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讓之15幅四體書法欣賞:蒼厚鬱茂、圓勁流美!連吳昌碩也覺得好

2021-01-09 書畫課代表

眾所周知,篆隸書法在經歷了秦漢的首次高峰後便逐漸沉寂了下來,於是帖學開始登上歷史舞臺並長期佔據著書壇的主流位置。直到一千多年後的清代,隨之金石碑學、樸學、篆刻藝術的發展,篆隸書法終於迎來了其第二次高峰。這一時期,出現了眾多金石學大家,比如鄧石如、吳讓之、趙之謙、吳昌碩等人。他們往往都是「書畫印」的三絕之材,如果僅論書法,又多是篆隸行草楷諸體皆能。比如課代表今天要介紹的吳讓之的書法作品,便是很好的例子。

吳讓之除了其篆刻治印的能為,其書法也寫有著深厚的功力,篆隸行草無一不精,至於其楷書作品則相對流傳較少。其篆書渾樸清健、俊逸爽勁,意氣綿延不斷而韻味醇厚。甚至就連吳昌碩也常對人言「學完白不若取徑於讓翁";其隸書結體疏朗、蒼厚鬱茂,頗富古意;其行書圓勁流美,給人以清澹甜潤之感;並摻有北碑意韻,一掃"館閣體"纖弱之風。另外,吳讓之亦善作畫,其畫作在當今亦屢拍高價。

遺憾的是晚年的吳讓之落魄窮困,棲身寺廟借僧房鬻書,潦倒而終。好了,接下來我們一起欣賞吳讓之的多體書法作品——

著名金石學家吳讓之15幅書法欣賞

吳讓之的篆書點畫舒展飄逸,結體瘦長疏朗,行筆穩健流暢。古樸雖不及鄧石如,而靈動典雅似則過之,頗具嫵媚優雅之趣,在晚清書壇享有很高的聲譽。對後來的趙之謙、吳昌碩均有影響。其在明清流派篆刻史上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吳熙載(1799-1870),原名廷揚,字熙載,後以字行,改字讓之,亦作攘之,號讓翁、晚學居士、方竹丈人等。江蘇儀徵人。清末著名篆刻家、書法家,亦善繪畫。曾長期寓居揚州,以賣書畫刻印為生。

文丨書畫課代表 ,更多高清金石書畫作品及其背後的故事,歡迎各位熱愛書法繪畫、篆刻治印的朋友關注我們!您的每一次「點讚、評論、收藏、轉發分享」都是對我們的支持,更是我們繼續創作的重要動力!我們將繼續創作、分享更多優質內容,不負「集金石書畫之精粹」的初心。

申明:本文由「書畫課代表」原創首發,圖文消息謝絕未經授權的複製、抄襲或抓取行為。如需轉載請聯繫授權並註明出處,謝謝!

相關焦點

  • 「陳鄧藩籬擺脫來」,「自我作古空群雄」 ——吳昌碩的篆刻藝術
    吳昌碩是詩、書、畫、印俱精的全才型藝術家,自己有言說:「我書法比畫好,金石勝過書法。」,「書法比繪畫好」或是自謙,「金石勝過書法」卻是實際。他在《西泠印社記》中道:予少好篆刻,自少至老,與印不一日離,稍知其源流正變。可見吳昌碩諸多藝術中,他對印學用功最深。中國篆刻藝術,春秋戰國時即有,多銅印,工匠鑄鑿而成。
  • 四字書法作品欣賞,很美的一組字
    書法是中國古典藝術的一朵奇葩,在世界各國文字書寫中,沒有任何其他文字的書寫,像漢字的書寫一樣,最終發展成為一種獨特的藝術形式,並且源遠流長。不管是成語還是書法,都是人類文明的寶貴財富。可以說,成語極大的豐富了文字和文學的內涵,同時也豐富和促進了書法藝術的創作。接下來,隨小編一起來欣賞當代名家筆下的四字成語書法作品。
  • "螺扁"體,陸維釗先生書法精品欣賞
    他獨創的「陸維釗體」,在書法界獨樹一幟,蜚聲海內外。晚年以書法卓絕,馳名於世,溶篆、隸、草於一爐,圓熟而精湛,凝練而流動,晚年獨創非篆非隸亦篆亦隸之新體--現代 "螺扁",人稱陸維釗體,獨步古今書壇。是我國現代高等書法教育的先驅者之一。
  • 傅山書法與「四寧四毋」之美
    7歲至15歲在家塾讀書,「八九歲即臨元常(鍾繇)」,15歲入童子試入庠,20歲成為貢生。但他認為舉子業不足習,遂讀十三經、諸子諸史,文選、唐詩,以至佛教、道教經典。20歲左右,已於晉唐書法無所不臨。30歲進山西最高學府三立書院學習,受到山西提學袁繼鹹的賞識。
  • 海南書法名家詹冰瑩,17幅行草書法欣賞:秀勁挺健、蒼潤跌宕
    有的網友甚至還認為以方放、詹冰瑩為代表的女性書法家要比男性對書法的態度認真、嚴謹、規範。比如具體表現在男性書法家的醜書、怪書、病書多,且故弄玄虛、譁眾取寵的要遠多於女性書家。詹冰瑩幼承家學、自小習書,其父乃是嶺南書法名家詹礪群老先生。在漫長的藝術道路上,詹冰瑩堅持每日臨池,除了提高自身的書法水平外還帶領海南書協不斷壯大,在海南書法界頗受讚譽。
  • 吳昌碩花鳥畫的四大藝術特色
    吳昌碩的繪畫,既具有文人畫高雅的格調,又摻入了世俗與平民的因素,表現了一種雅俗共賞的特徵。在吳昌碩的繪畫中,經常會看到梅、蘭、竹、菊、水仙等傳統文人畫題材。他以梅、水仙為友,以石為自畫像,但卻以俗入雅。如牡丹是富貴的象徵,市民階層喜歡設色牡丹這類題材,但畫牡丹易入俗流,因此他畫牡丹常以水仙或頑石相伴,使兩者和諧相生,雅俗相映。
  • 抗日名將衛立煌,精選9幅書法真跡欣賞,網友:衛將軍乃文武雙全
    衛立煌 衛立煌將軍的書法功底非常深厚,書間透露出將軍大度豁達其筆畫簡練,筆筆意境開闊,字字神韻方顯,件件章法美觀,字裡行間龍騰虎躍,偶爾藕斷絲連,其風格獨特自然美,大氣大度足顯精氣神。有人說,民國隨便找一個讀書人寫的字都比現在的書法家要強很多,晚清,民國有碑帖之爭,實際就是一種審美標準的討論,其實碑味,帖味都是美味。正如喜歡茶的和喜歡咖啡的人之間的感覺一樣。唯一要反對的是:自己沒什麼書法基礎知識,隨意用「醜書」大棒來砸人。
  • 易中天最新書法作品,4字寫出藝術美!原來是書法高手!
    ,他們依然堅持用毛筆寫書法,經過多年的書法學習最終把中國的漢字寫出了藝術美,今天小七給大家介紹的這位書法高手大家也非常的熟悉,他就是著名的易中天老師。易中天教師大家也都非常的熟悉,他在文化界也是非常的有名,對國學更是有著很深的研究,既然這麼有文化那易中天老師肯定對中國的書法也非常的感興趣,沒錯,易中天不僅對國學文化精通,就連中國的書法文化同樣非常的喜歡,平時經常會臨摹書法名家的字帖,還把中國的書法寫出了專業的水平,今天小七也為大家找到了易中天老師新年時所寫的一幅對聯,下面我們一起欣賞一下,保準你看了也會喜歡上易中天老師的書法。
  • 沈從文先生的10幅書法信札欣賞,筆法細膩字體沉穩,不輸郭沫若
    沈從文 沈從文的書法內蘊豐富,韻味十足,行筆果斷瀟灑遒勁,氣勢浩瀚。沈先生的書法確實好,功底紮實,充滿書卷味。布白也好,堪稱當代名家,唯一不足就是顯得小氣了點,不然就更完美了。
  • 四字隸書書法作品欣賞 細細品味才見精巧
    四字隸書書法作品欣賞 細細品味才見精巧 2019年07月24日 21:35作者:黃頁編輯:黃頁 我們經常可以見到書法家在給人寫字的時候,一般寫四個字的時候比較多
  • 在日本岡山,從百年前吳昌碩與兒島虎次郎的中日書畫交流讀起
    11月4日下午,「紀念吳昌碩誕辰175周年、吳昌碩·兒島虎次郎文化交流100周年——中日書畫篆刻藝術展」在日本岡山縣倉敷市加計美術館開幕。展覽展出70幅作品,其中,吳昌碩的《水墨山水圖》、《春風牡丹圖》及兒島虎次郎的《萬裡長城》《西湖美景》等作品均為首次公開亮相。
  • 四字書法作品 你喜歡的漂亮書法來了
    為營造一個高雅的藝術文化氛圍,體現出主人的欣賞品味和綜合素養,很多的家庭、企業、高檔酒店、茶館內都會懸掛一些四字書法作品,或提升文化修養,或彰顯個人情懷,或提升室內檔次等等,接下來咱們就一起欣賞當代書法家書寫的——霸氣四字書法作品。
  • 吳昌碩在金石篆刻上造詣高深,被譽為「石鼓篆書第一人」
    吳昌碩在金石篆刻上造詣高深,被譽為「石鼓篆書第一人」中國現代國畫大師及美術教育家潘天壽先生曾經在一首詩中極口讚嘆吳昌碩先生的藝術成就,說:「老山林外無魏晉,驅蛟龍走耕唐虞,即今人物紛眼底,獨往之往誰與俱。」吳昌碩在金石篆刻上造詣高深,被譽為「石鼓篆書第一人」。
  • 一周觀展指南|東南西北,漸次呈現吳昌碩齊白石徐悲鴻李可染
    也有國內書法名家包括蘇士澍、張海、言恭達、白謙慎等,上海書法界名家參展的有陳佩秋、錢茂生、周志高、蕭海春、王偉平、劉小晴、孫慰祖、陳燮君、張耀偉、吳申耀等。從活字鉛印、平板鉛印再到中國印刷技術日益進步的今天,每一個時期呂敬人都展現出其對「承其魂拓其體」的中國傳統書韻的熱愛。
  • 客廳適合掛什麼字畫 名家四字成語書法讓家美的不一般
    小編強烈推薦四字成語書法。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四字成語是從中提煉的比較經典的內容,言簡意賅,內涵豐富,作為家居裝飾非常經典!接下來,小編就為大家推薦幾幅比較常見的四字成語書法,快給你家客廳選一幅吧!國賓禮書法家觀山先生此幅天道酬勤書法,書寫的行雲流水,看了讓人心暢神怡,引人入勝,堪稱經典,這樣的勵志書法是必不可少的客廳字畫。
  • 當代著名詩人北島8幅書法欣賞:清雅秀逸、細膩溫潤!楷書有功底
    北島在當今書壇,有不少的人認為古人的書法之所以能夠寫得那麼好,是因為當時的讀書人從剛入私塾開始就練毛筆字,寫多了自然能夠熟能生巧,寫毛筆字可以講是當時吃飯的基本功一樣,寫得好也就不足為奇了;而隨著現在社會的發展,已不可能推行全民用毛筆寫字
  • 大詩人蘇軾寫書法,只有129個字,蘊藏著三種美!
    那麼,這幅《寒食帖》,一百二十九字,究竟有什麼特點,讓後人給予這麼高的評價呢?《寒食帖》中蘊藏著書法的三種美,首先,《寒食帖》達到了人書合一的藝術境界,當時的蘇軾正處於人生的低谷,恰巧這時候陰雨連綿,這讓蘇軾傷感不已,於是執筆寫下了這幅書法。
  • 觀岱之美——欣賞「江南老畫師」的詩情山水,穿越到古代
    聚焦近現代中國海派傳統書畫藝術,江南有「三鐵」與「四吳」。三鐵是「苦鐵」吳昌碩、「冰鐵」王大炘、「渡鐵」錢叔厓;「江南四吳」則是吳觀岱、吳待秋、吳子深、吳湖帆。今天小編和大家說一說出生在鄰城無錫,「江南四吳」之一的吳觀岱藝術。
  • 《鋼筆五體字典》面世!一書盡覽書法文化之美
    這本鋼筆五體字典,由著名書法家龐中華作序,著名書法家吳殿魁、趙國祥主編,收錄了中國傳統書法「楷、行、草、篆、隸」五種字體,是廣大中小學師生及書法愛好者的良師益友。字典中設置「書法小常識」板塊和「品味書法之美」插頁,能夠幫助讀者簡要了解書法理論,通過書法作品直觀品味漢字之美。
  • 黃簡講書法:四級課程(格式篇)09——籤名4
    有些書法作品,作者的名字和正文書體相同,正文用什麼書體,籤名也用這種體。如金農這幅字,正文和籤名用的書體都是正楷。這是金農自創的書體,用扁平的筆鋒刷字,他叫"漆書"。這是五代時徐鉉書寫的篆書《千字文》,最後的籤名也是篆書,和正文一樣。這算不算籤名呢?恐怕只能算一個名款,跟行押書籤名的意思是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