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筆五體字典》面世!一書盡覽書法文化之美

2021-01-09 長治新聞網

名家書寫+名社出版

=權威辭書

2020年8月,唐文文化發展有限公司和上海辭書出版社傾注三年心血,合力打造的《辭海版常用漢字鋼筆五體字典》正式出版面世!

這本鋼筆五體字典,由著名書法家龐中華作序,著名書法家吳殿魁、趙國祥主編,收錄了中國傳統書法「楷、行、草、篆、隸」五種字體,是廣大中小學師生及書法愛好者的良師益友。

字典中設置「書法小常識」板塊和「品味書法之美」插頁,能夠幫助讀者簡要了解書法理論,通過書法作品直觀品味漢字之美。

著名書法家龐中華

著名書法家吳殿魁

著名書法家趙國祥

教育部制定的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中

要求學生從3-4年級開始

「能使用硬筆熟練地書寫正楷字」

「學寫行楷字」、「臨摹名家書法」

體會書法的審美價值

而體會文字之美

是學好語文、品味中華文學之美的

重要一步

為了給初學者和硬筆書法愛好者提供書寫和借鑑的範本,2017年年底,唐文文化發展有限公司和上海辭書出版社將《辭海版常用漢字鋼筆五體字典》列入了出版計劃。

2018年開始,唐文文化發展有限公司和上海辭書出版社在收集了大量同類字典研究學習後發現:目前盛行的書法字典,或是收字較少,難以滿足學生日常學字的需求;或是採用單色、硬精裝,不便日常翻閱和攜帶;或是以筆畫順序編排,對學生來說難以查檢;或是只展示楷書,不能體現行書、隸書、草書、篆書的審美價值。

於是,唐文文化發展有限公司和上海辭書出版社決定編寫一本更全面、更適合學生和初學者查閱、學習和攜帶的書法字典。

確定這一目標後,唐文文化發展有限公司和上海辭書出版社邀請多位硬筆書法家進行座談,多次研討後最終確定了組稿小組與書寫老師,並以注音、筆畫數和書法知識作為補充,使其更適合學生和初學者使用;以彩色的硬筆書法作品作為插頁,更直觀地展示書法之美。

2019年年底,經過前後共12次書寫、修改和校對,這本字典終於初具雛形。

同時,經過多次設計、選材,此字典採用清晰、端麗的表格式設計和藍黑雙色印刷,選用更厚實柔韌的80g雙膠紙和柔軟耐用的皮革封面,力圖從視覺上、手感上給讀者更好的體驗。

2020年8月,這本傾注三年心血的五體字典終於上市了。

練習書法是獨自一人的旅行,而一筆好字會給我們的人生道路增添無限色彩。希望《辭海版常用漢字鋼筆五體字典》能伴隨著廣大讀者在這條道路上堅持下去,一覽書法的風光無限。

來源丨唐文文化發展有限公司

編輯丨路璐

審核丨韓焰

監製丨嶽蘭

相關焦點

  • 鋼筆書法練字入門之如何利用書法字典日常練習鋼筆字
    關於鋼筆書法練字入門的問題,之前已經發布了兩篇文章,分別是《鋼筆書法練字入門的常見問題及應對之道》《鋼筆書法練字入門之古貼臨摹的兩大問題》今天的這篇文章,是這個系列文章的第三篇,應該也是最後一篇哈在文章之前,還是跟大家說下,怎麼樣才能更好的練習鋼筆字或者鋼筆書法。有條件的,儘量在線下找一個厲害的書法老師,一對一教學,這樣是效果最好也是最直接的。不過呢,目前很多線下的書法老師,尤其是鋼筆書法老師,水平是相當的層次不齊,然而作為一個鋼筆字初學者來說,又無法判斷老師的水平,這個是比較頭疼的地方。
  • 中國首部簡帛書法大字典面世 增添約3400個單字
    今天上午,中國首部簡帛書法大字典面世,該字典集結了簡帛體實用單字8200個,全書共約6400頁,為殘存的簡帛書法領域整整增添了約3400個單字。  簡帛書法,是介於篆書、隸書之間的實用書寫形式。郭沫若認為,簡帛「字體雖是篆書,但和青銅器上的銘文有別,體式簡略,形態扁平,接近後代的隸書」。
  • 書法愛好者的福音:《中國簡帛書法大字典》第三部即將面世
    吳巍先生將大字典第三部書稿交給編輯部主任張佔奎(左二)、策劃編輯周莉樺和設計師陳國熙手中張社長說: 「《中國簡帛書法大字典》充分體現了漢字字形的文化信息、書法藝術的嬗變脈絡、以及漢字在中國文化發展史上的重要地位,填補了中國書法史上的一個空白,可以說是一部集藝術性、實用性、傳承性為一體的鴻篇巨著,在書法研究與書法著作出版史上都具有重要意義。」
  • 曾是書店倉管員的他,堅持26年編出兩套書法大字典
    4月下旬,見到田其湜,他自豪地向記者展示他編纂的兩套書法工具書——《六體書法大字典》《重訂六體書法大字典》。「在我編纂的書法大字典裡,同一個漢字,最多提供了160種寫法。」田其湜樂呵呵地說,很多字的寫法,和記者的獨家新聞一樣,僅此一家有。
  • 《中國簡帛書法大字典》:「小眾讀物」,然「可傳之於千秋」
    對此,北京燕京書畫社藝術顧問王金鐘先生讚賞吳巍先生「以玄奘西天求法的精神,發聖心宏願,傾三十年之心血,鑄就扛鼎之作,編纂成煌煌巨著《中國簡帛書法大字典》。」國畫大師李苦禪之子、清華大學教授、文史專家李燕先生感嘆吳巍先生在急功近利的當今世界「甘坐冷板凳」實屬難得,贊其「功德無量」,稱《中國簡帛書法大字典》這部「小眾讀物」「可傳之於千秋」。
  • 李燕:「小眾讀物」《中國簡帛書法大字典》「可傳之於千秋」
    在倡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新時代,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關係「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實現。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思想文化建設取得重大進展,主旋律更加響亮,正能量更加強勁,文化自信得到彰顯,國家文化軟實力和中華文化影響力大幅提升。
  • App今日免費:在這裡練一手好字書法字典
    筆者還記得小時候拿字帖練習硬筆的艱苦時光,現在很少人拿出大塊時間一筆一划的去練書法,但你若有心想練成一手好字,這裡給大家推薦這款「書法字典」, 算是電子版的書法字帖,只要身邊攜帶紙筆,打開手機即可開練。
  • 書法珍品《王羲之行書字典》筆畫檢字表,更方便學習王羲之書法
    這是一本《王羲之行書字典》,以筆畫檢字表的形式來查找您要寫的字,非常的方便書友們學習,這本書幾乎囊括了王羲之全部書法作品中的字,全本459頁,分享前100頁,需要全本的可以私信我,關鍵字:字帖 王羲之,中國著名的書法家,東晉人,師從當時書法大家衛夫人,從張芝等大家吸取藝術養分,並開拓創新出了王氏獨特的書法藝術風格
  • 大型書法字典——《書法字海》修訂版出版
    2003-04-15 18:03:33 | 來源:新華社 | 作者:奚啟新   大型書法字典
  • 鋼筆的發展史:想練好鋼筆字應該知道的幾件事
    於是能用得起鋼筆的,幾乎全是留學外國的一批人:學貫中西,有良好的毛筆字基礎打底,這些都為鋼筆字的流行創造了條件。當時的一些文豪,尤其是高產之王魯迅,其書法少有筆鋒,簡潔明了。民國才女林徽因亦然。或許是當時的鋼筆筆尖彈性不佳的,不易出鋒的緣故。
  • 「曲師大爨建國字庫」、「培生爨體書法字典」上線首發
    掌上曲靖訊(曲靖日報記者 邱豔霞) 6月10日,曲靖師範學院「曲師大爨建國字庫」上線、「培生爨體書法字典」首發 。副市長楊蔚玲,經開區黨工委書記毛建橋,曲靖師範學院院長李澤華,市委宣傳部,市文聯相關負責人,曲靖文化藝術專家出席上線儀式。
  • 字帖大王司馬彥,精選20幅鋼筆書法欣賞,網友:書藝不輸龐中華
    司馬彥  司馬彥的鋼筆書法為中國的傳統軟筆書寫,切換到硬筆書寫,提供了被軟化了的硬體字範本,字中能夠找到軟筆字的痕跡,稱之為書法也不為過,畢竟當下硬筆書寫才是主流,看過魯迅手稿的人都知道那才是硬筆軟化字
  • 中國女書書法後繼有人 女承母志傳承女書
    王澄溪被譽為中國女書書法第一人,創立了「女書書法體系」。王小溪繼承母親遺志,誓要將女書書法發揚光大。 8月31日,記者尋訪了這位第二代女書書法家王小溪。王小溪告訴記者,「女書」,是世界上唯一的女性文字,也是延續3000多年「活」到今天的文字。女書的外表特點是字的整體輪廓呈現長菱形,筆跡秀麗娟細,造型獨特,所以也被叫做「長腳蚊」。這種字在古代只在女性間流傳,男人不看不寫。
  • 怎樣練好鋼筆字?練字最常見的幾種困擾,書法知識問題大匯總!
    一,如何練好鋼筆字:我們都知道鋼筆字的最大特點是實用,實用是一種字體最基本的價值,在實際生活中應用越廣泛的字體,其實用價值就越高.無論在中國還是在世界上,到處都可以看到人們在用鋼筆寫字,而且都希望把字寫好.這幾乎是一種社會文明的標誌.實際上,把字寫好確實也能使工作效率提高,減少差錯,提高成就.
  • 「二王」書法最正統的傳人,這字美得不可思議,300年來屬第一!
    成親王行書《書論一則》長卷後世成名的書法家也的確如此,智永書法得王羲之家傳,悟出家法,但只得其綽約之姿,歐陽詢得王羲之險絕之勢,虞世南得其衝和之態,米芾得其多變風格,董其昌得其散淡意趣,王鐸得其欹側之勢…「
  • 喜鵲古字典體 簡繁大字庫上線!
    不囉嗦,喜鵲古字典體新增補繁體!古字典體(簡+繁體)版大字庫 正式上線!喜鵲古字典體(簡+繁體)版大字庫字體介紹:喜鵲古字典體,集字&摩字於明末清初著名的字典《正字通》。字形樸實、細節有力。製作數字字形時 追求還原古籍原味,保留描摹時的斑駁輪廓而成。
  • 吳讓之15幅四體書法欣賞:蒼厚鬱茂、圓勁流美!連吳昌碩也覺得好
    這一時期,出現了眾多金石學大家,比如鄧石如、吳讓之、趙之謙、吳昌碩等人。他們往往都是「書畫印」的三絕之材,如果僅論書法,又多是篆隸行草楷諸體皆能。比如課代表今天要介紹的吳讓之的書法作品,便是很好的例子。吳讓之除了其篆刻治印的能為,其書法也寫有著深厚的功力,篆隸行草無一不精,至於其楷書作品則相對流傳較少。其篆書渾樸清健、俊逸爽勁,意氣綿延不斷而韻味醇厚。
  • 為什麼練字最好用鋼筆?
    為什麼練字最好用鋼筆?「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想寫出一手賞心悅目的好字,除了要有堅持練字的耐心和毅力外,選擇合適的工具也很重要。這時也許有人會說「善書者不擇筆」,字寫的好不好看跟工具好壞沒有任何關係。
  • 中學英語老師孫光松,硬筆書作獲第七屆中國鋼筆書法大賽特等獎
    參加工作以後,出於自己的喜好和職業的需要,他對書法的學習更加痴迷、更加執著。傳道受業解惑之餘,他就把字帖拿出來看一看,時而拿筆在紙上寫一寫,讀帖臨帖成了他的生活習慣,他也在長期的學習中,暗暗樹立了自己的理想和目標。孫光松先生精於硬筆楷書和毛筆小楷、行書、草書,創作的作品雋永秀美,雅俗共賞,他用每一種工具和以多種書體創作的作品,均取得了令同道羨慕的成績。
  • 傅山書法與「四寧四毋」之美
    傅山「博極群書,時稱學海」,對儒學佛學、經史子集、文學詩詞、書法繪畫、金石考據、醫學醫術無所不通,知識之廣,成就之大,在清初諸儒中,無出其右者。傅山的書法被時人尊為「清初第一寫家」。晚年潛心王羲之草書,南京博物院藏《草書右軍大醉七言詩軸》,草法純正,氣韻流美,深得右軍書法三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