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富人因為各種原因想要出售手中的奢侈品,就有專門的店鋪在做回收的生意。有人願意花錢購買二手的名牌包 ,就有專門的店去做二手奢侈品銷售。「奢侈品其實更多是消耗品,它的保值性幾乎不存在。」1月13日,記者探訪島城名品回收店發現,奢侈品不但不保值,而且貶值現象嚴重。一款全新的LV名包,回收價只能是原價的3折,而回收店轉手銷售的價格卻可能是原價的5折,其中的差價利潤可觀。
1
名品專賣店
一線品牌員工怕失業,中檔品牌接連進駐
「如果有顧客背著我們店裡沒有賣過的款式,我們的第一反應可能是,要麼是高仿的A貨,要麼是通過海外代購淘來的便宜貨。」在島城一家一線品牌工作的銷售員麗娜告訴記者,幾乎大部分奢侈品銷售員都有「看人銷售」的經歷。
麗娜告訴記者,由於高端客源有限,為了吸引高端客戶,去年麗娜所在的門店和銀行談成了合作,將以折扣回報高端客戶,同時也把自己的會員介紹給銀行。目前來看,效果一般,因為之前的會員不少都是同一家銀行的高端客戶。「經常能聽說有的城市要撤店的消息,如果哪個城市的門店銷售情況經常墊底,那肯定有撤店失業的可能,大家都有這樣的擔心,所以為了保住工作,一方面要努力營銷,另一方面也有人想另謀出路。」
與一線品牌的銷售員擔心「溫飽」的同時,去年青島市場進駐了兩家中高檔名包品牌。在機關部門工作的李女士告訴記者,去年開始,她的朋友圈裡開始流行一些中檔品牌的包袋。「LV、GUCCI這種品牌的包動輒上萬元或者好幾萬,價錢高,背出去太招搖,而且這兩種品牌還有很多山寨貨,路上很多人都背著仿品,而COACH這種檔次的包,也是國際品牌,但是價格便宜,皮質的也就三五千塊錢,帆布材質的兩三千塊錢。這個價位在我們這種四五十歲的婦女之間,比較受歡迎,也比較能接受,不那麼張揚,又有檔次。」
2
典當行
節前有富人典當或賣奢侈品過節
在一線名包銷售遭遇寒冬的同時,島城一些富人也拿出了自己使用過的名包去典當或者是寄存銷售。市南區一家典當行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為了當個好價錢,有的顧客能急哭:「臨近年關,來典當二手奢侈品的人確實多了起來 。名表、首飾、名包、抵押房產、汽車的都有,有的是使用久了不喜歡了,乾脆換點錢,但實際上換不了多少錢,大多數人可能是真的要靠典當來度過年關,但實際上我們典當的價錢非常低,很多人都是急著用錢迫不得已才來典當的。」
1月13日 ,就有一名女士拿著名包到典當行裡去換錢,不過這名女士自稱包是在香港購買,沒有購物發票。「我們鑑定起來難度比較大,一般名包我們只收本地購買的。」
和典當行類似,近幾年青島也開始出現奢侈品回收店,而且回收價格低,回收時雖然不一定需要購物發票,但需要出示本人的身份證。「我們是和公安局聯網的,有人來賣包,可能會是小偷來銷贓,所以必須要看賣包人的身份證號碼。」
從典當行的回收情況來看,奢侈品並不保值,即使你入手的一款名牌包價格每年以超5%的增速上漲,並且自我感覺已經在「賺錢」的時候,你的「感覺 」可能與「真相」相距甚遠。
3
奢侈品回收店
回收LV新品僅3折,COACH包能打到一折
那麼,名包回收究竟能回收多少錢呢?1月13日,記者進行了探訪。「名包等奢侈品回收一般是按照公價的2折到6折回收,請帶上您的物品及本人身份證到公司來,有專業的鑑定師現場鑑定估價。」島城一家奢侈品回收店的客服人員告訴記者,回收二手包的限制並不多,即使是在香港或者海外購買的名包,也可以拿到店裡去做鑑定然後回收,沒有購物小票也可以,但是必須帶個人證件。
「我們回收名包首先是看品牌的,比如客服所說的2折到6折,實際上我們只有愛馬仕的全新款回收時才可能做到6折。」1月13日,在香港中路一家名品回收店裡,工作人員稱,一款全新的售價十幾萬元的愛馬仕名包,回收價格最多能做到6折。比如一款18萬元的名包,回收價頂多是十萬八千元,這一轉手,損失就是七萬兩千元。
而像LV這樣的一線品牌,全新產品的回收價格可能也就是3折,比如一款2萬元的新包,回收價格是6千塊錢。這已經算是比較保值的品牌了,像Burberry、COACH這樣的品牌,更不保值。「Burberry的包,回收的價格一般也就是六七百元,COACH這樣的全新產品回收價能打到一折,也就一兩百元,還不如留著自己背。」全新的名包已經不保值了,如果是使用過的,或者是磨損厲害的,回收價格更低。
4
回收店利潤
一個愛馬仕包一轉手能賺5萬
「我們回收名包,也做銷售。我們有銷售部,如果您是想從我們公司購買物品,可以聯繫銷售部。」在這家名品回收店的二手貨銷售網店裡 ,原價18萬元的全新愛馬仕包,有發票有包裝而且還是全新的,回收價為十萬八千元左右,轉手又以16萬元的價格出售,僅差價就能賺5萬多元。另外,一款原價2560元的全新的LV 小挎包,以3折回收,回收店轉手賣1280元,而且購買發票、包裝齊全,正好是原價的五折。
記者看到,該店大部分全新的產品都是以國外代購的價格銷售,也就是以原價的7折、8折銷售,而使用過,稍有磨損和使用痕跡的名包,一般都以原價的5折、6折銷售,一來一回光差價的收入就甚是可觀。
相比於購買新品、或者海外代購,二手名包同樣也有市場。不少女孩甘願被名牌「俘虜」。在一線奢侈品店做銷售的麗娜和自己的同事身上所背的同品牌名包,有可能都是淘的二手貨。「有的品牌會對員工有規定,如果不使用自己品牌的產品,那麼競爭品牌的更不能使用。」麗娜經常背的一款包,並不是用員工內部價買的,因為內部價也並不便宜。而是在網上淘的二手貨,比在海外代購的成本還要低一些。 文/圖 記者 王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