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家藍健康,1963年生於廣西南寧市,自幼愛好書法、美術,現居北京,職業畫家。師從廣西藝術學院:葉展新、覃忠華、蘇秀玲教授,更是在畫壇享有「湘西白石蝦,八桂鼎華魚」之美譽——羅鼎華先生的入室弟子。
早在二十世紀八九十年代,在社會上流傳著「湘西白石蝦,八桂鼎華魚」這一說法,足見其老師羅鼎華修造之深;俗話說:名師出高徒,藍健康又是其得意弟子,自然得到其真傳。其畫風工細涵厚,趣味高遠,逐本思遠,是畫壇中為數不多的堅持用最原生態的繪畫語言來創作的藝術家。故其被盛譽為中國新「魚王」,可謂是當之無愧。
藍健康老師八尺橫幅新作《和諧有餘》(作品選自:易從網)
在國畫魚圖中,荷花九魚圖是較為常見的題材。荷花潔白無瑕,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寓意濁世中,獨守純潔、清白。鯉魚又有鯉魚跳龍門之意,象徵富貴,有餘而富足。荷花鯉魚寓意之美,還在於看見墨綠的荷葉舒展,露珠滾動,荷花高潔優美,素雅動人,魚兒潛遊,心中就覺得舒服,非常寧靜,可謂非常享受,這也許就是國畫的魅力所在,不僅陶冶情操,還有淨化心靈的作用。中國人的傳統過年時的年夜飯必須要有魚,這也代表家中來年大吉大利,希望一年的生意活如流水,能夠攢到積蓄。不僅如此,魚也廣泛用來解釋風水之說,可以招財、招福,還可以擋災、避禍。
畫魚藝術的發端於遠古先民們,那時人們以漁獵為生,捕魚,吃魚,養魚,玩魚,逐步對魚產生了親近感,於是便有了畫魚的衝動,他們按照自己的生活、思想、情趣把魚兒描繪下來,也就有了後來的畫魚藝術。同樣,藍健康來自廣西大明山旁的上林縣,那裡山清水秀,四季常青。其年少時常常流連溪澗,各色魚兒多自在可愛,逐萌愛魚畫魚之情。
藍健康老師巨幅作品《龍魚頌》(可在易從網定製)
他尤擅畫鯉魚,他曾創作出一幅長達15米的巨幅作品《龍魚頌》。它是以五十六條鯉魚為元素,用「龍魚」贊民族,傳遞民族大團結精神的巨作,收藏價值高達百萬以上,因此也倍受藏家矚目。
藍健康老師四尺橫幅作品《詠鯉魚》(作品選自:易從網)
鯉魚再大也不吃小魚,是善物,也是中國傳統吉祥的象徵;「鯉魚跳龍門」的傳說便是中高第、交好運、飛黃騰達的象徵,但在入侵者面前它卻威猛非常。鯉魚,和藹中透著威武,這一品性非常符合偉大的中華民族的風格、氣質。
藍健康老師八尺橫幅新作《富貴有餘》(作品選自:易從網)
正是因為鯉魚的品性體現了中華民族質樸善良、勤勞勇敢、厚德載物、熱愛和平的美德,也飽含著華夏思想之精萃,藍健康才為之入迷,並創作了一幅幅精絕墨寶。觀其畫筆法,細膩生動,別有韻味,可謂是出神入化。
中美協會員藍健康鬥方作品《六順圖》(作品來源:易從網)
「鯉」同「利」「魚」同「魚」,有年年有餘,大吉大利之意。六條魚又有六六大順,萬事如意之意。藍健康老師的這幅《六順圖》,以細膩的工筆線條,將鯉魚的紋理鱗片勾畫分明,極富活力,魚或躍出水面,或潛水嬉戲,魚的活潑形象躍然紙上。
藍健康老師筆下的魚尤其注重悠閒自得、自由自在的情感表達。他的作品經常與詩意融合一起,以此達到一種美妙高深的藝術境界,擁有一種獨一無二的魅力和內涵,觀賞他的國畫作品就像是在進行一場文化藝術的洗禮與薰陶,極有收藏價值。
藍健康老師鬥方作品《九如圖》(作品選自:易從網)
中美協會員藍健康老師的國畫魚作品是當下畫壇中最有投資收藏潛質的作品。他的魚畫工細膩,紋理分明,眼睛有神,活靈活現,或生動活潑,或嬉戲潛水極其形象。他的「健康魚」系列創作深受藏家們的喜愛。
他不僅師出名門,更是博南門北派之眾長,逐形成自己的風格,聲望鵲起,一時洛陽紙貴,政要商賈都喜「健康魚」,其作品被北京市領導定為出國訪問時的國禮,送給外國政要或友人。
畫家藍健康現為:
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
中國少數民族美術促進會會員
中國工筆畫學會會員
廣西美術家協會會員
現任:
北京廣西文化藝術促進會副會長
廣西上林縣美術家協會名譽主席
南寧市美術家協會理事
南寧市紅荔書畫院理事
北京運河書畫院副院長
堅持30餘年不忘初心 秉承原生藝術創作理念
1999年,其作品《松山水音圖》參加建國五十周年第九屆全國美展廣西作品展;
2001年,其作品《山溪》參加廣西壯族自治區慶祝建黨八十周年書畫精品展;
2001年,其作品《春水魚歡》被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協慶祝建黨八十周年書畫展收藏;
2006年,其作品《春》參加廣西「千人書畫比賽」;
2008年,其作品《諧韻》參加慶祝廣西成立50周年美術作品展;
2011年,其作品獲得中國金幣金色文化藝術創作大賽金獎;
2014年,其作品《晨曦》參加第八屆民族百花獎全國中國畫作品展榮獲金獎。
三十多年來,他不忘初心,堅持鄉土元素創作,堅持對本民族和地區風貌的藝術挖掘,堅守原生態對思想的獨白。從傳統技法歷練過程中,通過繪畫語言表現對人生的思考,通過傳神的意象和精妙的意境探尋人生真諦。
字畫藏品給收藏者帶來的最大益處,莫過於精神上得到的愉悅和心靈上獲得的滿足,這種心理上的回報,要遠遠超過金錢上的回饋。而欣賞的過程,即是欣賞者根據自身的生活體驗,對中國傳統書畫表現出來的藝術美的感知和理解,井由此引發想像和聯想;進而與作品生產共鳴,使精神生活得到陶冶和升華,最終化為使人健康向上之動力的包括一系列心理因素在內的情感活動。儘管每個人的審美層次有所不同,但面對一幅飽含著智慧和激情的書畫作品,無論是偏重幹能引起感情共鳴的思想內容,還是偏重於其賞心悅目的表現形式,收藏者都應積極地去感知、去理解、去聯想,以期獲得心靈上的愉悅感,而決不應忽略和放棄這種高級的精神享受。
有些人在自己收臧的名人書畫作品達到一定數量後,便以為大功告成,將其束之高閣:僅已擁有而竊喜。其實,收藏名人書畫包括保護、欣賞和研究三個方面。而收藏者如按此三方面逐步深入,即可不斷提高收藏水平,最終達到較高的收藏境界。
若想成為一個理智的收藏者,最重要的還是要多多實踐。那種只說不練的「天橋把式」,即使理論知識很豐富,也不會具備實用有效的鑑賞能力和收藏能力。只有多實踐,哪怕吃幾次虧,也能積累經驗,從而逐漸成為理智的收藏者。
收藏名人字畫不可錯了藍健康老師的魚。