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永恆的紀念 從「巴斯文化論壇」縱論大熊貓文化

2020-09-05 巴斯文化

什麼是大熊貓文化?它有著怎樣的內涵和外延?對於這些問題,或許沒有人能準確回答。2019年 12月 11日,「2019巴斯文化論壇」在福州市舉辦,「生物巴斯」雖然逝去,但「巴斯文化」卻成為一種獨特的文化符號,永遠傳承下來,這與大熊貓文化一脈相承,成為大熊貓文化最直接的體現。

「巴斯」未曾離去

2017年9月13日,大熊貓「巴斯」在福州離世,終年37歲,為世界留下了一個「巴斯時代」。作為自然生命存在的「巴斯」已經不在,但人們不會忘記:它是出訪美國的和平大使、是北京亞運會吉祥物盼盼的原型、是春晚舞臺上的「天才演員」、是登上紐約時報廣場的文化使者……「文化巴斯」留下的遺產是永存的。

2019年12月11日,由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與福建省人民政府聯合主辦的「2019巴斯文化論壇」在福州市舉辦,當天,論壇大會發布了《巴斯文化宣言》。這場跨越時空、跨越國際的文化論壇,讓「巴斯文化」的品牌影響力和吸引力進一步擴大。

在擁有傳奇一生的大熊貓「巴斯」身上,一場從「生物巴斯」「文化巴斯」到「巴斯文化」的跨越之旅,引人深思。

大熊貓「巴斯」成為中外友好的紐帶,向世界傳遞了中國人民對和平和友誼的熱愛,增進了中國與各國人民之間的相互了解和交流,「巴斯文化」成為一種獨特的文化符號,刻下了「中國印」。

何為大熊貓文化

從「生物巴斯」「文化巴斯」到「巴斯文化」的轉變,正是人類對大熊貓認識的升華。一切生物都有消失的一天,但作為文化存在的大熊貓確是永存的。然而,說到大熊貓文化,沒有人能準確說出其中的內涵。事實上,人類對大熊貓文化幾乎沒有進行系統的研究。

1969年4月1日,法國人阿爾芒·戴維在寶興縣的大山中發現大熊貓,大熊貓從雅安走出國門、走向世界。

此後,大熊貓文化應運而生。「大熊貓外交」打開了新中國通向世界的大門,24隻大熊貓成為「國禮」,漂洋過海,肩負「和平友好」使者的重任;

1961年,雅安籍大熊貓「姬姬」走上世界自然基金會(WWF)會旗、會徽;

2008年,大熊貓走進北京奧運會,成為吉祥物;

「四川大熊貓棲息地」成為世界自然遺產;

大熊貓國家公園的成立,對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推進美麗中國建設,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到 2019年,人類科學發現大熊貓走過 150年,有著無與倫比科研價值、文化價值、經濟價值的大熊貓從「生物大熊貓」成為「外交大熊貓」「文化大熊貓」。

「2019巴斯文化論壇」活動現場。

兩隻大熊貓擁抱在一起,恰似一幅中國太極圖,這與中國傳統文化一脈相承,更體現了大熊貓文化的內涵——「和平友好」「和善堅韌」「和諧相處」「和氣致祥」。

「巴斯」是北京亞運會吉祥物盼盼的原型。

大熊貓成為2008北京奧運會吉祥物。

梳理《紀念大熊貓科學發現150周年共識》全文,大熊貓文化的內涵瞬間明朗如果用一個字來概括大熊貓文化,那就是「和」,如果用四個詞語來概括,那就是「和平友好」「和善堅韌」「和諧相處」「和氣致祥」。

在《大熊貓史話(1869-2019)》一書中,對大熊貓文化的內涵和外延,有著更為深刻的表述:

和平友好:大熊貓沒有天敵,它與世無爭,吃的是沒有一樣動物選擇、營養價值並不高的竹子,展示了它「和平外交」的形象。

和善堅韌:它天大的困難都能扛,800萬年,經受冰川考驗,遭受竹子開花,同時代的動植物幾乎都消失了,大熊貓依然頑強地「好好活著」,生命是何其堅韌,是它的「精神內核」,有著強大的力量。

和諧相處:它擇一山而終老,生活在青山綠水間,與跟它一起伴生的動物植物和諧共生、相安無事,展示了它獨具慧眼的「生態文明觀」。

和氣致祥:它是世界上最受人喜愛的動物,最有價值的中國「國禮」是它,最有世界影響力的綠色旗幟是它,重大世界體育賽事的吉祥物是它,它帶給人類最好祝福「吉祥如意」。

大熊貓文化以「和」為主題,正詮釋了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

兩隻大熊貓擁抱在一起,恰似一幅中國太極圖,這與中國傳統文化一脈相承,更體現了大熊貓文化的內涵「和平友好」「和善堅韌」「和諧相處」「和氣致祥」。

延伸閱讀

「巴斯」的一生

落難巴斯溝:1984年2月22日,因棲息地竹子大面積開花,「巴斯」走出大山尋找食物,誤入河中,被寶興村民李興玉救起。

離開故鄉:1984年4月,4歲的「巴斯」被送往福州。

赴美走訪:1987年,「巴斯」受邀前往美國聖地牙哥,開啟長達200天的展出活動。

北京亞運會吉祥物:1990年,「巴斯」成為北京亞運會吉祥物盼盼的原型。

春晚表演:1991年,「巴斯」登上春晚舞臺,表演了投籃、給家鄉打電話等節目。

克隆大熊貓:1998年,「巴斯」為異種克隆大熊貓獻出了體細胞,直至早期胚胎的形成。

患上高血壓:2001年,「巴斯」患上高血壓,血管破裂,造成大量出血,昏迷一周,經多次搶救活了下來。

重見光明:2002年4月,「巴斯」被送上手術臺,成功摘除白內障。

起死回生:2002年 7月,「巴斯」大量出血,生命垂危,醫護人員搶救二十多天,「巴斯」甦醒過來。

再獲新生:2010年6月1日,「巴斯」腸炎並發胰腺炎、高血壓,經過十多天治療,「巴斯」獲第三次新生。

重遊美國:2015年9月21日,「巴斯」重遊美國,中國國家品牌形象宣傳片《「巴斯」向世界人民問好》登上美國紐約時報廣場。

「巴斯」離世:2017年9月13日,37歲的「巴斯」離世。

註:此文轉載自雅安新聞網

原文連結:https://www.sohu.com/a/364647762_100161566

相關焦點

  • 巴斯旅行人間:生物巴斯到文化巴斯的升華
    自古以來,大熊貓的「親和力」就感染了世界人民,傳遞著無國界的友善與和平,隨著中國現代生物科研水平的提高和生態科技的進步,人們越來越熟悉大熊貓,並通過大熊貓文化和經濟的發展,越來越了解中國。巴斯2015年,值此紀念大熊貓「巴斯」35周歲之際
  • 巴斯文化與科技創新
    慶典上,中國科學院自動化所科學藝術研究中心主任張之益發表講話,內容如下:大熊貓是重要的國家級資源與文化符號,熊貓自然生態保護與文化生態構建,已上升為國家改革與發展的重要部署。2016年12月召開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三十次會議,審議通過了《大熊貓國家公園體制試點方案》,我國的大熊貓保護與相關生態建設工作將以此為契機邁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
  • 「巴斯」走了,這隻值得紀念的大熊貓為我們貢獻了什麼?
    新華網 肖和勇 攝(資料圖)新華網福州9月14日電(袁羽 肖和勇)第十一屆亞運會「盼盼」的原型大熊貓「巴斯」因病搶救無效,於13日不幸離世。「世界旗艦物種大熊貓是重要的國家資源與文化符號,『巴斯』因傳奇的成長故事、國寶級的文化定位、世界範圍內的關注度和影響力,成為了全球唯一一隻被賦予『世界的巴斯,和平的圖騰』文化定義的大熊貓。」
  • 巴斯旅行人間:回歸
    「世界現存最長壽圈養大熊貓」證書。與此同時,中共福建省委宣傳部副部長徐珊娜、福州市副市長李春、新華社福建分社副社長梅永存、中品國際董事長楊勇進一起為「中國印」紀念石碑揭幕;中科院張之益主任介紹了新研發的巴斯科技藝術設計,為巴斯文化工程的品牌發展開闢了創想空間。
  • 紀念大熊貓「巴斯」,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它傳奇的一生!
    相信大家都知道我們的吉祥物大熊貓「盼盼」吧,其實,吉祥物盼盼不是人們憑空想像來的,它有著自己現實生活中的原型,那就是大熊貓「巴斯」。很遺憾37歲高齡的巴斯在去年的9月13日已經去世了,下面小編來帶大家看看大熊貓「巴斯」的傳奇一生吧。
  •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為何青睞大熊貓「巴斯」
    原標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為何青睞大熊貓「巴斯」2018年8月底,中國駐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代表團考察海峽(福州)大熊貓研究交流中心,考察中,代表悉心聆聽巴斯傳奇一生,對將「巴斯」作為文化符號給予充分肯定與支持,同時也對巴斯文化建設工程提出了一些建設性的意見與建議。
  • 海內外人士悼念「全球最長壽圈養大熊貓」巴斯離世
    中新網福州9月16日電 (記者 劉可耕)第十一屆亞運會吉祥物「盼盼」的原型,大熊貓明星——巴斯離世悼念會,16日在海峽(福州)大熊貓研究交流中心舉行。  當天,近千名海內外人士現場通過講述巴斯的故事,在巴斯故居前敬獻鮮花等形式來悼念「全球最長壽圈養大熊貓」巴斯。
  • 「紅色文化 永恆記憶」—紀念「5.23」講話75周年活動在楊家嶺革命...
    「紅色文化 永恆記憶」—紀念「5.23」講話75周年活動在楊家嶺革命舊址舉行 發布時間:2017-05-23 16:19:57 來源: 延安市革命紀念地管理局
  • 世界上最長壽的熊貓——巴斯
    巴斯是世界最長壽大熊貓,也是1990年北京亞運會吉祥物「盼盼」的原型,被稱為中國人民嚮往和平的圖騰。1985年,經國務院同意,巴斯來到福州;1987年,赴美國聖地牙哥市進行國際文化交流;1990年,中國亞運會組委會確定以熊貓巴斯為亞運會吉祥物;1991年,巴斯應中央電視臺邀請參加全國春節聯歡晚會。2015年11月,巴斯迎來它的35歲生日。
  • 不說再見,我們的熊貓「巴斯」一直在
    為了紀念巴斯上午,一場「巴斯未曾離去」暨巴斯文化建設工程啟動儀式在大夢山熊貓世界舉行這是我國首例取得成功的大熊貓白內障手術為巴斯寫一首詩、譜一曲歌出一本書、拍一部電影以及巴斯文化建設工程等讓「巴斯」以另一種形式繼續陪伴我們
  • 紀念弘一法師來衢100周年文化論壇在衢州天寧寺舉行
    佛教在線衢州訊 12月5日,「紀念弘一法師來衢100周年文化論壇」在衢州天寧禪寺隆重舉行。浙江省民宗委二級巡視員高成鋒,衢州市委常委、統戰部長傅根友,浙江省佛教協會秘書長金幸祥,中國人民大學教授溫金玉,衢州市佛教協會會長妙澤法師出席開幕式並講話。
  • 大陸第一代「和平使者」熊貓巴斯「復活」
    中新社福州9月13日電 題:大陸第一代「和平使者」熊貓巴斯「復活」中新社記者 林春茵在大陸第一代「和平使者」熊貓巴斯病逝一周年之際,海峽(福州)大熊貓研究交流中心13日舉行紀念活動,宣布啟動熊貓巴斯文化建設工程,用虛擬影像技術與人工智慧技術,令巴斯「復活」,在虛擬時空中永存
  • 明星熊貓「巴斯」智能復活
    張麗君 攝中新網福州9月13日電 (記者 張麗君)13日,明星大熊貓「巴斯」去世一周年之際,福州熊貓世界啟動了「巴斯文化建設工程」,未來的「巴斯」將以中國新文化圖騰的形態繼續存在。福州熊貓世界主任陳玉村表示,「巴斯文化建設工程」將以「新文化新共享」為核心使命,開啟從生物「巴斯」、文化「巴斯」到「巴斯」文化的大跨越。
  • 巴斯因病離世:16日舉辦巴斯追思活動 將籌建「巴斯博物館」
    14日上午,大熊貓「巴斯」離世的消息發布。海峽(福州)大熊貓研究中心主任陳玉村正在介紹相關情況。新華網 肖和勇 攝  新華網福州9月14日電(袁羽 肖和勇)1990年北京亞運會吉祥物「盼盼」的原型,傳奇大熊貓「巴斯」於2017年9月13日8時50分許在福州去世,享年37周歲。14日上午,海峽(福州)大熊貓研究交流中心主任陳玉村在新聞發布會現場透露,接下來將籌建「巴斯博物館」,籌備「巴斯俱樂部」等推廣有關巴斯文化的推進活動。
  • 建設好大熊貓家園 傳承好大熊貓文化
    大熊貓最早發現、「國禮」大熊貓最多、野外大熊貓最多、圈養大熊貓最早放歸、世界自然遺產「四川大熊貓棲息地」面積最大,大熊貓國家公園在這裡發軔……  在大熊貓科學發現的150年裡,從物種保護到棲息地保護,從自然保護區到大熊貓國家公園建設,雅安保護大熊貓事業不斷升級,不但將大熊貓科學發現、保護、繁育、放歸的完整歷程呈現給世界,也將沉澱其間的大熊貓文化,傳承弘揚大熊貓文化的自覺行動
  • 巴斯「百年」風雨——一隻大熊貓的傳奇故事
    這裡原始森林茂密,自然風光旖旎,而最著名的,當然是它還是我們的國寶大熊貓的主要棲息地,第一隻被介紹給世界的大熊貓就被發現於夾金山麓的寶興縣鄧池溝,為法國傳教士阿爾芒·戴維所發現。竹子佔大熊貓總食物來源的90%以上,每隻熊貓每天需要食用25公斤的竹子,竹子大面積死去就相當於斷了它們的口糧,很多熊貓因此而餓死。
  • 全國第六屆君子文化分論壇銅陵落幕
    安青網訊11月28日,全國第六屆君子文化分論壇暨銅官區第五屆學術交流節活動順利落幕。銅官區教育系統中小學、公辦幼兒園分管領導、團(隊)負責人、教師代表、全體督學及教研員等共200多人參加論壇,13位與會代表作交流發言。學術交流活動由新城小學校長張東輝主持。
  • 大熊貓巴斯的傳奇故事
    在很多人心裡,「盼盼」是大熊貓中最為響亮的一個名字,其實它真名叫巴斯,那麼大熊貓巴斯的傳奇故事你知道嗎?以下是學習啦小編為你整理的大熊貓巴斯的傳奇故事,歡迎大家閱讀。  大熊貓巴斯名字原由大熊貓「巴斯」能走到今天,與四川省寶興縣一個名叫李興玉的老人密不可分。
  • 巴斯:向一種夢想致敬
    那條冰河就叫做「巴斯溝」,所以,當年救起它的恩人李興玉給了它「巴斯」這樣一個名字,恰巧與川化「很好」同音。不久後,這「很好」的大熊貓就來到了「有福之州」,又恰巧住進了「大夢山」,且一住就是一生,在帶給「粉絲」很多快樂的同時,也帶給了他們很多「很好」的「夢」。北京中品國際品牌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楊勇進先生就是巴斯粉絲中的一位。只不過,這一回這「夢」他做得有點大。
  • 大熊貓巴斯的傳奇終止了
    一隻後來叫「」巴斯」的大熊貓進入人們的視野。在大熊貓界,「巴斯」是個傳奇。4歲時,巴斯的家鄉四川省寶興縣竹林大面積開花,它飢餓至極,漂流到寶興縣巴斯溝的一條小河中被人發現而得救,因此得名「巴斯」。當時動物園的飼養員陳玉村更是一見就愛上了巴斯,從此30多年沒有分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