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昌縣蘇山鄉達子咀村:護鳥二十餘載 人鷺和諧共處

2021-01-08 都昌融媒體中心

蘇山鄉達子咀村地處鄱陽湖畔,生態優良,當地村民護鳥二十餘載。近日,村民救助了一隻受傷的成年蒼鷺。

視頻中的這隻蒼鷺由於高空墜落摔傷了雙腿,4月12日被攝影愛好者袁文輝發現。袁文輝介紹,當天數位攝影愛好者在達子咀村觀鳥臺附近拍攝候鳥,他正路過樹林時,聽見林中有蒼鷺的叫聲,循著聲音一路尋找,最終在一棵樹下找到了這隻蒼鷺。

袁文輝說:「當時看到我,它就求救,我就過去把它抱過來,讓村裡的村民給它餵魚餵水。

在縣林業局蒼鷺繁殖保護基地,記者看到,摔傷的蒼鷺經過護鳥員的悉心照料,已經能夠站起來了。當志願者將這隻蒼鷺抱到室外時,受到同伴叫聲的吸引,它展開雙翅試圖飛起來。

蘇山鄉達子咀村護鳥員徐良貴說:「這個蒼鷺跟人病了一樣,耐心的療養它,自然會好,還有就是買魚、買黃鱔,餵水,一天餵食要兩次,水要餵一次,吃魚跟黃鱔一天大概四兩到半斤左右。」

達子咀是個小漁村,地處鄱陽湖核心區,村子的20餘戶人家一直把蒼鷺視為能給他們帶來幸福的吉祥鳥,精心呵護,「人鷺共住一村」成為一道和諧的自然景觀。二十多年來,這裡每年聚集著數以萬計以蒼鷺為主的鳥類,小漁村被廣大攝影愛好者稱為「蒼鷺村」。

徐良貴告訴記者,這個鳥到這來保護了二十多年,很親近,它也不到其他的地方去,所以大家更加的高興。

來源:都昌縣融媒體中心 楊禹 餘齊民

相關焦點

  • 藕田裡出現2200隻白鶴,這群人想了一個辦法……
    這是一個美好的時代,在各行各業,都有執著追夢的人。追夢的過程中既有成長的喜悅,又有挫折的激勵,更有奮鬥的堅守。「更好的時代值得更好的你」,由夢之藍M6+特別呈現的《時代追夢人》,在每周三、周六,與大家一起關注身邊腳踏實地的奮鬥者,看他們的追夢故事。
  • 湖城銀川 人鳥和諧共處
    天藍了,水清了,鳥來了,人樂了。近年來銀川生態環境發生了巨大變化,上百個湖泊、溼地公園吸引大批鳥類在這片土地上安家,繁衍生息,湖城銀川成了候鳥的天堂。今天,本報推出「安家」銀川系列報導之三「和諧篇」,用一幅幅精美圖片呈現出人鳥和諧共處,共享幸福生活的美好畫卷。銀川這座宜居的城市被稱作「塞上湖城」,這裡的人們臨水而居、依水而行。
  • 都昌縣蘇山鄉牌樓戴村(下):土目湖的帆影
    土目鄉原稱白鳳鄉,包括現在的蘇山鄉土目、馬鞍、徐港等地,舊屬三十六、三十八都範圍。「湖中帆影搖前岸,樓上鐘聲澈釣磯。」吟唱此詩句的是戴鳳翔的四世孫戴質。1906年歲在丙午,是年重陽,土目益溪舍名士胡雪抱同戴質等群友同登土目山巔的青雲寺,彼此雅聚之餘有唱和。戴質和詩頷聯中「樓上鐘聲」便指青雲寺的鐘聲,青雲寺「因山架樓,曲折四五層,足攬彭蠡全勝。」
  • 「志願紅」助力「生態綠」 山角社區「護鳥飛」志願團隊在行動
    大眾網·海報新聞青島4月14日訊(記者 金俐秀 通訊員 石啟彬)志願者活動是和諧社會的一部分,對於推動社會進步有積極意義。今年,山角社區青年志願者服務隊根據區委、河套街道黨工委、辦事處的整體工作部署,緊密結合新形勢、新任務,大力弘揚青年志願服務精神,積極有效地開展志願服務活動。
  • 江西:「鷺鳥照相館」的人鳥和諧共處
    森林面積逐年擴大,飛來的鷺鳥越來越多,20年前第一批攝影愛好者紛至沓來,一張張鷺鳥的「美照」不僅成了象山森林公園最好的宣傳照,也將愛鳥護鳥的意識根植在村民的心中。攝影愛好者越來越多,一些村民也開始給他們提供攝影場所。15年前,朱宏美將自家兩層樓房基礎上加蓋兩層,不少攝影愛好者還在她家留宿,因鷺鳥而建起的農家樂生意紅火。
  • 徐聞角尾愛鳥護鳥構建和諧生態美
    記者日前走進徐聞縣角尾鄉的潭鰲、北注、仕寮等村的田野海邊,隨處可見沙灘上飛翔或水田蝦池裡覓食的候鳥,與在田地裡勞動的村民和諧相處。大家都對到處可見的人鳥共歡樂的祥和圖景讚不絕口。政府推動構建人鳥和諧環境每年途經角尾鄉遷徙的候鳥成千上萬。
  • 重慶黔江:成群蒼鷺棲古樹 人鳥共處已百年
    成群的蒼鷺棲息在古樹上,與人為鄰,這道獨特的風景已持續上百年。  這棵柏香古樹位於黔江區金溪鎮望嶺村四組,樹高30餘米忽然一聲長鳴,數十餘只蒼鷺展翅齊飛,盤旋於藍天。  上百年來,蒼鷺和柏香樹一起,默默融進了小村莊,人、
  • 全國「愛鳥周」活動舉行 「愛鳥護鳥」深入人心
    中國政府一直很重視對野生鳥類的保護,自1981年正式確立「愛鳥周」以來,每年都會開展各種宣傳教育活動,引導社會公眾愛鳥、護鳥,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處。今年,各地也都以「愛鳥周」為契機積極創新鳥類保護活動,讓「愛鳥護鳥」深入人心。
  • 東方白鸛抵津遭哄趕 怎樣才能讓鳥界「國寶」與人和諧共處
    怎樣才能讓「歇腳」的東方白鸛在「吃得飽」「歇得好」的同時與人和諧共處?東方白鸛 受訪者供圖天津當地的護鳥志願者王建民從事護鳥工作已經有近二十年的時間了,近些年,他和他的志願團隊每年都會記錄落腳天津的東方白鸛數量。
  • 人與自然和諧共處
    聚焦長江經濟帶【人與自然和諧共處】湖北石首,長江穿境而過,建有麋鹿和豚類兩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中國麋鹿之鄉、中國江豚之鄉。
  • 以「退」為進 人湖和諧
    ■策 劃:李新科 李穎 尹曉軍■本期執行:洪懷峰 曹誠平■攝像(視頻)、攝影:趙影 江傳曌 餘齊民■主 持 人:都昌縣融媒體中心 曹唐敏■嘉 賓:戴年華 江西省科學院研究員省生態學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江華勇 都昌縣農業農村局副局長朱恩清 都昌縣萬戶鎮黨委書記
  • 千鷺歸巢!2000餘只白鷺棲息大足龍水湖
    白鷺屬共有13種鳥類,白鷺是鷺鳥的通稱,它屬於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對棲息地環境要求特別敏感,被稱為「大氣和水質狀況的監測鳥」,更享有「環保鳥」的美譽。在大足區龍水湖溼地公園,白鷺由遠及近、或由近及遠地盤旋。它們或在枝頭駐足,用喙梳理羽毛;或煽動雪白的翅膀,仿佛大自然中優雅的舞者。
  • 古浮村成野生動物保護協會「共建愛鳥護鳥文明鄉村」
    新京報訊(記者 景嘯塵)10月12日,新京報記者從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獲悉,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與福建省泉州石獅市祥芝鎮古浮村「共建愛鳥護鳥文明鄉村」籤約儀式於近日在古浮村舉行。據悉,目前全國已經有171個鄉村與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籤訂了《共建愛鳥護鳥文明鄉村協約》。
  • 與小動物和諧共處
    人與小動物之間能否和諧相處,這仿佛是個永遠都有討論不完的話題。討論不完說明各人的意識不同,那究竟能和諧相處嗎?我很肯定地告訴你,能!人與小動物其實是完全可以和諧共處的地球很大,如果人連身邊的小動物都容納不下,那還會容納社會上與自己有競爭的其他人嗎?個人認為,天生萬物皆有靈,都有存在的道理,不能因為個人片面理解抹殺全部道理。假如有狗咬傷了人,就要殺死全部的狗,那麼有人殺死了人,那豈不就要把人全滅了!這顯然不是個道理。那究竟人如何達到與小動物和諧共處呢?
  • 溫州又見巖鷺來 二十年來第一次
    溫州又見巖鷺來 二十年來第一次 www.zjol.com.cn 2004年06月08日  浙江在線新聞網站
  • 都昌:愛鳥護鳥從娃娃抓起
    【都昌候鳥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工作人員】:這四種鶴在每年冬天在我們鄱陽湖都能見到,那麼這裡面有一種是咱們這個江西省的省鳥,同學們知道是哪一種嗎……。在多寶鄉多寶回民小學,工作人員詳細向同學們介紹了在都昌縣越冬的候鳥種類及特徵,並為同學們送上候鳥宣傳手冊。
  • 觀見揚州|今天是國際愛鳥日,請聽供電公司專業護鳥的故事
    同時,揚州首支由駐揚央企組建的專業護鳥隊——「國網揚州供電公司護線愛鳥黨員服務隊」正式授旗成立。 作為一家電力企業,為何要成立專業的護鳥隊伍?又為何要牽頭撰寫一份保護鳥類的專業報告?看政經君的採訪。為何要成立一支專業的護鳥隊伍?
  • 男子開醫院5年救治超5萬隻病鳥:為每隻鳥寫病歷
    然而,護鳥之初,連妻子、孩子都不理解李春如對候鳥「莫名其妙的責任感」,「人都沒飯吃,怎麼還管鳥」。李春如對此並不在意,他說,自己認定了一件事絕不回頭。兒子李華豔則感覺到,外界的認可讓父親越發有動力,「他是把護鳥當成一生的事業。」李春如為每隻入院治療的候鳥建立檔案,手寫病歷、醫囑、放飛及出院小結,詳細記錄入院候鳥的種類名稱、鳥齡、外形外貌、送鳥單位(人)、檢查體徵,以及治療方法、用藥品類、藥量,並記下候鳥出院時的體徵,最後在都昌縣候鳥保護管理局相關工作人員的監督下將其放飛。
  • 「護鳥紅色聯盟」引領綠色發展——
    但是,由於「千年鳥道」地處山高路遠的跨省接邊地帶,難免存在管理真空,非法捕鳥等破壞生態的行為尚未完全杜絕,黨員在帶頭護鳥方面的先鋒模範作用發揮不明顯,生態優勢也未能真正轉化為發展優勢。為此,營盤圩鄉牽頭組建跨省界的「護鳥紅色聯盟」,將黨組織和黨員力量挺進到「千年鳥道」區域生態文明建設最前沿,推動共建共治共享。中央電視臺等60多家主流媒體,先後宣傳報導了這一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