見血封喉的奇效,它們也因此得名。而且一些箭毒蛙種類毒力強勁,以黃金箭毒蛙(Phyllobates terribillis)為例,這種箭毒蛙體長大約4cm多一點,是箭毒蛙中毒力最強的,一隻蛙身上的毒液能殺死大約100個成人。因此,儘管箭毒蛙的體型只有1.5-6 釐米,也沒人敢小覷它們。至於箭毒蛙那招牌式的亮麗色彩,當然是為了警告那些心懷不軌的傢伙們--「我有毒,你們都遠點!」

正是這些「劇毒的美麗」,讓另類寵物玩家們們欲罷不能。不過,在大約170種箭毒蛙中,具有靚麗色彩的只佔了大約1/3,而具有如黃金箭毒蛙般恐怖毒力的,只佔了少數。

從毒理上來講,箭毒蛙毒為神經性毒素,能夠幹擾神經的正常功能,引起死亡。不過,其要以血液作為媒介,皮膚的直接接觸雖然能夠引起皮疹等症狀,但一般不會致命。並且箭毒蛙的毒力在人工飼養條件下是可以消失的,究其原因,很可能是它的毒素並非自身產生,而是從食物中提取獲得的。因此,一旦改變其天然食譜,毒力便會消失,從這種意義上來講,經過人工繁育的箭毒蛙對人是安全的。

走私另類寵物,不智

箭毒蛙不僅名聲大,行為也有幾分有趣,如其交配後,雌性產卵後就離去了,負責看娃的卻是雄性,等蝌蚪孵化後,箭毒蛙爸爸還要負責把娃們一條條背出去,放置在獨立的水窪中,堪稱「最勤快爸爸」--因為這些娃不僅是肉食性的,而且攻擊性很強,常常自相殘殺,可不能養到一起去……以上種種,使世界各地的另類寵物愛好者們對其都頗為傾心。市場也在迎合這些人群,目前,除去野外捕捉的,在歐美、東南亞等地有專門繁育箭毒蛙的養殖場,其中以黃帶箭毒蛙、染色箭毒蛙和迷彩箭毒蛙最為常見。這幾種蛙體型較大,適應性也較強,國外有一半以上的箭毒蛙迷飼養的都是這幾種。一般來講,飼養繁育的價格更高一些,但適應能力往往更強,而從南美野外捕捉的價格相對便宜,但難飼養。現在,不時有人通過港臺渠道獲得野外捕捉或繁育的箭毒蛙活體,通過走私方式發往內地寵物市場,此次截獲的應該就屬這種情況。

顯然,這是一條未經審批的非法渠道,帶有巨大的生態安全隱患。未經生態安全評估而引進物種是不負責任的,造成嚴重生態後果的例子已屢見不鮮,水葫蘆和大米草就是這樣來到中國的。這些引進物種一旦逃逸到自然環境中,形成自然種群,與本土物種相互作用後,很難說將會帶來多大的生態影響。即使箭毒蛙這樣的小動物,一旦逃逸,仍有一定的概率能夠在我國熱帶和亞熱帶地區形成自然種群,誰也無法保證它們在新的食物環境中能不能再獲得特定的毒力,而其捕食作用對當地昆蟲會有何種影響,並且會產生多大的連鎖效應,都是很難說的。此外,另類寵物交易本身對野生動物資源的破壞也是非常嚴重的,加速了一些物種走向滅絕。因此,如果你是一個熱愛動物、熱愛自然的人,還是多親近自然,去做一個身邊生態的觀察者和保護者更好。

參考連結:

1. 新聞報導:http://www.cnhuadong.net/system/2014-8-18/content_1163017.shtml

2. 新聞報導:http://news.xinhuanet.com/mrdx/2014-08/15/c_133557994.htm

相關焦點

  • 郵寄箭毒蛙:針對中國陰謀?
    不得而知,但目前還看不到任何證據——僅就海關查獲「毒物」和「加拿大科學家走私病菌」而言,「生物戰」之類的擔心,基本上是想太多了。先看看加拿大科學家的事情,這實際上是兩年前發生的,近期只是這名科學家向加拿大方面認罪了——承認曾經試圖向中國走私危險病菌。聽起來很可怕,但這個加拿大人走私病菌的目的是什麼呢?
  • 北京查獲劇毒箭毒蛙 金色箭毒蛙
    經中科院動物所實驗室進一步種類鑑定,這隻箭毒蛙確定為黃帶箭毒蛙(Dendrobatesleucomelas),為箭毒蛙科箭毒蛙屬,主要分布在委內瑞拉南部,和它南部接壤的國家邊界也有分布。2   箭毒蛙是什麼?為什麼這麼毒?   箭毒蛙是世界上外表最美麗的青蛙,同時也是毒性最強的物種之一。
  • 箭毒蛙「1克毒可致15000人死亡」,這也能養!?
    這篇新聞裡查獲的黃金箭毒蛙Phyllobates terribilis和鈷藍箭毒蛙Dendrobates tinctorius 「Azureu」是飼養非常普遍價格也很親民的種類,都是從波蘭走私的人工飼養個體。報導裡說的第三種「火焰箭毒蛙」不知所指何物,需要看下照片才好鑑定(後來在別處看到的圖片是Ranitomeya benedicta)。
  • 草莓箭毒蛙你了解嗎?看看這些再說話
    在兩棲類的世界中,草莓箭毒蛙及其相關的青蛙以高度照而聞名。交配後,雌性會在樹葉或鳳梨科葉脈產下3-5顆卵。雄性會確保卵的溼潤,利用它的洩殖腔來輸送水份。約10日卵孵化後,雌性會背蝌蚪到有沙的地方。有罕有的情況下,雄性亦會背送蝌蚪,但究竟是有意或是只是巧合則不得而知。鳳梨科的葉脈是草莓箭毒蛙產卵的勝地,而它們亦會在其他適合的地方,如樹孔、小土丘或人類垃圾的鋁罐中產卵。
  • 人工飼養的箭毒蛙幾乎沒有毒,為什麼野生的毒性卻那麼強?
    不過人們在研究中卻發現了一個問題,那就是在野生環境中生長出的箭毒蛙毒性十分強烈,但用人工飼養的方式養出來的箭毒蛙卻幾乎沒有什麼毒性,這又是為何呢?,他們懷疑箭毒蛙本來是不具有毒性的,也就是說箭毒蛙的毒來自於它的生長環境,是後天積累形成的。
  • 人工飼養的箭毒蛙幾乎沒有毒,為什麼野生的毒性卻那麼強?
    箭毒蛙,一種生活在熱帶雨林中的奇特生物,雖然它的個體不大但卻有著極強的毒性,也是世界上最具毒性的生物之一,英國科學家曾研究過一種藍色箭毒蛙,這種蛙一隻的毒性足以毒死10個成年人或2萬隻老鼠。不過人們在研究中卻發現了一個問題,那就是在野生環境中生長出的箭毒蛙毒性十分強烈,但用人工飼養的方式養出來的箭毒蛙卻幾乎沒有什麼毒性,這又是為何呢?
  • 箭毒蛙很會帶孩子
    不過,這種育幼行為在箭毒蛙中很常見。在亞馬遜森林中,雖然溼潤,但不一定有適合蛙卵孵化的水體。倒是鳳梨植物葉片中會時不時裹著點水。這裡環境更為安全。但水容易跑掉。於是箭毒蛙就進化出了特別的本領——背蛙換家。根據物種的不同,雄性或者雌性會讓蝌蚪蠕動到它們的背上,然後蝌蚪的粘液腺會分泌有利於,把自己粘在爸或媽的背上。然後,成年箭毒蛙就將蝌蚪帶到其他有較多水的鳳梨上去。
  • 美麗的箭毒族——箭毒蛙
    但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箭毒蛙裡面很多都是涉保的,前幾天有一位網友戲稱說「所有好看的箭毒蛙都涉保」,情況也確實如此,天生顏值高,也給它帶來了殺身之禍,不對,不能說是殺身之禍吧,應該是給自己帶來了極大的被盜獵的風險。箭毒蛙由於體型很小,所以通過國際郵包、隨身攜帶的方式很容易躲過海關檢查,很難被發現。
  • 北京查獲箭毒蛙 一隻蛙足以毒死20000隻老鼠(圖)
    據報導,日前,北京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在口岸一件來自香港的進境郵包中查獲一隻箭毒蛙,據悉,該蛙世界上毒性最強的物種之一。那麼,箭毒蛙是什麼?為什麼這麼毒?這是北京口岸首次截獲活體箭毒蛙。北京國檢局郵件辦主任張繼軍介紹,此郵包面單填寫為食品,屬虛假申報行為。經中科院動物所實驗室進一步種類鑑定,這隻箭毒蛙確定為黃帶箭毒蛙(Dendrobatesleucomelas),為箭毒蛙科箭毒蛙屬,主要分布在委內瑞拉南部,和它南部接壤的國家邊界也有分布。箭毒蛙是什麼?為什麼這麼毒?
  • 瓶蓋兒大小金色箭毒蛙,不到3粒鹽質量的毒素,足以讓人喪命
    但它其實是深藏劇毒的金色箭毒蛙。變色是它們用來求偶的獨特手段,亮眼的顏色或許更容易吸引異性,但很顯然,蛙界不懂得「迷人的動物最危險」這個道理。說它身藏劇毒,其實是毫不誇張的說法。金色箭毒蛙是毒性最強的一種箭毒蛙,比一般箭毒蛙的毒性強20倍。一隻金色箭毒蛙體內所含有的生物鹼毒素大概有2毫克。雖然這樣的含量聽起來非常微小,但就是這2毫克的毒素,足以造成20000隻實驗所用老鼠死亡。
  • 世界上最毒的青蛙:金色箭毒蛙
    世界上最毒的青蛙:金色箭毒蛙箭毒蛙是世界上外表最美麗的青蛙,同時也是毒性最強的青蛙。
  • 北京查獲箭毒蛙事件 箭毒蛙的天敵是什麼呢(圖)
    北京查獲箭毒蛙毒液可殺10人 箭毒蛙的天敵是什麼  近日,北京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在一件郵包中查獲1隻活體蛙科動物,經鑑定,這是世界上毒性最強的物種之一——箭毒蛙。這是北京口岸首次截獲活體箭毒蛙。  北京查獲箭毒蛙毒液可殺10人 箭毒蛙的天敵是什麼  這次查獲的箭毒蛙是北京國檢局郵件辦人員利用X光機在一件來自香港的進境郵包裡查獲的。寄郵包的時候通常要填寫單子,這個郵包的面單填寫的內容是「食品」,而實際上郵寄的是一隻活體動物,屬於虛假申報行為。經過中科院動物所實驗室進一步鑑定,確定這隻箭毒蛙是黃帶箭毒蛙。
  • 【科普】箭毒蛙為什麼沒把自己毒死?
    (Epipedobates屬)中鑑定出了epibatidine(姑且先叫「幽靈箭毒蛙毒素」吧)。這種毒素的英文名epibatidine也是由該屬的名字命名的(注意與箭毒蛙毒素「batrachotoxin」區分)。幽靈箭毒蛙毒素從沒有在厄瓜多境外的其它物種身上發現過。人們這種毒素的最初來源並不是十分清楚,有人推測這種毒素來自於當地的一些節肢動物。
  • 五彩斑斕的箭毒蛙,本身無毒,一身毒都是吃出來的!
    只是箭毒蛙顏色越是鮮豔多彩就越危險,這似乎也成了一種對其它生物明晃晃的警告:「我有毒,請走開!」。箭毒蛙雖小,但毒性卻很大,仗著一身劇毒非常豪橫,並不會刻意躲避捕食者,因為在原產地,不少動物都吃過它的虧,畢竟箭毒蛙最致命的毒素,只需0.0003克就可以毒死一個人。
  • 金色箭毒蛙
    金色箭毒蛙在箭毒蛙家族中屬於體型較大者。它們僅分布在南美洲哥倫比亞西北部,它們全身是鮮明的黃色或橘紅色。它們的體長大約為3.5釐米,金色箭毒蛙是毒性最強的箭毒蛙,比一般箭毒蛙強20倍。一隻金色箭毒蛙所含有的生物鹼毒素約2毫克,此計量可以殺死2萬隻實驗用的老鼠。
  • 揭密印第安人秘密武器:箭毒蛙
    莽牯朱蛤就是中國古代傳說中的箭毒蛙,其文記載如下:莽牯朱蛤號稱萬毒之王。形似蛤蟆,長不逾兩寸,全身殷紅勝血,眼睛閃閃發出金光,聲若牯牛,全身朱紅,故名莽牯朱蛤。要以形象和毒性而論,與莽牯朱蛤最貼近的是劇毒箭毒蛙。由此可見莽牯朱蛤就是現在的血紅色箭毒蛙,中國古代大西南熱帶雨林的箭毒蛙現因環境巨變和人為因素早絕跡了。
  • 揭密印第安人秘密武器—箭毒蛙
    莽牯朱蛤就是中國古代傳說中的箭毒蛙,其文記載如下:莽牯朱蛤號稱萬毒之王。形似蛤蟆,長不逾兩寸,全身殷紅勝血,眼睛閃閃發出金光,聲若牯牛,全身朱紅,故名莽牯朱蛤。要以形象和毒性而論,與莽牯朱蛤最貼近的是劇毒箭毒蛙。由此可見莽牯朱蛤就是現在的血紅色箭毒蛙,中國古代大西南熱帶雨林的箭毒蛙現因環境巨變和人為因素早絕跡了。
  • 鈷藍箭毒蛙你真的了解嗎?鈷藍箭毒蛙知識科普
    與染色箭毒蛙種的其他成員一樣,鈷藍箭毒蛙全年都可以進行繁殖,通常在雨季進行,一次性產下5到13顆卵,一般它們會選擇將卵產在枯葉和石頭下,雌雄箭毒蛙將會共同守護卵不受傷害,卵中的蝌蚪剛孵出時帶有一層可供呼吸的粘液狀物質,此時的蝌蚪會被雄性背在背上,並帶入附近的小水塘中獨自成長。鈷藍箭毒蛙的蝌蚪不受到父母的照顧,它們需要自己尋找食物,並會殘殺自己的同類。
  • 箭毒蛙到底是何方神聖?
    箭毒蛙是世界上最美麗的青蛙,也是毒性最強的物種之一,特別是此次截獲的三種箭毒蛙中,黃金箭毒蛙是箭毒蛙中毒性最強的物種之一,其1克蛙毒可致15000人死亡。身為外來入侵生物的箭毒蛙,同時也是瀕危物種之一。它們身材嬌小,色彩妖嬈,自身不產毒卻躋身世界最毒之列。這是怎麼回事?
  • 全球最毒的箭毒蛙都有人敢郵寄
    本報訊 還記得本報曾經報導過的箭毒蛙嗎?昨天,錢江晚報記者再次見到它們時,它們已經被製作成標本,存放在浙江省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內。和它們在一起的,還有同樣含有劇毒的黃肥尾蠍、巴西所羅門食鳥蛛等。昨天,浙江省檢驗檢疫局通報了2014年郵寄物檢疫情況,結果讓人吃驚。數據顯示,2014年浙江進出境郵件總量達3887.6萬件,其中進境郵件250.95萬件,分別居全國第三和第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