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在這樣一個世人幾乎公認的標誌性避難所,卻屢次三番拒絕其他難民定居。到底是為什麼呢?又到底是為什麼聖誕島為所有難民所嚮往呢?
2001年挪威宣布將首批難民送往聖誕島,但遭到了澳大利亞的堅決反對。兩方爭執不下許久,聯合國難民署宣布將於聖誕島修建一個可容納800張床的難民收容點。但之後幾年內卻有遠超過聖誕島應急容量的難民寄居此處,直接導致了當年聞名的「聖誕島船禍」事件,也因此只要一談論到難民,便總能不自覺想到聖誕島。
聖誕島實際上是被英國船隊偶然發現的,因聖誕節而得名。它鄰近爪哇島,卻歸澳大利亞管理。早期英國國王在發現島上有大量茂盛的植被和磷酸鹽礦後,便立即佔為己有並僱傭了一批華工登島挖礦,前後總計近千名。
二戰期間,英國、日本、印度都試圖搶佔聖誕島,而且這支印度軍隊在當時為日本提供了幫助,同時可惜的是,經過清點發現當時礦工因勞累過度只剩下少半人。二戰結束後,新加坡接過了聖誕島的管治權並對那批印度軍人進行了處置。澳大利亞獨立後要挾英國移交聖誕島的管轄權,正式接管後之後將全部居民遷移到因魚群眾多而得名的飛魚灣。
若不論這些,單就聖誕島的旅遊前景還是非常不錯的。它因地上螃蟹密度在全球稱最,前些年甚至因此盛傳於網絡,這作為島上的一個亮點,吸引了很多的遊客專門來此觀看。倘若你有機會前往聖誕島,可以乘坐渡輪,既可以觀賞一路的風景,也可以節省資本享受其他的服務。
在這裡唯一的一個民用碼頭上可以看到我國的「金淪」貨輪在那裡運作。但為什麼早已被嚴令禁止的磷酸礦鹽開採工作還在進行呢?原來澳大利亞政府已在1993年被允許重新開採,並且當地政府投資了幾千萬的美金作為開採資金。
這裡的居民中華裔佔比超過六成,但其中卻有70%的人不承認華裔祖先,儘管他們說著一口流利的中文。在島上有以朝天宮為代表的上百座中華文明建築屹立於此,這裡的飲食風格也相似於中國沿海小吃的經典風味,例如濟公料、雲吞麵、炒河粉等,這些都向我們印證著他們的華裔身份。
如上面說過的,這裡最吸引人們的無可厚非是滿地遍野的紅蟹,它是這裡數量最多的繁殖能力最強的兩棲蟹,由於它們在幾輪脫殼後會隨海浪漂泊到其他鄰近島嶼或者是沉於海底,它們的數量一直保持在一億隻左右。
在聖誕島上,紅蟹屬於群居動物,它們日間覓食夜間回到洞穴,後來一艘非洲來的貨輪打破了它們平靜的生活,近兩千萬隻紅蟹因非洲黃瘋蟻死亡。因此島內便頒布了禁止捕蟹的法令,久而久之,紅蟹的數量開始恢復平穩,也吸引了更多的遊客登島旅行。在這裡海鮮價格非常划算,因此也有很多遊客專門來此品嘗美味的野生海鮮。
結語
每一個島嶼都有它配套的一段荊棘旅程,我們能做的就是盡己所能保護好現存的野生美景,在享受的同時保護好前人留下的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